柑橘樹主要在我國南方種植,喜溫喜溼,不耐低溫,耐陰性較好。柑橘要高產,要滿足柑橘種植條件和海拔條件。那麼柑橘種植條件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柑橘生長期氣溫光照條件介紹吧。#種植技術交流#
1、溫度要求
適合栽培柑橘的年平均溫度為20度左右,最低溫度也不能低於零下9度。1月份的平均溫度要大於4度,年日照時數要大於1200小時。溫度高於12.8度,柑橘才會生長。最適合它生長的溫度為23度到29度之間。如果溫度在13度以下或者高於37度,柑橘的生長會受到影響。秋季花芽分化的時候,晚上的溫度要求在10度左右,白天的溫度要求在10度左右。
2、光照要求
柑橘樹是要進行光合作用的,所以是需要光照的。光照過於強烈或者光照過於微弱,都不利於柑橘樹的生長。光照過於微弱,發芽率會很低,成枝率也很低,而且開花坐果少,果實的產量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的。
3、水分要求
柑橘要健康成長,土壤的持水量要求在70%左右。如果達不到60%,則是需要澆水的。如果持水量太高,則是需要排水的。空氣溼度要求在75%左右就可以了。
4、風力要求
微風為宜,它能讓樹體通風透氣,還能增強光合作用,還能讓樹體少發生病害。如果風力太強,會起到反作用的。
5、土壤要求
柑橘的適應性非常廣,不管是紅壤、黃壤,還是紫色土,它都能夠健康成長。但是柑橘要想長得好,土層還是要深厚一些,土壤的ph值在6左右比較好。
6、空氣要求
柑橘要想長好,對空氣品質也是有要求的。空氣裡面不能含有一些化學汙染物,不能含有一些二氧化硫或者氟化物等等。
7、海拔要求
柑橘種植條件和海拔都要符合要求了,柑橘才能長好。要是當地發生凍害,海拔升高,發生凍害的可能性會更大,果實也會更酸。柑橘的上色跟溫度關係比較大。適當低溫,對於上色是有幫助。如果溫度高於20度,對果實上色會產生影響的。
一、採前落果發生的原因
1.橘園密植程度高,枝梢間相互交叉鬱蔽,通風透光條件不良,各種病害均嚴重,且沒有及時進行防治。
2.橘園地勢低,易積水,溼度大,根系發育不良。
3.偏施氮素化肥,有機肥施得很少或沒有施,柑橘缺營養元素引起落果。
4.橘園失管,橘樹長勢差,蟲害發生嚴重。
5.果梗受炭疽病的危害,先是淡黃色,後呈褐色乾枯,橘果開始變黃,形成離層而脫落,落果的果蒂邊緣一圈呈褐色。
2、採前落果的防治方法
1.密植橘園疏樹、疏枝,採用間伐或隔株輪換更新法更新。做好「鋸大枝、開大窗」的大枝修剪,修剪病蟲枯枝、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及密生枝,高度太高的橘樹,要分批逐步疏剪高枝,將高度降下來。
2.分批輪換深翻改土:沿樹冠滴水線挖深50~70cm,寬60~80cm的溝,回土時先將表土放在底部,並分層施入秸稈、雜草及有機肥。紅土壤每畝加施石灰50kg改良土壤。適當斷根,促發新根。並做好橘園的開溝排水,加強橘園的管理。
3.控制氮素化肥的使用,做好氮磷鉀的合理搭配,適施柑橘專用的有機複合肥,多施菜籽餅、豬欄糞、雞鴨糞等有機肥。
4.炭疽病藥劑防治:可採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聯水分散粒劑750~1500倍液,或50%戊唑醇+25%肟菌酯水分散粒劑4000~60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多菌靈+20%溴菌腈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800~1200倍液噴霧。
5.柑橘果實蠅;在成蟲交配產卵盛期,可用自製紅糖、蛋白誘餌等誘殺;或0.02%多殺黴素餌劑0.26~0.37g/ha點噴投餌誘殺成蟲;橘小實蠅害可用甲基丁香酚誘殺。
6、在幼蟲脫果入土盛期和成蟲羽化期地面噴撒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殺死脫果幼蟲和出土成蟲。
三、冬天防凍措施
1、灌水防凍:在冬天灌水可起到防凍成效,灌水可加強土壤的比熱容和空氣溼度,能有用的控制地表輻射和延緩地溫的下降,一般在冬天對栽培灌水可提高低溫1~2度。但灌水也要小心時間對策,要按照植株的大小和土壤乾濕度來決定,在霜凍時.要堤防在下午黃昏時灌水,到了清晨時將水排掉。
2、燻煙防凍:當冬天低溫時,柑橘遭遇霜凍時,可在果園內燻煙來防凍,在果園內就地取材,在空曠通風處點燃燻煙,使煙霧包圍整個果園,這樣能使果園內溫度提高2~3度。但需小心的是,不要出現大規模的明火,而且與植株要有一定距離,還要在上口處。
3、蓋膜防凍:在植株上覆蓋一層薄膜也是一種很好的防凍措施,蓋膜即可削減一定的寒風,減少植株水分的蒸發消耗,還能對土層有不錯的保溫作用。但也有其缺點,薄膜緊貼葉子,通透性較差,而且晴天易使葉子灼傷,所以一般許多在運用此類技術,都會用支架支撐,相當於構建一個小型的棚室。
4、噴灑防凍劑:在許多地區果農都會選擇用噴灑防凍劑對策來防凍,防凍劑是一種含有植物激素營養物質液或者是微量元素的抗凍植物葉面肥。它們的作用是維持生物膜的穩定,減少低溫對膜的損傷,減低細胞壁的冰點,使植株達到不錯的防凍成效。
四、施秋肥時間
柑橘樹根系一年中有春秋兩次生長高峰,秋施基肥在時間上要力求早,柑橘樹最適宜的時間為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
1、秋季土溫適宜,墒情好,利於肥料熟化,易被根系吸收利用。
2、秋季給柑橘施肥傷根易癒合,並能長出1~2釐米長的新根,使肥效大大提高。
3、柑橘早施基肥可較長時間為果樹提供多種養分,增強了秋葉功能,提高了樹體貯藏養分量,促進枝芽充實飽滿,提高樹體抗逆性。
五、柑橘秋肥肥料種類
1、理想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在5%~7%,目前城固柑橘園有機質含量多在1%左右,造成土壤板結,毛細根不發達,有機肥以調養生根為主,一般作為基肥施入。
2、此次施肥以有機肥、遲效肥為主,如腐熟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適當配施速效氮磷鉀複合肥,有機肥的施用量應佔年施肥總量的50%以上。再配合選用高效、複合型葉面肥,或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補充葉面肥效果更好。
六、施秋肥數量
充足的基肥是柑橘樹體健壯、豐產、穩產的基礎。結果初期樹施肥量為每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3000千克,混施複合肥20~30千克;盛果期樹施肥量為每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5000千克,混施複合肥40~50千克。
七、秋施基肥深度
1、一般果樹的吸收根大多集中在10~60釐米深的土壤中,最適宜的施肥深度應該在20~30釐米。
2、果農習慣淺施肥,使氮、磷、鉀等礦質營養大部分滯留在表層土壤中,使根系上浮到表層土中,極易遭受凍、旱、澇等危害,翻地時易傷根,導致果樹抗逆性降低,果品質量差。通過結合深翻深施有機肥,可以使肥料混至中下層,便於根系吸收利用。
八、柑橘施秋肥注意施用方法
1、肥要施到根系集中分布層,即施到枝展外延20~40釐米深的地方。
幼樹結合擴穴、擴溝,採取環狀溝施或條狀溝施,每年向外擴展,直到全園翻遍。結果樹宜採用穴施或溝施,還可全園撒施。此方法隔年交替採用。
2、耕種幫建議施肥後立即澆水,會造成大量養分流失,同時根系容易受肥料傷害,影響果樹正常生長,因此不宜施肥後立即澆水。然而,基肥施入後要繼續分解,先被土壤吸附,根系吸收時再緩慢釋放,這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提倡施肥前澆水,或施肥半個月後再澆水。施肥澆水要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