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這次「煙花樹」的作者和奧運會「大腳印」的是同一個!

2020-12-04 青小小

十一那晚的煙花

閃耀京城

此次國慶聯歡活動煙花表演總設計

是當代藝術家蔡國強

他曾執導

2001年上海APEC峰會的焰火晚會

創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

29個騰空而起的「大腳印」

這次國慶焰火晚會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裡?

又是怎樣實現的?

天安門廣場上的煙花

有何不同?

蔡國強表示,北京的城市格局,給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的場地。而這一次的設計,很好地利用了東西長安街。

焰火晚會的開始,有70個光柱,從建國門和復興門兩端聚合到天安門廣場,然後再同時升起。每一個設計都很注意如何表現天安門廣場的U型。煙花在廣場四周躍動,伴隨著青春圓舞曲,仿佛在盡情舞蹈。

煙花樹上的動態煙花

如何實現?

廣場上有七棵煙花樹,25米高,排列起來有160幾米長。它們呈現了牡丹開放、孔雀開屏、兒童畫等等造型,使觀眾印象深刻。這些持續動態的煙花造型是如何實現的呢?

蔡國強透露,這樣動態的煙花,一方面是用煙火的推力,另一方面利用上百萬個噴火管提供動力。這樣的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

如何用煙花打出「70」?

蔡國強表示,「70」字樣是雙線的,難度比單線文字高很多。兩條煙花要同步升起,不能有誤差。要做到這一點,抗風是關鍵,所以發射的速度要特別高,防止風把煙火吹散。

煙花的發射要做到精準讀秒。什麼時候出筒,什麼時候亮起來,再整齊地滅掉,這些都需要反覆進行試驗。蔡國強表示,他們做了將近10個月的研究。

正是有了焰火晚會幕後工作者

共同智慧和努力

我們才有幸欣賞到

這一場震撼難忘的視覺盛宴

致敬!

來源:央視新聞

留言爆料

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反映學生呼聲,回應青年訴求,報導校園故事,傳播教育好聲音,中青網教育在行動!商務合作電話:010-64098582

相關焦點

  • 國慶聯歡上煙花樹的完美「盛開」,離不開他們的付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現場,有7棵25米高、重達上百噸的「煙花樹」。「樹」上掩映著1千多個煙花發射噴孔,很多煙花畫面都由此勾勒而出。煙花樹完美呈現的背後,凝聚著3000多名普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
  • 50多次試驗,7棵煙花樹「盛開」的背後究竟藏著多少細節?
    ↑煙花樹煙花燃放成功,作為90後的餘志遠鬆了一口氣,他告訴紅星新聞,「這是非常艱巨而又極度光榮的任務,從接到任務開始,到不斷的試驗創新,都是一心想著怎麼把產品做到滿意的效果,說實話是壓力很大,但是能完成這次使命,這種榮譽感是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穫。」
  • 揭秘國慶焰火表演7棵煙花樹「盛開」背後的故事
    其中7棵「煙花樹」呈現的三維動態煙花圖案讓觀眾印象深刻,嘆為觀止。煙花樹活動結束後,負責「煙花樹」三維動態煙花製作的餘氏科技負責人餘志遠介紹了幕後的創作故事。餘志遠帶領他的一百多人團隊負責「煙花樹」3套畫面的製作,就是大家看到的「美好家園」「牡丹盛開」和「欣欣向榮」。這三部分都是三維動態的,堪稱高科技,需要煙花與機械裝置完美結合,這是整場焰火表演的亮點也是難點。餘志遠表示,以前的網幕煙花都是2D平面畫,這次用的是3D立體畫面,是一個全新的突破。
  • 揭秘國慶煙花樹是什麼意思?2019國慶聯歡活動煙花樹特色表演
    揭秘國慶煙花樹是什麼意思?10月1日晚20時,備受期待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在天安門廣場拉開帷幕。對電視機前的觀眾和在天安門觀禮的嘉賓來說,7棵高達25米的煙花樹相當引人注目,它們承載了極為重要的煙火表演功能。
  • 蝴蝶飛舞、孔雀開屏…聯歡活動上的煙花樹咋做出的
    【七棵煙花樹為啥能「七十二變」】牡丹盛開、蝴蝶飛舞、孔雀開屏……聯歡活動上的七棵煙花樹是怎麼做出來的,有什麼寓意?戳視頻。
  • 一個沒有奧運會的夏天
    一個多世紀前的這一天,「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與來自12個國家的79名代表,發起和開創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如今,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已發展成為令世界矚目的體育盛會。 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田徑賽場,30歲的家庭主婦布蘭克爾斯·科恩再次站上賽場,面對外界「年齡大」等質疑,打出了一記漂亮的反擊,以4枚金牌的成績,成為女子短跑領域當之無愧的明星。
  • 一個大象腳印,數十種生物的家園
    大象穿過森林或草原時,身後會留下碩大的腳印,這些腳印當雨水注滿這些大腳印,就形成了一個個小生境(總之,最早留下的大象腳印,其生物多樣性水平也最高,也許是因為其中堆積的樹葉和其他有機碎屑可以作為食物的來源。
  • 來自12萬年前的腳印化石,
    紅海西岸是一個狹窄的平原,東部是薩拉特山。山以東的地形逐漸下降到東部平原。沙漠分布廣泛。北部是達內夫沙漠,南部是魯卜哈利沙漠。研究人員這次是在對沙烏地阿拉伯的奈福德沙漠地區的一個古老Alather湖泊>的調查中發現這數百個腳印化石,這些腳印是由於泥沙侵蝕而顯露了出來的。
  • 齊心同繪五環圖--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辦北京奧運會
    從今年4月1日開始,北京奧運聖火帶著「和平、友誼、進步」的夢想與榮光,經過五大洲19個國家的19個城市,於5月3日結束了境外和中國香港、澳門的傳遞。    這次聖火「和諧之旅」,展示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感召力。境外火炬接力活動成為途經城市民眾的喜慶節日,成為全球華人的愛國聚會。
  • 成也腳印,敗也腳印!月壤的表層和碰觸後的內層是絕不一樣的!
    在發現月面可以支撐人體和月球服的重量,不至於把人陷進去後,他開始拖著腳步在月面上放心的跳來跳去。並且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像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鞋底和鞋幫。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為此,還對所謂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腳印進行了特寫照相。
  • 現代奧運會是對古代奧運會的精神繼承和文化突破
    作為人類歷史上兩個大的文化活動,古代奧運會上和平、友誼、公平競爭、奮勇拼搏和身心和諧發展等精神內涵都在現代奧運會得到了完美繼承並發揚光大。現代奧運會是全人類的盛典但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因為它們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的。
  • 腳印和螺絲證實了人類文明不是唯一?
    第一個就是瑪雅文明,我們知道這個民族一直都非常神秘,因為瑪雅文明一直都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神秘的文明,但是瑪雅人創造了文明後卻消失了 第二個證據就是在1938年5月左右,美國科學家通過探索和考古,再一塊巖石上發現了類似人類的腳印,而且這個腳印比我們現在人類的腳印非常大,更重要的是這個腳印不太可能是普通動物的腳印,和我們人類的腳印很相似。而根據時間推斷,這個腳印是在大約2億年前留下的,所以科學家自然懷疑很可能在史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類似人類的文明。
  • 揭秘國慶煙花樹 一幅幅煙花圖景是怎麼實現的?
    這次煙花表演的總設計師——蔡國強也是北京奧運會、APEC會議等大型活動煙花表演的總設計師。這次國慶群眾聯歡活動的煙花表演有哪些突出的亮點和特色?絢爛奪目的煙花如同夜空中潑灑的五彩畫卷,一幅幅煙花圖景是怎麼實現的?
  • 以月亮的名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中國人的浪漫
    中國航天人的「腳印」一輪圓月,一雙足跡。發射平臺上「中國探月工程」的標誌圖案,充滿東方意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是誰的腳印?「這是我們中國航天人的腳印啊!」一位笑容甜美的姑娘自豪地說。2020年這個冬天,我們期盼著,嫦娥五號任務能創造出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20年前,對中國人來說,登月只是一個暢想。而如今,中國人一步一個腳印,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最勇敢的腳步,都無路標可尋。
  • 裡約大冒險:盤點奧運會「吸睛」黑科技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既是體育賽場和商業戰場,也是科技巨頭和技術新秀們的展示場和賽馬場。從北京到倫敦,從倫敦到裡約,每一個四年,科技領域都在發生著飛速、驚人的變化。科技改變奧運,奧運也折射著科技的發展。事實上,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也使用了投影,並打造了一個高14米、周長500米的巨型空中環幕,投影面積為世界之最。在業內看來,投影機在大畫面上的營造效果,以及成本的競爭上都有很強的優勢。在整個奧運會期間,松下電器還在各個競技場內安裝了72塊LED大型影像顯示裝置,面積約1886平米,數量為歷史之最。
  • ...14年磨一劍打破中國7年零冠軍歷史 章瑾:一步一個腳印書寫中國
    刻苦的訓練,雲淡風輕的微笑,不太像一個剛勇摘金牌凱旋的冠軍。章瑾說:「在比賽中奪冠特別高興和激動,但是回國以後要收回心,一切從零開始,抓緊時間投入到訓練當中去。」章瑾告訴未來網記者,比賽的時候跳馬和高低槓項目沒有發揮好,當時有點緊張,但並沒有慌亂。「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要咬咬牙堅持下來,不想名次,只想著把動作一個一個做好,比出自己的風採就好了。於是很快冷靜了下來,發揮得也越來越順利。」最終,除了章瑾的弱項高低槓外,平衡木她拿到了全場最高分,自由操是全場第二高分,跳馬也上了14分,最終以總分53.431分奪得冠軍。
  • 湖北神農架發現類人動物腳印(圖)
    考察人員在提取腳印本報武漢訊昨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珍稀奇異動物專業考察委員會成員徐曉光等一行三人,在湖北神農架林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神農架木魚鎮裡叉河進行實地勘察,並提取了可疑動物腳印。徐曉光說,他們是沿著動物逃走的方向,並在此前發現的基礎上,擴大搜索範圍,尋找動物抓痕、腳印和毛髮。同行的考察人員遊文海介紹,「我看到很多樹枝和藤子都被絆斷了,現場十分凌亂,在巖石和朽木之間的踏痕非常深,看樣子是受到了驚嚇衝下去的。」遊文海說,他們發現的腳印有足弓,從現場的痕跡判斷,可以肯定那是直立行走的動物造成的。
  • 專家:真是恐龍腳印!
    2020年10月11日 17:04:45 | 作者:呂瑩瑩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自稱發現了恐龍腳印,為此,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特地趕往四川通江縣毛浴鎮考證,沒想到結果還真是,而這也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