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那晚的煙花
閃耀京城
此次國慶聯歡活動煙花表演總設計
是當代藝術家蔡國強
他曾執導
2001年上海APEC峰會的焰火晚會
創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
29個騰空而起的「大腳印」
這次國慶焰火晚會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裡?
又是怎樣實現的?
天安門廣場上的煙花
有何不同?
蔡國強表示,北京的城市格局,給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的場地。而這一次的設計,很好地利用了東西長安街。
焰火晚會的開始,有70個光柱,從建國門和復興門兩端聚合到天安門廣場,然後再同時升起。每一個設計都很注意如何表現天安門廣場的U型。煙花在廣場四周躍動,伴隨著青春圓舞曲,仿佛在盡情舞蹈。
煙花樹上的動態煙花
如何實現?
廣場上有七棵煙花樹,25米高,排列起來有160幾米長。它們呈現了牡丹開放、孔雀開屏、兒童畫等等造型,使觀眾印象深刻。這些持續動態的煙花造型是如何實現的呢?
蔡國強透露,這樣動態的煙花,一方面是用煙火的推力,另一方面利用上百萬個噴火管提供動力。這樣的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
如何用煙花打出「70」?
蔡國強表示,「70」字樣是雙線的,難度比單線文字高很多。兩條煙花要同步升起,不能有誤差。要做到這一點,抗風是關鍵,所以發射的速度要特別高,防止風把煙火吹散。
煙花的發射要做到精準讀秒。什麼時候出筒,什麼時候亮起來,再整齊地滅掉,這些都需要反覆進行試驗。蔡國強表示,他們做了將近10個月的研究。
正是有了焰火晚會幕後工作者
共同智慧和努力
我們才有幸欣賞到
這一場震撼難忘的視覺盛宴
致敬!
來源:央視新聞
留言爆料
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反映學生呼聲,回應青年訴求,報導校園故事,傳播教育好聲音,中青網教育在行動!商務合作電話:010-6409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