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接受人生就是如此嗎?

2020-12-04 PeJoy遊戲說

不知玩過《尼爾機械紀元》的玩家是否還記得,當我們到達了帕斯卡村,會遇上一位叫薩特(漢化一般為沙特,實際是薩特)的機器人嗎?其實這位薩特是借用了一位法國哲學家的名字「讓-保羅·薩特」。

而跟這位機器人談話時,他第一句就會跟你說:「存在先於本質」,這一句說話,正是《尼爾機械紀元》這部作品想要帶出的中心思想「存在主義」。「存在先於本質」,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卻有選擇的自由。

簡而言之,即是人的出生本來就是「無意義」。比如說,光的存在是為了照亮世界,所以它的存在有一個目的,然而人類的出生本來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所以為了尋找存在的理由,人類要為自己的存在創造價值,因此「存在先於本質」。我們先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然後再為自己賦予存在意義(即本質),這一個看似普通,並有點語無倫次的機器人中,帶出了一個隱晦的支線任務,這個任務卻帶出了整部尼爾的主旨:「無意義」。

機械生命跟人造人,兩種生命體隨著時間的推進,由純粹的存在,慢慢產生了自我意識,最後誕生出自己的人格,然後再為自己的存在製造出本質,賦予自己人生的意義。然而,這部遊戲一路走下去,當你找到慢慢找到人造人存在的意義,到了最後卻跟你說,賦予自己人生意義是很危險的。

遊戲的一周目,我們所使用的2B,是一個奉命行事,沒有情感的軍人。簡單而言,就是一個殺戮機器,一周目的主旨也是:「奉命行事」。人生出來就是受社會上形形式式的規範,長大就應讀書,成人就應就職,軍人就該戰鬥,過多的思考也只是徒勞無功。2B對服從軍令時是這樣說的,「命令就是命令,不用管這麼多。」

整部遊戲,2B一直扼殺著自己的感情,她也是人造人角色中唯一一位會壓抑感情的,她身邊的9S,專屬的6O,都具備著鮮明的感情色彩。在一周目沒有道出背後的原因,平平凡凡的一周目,就這樣完結了。

遊戲的二周目,我們使用的是9S的機體Scanner,被賦予了掃描,入侵,解讀的機能。遊戲流程與一周目大致無異,但過程中卻有著更多的解讀,我們開始能夠看見更多在一周目看不到的機械生命名字。從入侵各種機械生命時,我們也都聽見了各種心聲,9S原本也只是一個奉命行事的機器,孤獨的9S在一次地面作戰中遇上了2B,「我是9S,接到負責支援你命令」,他打從心底裡感到高興,仿佛擁有了家人。在時間洪流的推進下,他會碰到各種遭遇,他會開始思考了作為一個人造人的存在價值,他找到自己的本質,其本質就是:「我要好好保護我的家人」。

先進機種的9S如同哲學家一樣,一開始不相信機械生命體有感情,到最後開始研究它們。然而,在二周目的尾聲,9S的好奇心令他入侵了寄葉的機密文檔,並與司令官對話後得知人類早已滅亡的真相,令9S一度陷入迷茫。原本9S終於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但這個真相令到9S的本質慢慢被侵蝕,那萬一失去了這份本質,9S又該怎麼辦呢?是否要為自己的人生意義而死嗎?帶著這個問題,遊戲也迎來了二周目的結局:Or Not to [B]e。

遊戲的三周目一開始便是寄葉部隊的終末作戰,帶著虛構的本質,9S最終也踏上了這個戰場。然而,這場戰爭卻是遊戲的一大轉折點,一直潛藏在寄葉伺服器的病毒大爆發,大量寄葉機體因受病毒汙染而叛變。當中除了已經脫離寄葉伺服器網絡的9S,及叛變機體A2之外,所有寄葉部隊包括2B在內,無一倖免全被病毒入侵。

2B在臨終前將自己的遺志交付給恰巧遇上的A2,並請求A2手刃自己,而又恰巧被9S親眼看見這一幕。最終9S陷入絕望,他失去了要保護的家人(本質),而更甚者,在遊戲結尾裡,9S在塔內得知原來人造人只是整個寄葉計劃的棄子。而機械生命體一早料到先進的9S機種會存活到最後,所以一直安排偽裝成「2B」的機體,「2E」- Executioner也就儈子手,在其身邊進行監視及行刑的執行者。

而從遊戲中以及多個小說來源中從知,其實9S也就一早知道,而且也甘願被2B所殺,從沒進行過反抗。而在後期2B下不了手時,9S更自行採取自刎的手段,以幫助2B完成任務,9S賦予了自己生存的意義,但最終又失去了自己的生存意義,在無意義的世界裡掙扎,最終難逃一死。9S的口邊總會掛著:「機械生命體不可能會有感情」,但人造人的核心,與機械生命體的核心,幾乎是一樣。

某個程度上,9S只是一直在在否定自己,9S作為本篇的主角,正正就是薩特哲學中「存在與虛無主義」的主角。他從入世的角度,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然後慢慢意識到自己是孤獨的,是沒有人分擔的,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會體驗到,旁人只能以同理心來稍微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所以9S由一開始已經意識到,自己是孤獨一人的,在這世上與任何事物都沒有互相連接。而這個過程,最終會導致的,就是9S的崩潰,遊戲的一開場,便是用2B這句話來總括了整個遊戲的哲學。

在生與死的螺旋中,9S深深地體會到這個世界的重量,片尾曲「世界的重量 / The weight of the world」配上尼爾的劇本,堪稱一絕。POD在結尾裡,也都問到:「你可以接受人生就是如此嗎?」。

這,就是最終結局,E結局的開端。

相關焦點

  • 《傀儡人生》:假如可以成為另一個人,你願意嗎?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423天你真的是你自己嗎?或者,只是別人的傀儡?英國一位著名心理魔術師達倫·布朗,做過一檔真人秀《The Push》。只用了72分鐘,就讓一個普通人成為殺人犯!02成為別人最好的控制方式就是,成為別人。每個進到約翰·馬爾科維奇思想中體驗的人,都會和他成為一個共同體。那一刻,大家就是真正的馬爾科維奇。
  • 未來人生的下文,你會選擇哪一條人生曲線呢,是可以自我決定的!
    溫馨提醒,此文訂正於2020-12-26號,接著上一篇文章往下探討,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會導致人生上下文的不一致性、不連續性!意味著隨時要變換新的賽道!意味著隨時要在新的跑道上賽跑!自己曾經寫了一個專欄<以終為始預先10年布局自己的去處>,這個專欄所探討的正是自我決定的人生,所探討的正是未來人生的下文。過去的已過去,過去的已經翻篇了!而過去的人生組成了人生的上文,而未來的人生組成了人生的下文,而上文、當下、下文組成了整個的人生。有一天意識到,人生的上文與人生下文的不一致性、不連續性,才恍然大悟。
  • 人生三大錯覺你真的被愛了嗎
    這就是所謂的人生第一大錯覺呀!不單單是對異性如此自信,而且人往往對自己是世界的主角這件事總是遊移不定,雖然持續地長久地屢屢地被現實打敗,但是自己多多少少能為自己找到一絲唯我獨尊的所在!這些正是天地間偶然生出智慧的螻蟻自大地活下去的理由,沒有這份虛妄的自大,屌絲們還不得自閉了?哪裡還會有日後逆襲的機會?
  • 費斯汀格法則:人生之難在不可控的10%,你的人生,你可以掌控!
    人生難,又不難有人說,人生最難提高的是——素質;人生最難改變的是——習慣;人生最難統一的是——行動;人生最難做好的是——細節;但就像那句話說的,「生活,不能沒有詩和遠方。功夫在詩外,我也要多讀一些格律詩詞和自由詩,陶冶情操和藝術充電。」很多時候,只是你不想,只要你樂意,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 《降臨》當你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時,是選擇接受還是改變?
    這一直都是一個值得爭辯的話題,如果是靠自己的話,那麼你的努力是不是也是被上天安排的呢?這一切都不好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預知未來這件事一直都有人熱衷,佔卜、算卦、看相,不都是為了預知未來嗎?那麼當你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時,是選擇接受還是改變?也就是說你從你現在已經知道了自己未來會發生怎樣的事,你會遇到怎樣的問題、愛上哪個人、發生怎樣的幸運與不幸等等,就好像你看劇透過的電影、讀知曉結局的小說、甚至是看柯南的時候被人直接指出「這個人就是兇手!」
  • 我的人生,我可以做主嗎?
    這就是「我的生命,我做主」。我們或許無法主導外部環境,但可以主宰自己這顆心,主宰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談舉止,進而主動改變自己的生命狀態。二、心-道-德-事,推演人生當我們反求諸己的時候,就逐漸掌握了主宰人生的鑰匙。反求諸己,不是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也不是僅僅只挖自己的過錯。
  • 人生如此空曠,偶爾「失重」也無妨
    本該如此,又仿佛不僅僅只是如此;不能如此,又能如何?美人點蚊香的意境真血腥,張愛玲的諷刺和揭穿真凜冽殘忍。可不就是如此?所謂傾城,不過如此。傾城之戀,也不過是日久生厭,相敬如冰,度日如年。記得嗎?也許記得,但那終究會過去。或者那一刻,他選擇遺忘,興許他也是失重了,面對漫長無涯,前程蒼茫的人生,面對動蕩彷徨的大時代,不知如何,只好暫時蒙住眼睛。
  • 你的人生,被慣性思維帶跑了嗎?
    我們可以從經驗中獲取有價值的內容,會幫助我們積極的生活和開展工作,可是一味地依賴慣性思維,便很難有創新,最終也只能在這樣的工作中把興趣和希望消磨殆盡。記得那個有趣的實驗嗎?把六隻蒼蠅和六隻蜜蜂同時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於桌上,瓶底朝向有光亮的窗口。
  • 人生,你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可是在這青春美好的時光裡面,這些所謂的東西真的很重要嗎?是不是我們這一代演化的青春要演化到下一代。如此循環,讓我們永生永世在功、名、利、祿,這些當中如此循環。這就是大學嗎?這就是青春嗎?如果一開始我們就是這樣,那以後的以後呢?有人說,我們活著,每天都要為了柴米油鹽思考,一切都需要錢;可人生除了錢,真的沒有別的了嗎?
  • 《清單人生》人生永遠有選擇的權利,可你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嗎?
    ——她的工作就是把家收拾得體面像樣!她知道自己的婚姻中存在危機嗎?當然,女人特有的第六感,只是她選擇逃避,不去面對。直到她終於無法再自我欺騙。「年復一年假裝什麼都不懂,難道這不需要很了不得的想像力嗎?更何況他的衣服都是我洗的,而且我不偷懶,連香水都不用。」
  • 《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你的自主人生,離不開高價值感
    認清你自己——自省相貌平平的酒店前臺接待員索菲亞,因為友善的個性,而廣受顧客喜愛。在一次事故後,她不再能隨意展現笑容,但是她努力克服,終究靠著個人魅力,重獲大家的喜愛。這是莫妮卡·A.波爾,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分享的真實案例。意外無法預知,但索菲亞的人生,由她自己掌控。她的內心,有一套屬於她的自主模型。
  • 人類圖,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人生這趟旅程宛如一連串的過關遊戲,遊戲規則是:為了達成使命,老天爺將賦予你足以應變與生存的武器,也就是你的諸多特質與才華,經歷人生這趟路,從中成長、茁壯與成熟,你得學會與自己相關的人生課題,累積智慧,同時全力以赴,完整展現自己。源於你的天命之所系,你身處的環境,你所遇到的人,沒有意外,都會相互吸引、激蕩到你的面前來。
  • 莊子:原來,人生就是3+7!
    安安和留聲就是這樣。你儂我儂,變成了無話可說;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隨時可以大吵一架;後來安安和閨蜜吐槽,說:「你看你家的老公, 那麼會賺錢,我們家的就只會做飯!太沒有用了!」很多時候,你的不如意,不是你運氣不好,不是你不夠漂亮,不是你沒有機會,只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翻開《莊子》,第一篇就是《逍遙遊》。我們都想擁有一個逍遙的人生和自在的工作,可以像「鯤」那樣「化而為鵬」——「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但魚是怎麼變化為鳥的呢?
  • 《人生果實》:活得越久的人生,就是愈加美好的果實
    一部影片,如果沒有故事,那就是這部影片最大的故事。這部《人生果實》紀錄片最大的故事,就是影片的這對高齡主角。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是日本90歲的建築設計師津端修一和他87歲的妻子津端英子退休以後,在他們40年前親手修建的房屋中所度過的日常生活。
  • 什麼是很好的人生?是有錢嗎?卡爾羅傑斯的回答,讓人明白了人生
    什麼是很好的人生?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卡爾羅傑斯的語錄前,都會回答說,好的人生,肯定是有錢,沒有錢的人生,怎麼好也好不起來,為何呢?因為沒有錢的人生,簡直是步步為難。聽說有句話嗎?叫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錢的人生,不僅沒有好的婚姻,家裡人也會看不起你,瞧不起你,遠離你,真的是人窮鬼都怕。
  • 認為人生沒有意義就是「空心病」???|隨筆017
    北大新生心理健康測試裡正有一題,你認為人生有意義嗎?按照有無程度,有ABCD四個選項供我選擇。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毫無意義。至於什麼「你最近很難過嗎」之類的題,因為正處於一段感情的斷層期,我只好老實選擇了最嚴重的那項。
  • 如果自己的人生被偷走幾十年,會甘心認命嗎?
    然而,有些事,明明和自己沒半點關係,卻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結果要由自己來承擔;這不就是命嗎?(2)今年已經41歲的黃海霞,河南長葛人,養育2個孩子,過著平靜,波瀾不驚的平常人生;大家都是平凡人,這不就是生活嗎?然而,她的人生卻被命運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 你確定不接受這波安利嗎?
    這部動漫的精彩之處不僅僅在於對長跑這項運動的真實刻畫和主角團實現夢想熱血勵志,還在於對灰二尋找隊員、團隊的訓練、每位主角的成長和蛻變以及各位主角面對人生時的態度和抉擇時入微細緻的精彩描寫。原作者高超的文筆、製作公司的優秀作畫、聲優的超神配音,能讓每一個觀眾都真實地體會到每個角色的情感。
  • 他讓我們知道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精彩
    但就是這樣的不便與阻礙,卻讓一些殘疾人活在世上如巨人一般屹立,需要別人去仰望。史蒂芬威廉霍金這個飽受命運捉弄的科學巨匠,用自己對生活的樂觀,對明天的嚮往,對未來的期許,回擊了上帝對他開的玩笑。直至2018年3月14日逝世,76歲的霍金卻有55年與輪椅為伴,失去行走能力已經夠可怕的了,但霍金卻是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能動。
  • 人生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讓自己活著
    人生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讓自己活著,讓自己活著就得掙錢養活自己,掙錢的過程就是給社會做貢獻、為別人服務的過程。簡單說就是養活自己,貢獻社會服務他人。就這麼簡單,千萬別複雜啦,千萬別弄太高尚啦。人沒有差別的只要生死,那麼人生的意義也就是生死了,活也是意義,死也是意義,你活這幾十年就是意義,如果你不活著的話,那根本無意義可談,因為活著,死也是有意義,死的意義就是終結你的一生。如同一部戲,少了主角不可以,少了某一名群演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