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時空的起源
時空的起源與主觀、客觀都有關,與客觀有關的是信息系統的穩定性,與主觀有關的是如何識別這種穩定性。
2.1動力學和熱力學
動力學的方法不能推導出全部熱力學的規律,只能說動力學是和熱力學是相容的。
熱力學必須引入新的假設,比如對相空間自由度的概率的假設,這個假設並不違反動力學,但本質上講,動力學並不能得到這些假設。
熱力學的假設,在資訊理論的真隨機表達,是基本的,不需要由動力學支持。偽隨機的成分會為信息系統的層次構造過濾,我們不關心這些毫無影響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不存在。
熱力學表達,如果建立在信息輪上,是一種自然的表達,不需要動力學作畫蛇添足的,無法實現的證明。
動力學和熱力學,最更基本的問題,是現代科學最突出的問題。
3.1僅有非線性是不夠的
非線性很時髦。很多人養成習慣了,言必稱非線性。
現代混沌理論,研究非線性系統的表達,可以從最簡單的規則,演化出有序的結構。但僅有非線性是不夠的。
非線性的核心是奇點,流數在奇點上,可以有幾個,甚至無限個方向。對於一個現實的複雜的系統而言,其複雜程度遠遠大於三體問題,可以這麼說,現實的複雜系統,處處都是奇點,對於這樣的系統的穩定性而言,非線性的混沌理論,本質上是無能為力的,明天的太陽還會升起來,和一隻蝴蝶翅膀有關?
現實的信息系統的穩定性,決不是建立在動力學的基礎上的。
3.2時空的構造和系統的穩定性
信息系統的穩定性,根本不需建立在動力學基礎上,資訊理論的時空觀,能夠更加明確的表達。
動力學觀點,根本提供不了系統穩定性的根源。
穩定是被不穩定所構造,局部的有限的穩定性是必然的。
時空的兩大基本要素,單位和方向,都可以歸結到可比性上,可以性的起源和主觀有關,序和方向的出現,是主觀的。客觀只能提供一個局部有限穩定的信息系統。
也就是說,時間的嘀嗒和箭頭,都是主觀的,客觀的時空原形,是毫無聯繫的不斷變化的編碼的表達。
編碼的表達並不一定代表時空本身,但可以全面體現時空的規律,以至於我們不關心純客觀時空起源本身(純客觀的時空是不存在的),只關心編碼的構造。
時空是被構造的,也就是尺子和嘀嗒都是被構造的。
信息系統的局部穩定性,穩定時間有多長,這是我們關心的。
不穩定產生變化(這還不是為資訊理論的最基礎的觀點,最基礎的觀點,變化是沒理由的,不需要其它原因),變化產生嘀嗒,存在嘀嗒,局部肯定存在穩定。
變化產生時間,時間產生穩定。
穩定多長時間?就是嘀嗒多少下。嘀嗒多少下,由信息編碼變化多少有關,變化的越多,嘀嗒越多,黑洞裡也有足夠的嘀嗒,完成恐龍到人的進化。
沒什麼好擔心的,時空都是牛皮糖。無論哪個信息層次都可以進化出生命現象。
3.3熱力學的方法更本質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熱力學的方法更本質。只要能夠造出穩定性的基礎――時空,動力學是必然的近似表達。
3.4序和無序與整學
波爾茲曼根據分子運動論,得到的基本熱力學規律,說明了動力學和熱力學是相容的。現代混沌理論,深入分析了序的產生和表現。
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不要忘了最本質的規律是編碼的等價性原理。
有些人忽悠整學,其實根本沒找到核心,整學的核心,就是信息編碼理論的整體性。
序和無序,對於整體編碼而言,是可以互換的,僅僅是編碼體式的不同,是主觀的產物。
宇宙純客觀的講,就是一鍋不可分割的粥。裡面啥都有,就是不可說。
4形式主義和直覺主義
希爾伯特的形式主義表明,幾何空間並不真實,幾何公理不過是符號系統的基礎定義,這個定義是自由的。
邏輯為什麼有效?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主觀的原因就是你讓它有效,它就有效,堅持就好。客觀的原因,是信息編碼的同一性,堅持一種編碼轉換方法,推來推去,原本就是一個東西。
信息編碼的局部不變量客觀存在,沒辦法不存在。只有一個電子,局部時間=0,就沒變,這就是主觀規律在客觀中,能找到運用的根本原因。
希爾伯特希望完善證明的公理化的證明論,希望把一個真隨機的真值表,化簡為有限個真值表的代數表達,這個理想被歌德爾粉碎。
直覺主義表明,一個信息系統的整體編碼的密碼,不可能被揭開,只能依賴已知的密碼,去創造一個自己的編碼體系。
人就生活在自己創造的編碼體系裡,還在幻想當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