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大熊山景區驚現生存一億年「植物活化石」龍蝦花

2021-01-08 婁底新聞網

(大熊山景區驚現生存一億年「植物活化石」龍蝦花 陳楊劍/攝)

(大熊山粉紅色的龍蝦花  陳楊劍/攝)

(大熊山金黃色的龍蝦花,黃如琥珀 陳楊劍/攝)

(大熊山金黃色的龍蝦花,黃如琥珀 陳楊劍/攝)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方曉雲)10月7日至8日,筆者從新化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獲悉,在海拔1500多米地段的原始次森林邊緣工作人員發現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龍蝦花。

通過仔細觀察,龍蝦花花色豔麗,有粉紅的,紅如珊瑚;有金黃的,黃如琥珀;花在綠葉下面,花柄像一根青絲線,像「活龍蝦」一樣,蝦頭上有兩根卷鬚。蝦身有一道一道的花紋。花懸吊在葉子下面,爭豔鬥妍,在微風中活蹦亂跳,如同活蝦。工作人員馬上拿起相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在手機百度上尋找發現,這種花真的不平凡,原來是植物界的「活化石龍蝦花」。

沿著小路繼續往前走,一路發現路旁有很多的龍蝦花,由於大熊山森林茂密,一眼看不到邊,只見一片一片的花朵不斷延伸到原始次森林深處。這種龍蝦花在大熊山景區原始次森林中大約有數十萬株,成了秋季最靚麗麗動人的一道風景線,也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駐足欣賞。

據了解,龍蝦花是一種最古老的花,億萬年來保持其形狀不變,加上形如大海中的龍蝦而得名,以花瓣組合似蝦而名。它又名「鳳仙花」,鳳仙花科。根據花形大小不同,一般可分為三種,當地人稱花小的為「米蝦花」,花大的叫「龍蝦花」,介於中間的為「河蝦花」,大花謂「對蝦」,梗長者名「青絲吊龍蝦」,花色金黃的為「黃金鳳」。

早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龍蝦花就在地球上逢勃地生長著。後來,第四紀大陸冰川的活動,使得大部分地區的龍蝦花滅絕了,因此龍蝦花有「植物活化石」之稱。

相關焦點

  • 「植物活化石」龍蝦花盛開陽明山
    新湖南客戶端10月23日(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周凌文 潘芳)10月22日,在永州市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裡的萬和湖右側遊道,一批批遊客被四處盛開的龍蝦花所吸引。幾百米的遊道,幾乎每隔幾米就能看到一朵朵、一叢叢鵝黃、鮮紅的龍蝦花。這種生存了上億年的「植物活化石」,成了秋季陽明山最美麗、動人的一道風景。 龍蝦花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開花植物之一,早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曾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廣泛分布、蓬勃生長。後來,第四紀大陸冰川的活動,使得大部分地區的龍蝦花都滅絕了,如今只有在極少數環境適宜的「避難所」,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萬餘株龍蝦花入住武陵源金鞭溪
    龍蝦花培育基地   龍蝦花  紅網張家界站1月5日訊(通訊員 鄧德華)1月5日,從張家界國有林場獲悉,1.5萬餘株野生龍蝦花被移植到金鞭溪    龍蝦花是張家界武陵源特有的植物,廣布於金鞭溪、畲刀溝、十裡畫廊、西海等陰溼地,在張家界境內的天門山、天羅山、天平山、黃石寨、寶峰山堡子界林場等也廣為分布,為景區景點添加了不少的色彩。龍蝦花,是一種最古老的花,億萬年來保持其形狀不變,加上形如大海中的龍蝦而得名,以花瓣組合似蝦而名。早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龍蝦花就在地球上逢勃地生長著。
  • 萬餘株龍蝦花入住武陵源金鞭溪(圖)
    龍蝦花是中國張家界武陵源特有的植物,廣布於金鞭溪、畲刀溝、十裡畫廊、西海等陰溼地,在張家界境內的天門山、天羅山、天平山、黃石寨、寶峰山堡子界林場等也廣為分布,為景區景點添加了不少的色彩。據了解,龍蝦花,是一種最古老的花,億萬年來保持其形狀不變,加上形如大海中的龍蝦而得名,以花瓣組合似蝦而名。早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龍蝦花就在地球上逢勃地生長著。後來,第四紀大陸冰川的活動,使得大部分地區的龍蝦花滅絕了,因此龍蝦花有「植物活化石」之稱。龍蝦花花色豔麗,呈粉紅、紫色、淡黃、白色等多種色彩,成為廣大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聚焦點之一。
  • 湖南齊雲峰國家森林公園首次發現龍蝦花(組圖)
    攝影:扶任飛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通訊員 扶任飛)日前,湖南齊雲峰國家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該園的三臺山片區和南華片區海拔960米以上8萬餘畝林地中的小溪兩岸,發現每隔幾米或幾十米便盛開著一朵朵、一叢叢的龍蝦花。這種生存了上億年的「植物活化石」,成了湖南齊雲峰國家森林公園又一大亮點。
  • 湖南永州現生存一億年龍蝦花: 活蹦亂跳如活蝦(圖)
    ­  盛開在永州市陽明山萬和湖邊的龍蝦花。 周凌文 攝­  湖南日報10月23日訊 10月23日,在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萬和湖右側遊道,一批批遊客被這裡盛開的龍蝦花所吸引。近1公裡長的遊道旁,每隔幾米就能看到一朵朵、一叢叢鵝黃的龍蝦花,這種生存了上億年的「植物活化石」,成了秋季陽明山最美麗動人的一道風景。­  龍蝦花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開花植物之一,早在1億年前中生代白堊紀時期,曾在地球上各個角落廣泛分布,蓬勃生長。後來發生第四紀大陸冰川活動,使大部分地區的龍蝦花滅絕了,如今只有極少數環境適宜的地方,才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龍蝦花因而被稱為「植物活化石」。
  • 走進新化,在秀麗山水中尋找神秘的文化聖土
    文:左志鋒大熊山蚩尤屋有一位中華人文始祖叫蚩尤,有一種原生態文化叫梅山,有一處美妙的風景叫新化。先後建成了紫鵲界、梅山龍宮2個國家4A級景區,大熊山、渠江源、三聯峒等5個3A級景區,有梅山古鎮、桃花源、龍鳳山、小南嶽、梅山大峽谷、粗石霧溪、桑梓石林等基本建成或成形的景區景點10餘個。紫鵲界梯田-心田梅山龍宮-龍宮洪鐘走進新化,是地質奇觀探索之旅。
  • 地球現存「最古老的花」龍蝦花悄悄開在三門江-廣西新聞網
    記者 王劍攝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柳州訊(記者 王劍)昨日上午,柳州市林業局科技人員在經過了細緻的現場調查後,證實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裡的一種奇異野生花卉為「植物活化石」——龍蝦花。在廣西,這是林業部門記錄到的第一個龍蝦花野生種群。    這處野生龍蝦花種群,分布於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一條小溪沿岸。
  • 張家界武陵源:龍蝦花爭豔開放(圖)
    龍蝦花。 龍蝦花。吳勇兵 攝   紅網時刻張家界8月17日訊(通訊員 吳勇兵)立秋以來,在湖南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成片的龍蝦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在微風中宛如一隻只活蹦亂跳的龍蝦,「龍蝦花,櫛風沐雨生長在武陵源,讓芬芳浸入張家界的迷霧。」古往今來, 龍蝦花就廣受詩人、作家們的鐘情與讚美,也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 五一玩嗨新化:最美四月天,最是熊山戀
    紅網新化縣分站4月30日訊 大熊山又名熊山、熊耳山,也稱辰山、神山,以山峰聳立如熊耳而取名。位於湖南湘中婁底市新化縣境北部,距縣城70餘公裡,大熊山林場和古臺山林場為新化境內兩大國有林場。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距新化縣城62公裡,公園總面積7623公頃,森林覆蓋率93%。
  • 湖南武陵源楊家界景區首次發現珍稀樹種紅豆杉
    楊家界景區的「藤王」據了解,這是楊家界景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6月24日上午,楊家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楊家界景區空中走廊進行植物調查時,看到石壁上生長著幾棵鬱鬱蔥蔥的奇怪植物,葉子翠綠成條形,樹幹結實,樹姿優美,酷似紅豆杉樹種。工作人員經過仔細搜尋,發現該石壁附近一共生長著6棵上述相同特徵的植物。
  • 新化哪個鎮最大 排名你絕對意想不到
    大熊山林場:76.23平方公裡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湘中婁底市新化縣境北部,距縣城70餘公裡,大熊山林場和古臺山林場為新化境內兩大國有林場。距新化縣城62公裡,公園總面積7623公頃,森林覆蓋率95%。
  • 寧波高新區驚現大量三億年前「活化石」植物
    林海倫/攝  日前,在高新區的一片馬尼拉草坪中驚現大量瓶爾小草的身影!  這是一種三億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植物。「家族」中的狹葉瓶爾小草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心臟葉瓶爾小草於2014年在象山被發現,是浙江省的新記錄種類。
  • 新化最美鐵樹花驚現水竹
    新化天氣日益溫暖,各類花卉爭奇鬥豔,新春剛過,新化縣曹家鎮水竹鑫盛公司廠區內,一株鐵樹開出了一朵漂亮的花朵。
  • 有些植物被稱為活化石,那麼植物活化石有哪些?
    關於植物活化石植物活化石,是指在在地球史上出現過,而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已經絕跡,只有在某些狹小的地區保存下來的植物。例如銀杏、杜仲、金錢松、珙桐、紅豆杉等樹種。植物活化石:銀杏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遠在二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的祖先就開始出現了,和當時遍布世界的蕨類植物相比,它還是高等植物。到了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已和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一樣遍布世界各地,後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只在我國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至今,成為稀世之寶。
  • 新化表彰271名教師!有你認識的沒?
    2020年教師節,新化表彰271名教師,祝賀他們,向他們學習!>吳衛民 上梅街道中心學校曾祥立 上渡街道明德學校伍 斌 新化縣思源實驗學校賀寄和 圳上鎮半山中學李解丁 遊家鎮白沙中學陳克勤 湖南師大思沁新化實驗學校
  • 新化:清明踏青何處去 雅天杜鵑請你來
    雅天湖原生態風景區山頭全是杜鵑花。放眼望去,紫霞滿坡。紅網時刻4月4日訊(新化分站記者 黎明明 通訊員 廖楚才)人間四月天,出門看杜鵑。借問哪最好,請你來雅天。4月3日,湖南新化攝影師方建宏等一行在天門鄉攝影愛好者楊劍的帶領下,來到距新化縣城70公裡的雅天湖原生態風景區內,觀賞延綿十裡的紫雲杜鵑花海,進行攝影創作,為新化文化旅遊收集素材。
  • 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原標題: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滅絕,但1938年被人再次發現蹤影,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甚至連相貌都沒有發生變化
    皺鰓鯊,又名擬鰻鮫,是鯊魚中最原始的一種,無亞種分化,有「活化石」之稱。科學界對於皺鰓鯊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仍有分歧,一說存在了3.8億年,一說存在了1.5億年,也有說9500萬年。截至2008年,人類只在日本海岸附近發現過2條皺鰓鯊,分別是19世紀末期和2007年。精靈鯊,又稱幽靈鯊、歐氏劍吻鯊、歐氏尖吻鯊(Goblin Shark,又譯哥布林鯊和加布林鯊。
  • 四姑娘山發現數千株獨葉草,屬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
    近期,四川省相關專家四姑娘山在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一處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種群分布。此前,四姑娘山景區還發現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玉龍蕨。「這是景區第二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此前我們發現了玉龍蕨,目前景區發現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兩種,二級保護植物30多種,多數以稀有蘭科植物為主。」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科研處處長楊晗介紹,本次發現獨葉草的區域,位於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雙橋溝紅杉-雲杉混交林中,海拔3700餘米,其種群分布面積近200平方米,種群數量達數千株。
  • 珍稀瀕危植物驚現靈石!
    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美美的褐花杓蘭~↓↓↓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