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或比成年人快很多

2020-11-08 參考消息

美媒稱,周四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很多。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5日報導,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暗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兒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較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免疫學家唐娜·法伯將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上。

法伯團隊研究了四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

所有組別的被感染者都產生了抗體。此前已有研究顯示多數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出現強有力的免疫反應。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免疫學家彼得·布羅丁說:「這進一步說明,(與其他任何病毒相比),新冠病毒感染本身以及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沒有太大差別。」

但兒童和成年人體內抗體的種類存在差異。兒童體內主要產生了能夠識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IgG抗體。相比之下,成年人體內產生了針對刺突蛋白及其他病毒蛋白的多種抗體,這些抗體抑制病毒的能力也更強。

法伯說:「兒童的保護性反應比較低,而且抗體反應的範圍較小,這是因為兒童沒有受到嚴重感染。」

此外,兩組受試兒童都沒有產生針對病毒核衣殼蛋白的抗體。核衣殼蛋白位於病毒遺傳物質周圍,因為處於病毒內部,不像刺突蛋白那樣位於病毒表面,所以人體免疫系統只會在病毒大量傳播的時候才會發現核衣殼蛋白,並生成相應的抗體。

法伯解釋說:「兒童體內找不到這些抗體,說明兒童被感染後的病程比較短。」

這一發現恐怕將質疑那些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的檢測手段。雅培、羅氏、奎斯特診療、美國實驗室公司等企業提供的許多抗體檢測都專門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因此可能漏檢那些已經成功清除病毒的兒童。

體內病毒水平較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兒童傳播病毒的效率通常不如成年人。

但也有專家要求以謹慎態度解讀此次研究結果,因為此次實驗僅僅包含了單一時間點的樣本。然而,人體產生的抗體類型會隨著感染進程發生變化。此次研究的局限性在於,科研人員可能只是在比較不同感染者在不同感染階段的情形。

還有專家提醒說,此次研究的規模太小,無法就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免疫反應差異得出結論。參加研究的兒童在3歲到18歲之間,年齡中值為11歲。但另外一些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威脅青少年的程度與威脅成年人相當。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兒童更快清除體內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清除新冠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結果顯示,所有組別的被感染者都產生了抗體。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參考消息》8日刊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研究顯示兒童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較弱》。摘要如下: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
  • 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據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
  • 新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發現圖源:視覺中國●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這一發現將可能質疑那些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的檢測手段。一些企業提供的許多抗體檢測都專門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因此可能漏檢那些已經成功清除病毒的兒童。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據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表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
  • 外媒:兒童為何比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機率低?
    外媒稱,疫情暴發以來,兒童只佔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一小部分,這一趨勢一直以來都讓科學家感到十分困惑。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兒童免疫系統清除新冠病毒的能力似乎比成年人更強。據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免疫學家梅拉妮·尼蘭表示,兒童的免疫系統發現病毒後就會產生快速而有效的免疫反應,在病毒有機會自我複製以至於病毒測試結果呈陽性之前,將這些病毒清除。
  • 兒童感染新冠後產生較少中和抗體,與成年人截然不同!
    抗體的差異表明,兒童的感染過程和免疫反應是不同的,大多數兒童很容易從他們的體內清除病毒。 「我們的研究對兒童SARS-CoV-2抗體進行了深入研究,揭示與成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 研究發現2元廉價藥或降低80%新冠死亡風險,加速清除體內病毒
    會有更多抵禦新冠的治療方法出現!進入2021年,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在不斷突破深入。根據最新發現,一種叫「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藥物,可將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多達80%,並大大縮短康復進程!
  • 新冠病毒研究進展:維生素D或許能挽救新冠患者
    多虧了馬蒂諾對維生素D和呼吸道感染的研究,「陽光維生素」(在人體的產生源自紫外線)幾乎從疫情開始就成為研究的焦點。 今年春天,有幾個研究小組發現低水平的維生素D和增加新冠風險之間有明顯聯繫。從那時起,很多學者也紛紛效仿,對其展開研究。
  • 研究報告顯示:義大利一兒童去年底已攜帶新冠病毒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義大利科學家的一份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去年11月在一名4歲兒童體內發現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新冠可能早在2019年11月中旬之前已在義大利傳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義大利《共和國報》9日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團隊發論文指出,該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4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據報導,2019年11月30日,居住在米蘭市的一名4歲男童因出現呼吸道不適、嘔吐等症狀,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急診室。次日,該男童身上出現了類似麻疹的斑點。
  • 巴斯德研究所:柬埔寨蝙蝠體內發現疑似新冠病毒
    吳哥時報訊 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網站昨日刊發報導,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柬埔寨本地蝙蝠體內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發現將對科學家們研究新冠起源有幫助作用。巴斯德研究所的這次發現,是在中國以外的地區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的近親或祖先。
  • 新冠變種病毒傳播能力高於原始毒株約70% 是新型超級病毒嗎?
    近日,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被稱為B.1.1.7的新冠病毒變種,引起世界一片譁然。通常,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相對要小,但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溫迪·巴克萊說,B.1.1.7變種病毒可能會使兒童與成年人一樣容易感染。也有科學家認為,變種病毒的廣泛傳播可能只是偶然。例如,一種變體可能開始於一個擁擠的城市,在那裡病毒通常都易於傳播。為了確認B.1.1.7變種病毒是否真具有更強的傳染性,研究人員正在密切觀察它是如何感染細胞的。
  • 關於新冠病毒變種 目前我們知道些什麼?
    原標題:關於B.1.1.7新冠病毒變種 目前我們知道些什麼近日,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被稱為B.1.1.7的新冠病毒變種,引起世界一片譁然。《科學》雜誌刊文稱,變種病毒傳播能力要比原始毒株高70%左右,而倫敦最近新冠感染病例超過60%都來自變種病毒。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 一女子體內發現18個新冠病毒變異!
    (健康時報記者 任璇)俄羅斯學者們在一位免疫力低下的女子體內發現了新冠病毒18個變異,部分變異與英國出現的新型病毒變異相同,還有2個同丹麥水貂所攜帶的新冠病毒變異相吻合。該《Emergence of Y453F and Δ69-70HV mutations in a lymphoma patient with long-term COVID-19》研究中提到,這名女子47歲,患有淋巴瘤。2020年4月,在一次化療中感染新冠病毒,後多次核酸檢測呈陽性,最後一次記錄的核酸檢測陽性是在2020年9月9日。為什麼一個人體內會出現病毒多種變異?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12月9日,義大利《共和國報》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高等衛生研究院曾在官網發布報告稱,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便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與特異性抗體最長可共存50天,靠先天免疫也能完全清除病毒
    新冠病毒與特異性抗體最長可共存50天,靠先天免疫也能完全清除病毒  olivia chan • 2020-04-24 15
  • 新冠發現近一年,病毒傳播有哪些規律?
    2020年11月,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疫情早期相關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嘗試去描述人感染新冠後,病毒在體內究竟是怎麼變化的。對一種能夠人傳人的病毒而言,病毒在體內的這種變化既會影響到感染者自身病程的發展,又會影響到感染者所具有的傳染性的大小。而這些都會對疫情防控的公共措施和個人行為提出相應要求。
  • 英國專家解讀: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成年人能免疫多久?
    近日,一項由英國新冠病毒免疫學聯盟發起的研究表明,有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T細胞水平相當高,因而大多數成年人可能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6個月內都含有抵抗新冠病毒的細胞(T細胞)免疫。該研究可能是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後是否可預防二次感染以及可維持多久免疫的關鍵。
  • 新冠治療藥物新觀點:三尖杉酯鹼可在早期完全清除病毒
    「經過體外實驗和小鼠實驗後,我們發現,用藥後的3-5天後,就能完全清除體內的病毒。」自新冠肺炎出現至今,各界一直在尋找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從機制上,我們在4月時有一個猜想,並提出了一個新觀點,癌細胞與病毒感染細胞的共同點,是細胞蛋白質合成功能的過度活躍,這是腫瘤細胞與病毒在自然選擇下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