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2元廉價藥或降低80%新冠死亡風險,加速清除體內病毒

2021-01-20 大世界小傑說

會有更多抵禦新冠的治療方法出現!

進入2021年,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在不斷突破深入。根據最新發現,一種叫「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藥物,可將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多達80%,並大大縮短康復進程!

伊維菌素是一種已經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和眾多國家批准和廣泛使用的廣譜抗寄生蟲藥,一個療程只需約2.6加幣的費用。此前也有研究表明伊維菌素對HIV,登革熱,流感和寨卡病毒有效。

在一項即將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病毒學家們研究了1400多名新冠患者參與的11項藥物試驗。

他們發現,在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573名新冠患者中,只有8名死亡;接受安慰劑的510名患者中,則有44名死亡。

在埃及的一項試驗中,服用伊維菌素的100名輕症患者在平均5天內清除了體內病毒;相比之下,沒有使用該藥的100名輕症患者需要約10天才能康復。

在重症患者中,有100人在服用伊維菌素的6天內消除了新冠病毒;而對照組的100人平均需要12天康復。

科學家們由此得出結論,伊維菌素不僅可能將確診者的死亡風險降低多達80%,還有望為輕症和重症患者加速清除新冠病毒!

研究學者認為,伊維菌素抗擊新冠的原理是使病毒癱瘓,並「壓制神經系統」,以此阻止病毒複製。

2020年4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也發表過有關伊維菌素的研究,稱在對實驗室培養皿中的人體細胞做實驗時,發現伊維菌素可以減緩抑制新冠病毒增殖,並有助於細胞更快將病毒清除。

2020年10月,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也指出伊維菌素可降低新冠感染風險。

他們觀察了372名醫護人員,其中包括一半已經確診陽性的受試者,並給出不同的藥物觀察效果,最後發現單劑量伊維菌素相比維生素C和羥氯喹更能降低受試者的感染率。

不過,由於這些研究中涉及的問題有參與研究人數還不夠多、試驗設計局限性,包括給受試者的藥物劑量不夠一致等等,其他科學家仍對有關伊維菌素針對新冠的作用持懷疑態度。

他們強調,在將伊維菌素列入潛在的治療方法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來確保可行。

對此,主導利物浦大學研究的病毒學家安德魯·希爾博士表示,未來幾個月還將有包含另外7100名參與者的試驗,而另外三項研究將在1月公布:「如果我們在更多研究中觀察到相同的結果,那麼這真的將是一種起到變革作用的治療方式!」

希望在科學家們不斷努力探索的過程中,會有越來越多有效抗擊新冠的藥物很快出現!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或比成年人快很多
    美媒稱,周四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很多。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5日報導,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暗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兒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較小。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參考消息》8日刊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研究顯示兒童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較弱》。摘要如下: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
  • 研究發現兒童更快清除體內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清除新冠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結果顯示,所有組別的被感染者都產生了抗體。
  • 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據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據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表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
  • 新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發現圖源:視覺中國●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這一發現將可能質疑那些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的檢測手段。一些企業提供的許多抗體檢測都專門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因此可能漏檢那些已經成功清除病毒的兒童。
  • 新研究稱攜帶尼安德特人某種基因或降低新冠死亡風險
    新研究稱攜帶尼安德特人某種基因或降低新冠死亡風險  Emma Chou • 2021-01-08 14:32:32 來源:前瞻網 E1296G0
  • 新冠治療藥物新觀點:三尖杉酯鹼可在早期完全清除病毒
    「經過體外實驗和小鼠實驗後,我們發現,用藥後的3-5天後,就能完全清除體內的病毒。」自新冠肺炎出現至今,各界一直在尋找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從機制上,我們在4月時有一個猜想,並提出了一個新觀點,癌細胞與病毒感染細胞的共同點,是細胞蛋白質合成功能的過度活躍,這是腫瘤細胞與病毒在自然選擇下的生存之道。
  • 醫生們發現一種抗流感病毒藥物抑肽酶或能用於治療新冠
    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另一種潛在的藥物,可以通過防止嚴重的新冠併發症來幫助治療COVID-19。Aprotinin(抑肽酶)是一種抗病毒藥物,以氣霧劑的形式出現,在俄羅斯被批准用於治療流感。根據一項新研究,該藥物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防止其複製。此前醫生們制定了不同的COVID-19治療方案,包括一些有效的藥物。瑞德西韋和地塞米松是兩種最知名的COVID-19療法,雖然這兩種藥物都不能挽救生命。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水平會「迅速降低」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2020.2.28」謠言,別信!——服用降壓藥會加速新冠病毒複製,疫情...
    謠言1服用降壓藥會加速新冠病毒複製,疫情期間應停服近日,網傳消息稱:ACE2是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的關鍵,高血壓患者所服用的ACEI類的降壓藥,會增加ACE2濃度,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並在感染後加重病情。
  • 新冠發現近一年,病毒傳播有哪些規律?
    病毒載量發病初即達高峰研究發現,總體上,人感染新冠後,上呼吸道裡的病毒載量在出現症狀後的一周內就可能達到峰值,隨後,下呼吸道裡的病毒載量也會達到峰值。這比SARS發病後10至14天病毒才在體內達到峰值要明顯更早,2012年同樣出現跨國傳播的另一種冠狀病毒MERS-CoV則為7至10天,也不及新冠早。
  • 一種傳統發酵彝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體外研究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中藥如蓮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水等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而,急需發現能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本研究對解本10號(一種傳統彝藥發酵技術生產的發酵液)的抗新冠活性進行研究。體外研究結果表明,解本10號能顯著抑制SARS-CoV-2的複製,半數有效濃度EC50為稀釋到發酵液的769.1倍,選擇指數高達42.68。
  • 新冠病毒研究進展:維生素D或許能挽救新冠患者
    馬蒂諾沒有參與西班牙的研究,但他發表了幾篇關於維生素D治療和預防病毒感染的論文。在2017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綜述中,他和其合著者得出結論,每天或每周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感染呼吸道的風險,尤其對於那些血液中維生素含量低的人來說效果顯著。
  • 美媒:研究表明一種口服藥可在動物體內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北京4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4月7日報導稱,美國科學家6日報告稱對動物的試驗表明,一種口服藥物能夠阻止新冠病毒在體內複製
  • 新冠治療藥物新觀點:三尖杉酯鹼可在早期完全清除病毒
    自新冠肺炎出現至今,各界一直在尋找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從機制上,我們在4月時有一個猜想,並提出了一個新觀點,癌細胞與病毒感染細胞的共同點,是細胞蛋白質合成功能的過度活躍,這是腫瘤細胞與病毒在自然選擇下的生存之道。很多抗癌藥物確實是通過抑制轉錄或翻譯來控制細胞的過度複製。
  • 最新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新冠住院患者的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發現,在住院治療的COVID-19患者中,為預防心血管疾病而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於那些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前者的新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將顯著降低。這預示著阿司匹林將是一種安全、有效和便宜的新冠預防藥物。
  • 《自然通訊》:新冠病毒已發現1.2萬種突變,沒有增加傳播風險
    1.2萬種突變型的研究顯示,當前的突變不會對病毒傳播感染風險造成明顯影響。倫敦大學學院Francois Balloux,Lucy van Dorp等多位病毒遺傳學家研究組從99個國家搜集了4.6萬個病毒樣本,通過實驗及數據證明這些突變都是中性的,沒有一個比當前的病毒平均傳播力顯著增加。新冠病毒的D614G突變是近期以來關注的焦點,此前多項研究稱這種突變使病毒結合力增強10倍,有可能導致感染風險驟增。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近日,《Nature》雜誌對中國正在開展的新冠病毒(SARS-CoV-2)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了報導關注。報導指出,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註冊表數量每天都在增長,目前還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醫生們也急於幫助患者,但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並設置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比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等),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
  • 法國科學家最新發現:新冠病毒在部分患者體內毒性顯著增強
    病毒的進化和毒性正在進一步揭開面紗。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巴斯德研究所時,研究人員對馬克龍表示,他們觀察到新冠病毒在一些樣本中的毒性增強了1000倍。這也解釋了為何一些病人的病情會更加嚴重。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的發現,證明了新冠病毒在一部分病人體內擁有超強的毒性,導致他們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此前臨床醫生認為新冠重症原因,包括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被過度激發,引起細胞因子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