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2020-11-09 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參考消息》8日刊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研究顯示兒童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較弱》。摘要如下: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

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表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兒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較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

結果顯示,所有組別的被感染者都產生了抗體。但兒童和成年人體內抗體的種類存在差異。兒童體內主要產生了能夠識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IgG抗體。相比之下,成年人體內產生了針對刺突蛋白及其他病毒蛋白的多種抗體,這些抗體抑制病毒的能力也更強。

領導研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唐娜·法伯說:「兒童的保護性反應比較低,而且抗體反應的範圍較小,這是因為兒童沒有受到嚴重感染。」

兩組受試兒童都沒有產生針對病毒核衣殼蛋白的抗體。核衣殼蛋白位於病毒遺傳物質周圍,因為處於病毒內部,不像刺突蛋白那樣位於病毒表面,所以人體免疫系統只會在病毒大量傳播的時候才會發現核衣殼蛋白,並生成相應的抗體。

法伯解釋說:「兒童體內找不到這些抗體,說明兒童被感染後的病程比較短。」

這一發現將可能質疑那些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的檢測手段。一些企業提供的許多抗體檢測都專門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因此可能漏檢那些已經成功清除病毒的兒童。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據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表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
  • 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據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
  • 研究發現兒童更快清除體內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電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清除新冠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組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情況:19名未曾住院就已康復的康復血漿成年捐獻者,13名因新冠病毒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成年住院患者,16名因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入院治療的兒童以及31名沒有出現症狀的兒童。結果顯示,所有組別的被感染者都產生了抗體。
  • 新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發現圖源:視覺中國●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這一發現將可能質疑那些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的檢測手段。一些企業提供的許多抗體檢測都專門針對核衣殼蛋白抗體,因此可能漏檢那些已經成功清除病毒的兒童。
  • 研究發現: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或比成年人快很多
    美媒稱,周四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很多。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5日報導,此前有其他研究顯示,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能是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的原因。兒童免疫反應較弱反而暗示他們在新冠病毒有機會肆虐前就已將病毒消滅,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兒童很少出現重症。這也可能說明為什麼兒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比較小。
  • 研究發現2元廉價藥或降低80%新冠死亡風險,加速清除體內病毒
    會有更多抵禦新冠的治療方法出現!進入2021年,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在不斷突破深入。根據最新發現,一種叫「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藥物,可將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多達80%,並大大縮短康復進程!
  • 研究報告顯示:義大利一兒童去年底已攜帶新冠病毒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義大利科學家的一份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去年11月在一名4歲兒童體內發現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新冠可能早在2019年11月中旬之前已在義大利傳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義大利《共和國報》9日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團隊發論文指出,該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4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據報導,2019年11月30日,居住在米蘭市的一名4歲男童因出現呼吸道不適、嘔吐等症狀,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急診室。次日,該男童身上出現了類似麻疹的斑點。
  • 報告顯示:義大利一兒童去年底已攜帶新冠病毒
    外媒稱,義大利科學家的一份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去年11月在一名4歲兒童體內發現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新冠可能早在2019年11月中旬之前已在義大利傳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義大利《共和國報》9日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團隊發論文指出,該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4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
  • 外媒:兒童為何比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機率低?
    外媒稱,疫情暴發以來,兒童只佔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一小部分,這一趨勢一直以來都讓科學家感到十分困惑。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兒童免疫系統清除新冠病毒的能力似乎比成年人更強。據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免疫學家梅拉妮·尼蘭表示,兒童的免疫系統發現病毒後就會產生快速而有效的免疫反應,在病毒有機會自我複製以至於病毒測試結果呈陽性之前,將這些病毒清除。
  • 英國專家:新冠病毒變種對兒童的威脅更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政府新呼吸道病毒威脅諮詢小組成員、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認為,與我們所熟知的新冠病毒相比,兒童更易感染變異後的新冠病毒。在新聞發布會上他說:「我們需要搜集更多的有關新冠病毒變種傳播、繁殖、感染的資料。這種新冠病毒變種在特性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流行病學趨勢,有跡象表明,新冠病毒變種『更喜歡』兒童,為什麼這樣,尚不得知,但統計數據反映出了這點。」
  • 新冠病毒與特異性抗體最長可共存50天,靠先天免疫也能完全清除病毒
    新冠病毒與特異性抗體最長可共存50天,靠先天免疫也能完全清除病毒  olivia chan • 2020-04-24 15
  •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鮮見兒童傳播新冠病毒
    【歐洲時報賈言編譯】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針對新冠病毒Covid-19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對來自六所學校的1340個樣本分析後發現,兒童感染病毒比率為8.8%;相反,受感染兒童家長的感染比率高達61.0%。
  • 義大利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一名義大利兒童可能在2019年11月底就已感染新冠病毒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宇靜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耀洋 宋承傑):義大利米蘭大學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當地一名四歲兒童很可能在2019年11月底就已經感染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米蘭大學全球衛生學教授拉維裡奧內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今年2月義大利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在當地傳播數月。
  • 新冠治療藥物新觀點:三尖杉酯鹼可在早期完全清除病毒
    「經過體外實驗和小鼠實驗後,我們發現,用藥後的3-5天後,就能完全清除體內的病毒。」自新冠肺炎出現至今,各界一直在尋找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從機制上,我們在4月時有一個猜想,並提出了一個新觀點,癌細胞與病毒感染細胞的共同點,是細胞蛋白質合成功能的過度活躍,這是腫瘤細胞與病毒在自然選擇下的生存之道。
  • 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隔離多久才安全|患者|研究|隔離|...
    近期,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症狀出現前兩天和感染後五天內,新冠肺炎患者的傳染力最強。   其他研究表明,一些病情嚴重或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可能需要20天才能清除病毒。即使病情較輕,也需要一周將其清除。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 較真丨有報導稱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該...
    原論文提到「這項研究僅限於少數輕度或中度感染的患者。對於非醫護人員及出院或隔離後感染較嚴重的患者,應進行進一步的隨訪研究」,可見報導標題的說法是很片面的。病人好轉的過程中,由於將病毒徹底從人體清除需要一定時間,停藥後也可能出現少量反彈,所以在這過程中,核酸檢測「復陽」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檢測為陽性並不代表康復者病情再次復發或者再次感染。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12月9日,義大利《共和國報》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高等衛生研究院曾在官網發布報告稱,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便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 新冠治療藥物新觀點:三尖杉酯鹼可在早期完全清除病毒
    自新冠肺炎出現至今,各界一直在尋找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從機制上,我們在4月時有一個猜想,並提出了一個新觀點,癌細胞與病毒感染細胞的共同點,是細胞蛋白質合成功能的過度活躍,這是腫瘤細胞與病毒在自然選擇下的生存之道。很多抗癌藥物確實是通過抑制轉錄或翻譯來控制細胞的過度複製。
  • 研究指出:一種常見突變使新冠病毒更「懼怕」疫苗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16日報導,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一種常見突變使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的同時,也讓病毒對疫苗的敏感性更強。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查珀爾希爾校區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出現在歐洲,且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毒株。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與原始病毒相比,D614G毒株的繁殖速度更快,傳染能力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