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一種菌絲體提取物AHCC可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2020-11-28 騰訊網

近日,全球疫情成為大流行趨勢,義大利弗朗西斯科.皮耶羅教授發表在義大利臨床肝膽病雜誌(Minerva Gastroenterol Dietol)上的一篇科研論文引起廣泛關注。

當前,SARS-CoV-2疾病(COVID-19)2020年3月在義大利爆發,影響了全世界超過10萬人,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稱,預計不久將爆發大流行。該病毒感染下呼吸道,並導致嚴重的肺炎和死亡發生,病例分別佔比大約10%和3-5%,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和/或受其他疾病影響的人群中。

AHCC(依諾金)是一種基於α-葡聚糖的標準化蘑菇提取物,在西尼羅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H5N1)病毒、人乳頭病毒(HPV)、C型肝炎病毒、皰疹病毒、B肝病毒和HIV影響的動物和/或人類的免疫刺激劑和保護性的免疫反應研究中,已經證實了依諾金(擔子菌菌絲體培養提取物)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有效性。這些研究表明依諾金激活或增加免疫系統早期防禦系統的關鍵細胞如 NK(自然殺手)細胞、NKT(自然殺手 T)細胞和 γδT(伽馬德爾塔T)細胞,因此依諾金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被認為主要歸因於先天免疫系統的激活。此外,在感染以外的領域,還有許多關於依諾金的免疫調節作用的報告。

當前尚無針對新冠病毒有效的疫苗,儘管尚未針對SARS-CoV-2疾病對AHCC的功效進行專門評估,但其在促進對多種病毒感染的保護性反應中的作用已經證實。可以支持AHCC(依諾金)在致病性冠狀病毒領域的應用,預防人類致病性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COVID-19。

相關焦點

  • Nature Medicine:薄荷科植物提取物能有效治療膀胱感染
    科學家最近表示,一種在保健食品商店常見的用於治療過敏以及減肥的草本提取物能有效治療膀胱感染。     大約90%的膀胱感染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其中婦女感染的機率是男性的4倍,而且常重複感染。膀胱由很多小袋構成,這使得其在充滿時可以伸展。
  • 港大教授介紹新發現:含金屬鉍藥物或可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香港大學表示,港大化學和微生物學者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臨床常用的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具備潛力作為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專訪該藥物的研究者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孫紅哲教授,請他介紹該藥物如何針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治療。
  • 來自俄羅斯的重大研究發現——白樺茸提取物對新冠病毒SARS-CoV-2...
    根據來自俄羅斯國際病毒和生物技術中心(VEKTOR)官方網站信息顯示,一直被俄羅斯尤其西伯利亞地區奉為國寶的一種藥用植物真菌——白樺茸的水提取物,已被該中心的專家證實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病原體的繁殖!
  • 最新研究:大麻籽提取物能夠光滑肌膚、減少皺紋!
    最近,發表在《巴基斯坦藥物科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大麻籽提取物」可有效改善皮膚的光滑度、減少皺紋。研究者認為,含有3%大麻籽提取物的外用護膚品具有抗衰老的效果。ω-3和ω-6脂肪酸的活性可以增強皮膚屏障的功能,這些都表明了它是一種很好的抗衰老產品,塗抹這些產品,可以改善皮膚表層狀態,減緩肌膚老化。」另外,2015年發表在《巴基斯坦藥物科學雜誌》上的另一篇研究,評估了「3%大麻籽提取物乳膏」對人臉皮脂和紅斑含量的影響及安全性。研究者準備了3%大麻籽提取物乳膏和對照乳膏的單盲對照試驗。
  • 「蒲公英根可抗癌」是假的?研究者聲稱治療很有效
    文章標題極扯眼球:《科學發現蒲公英根可在48小時內殺死98%癌細胞》。文章看起來很像一篇假新聞,但成都商報記者核實後發現:雖然細節、條件上有謬誤,但科學家確實在研究用蒲公英根提取物進行癌症治療的方法,且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 澳科學家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
    導讀:澳大利亞疾病預防中心的科學家表示,新冠病毒非常「堅固」,可以在室溫或20攝氏度的光滑表面上存活28天,例如手機屏幕和塑料鈔票上。相比之下,普通流感病毒生存期為17天。該研究強調了紙幣、觸控螢幕設備以及提手和扶手對傳播病毒的風險。
  • 澳研究稱一種藥物可能有潛力治療新冠
    澳研究稱一種藥物可能有潛力治療新冠新華社坎培拉11月4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南澳大利亞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義大利同行發現,一種β受體阻滯劑有助於抑制肺癌擴散,也可能有潛力治療新冠。相關論文已發表在《免疫學前沿》上,他們呼籲通過臨床試驗來支持上述研究。南澳大利亞大學從事癌症研究的尼馬爾·魯賓遜介紹,他們與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個團隊合作,通過動物實驗發現,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有助於抑制肺癌擴散,而肺癌的炎症與新冠病毒引發的炎症有相似之處。
  • 研究表明,夾竹桃苷可能是治療HTLV-1病毒的有效新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介紹一種植物的提取物,夾竹桃苷,實驗室裡發現它可以阻止抗逆轉錄病毒生命周期的一個獨特階段,阻止形成有傳播能力的病毒,這非常神奇。 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目前還沒有治癒或治療這種病毒的方法,這種病毒是鮮為人知的愛滋病毒「表兄弟」,據估計影響全世界10至1500萬人。 SMU生物科學系副教授兼研究生院主任羅伯特·哈羅德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夾竹桃苷可能通過靶向逆轉錄病毒生命周期的一個獨特階段來限制HTLV-1的傳播。」
  • 激感細胞擔子菌(AHCC)複合飲品助您快速提高免疫力
    序言隨著人類與新冠肺炎疫情對戰的持續,全民對免疫力的關注度空前提升。疫情期間,多位專家明確表示,提高機體免疫力,是預防、治療和康復疾病的重要手段。其採用獨家專利技術,提取高級擔子菌菌絲體活性成份,通過在高品質的培養罐中進行液體介質培養,然後利用獨有的活性酶反應技術和小分子專利技術將有效成分分離生成分子量只有5000道爾頓的小分子形態a-葡聚糖,在腸道100%被人體吸收,是目前世界上最容易被消化吸收而充分發揮免疫激活作用的物質,在基因-細胞-免疫層面調節免疫系統,發揮防癌抗癌,亞健康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 冬蟲夏草菌絲體提取物有效改善肺纖維化,治療...
    而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中最常見的以肺纖維化病變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疾病類型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能導致肺功能進行性喪失的嚴重的間質性肺疾病。肺纖維化嚴重影響人體呼吸功能,表現為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自覺氣不夠用),且隨著病情和肺部損傷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斷惡化。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近日,《Nature》雜誌對中國正在開展的新冠病毒(SARS-CoV-2)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了報導關注。報導指出,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註冊表數量每天都在增長,目前還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醫生們也急於幫助患者,但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並設置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比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等),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
  • 液體發酵靈芝菌絲體多糖檢測技術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黃青課題組,在應用紅外光譜快速定量檢測液體發酵靈芝菌絲體多糖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發布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多位院士及其團隊的最新抗疫科學研究成果光明日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金振婭5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 【新發現】海藻提取物抗新冠性能大大優於瑞德西韋
    而研究表明,瑞德西韋對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沒有很大改善,但能幫助病人恢復。近期有研究人員通過細胞實驗發現,一種海藻提取物抗新冠病毒能力大大優於瑞德西韋。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會附著在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上。一旦固定,病毒會將其自身的遺傳物質注入細胞,劫持細胞機制以複製病毒。
  • 蝙蝠蛾被毛孢菌絲體提取物最具藥用價值!
    科學研究發現,用一種特殊方法對菌絲體進行分離、提取、濃縮之後,獲取該菌絲體提取物,菌絲體提取物高度濃縮蟲草精華充分保留蟲草多糖,蟲草素,蟲草腺苷等活性成分。將該提取物用於藥理實驗中發現,其作用效果居然比原蟲草和單純菌絲體更好,且吸收率大大提升。
  • 海外報導檢測治療新冠病毒過程中的新發現 病毒最新情況(圖)
    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已經傳到全球七八十個國家,確診人數突破十萬。  作為最早的疫情地區,China在抗擊新冠病毒疾病中不斷有些新發現,比如:Peking臨床病例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攻擊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女性的潛伏期可能會比男性長,此外,使用機器人治療傳染病也得到開發使用。
  • 新研究:新冠病毒可破壞血腦屏障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新冠病毒感染症狀多樣,呼吸道症狀是其主要表現,還有一些患者症狀指向血管炎症。一個美國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病毒還能讓血腦屏障出現「漏洞」,潛在破壞大腦神經網絡。美國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學術期刊《神經生物學疾病》報告說,全球各地新冠患者中30%到80%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和注意力渙散等,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影響了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
  •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皮膚上存活9小時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保持活性長達9小時,這一時長是流感病毒的5倍。這項最新研究結果本月發表於《臨床傳染病》半月刊。「這可能增加接觸傳播風險,進而加劇疫情擴散」,研究報告寫道,「但(保持)手部衛生可降低這一風險。」
  • 最新CRISPR基因技術,或可用於檢測和治療新冠病毒
    近日,來自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靶向RNA的名為Cas13的CRISPR酶。利用該技術,確定了最佳的引導RNA,未來可用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和治療。靶向RNA的Cas13酶。基於CRISPR的基因篩選技術已經幫助科學家們識別了多種疾病的關鍵基因。
  • 十大化學革新技術:雙離子電池和治療新冠病毒的 RNA 疫苗
    北京時間 11 月 24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Iupac)最新發布一份名單,列出對人類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的十種新興化學技術。毫無疑問,今年全球最大的焦點問題是新冠病毒,該名單除了治療新冠病毒方面的最新技術,還有涉及能源效率、治理汙染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領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