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薄荷科植物提取物能有效治療膀胱感染

2020-12-07 生物谷

    科學家最近表示,一種在保健食品商店常見的用於治療過敏以及減肥的草本提取物能有效治療膀胱感染。

    大約90%的膀胱感染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其中婦女感染的機率是男性的4倍,而且常重複感染。膀胱由很多小袋構成,這使得其在充滿時可以伸展。Duke大學的科學家在4月8日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報導了一些細菌會躲藏在這些小袋中,從而躲過抗生素的治療。

    研究主要負責人,微生物學家Soman  N.  Abraham說,這種在薄荷科植物中發現的提取物forskolin在老鼠實驗中被證明能將細菌趕出小袋,使抗生素殺死它們。在實驗中,forskolin被注射到小鼠體內或是直接注入膀胱。它們在保健品商店中非常常見,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隨便嘗試自己治療膀胱感染。  

    尿路感染必須得到及時治療,因為它會很快蔓延到腎臟。Abraham表示,下一步他們的工作是進行更大型的動物實驗以觀察這種提取物是否能徹底的去除膀胱感染。印度薄荷科植物提取物在古代亞洲就被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其中包括尿路感染。  

    來自Wisconsin大學醫學和公共健康學院的泌尿學學者Walter  Hopkins認為,這一結果表明forskolin或許能提供一種防止再次感染的手段,從而找到儘快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他說:「如果這些研究結果能在人類身上得到證實,那麼forskolin無疑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而倫敦Lawson健康研究中心的Gregor  Reid博士也認為這一研究非常有趣。   

    原始出處:http://www.physorg.com/news95262922.html


部分英文原文:

Natur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8 April 2007; | doi:10.1038/nm1572

Cyclic AMP–regulated exocytosis of Escherichia coli from infected 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Brian L Bishop1, Mathew J Duncan1, Jeongmin Song1, Guojie Li2, David Zaas3 & Soman N Abraham1, 2, 4

1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Genetics and Microbi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10, USA.

2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10, USA.

3  Division of Pulmonary, Allerg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10, USA.

4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10, US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Brian L Bishop blb7@duke.edu or Soman N Abraham soman.abraham@duke.edu

Abstract
The superficial bladder epithelium is a powerful barrier to urine and also serves as a regulator of bladder volume, which is achieved by apical exocytosis of specialized fusiform vesicles during distension of the bladder. We report that type 1 fimbriated 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 circumvents the bladder barrier by harboring in these Rab27b/CD63-positive and cAMP-regulatable fusiform vesicles within 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BECs). Incorporation of UPEC into BEC fusiform compartments enabled bacteria to escape elimination during voiding and to re-emerge in the urine as the bladder distended. Notably, treatment of UPEC-infected mice with a drug that increases intracellular cAMP and induces exocytosis of fusiform vesicles reduced the number of intracellular E. coli.

相關報導:

膀胱腫瘤

膀胱腫瘤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膀胱炎

膀胱與尿道的神經支配

新研究有希望幫助間質性膀胱炎患者

膀胱創傷

胸苷激酶基因系統聯合大蒜素可抑制膀胱癌細胞生長

膀胱癌患者細胞粘附分子水平的臨床意義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印度楝樹提取物有望治療胰腺癌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來自印度楝樹(neem tree,也稱作尼姆樹,或印度苦楝)的天然提取物能夠潛在地用於治療胰腺癌。德州理工大學埃爾帕索健康科學中心副教授Rajkumar Lakshmanaswamy博士說,「這種印苦楝內酯大有希望,而且相比於正常細胞,這種治療對癌細胞的特異性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在所有癌症中,胰腺癌死亡率是最高的:在確診為胰腺癌後的5年內,94%的病人會死亡。這種癌症生長快速,當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這更加凸顯開發新療法的重要性。
  • JNP:新型植物提取物或可強效抵禦HIV感染 藥效明顯強於傳統藥物齊...
    2017年6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等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來自東南亞用於治療關節炎與風溼病的植物中或許含有一種比藥物齊多夫定(AZT)藥效還強的潛在抗HIV化合物;文章中,研究者對4500多種植物提取物進行篩選,最終篩選出了這種名為
  • 對話王慶偉: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及治療
    前言:目前神經系統的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例如腦血管卒中(腦出血腦梗塞),脊柱和頭顱的外傷,腫瘤和感染等,不僅會出現機體運動和感覺異常,導致活動受限;也會出現排尿異常,被醫生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表現為尿頻,尿急,尿失禁和排尿困難。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比神經性感覺和運動障礙恢復更為困難。
  • 前列腺增生的藥物治療(二)
    但近來臨床研究發現,PDE5I還具有緩解下尿路症狀的作用,機制可能是緩解膀胱逼尿肌收縮、降低膀胱頸部和前列腺張力。其不良反應主要有頭痛、顏面潮紅、消化不良、視覺異常、肌無力等。 β3受體激動劑 β3受體激動劑是一類新藥,可以選擇性地激動膀胱β3腎上腺素能受體,使逼尿肌舒張,促進膀胱充盈,增加儲尿量,從而減少排尿次數,改善尿頻、尿急和尿失禁等主要症狀,且沒有M受體拮抗劑的不良反應如口乾等,例如米拉貝隆。
  • 美國加州印第安人的傳統藥用植物或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症
    美國加州印第安人的傳統藥用植物或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症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9-02-21 20:24 來源:澎湃新聞
  • Nature子刊:天然植物巖薔薇有望治療愛滋病毒
    (Cistus incanus,也譯作灰白巖薔薇)的提取物阻止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細胞。病毒感染是全世界人類死亡第十大原因之一,也代表著一個巨大的全球健康挑戰。對它們的控制需要持續地開發新的強效抗病毒藥物/治療方案。儘管在治療HIV/AIDS時有眾多藥物可供選擇,但是還需要開發新的藥物來阻止耐藥性病毒變異體出現。再者,在急性病毒傳染病爆發期間,也需要開發新的抗病毒藥物來快速治療由諸如馬爾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之類的病毒導致的急性感染。
  • 冬蟲夏草菌絲體提取物有效改善肺纖維化,治療...
    而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中最常見的以肺纖維化病變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疾病類型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能導致肺功能進行性喪失的嚴重的間質性肺疾病。肺纖維化嚴重影響人體呼吸功能,表現為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自覺氣不夠用),且隨著病情和肺部損傷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斷惡化。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植物提取物行業未來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但家裡如果有了寵物,它們的身上難免會攜帶各種病毒、病菌,或感染人體,此時就得用消毒水進行消毒。近年來,在消毒液市場上,純植物消毒液作為天然、安全的植物提取物產品備受青睞。    純植物寵物消毒液備受青睞    據了解,現在的家庭多使用傳統消毒方法,即消毒水。其消毒過程不僅繁瑣而且消毒持續時間較短。
  • 植物提取物究竟是什麼?是添加劑還是食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源自植物(如藥草、香料、精油等),採用適當的溶劑或方法(如濃縮、蒸餾、萃取、分離、乾燥),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質。圖片來源於網絡02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成分(1)生物鹼,即植物鹼,是中草藥重要的有效成分,常見的如黃連中的小劈鹼
  • 西洋接骨木提取液能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俄羅斯波羅的海聯邦大學和克梅羅夫斯基國立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藥用植物中,西洋接骨木提取液預防和治療冠狀病毒感染效果良好。眾所周知,冠狀病毒感染比以前遇到的所有流感病毒更隱蔽,新冠病毒對肺的影響最大。因此,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要特別考慮能保護肺部和支持人體整體免疫力的藥物。
  • 最新研究:一種菌絲體提取物AHCC可有效治療新冠病毒
    該病毒感染下呼吸道,並導致嚴重的肺炎和死亡發生,病例分別佔比大約10%和3-5%,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和/或受其他疾病影響的人群中。 AHCC(依諾金)是一種基於α-葡聚糖的標準化蘑菇提取物,在西尼羅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H5N1)病毒、人乳頭病毒(HPV)、C型肝炎病毒、皰疹病毒、B肝病毒和HIV影響的動物和/或人類的免疫刺激劑和保護性的免疫反應研究中,已經證實了依諾金(擔子菌菌絲體培養提取物)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有效性。
  • 槲寄生提取物能治癌症?
    歐洲大陸有很多人相信,槲寄生植物除了能用作聖誕裝飾,還能用來治療癌症。近日,英國威爾斯大學醫院的Finall等在BMJ(2006,333:1293)上報告了1例皮下注射槲寄生植物提取物引發的類似轉移性惡性腫瘤的皮下炎症。專家提醒,槲寄生植物治療癌症並無確切證據,但確實可以造成危害。
  • 天然藥物市場迅速崛起 植物提取物需求將不斷增長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結構而形成的產品。植物提取物是生物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 俄羅斯專家稱 西洋接骨木提取液能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俄羅斯波羅的海聯邦大學和克梅羅夫斯基國立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藥用植物中,西洋接骨木提取液預防和治療冠狀病毒感染效果良好。眾所周知,冠狀病毒感染比以前遇到的所有流感病毒更隱蔽,新冠病毒對肺的影響最大。因此,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要特別考慮能保護肺部和支持人體整體免疫力的藥物。
  • 中國天然植物提取物行業市場淺析
    》,將中藥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和複方提取的有效成分列為一種新藥。當集安全、有效、質優於一身的植提物迎來追崇天然、健康、回歸自然的消費理念,產品與理念的高度匹配,必然促進植物提取物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但同時,機遇中也孕育著挑戰,若植提物企業想要佔據更多市場份額,也必然需要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優化生產工藝,配置自動化設備,加工高品質產品素材,研製出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的保健食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精細化管理,將服務做到最優。
  • 地中海植物提取物或可有效抵禦多種神經...
    日前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science Letter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爾他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提取自地中海植物仙人掌和褐海藻中的特殊化合物或可作為新型候選藥物來幫助抵禦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生。
  • 漢麻提取物CBD能治療哪些皮膚病?來看看華西醫院的研究!
    CBD(大麻二酚,又名麻寶愫DM CBD)是大麻中的主要大麻素之一,它不僅沒有依賴性和成癮性,還對大麻植物中THC(四氫大麻酚)的依賴性和成癮性有抑制作用,並且CBD還可以從工業大麻(THC<0.3%,又稱工業大麻)中提取。
  • 這些中醫藥方劑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三藥三方書寫中藥抗疫方案
    血必淨注射液Xuebijing Injection血必淨注射液,是2003年非典期間研發上市的中成藥,由5味中藥提取物組成,主要功效是化瘀解毒,用於治療膿毒症。基礎研究初步發現,具有一定的體外抗病毒作用,並能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導的炎症因子。
  • 「噩夢細菌」感染的病因、症狀及治療
    當其他抗生素失效時,這一類抗生素通常被用作治療嚴重感染的最後手段。這些微生物被稱為「噩夢細菌」,因為它們對幾乎所有可用的抗生素都產生了抗藥性,這使得CRE感染極其難以治療,而且可能致命。CRE感染難以治療的原因腸桿菌科是一種細菌,包括克雷伯氏菌和大腸桿菌,它們通常存在於人們的消化道,在消化道它們通常是無害的。但如果這些細菌在腸道外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血液、膀胱、肺或皮膚,就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一種名為碳青黴烯的廣譜抗生素可能被用作殺死腸桿菌科的治療方式。
  • 抗瘧疾藥物羥基氯喹真能有效預防COVID-19感染嗎?
    2020年5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是參與一項臨床試驗的七個研究點之一,該試驗旨在檢測常用的抗瘧疾藥物和自身免疫藥物羥基氯喹是否能有效預防COVID-19的感染;由華盛頓大學和其它6所大學共同領導的這項多地點研究目前正在招募2000名與確診或疑似COVID-19患者有密切接觸的參與者,目的是確定是否羥基氯喹能預防暴露於病毒的人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