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
一、說教材
《摩爾質量》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內容,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從量的角度引導學生研究化學反應、研究化學變化,在初中從質量的角度宏觀分析化學之後,逐步深入的學習了微觀世界的量度方法。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依然是注重抽象理論的掌握,為化學世界的探究打開了新的天地。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摩爾質量的概念、原理;
2.學會運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分析化學問題,將微觀與宏觀建立聯繫。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分析與運算能力的聯繫,體驗科學探究的嚴謹與縝密,培養細緻、規範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生能夠通過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培養對微觀世界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
2.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和討論交流培養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重點:摩爾質量的理論知識
難點:學以致用、運用知識解決化學難題、建立宏觀與微觀世界相聯繫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說學情
初中接觸過質量角度研究化學的基礎上開展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量的思維和分析能力。高中和初中不是是量化化學變化的簡單延伸。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講授法、實驗操作法、演示法。
學法:組內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為了在課堂之初,為了喚起學生的舊知,我會選擇複習導入,提問:物質的量是什麼?它具有怎樣的意義呢?進而引出課題新的如何聯繫宏觀與微觀世界的呢,一起學習新課——摩爾質量。
(二)新課講授
1.概念學習
對於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表格分析。概念其實比較簡單,尤其是在我們前期也已經發現了規律,接下來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概念。對於摩爾質量單位的得出,我會交由學生自己去推斷,同桌交流兩分鐘的時間,自行得出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
2. 學以致用
問題一:鎂的摩爾質量是24,這種說法對不對?
問題二:氯化鉀的摩爾質量是多少?
問題三:二氧化硫和碳酸根的摩爾質量又是多少?
學生獨立思考五分鐘,然後師生共同分析。
3.理論聯繫實際
這一環節主要是解決學與問中的習題。在多媒體中呈現例題,然後給學生四人為一小組討論3分鐘。因為此題不是很難,我會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演。並在多媒體中呈現規範的步驟,給與學生對比改正的時間。
(三)鞏固小結
通過隨堂演練來進行鞏固。引導學生充分表達對於摩爾質量學習的收穫和感受,使整節課的知識得以梳理。
(四)作業布置
作業:完成摩爾質量的課後習題,預習下一節課——氣體摩爾體積。
五、說板書設計
摩爾質量
1、概念
2、公式
3、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