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秒為單位的生命旅行
作者:毛靜
長時間的停頓……
「難道,是心跳的時間?」
我忍不住去尋找自己的心跳。他笑了。
「真的,是一次心跳的時間?」
「是的,正常情況下,人一次心跳的時間大約是一秒鐘。」
「那我和你的、和所有人的心跳頻率,都是一樣的?那我憑藉自己的心跳,就可以知道一秒鐘、一分鐘?」
他又笑著點頭。
我忍不住去摸摸他脖子上的脈搏,真的與我的幾乎同步。原來日常生活中,一秒鐘也這麼有意義。
我們以秒脈動生命,我們和別人的差別,可以小到用秒來計算,如果心跳的聲音可以聽見,那麼就會聽到,全人類的生命頻率,幾乎同步。
這對我來說,是個極大的發現,因為之前,我是非常藐視細小時間單位的,認為一天應該粗粗劃分為白天、黑夜,白天劃分為上午、中午和下午,如果不知道小時以下的單位,人類生活會非常輕鬆簡單。雖然現在依然不喜歡將日常時間如此精確劃分,但是對細小時間單位的尊重,卻由此大大提高。
我望向窗外,體會這種時間觀所帶來的變化。
我在體會到自己和別人的心跳以後,體會到了我所在星球的運動。
不是我感受到了他的移動,而是我終於認同了,他真的在運動的事實。
他環繞著太陽,用大約一年的時間,完成一次環日旅行,同時日日夜夜,完成自身的旋轉,他像一艘巨大的生命方舟,承載芸芸眾生、螻蟻草芥,規律地出航、返航,我感受不到他在動,因為他太大而我太小,就像在地中海豪華郵輪上,我也絲毫沒有感覺到海上波浪和船的移動,我以為它根本不動,然而一夜安眠後,清晨已經到達新的港口,區別只是在於,我們所在的星球,即使與別的船隻相撞,也要無休無止地航行,永不靠岸。
於是所有的不安全感、無所歸處,不是因為你在故鄉,或者他鄉,而是因為與生俱來,你一直在旅行卻不自知,如果你可以躺在地上望向夜空,就會發現,宇宙深深,星河燦燦,自己就像躺在一口井底,那種深度,要以光年甚至以上單位來計,作為大約一秒鐘心跳一次的你,何以自知?
大哉乾坤,浩瀚雲河,是這座星球帶我們經過的景觀,日升月落、冬去春來,捏花微笑、葉落傷悲,是旅行中帶給人的感知。
於是所有名聲、戰爭,都變成虛妄和誤解,面對蒼穹,眾生平等。如果你從此看到太陽在頭頂移動,可以體會到是自己在動,是我們的星球承載你一起移動,如果你能想像,自己已被賜予機會,身在一艘豪華巨輪上,在宇宙星河中蕩漾漫步,你是否會心存感恩?甚至當你得知,不光是一次免費旅行的機會,還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小世界,你是否會激動萬分?或者如果你曾經相信自己是受盡磨難,被拋棄於此,那可否將其視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修行?你是否至少可以放下一切,獲得內心的平靜?
生命一場,一場旅途,所有的相遇,都帶有奇蹟,所有的離別,都留下傷痕,你和別的人,擁有相同心跳,只是不同足跡。縱觀整個文明社會進程,哪怕有人自以為改變了歷史,其實何曾改變宇宙規律;孜孜不倦地改造自己的生存壞境,卻又因出現偏差而懺悔反省;汙染了空氣,又要再努力淨化,以免自取滅亡;你爭我奪、爾虞我詐,最後發現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呼吸、同命運,庸庸著、碌碌著,自悲喜。
科學上無盡地探索,精神世界中,你和我,卻始終生而為蒼茫天際的過客,現實世界裡,沒有人不需要繼續這趟旅程的費用,也少有人不想提升艙位,住進更加舒適的房間,但是並不應該以此為由,歪解生命的含義,因為很多人不是敗給生存問題,而是敗給被貪慾的吞噬和對意義的追尋,可知身後薄名,何足掛齒,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許從事各行各業,也許身價各有高低,但是人格可以相同高貴,如果浪費時間,去詆毀輕視別人,自恃清高,或者盲目低頭工作,卻不知生而何謂,財富如何支配,豈不是應該慚愧、豈不是應該痛悔?
因為,你是你祖先的後人,你也是你後人的祖先。祖先將一次旅行的船票給予你,你也將這船票繼續傳給後人。你不比你的祖先渺小,你也不比你的後人偉大。
爬上一座小山坡,秋日漸涼,樹葉顏色一天與一天不同,白天是亮黃,到晚上變成深黃。
總有一天,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全部落下。又會有一天,還是在渾然不覺中,突然抽出新芽。
張靜媛,筆名:毛靜,中歐跨文化作家協會會員。畢業於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德國的圖賓根大學,曾任旅遊網、奢侈品雜誌網站中德編輯、德國某出版社助理和亞洲部公關,現任德國某大學外語學院講師,擁有獨立的語言文化工作室,建立網站suyanstudio.com,主要從事外語教學和翻譯、跨文化培訓和出版代理,三年內已為不同領域累積翻譯數百萬字,包括《奧林匹亞之夢》《吉爾伽美什》等書籍。創辦公眾號「德國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