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我們,輕鬆獲取最新、最in的計量資訊……
時間單位——秒,最初是根據地球自轉一周,即太陽日的1/86400來定義的,但由於在一年的持續時間裡太陽日是變化的,就採用平均太陽日的1/86400作為時間單位秒。後來又發現地球的自轉運動並非等速進行,於是就以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周期(回歸年)作為確定時間單位的基礎。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正式承認,以回歸年的1/3l556925.9747為秒。這時的不確定度已達10-9量級,相當於三十萬年僅差一秒。
由於回歸年仍有變化,為了減小秒的復現不確定度,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採用現在的秒的定義,即採用量子躍遷的頻率:「秒是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稱它為原子時。從而使秒的復現不確定度進一步減小,不確定度達到10-15量級,相當於三千萬年只差一秒,是目前所有計量單位中復現準確度最高的。按這個新定義復現「秒」的基準,可以同時復現時間單位「秒」和頻率單位「赫茲」。
我國自行研製成功的的「銫原子噴泉鍾時間頻率基準」的準確度達到了2×10-15,相當於1500萬年不差1秒。(來源上海市質量監督局計量知識電子書)
廣東計量協會微信公眾號
「答題闖關」計量知識競賽
參與方式:微信關注「廣東計量協會」
(一)關注微信公眾號:gdjlxh05
(三)添加公眾號搜索「廣東計量協會」
(二)掃描下方二維碼:
「來源:廣東計量協會微信 計量資訊速遞編輯整理」
—END—
計量資訊速遞公眾號:JLZXSD
投稿郵箱:zgjlbk@qq.com 聯繫人:慶濤
關注我們,一同見證中國計量事業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