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大的標籤當屬COVID-19大流行,已使全球經濟陷入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摧毀了汽車、航空航天和石油勘探等大型化工終端市場。但C&EN根據2019年的數據對化學品生產商進行的最新全球50強調查證明,在人們還沒聽說新型冠狀病毒之前,經濟活動就已經放緩。這50家公司公布2019年化工收入8556億美元,同比下降5.0%。收益的降幅更大。46家國有企業公布的利潤總額為715億美元,較2018年下降28.2%。一家名為Sasol的公司報告了虧損,這是一些大型化工公司多年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在解釋2019年業績不佳的原因時,高管們提到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中國經濟放緩以及汽車製造等關鍵市場的低迷。這些公司今年肯定會面臨更嚴重的衰退。由於COVID-19,汽車工業在第二季度完全停止,石油價格暴跌,消費經濟在新的居家辦公中受到重創。而對2020年的預測仍是悲觀的。美國化學委員會預計今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將收縮4.6%,美國將下降6.0%。該貿易組織的基本預測是,到2020年,美國的化學製品產量將下降9.3%。
德勤管理諮詢公司預計美國化工收入將下降15%。信用評級機構Moody's預測,美國化學製造商的利潤將下降20%。德國貿易集團VCI在 5月公布了一些好消息:2020年第一季度德國化學產品產量增長3.2%。但該公司指出,75%的成員國預計歐洲全年銷量將下滑。
即使有這麼多的波動,C&EN今年的排名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去年排名第一的道杜邦公司(DowDuPont)分拆為陶氏(Dow)、杜邦(DuPont)和Corteva Agriscience。在這三家公司中,陶氏和杜邦均上榜,分別排名第3和第14位。巴斯夫重登榜首。中石化(Sinopec)目前位居第二。迅猛增長的恆力石化(Hengli Petrochemical)是另一家新上榜企業,首次上榜時排名第26位。亨斯邁(Huntsman)和塞拉尼斯(Celanese)也退出了競爭。亨斯邁最近剝離了顏料業務,並出售了中間產品部門。
C&EN根據2019年的數據對化學品生產商進行的最新全球50強排名:
1、巴斯夫(BASF)
2、中石化(SINOPEC)
3、陶氏(DOW)
4、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5、英力士(INEOS)
6、臺塑(FORMOSA PLASTICS)
7、埃克森美孚化工(EXXONMOBIL CHEMICAL)
8、三菱化學(MITSUBISHI CHEMICAL)
9、萊昂德爾巴塞爾工業公司行業(YONDELLBASELL INDUSTRIES)
10、林德(LINDE)
11、LG化學(LG CHEM)
12、法國液化空氣公司(AIR LIQUIDE)
13、中石油(PETROCHINA)
14、杜邦公司(DUPONT)
15、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16、東麗工業(TORAY INDUSTRIES)
17、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18、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
19、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
20、科思創(COVESTRO)
21、布拉斯科(BRASKEM)
22、樂天化學(LOTTE CHEMICAL)
23、雅苒(YARA)
24、索爾維(SOLVAY)
25、三井化學物質(MITSUI CHEMICALS)
26、恆力石化(HENGLI PETROCHEMICAL)
27、拜耳(BAYER)
28、INDORAMA
29、先正達(SYNGENTA)
30、DSM
31、旭化成(ASAHI KASEI)
32、萬華化工(WANHUA CHEMICAL)
33、阿科瑪(ARKEMA)
34、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工(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35、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36、北歐化工(BOREALIS)
37、AIR PRODUCTS & CHEMICALS
38、馬賽克(MOSAIC)
39、藝康(ECOLAB)
40、莊信萬豐(JOHNSON MATTHEY)
41、韓華思路(Hanwha Solutions)
42、UMICORE
43、SK創新(SK INNOVATION)
44、西湖化學(WESTLAKE CHEMICAL)
45、沙索(SASOL)
46、NUTRIEN
47、PTT全球化學(PTT GLOBAL CHEMICAL)
48、朗盛(LANXESS)
49、TOSOH
50、DIC
1、巴斯夫(BASF)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664億美元
隨著去年DowDuPont的拆分,巴斯夫重新奪回了C&EN全球50強排行榜的榜首位置。不過,這家德國巨頭或許應該小心了,和中石化(Sinopec)的銷售額差了不到50億美元。最近,巴斯夫一直在收緊投資組合,包括剝離一些中型企業。去年夏天,巴斯夫同意將其顏料部門出售給日本化工製造商DIC,減少了11億美元的有機和無機顏料銷售額。去年12月底,巴斯夫籤署了一項協議,將其建築化學品業務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孤星(Lone Star),年銷售額約為28億美元。在盈利方面,巴斯夫在今年早些時候進行了一次適度的收購,以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蘇威的尼龍66業務。在一項重大的有機增長計劃中,該公司開始在中國湛江投資100億美元,成為該公司全球第三大化工設備。第一個項目將於2022年啟動,它將是一個工程塑料複合工廠。該設施其餘部分的運作將在十年內開始。
2、中石化(SINOPEC)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616億美元
2019年,中石化的銷售額下滑了約7%,但由於DowDuPont的分拆,這家中國企業在C&EN的調查中仍上升了一位,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化工企業。2020年初,由於COVID-19大流行,中石化處境艱難。由於業務主要在中國,中石化比許多公司更早經歷了這種影響。該公司董事長在3月底寫道「我們相信,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加強,國內被抑制和凍結的石油石化產品需求將迅速回升。」去年年底,該公司與萊昂德爾巴塞爾工業公司(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啟動了一個重大項目,兩家公司承諾在中國鎮海建設一座環氧丙烷/苯乙烯工廠。
3、陶氏(DOW)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430億美元
去年4月,陶氏(Dow)從C&EN調查中排名第一的DowDuPont拆分出來,不再是陶氏化學(Dow chemical),位列榜上第三。該公司的規模比前身DowDuPont要小,它已經把農業化學業務交給了Corteva Agriscience公司,並把電子和建築材料等幾個特種化學業務交給了新成立的杜邦公司。陶氏現在更加專注於石化產品和塑料,它的重大舉措就在這一領域。例如,該公司正在擴建其位於德克薩斯州自由港的乙烯裂解廠;正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乙烯裂解裝置上安裝丙烷脫氫技術。儘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用於食品包裝的陶氏樹脂的需求一直保持旺盛,但由於其他市場增長緩慢,陶氏不得不抑制聚合物的產量。它將3個聚乙烯和2個彈性體工廠閒置了30多天。這些位於美國和阿根廷的工廠約佔陶氏總產能的10%。陶氏化學希望通過一些項目,如將回收塑料重新加工成化學製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該公司還與殼牌(Shell)公司達成協議,開發利用可再生電力產生的熱量、而非化石燃料燃燒製造乙烯的技術。
4、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344億美元
上個月,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以690億美元完成了對沙特基礎工業70%股份的收購。這兩家公司都是沙特政府所有,所以控制權的變化可能是學術性的。但現在,一家最大的石化公司和一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將合二為一。此舉是Aramco進一步涉足石化行業戰略的核心,因為該公司預計,石化行業將成為增長最快的油氣市場。Aramco執行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將上遊生產和下遊化工原料生產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化工平臺進行戰略整合,有望創造機會。」除了收購Sabic,Aramco還在自己的化工項目上投資了數百億美元。與此同時,沙特基礎工業也在進行自己的投資。該公司計劃將其在瑞士特種化學品生產商科萊恩(Clariant)的持股比例從25%增加到31%以上,並正在德克薩斯州與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共同建設一座價值100億美元的石化工廠。
5、英力士(INEO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320億美元
英力士於1998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購買了一處環氧乙烷設備後誕生。在隨後的20年裡,它成長為世界第五大化工公司。上個月英力士籤署了一項50億美元的協議,收購英國石油公司提純對苯二甲酸和乙醯業務。與許多大型化工企業一樣,英力士一直在推出可持續發展舉措。英力士的Styrolution部門將與初創企業Agilyx合作,在伊利諾州建立一家工廠,將消費後的聚苯乙烯分解成苯乙烯。英力士將與另一家初創企業Plastic Energy合作,建立一個裂解廠,將混合塑料廢料轉化為原料,然後將其轉化為新型塑料。
6、臺塑(FORMOSA PLASTIC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314億美元
去年年底,臺塑在其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基地啟動了一個乙烯裂解裝置。該公司目前正在調試裂解裝置的下遊裝置,包括一個低密度聚乙烯裝置。與此同時,子公司臺塑石化(Formosa Petrochemical)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94億美元的「陽光項目」(Sunshine Project)進行現場準備工作。該工廠面臨著社會的反對。其中一個名為聖雅各的組織請求臺塑允許在發現人類遺骸的地方舉行6月節儀式。臺塑拒絕了,理由是「存在安全隱患」。
7、埃克森美孚化工(EXXONMOBIL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74億美元
新冠肺炎已經使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財務緊張。2020年,由於人們呆在家裡,石油需求不足,油價暴跌。今年第一季度,埃克森美孚的收益出現虧損。因此,該公司一反常態地縮減了資本支出項目。埃克森美孚的許多化工項目可能會受到影響。例如,該公司正計劃在中國大亞灣建造一個乙烯裂解裝置。還有傳言稱,該公司正在考慮在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地區建設一個乙烯裂解項目。該公司已經在德克薩斯州與Sabic合作進行了一個100億美元的化學綜合項目,在美國其他地方還有烯烴,丙烯-乙烯共聚物,以及的聚丙烯設施。
8、三菱化學(MITSUBISHI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74億美元
三菱化學在過去一年裡是一個活躍的投資者。它正在收購Morrisville,一家生產矽化學品、甲基丙烯酸酯和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小公司。三菱還將收購瑞士的明格集團(Minger Group),後者生產聚醚醚酮和聚偏二氟乙烯等高端聚合物。在資本項目中,三菱公司正在重新啟動在美國建立大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工廠的計劃。至少從2014年起,這家日本公司就一直在考慮這個項目。
9、萊昂德爾巴塞爾工業公司行業(YONDELLBASELL INDUSTRIE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71億美元
萊昂德爾巴塞爾正大舉進軍中國市場。該公司已與遼寧博拉企業集團組建了一家石化項目合資企業,該項目將以乙烯裂解裝置、聚乙烯裝置和一對聚丙烯裝置為特色。中國的新華社報導,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將花費25億美元,合作夥伴預計總共花費120億美元。另外,其將和中石化計劃到2022年在中國鎮海建立環氧丙烷/苯乙烯工廠。萊昂德爾巴塞爾公司繼續投資於塑料回收。該公司正在義大利費拉拉建立一個試驗性工廠,以測試一種基於高溫分解的回收技術,這種技術將混合的塑料廢料分解成化學原料。儘管用於食品包裝的樹脂銷售興隆,但由於COVID-19大流行,萊昂德爾巴塞爾公司受到了打擊。它暫時擱置了一些重大項目,包括正在德克薩斯州興建的大型環氧丙烷/叔丁醇工廠。
10、林德(LINDE)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54億美元
去年是林德與普萊克斯(Praxair)合併成為工業天然氣巨頭以來的第一個全年。該公司254億美元的銷售額使其在今年的C&EN排行榜上排名第十。該公司還超過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生產商。合併後,林德的行動一直比較溫和。該公司與Hyosung將花費2.45億美元,到2022年在韓國蔚山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液氫設施。兩家公司的目標是為車提供燃料。林德和巴斯夫一起研究從天然氣中分離氦氣的方法。這項技術使用Evonik工業公司生產的聚醯亞胺中空纖維分離膜作為昂貴的低溫回收惰性氣體的替代方法。
11、LG化學(LG CHEM)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46億美元
今年早些時候,LG化學在印度的聚苯乙烯工廠發生了苯乙烯洩漏事故,造成1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該工廠因COVID-19關閉後正在重新開工。官員們正在調查運營商是否遵循程序。在其他地方,該公司正在投資5000多萬美元,將其在韓國的碳納米管產能提高兩倍。LG表示,納米管的年增長率為30%,這主要是由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的銷售額推動的。與農業巨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合作,LG正在開發一條生物合成丙烯酸的途徑。LG公司已經生產了石化丙烯酸。
12、法國液化空氣公司(AIR LIQUIDE)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42億美元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在被林德排擠後,已不再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生產商。林德於2018年底與普萊克斯合併,然而,兩家公司的市值僅為10億美元,因此它們排名未來很可能再次翻轉。法國液化空氣公司似乎決心迎頭趕上。這家法國公司將花費2.7億美元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建造一對空分裝置,部分用於支持Methanex在路易斯安那州Geismar的甲醇項目。該公司還將在臺灣臺南和新竹投資約2.2億美元,為三家新的半導體工廠供應高純度氣體。法國液化空氣公司還參與了綠色化學項目。該公司正在為混凝土凝固提供二氧化碳,從而啟動一項利用溫室氣體來固化混凝土的過程。
13、中石油(PETROCHINA)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27億美元
由於經濟放緩,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石油的化工業務去年銷售額下降了4%,甚至在COVID-19襲擊中國之前。中石油的利潤跟隨大型石化企業的趨勢,在2019年下降了56%。儘管如此,該公司仍在建設一系列石化項目。該公司正在中國揭陽擴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生產能力。在那裡,它還利用霍尼韋爾技術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列車對二甲苯工廠。中石油正計劃在中國建立從乙烷生產乙烯的設施。
14、杜邦公司(DUPONT)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15億美元
去年6月,杜邦從陶氏杜邦公司分離出來後,公司的投資組合重組計劃很快就明朗起來。到去年12月,杜邦公司已經與國際香料和香精公司達成協議,將其營養和生物科學部門與國際香料公司合併。該部門去年的銷售額為61億美元,主要來自酶和益生菌等產品。杜邦正在剝離價值20億美元的小型業務,其中包括杜邦可持續解決方案諮詢業務。今年2月,杜邦董事會罷免了首席執行長Marc Doyle,代之以董事長兼前首席執行長Ed Breen。該公司將其歸咎於令人失望的業績,但華爾街認為,此舉預示著更激進的資產剝離即將到來。該公司的電子材料部門經常被認為是一個適合出售的業務。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股票分析師貝格萊特(David Begleiter)今年2月在給客戶的信中寫道:「由於執行長Marc Doyle離職後沒有明確的繼任者,我們認為,Breen最終出售或完全拆分杜邦的可能性更大。」
15、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206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對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的收購併不是其成為石油化工領域主要參與者的唯一一筆大型交易。沙特國家石油公司(Saudi national oil company)一直以150億美元收購信實工業石化和煉油業務20%的股份進行談判。沙特和印度公司有著深厚的關係,因為沙特阿美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是信實公司位於印度賈姆納格爾的世界最大煉油廠的原油供應商。然而,由於能源市場上COVID-19相關的不確定性,這筆交易尚未完成。信實可能會剝離該業務,以此作為成為合作夥伴的一種手段。
16、東麗工業(TORAY INDUSTRIE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73億美元
COVID-19對東麗並不友好。這家日本公司的碳纖維和複合材料部門曾是表現最好的部門之一,該部門主要銷售給航空航天應用。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中,該公司銷售額增長了9.7%,利潤增長了81.6%。但是,由於新冠大流行對航空業的打擊比其他行業更嚴重,東麗複合材料美國公司最近被迫關閉了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一家工廠,並削減了位於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產能。大約四分之一的企業員工受到了影響。公司預計這種糟糕的銷售狀況還將持續3-5年。
17、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52億美元
住友化學和另一家日本化工公司DIC不喜歡美國穆迪對它們的信用評級,所以它們最近放棄了這項服務,只與日本信用評級機構合作。在很多地方,這樣的舉動會被視為更換了裁判,因為裁判的判罰並不符合你的意願。住友則持另一種觀點,穆迪和日本評級公司之間的評級差距,往往會讓投資者感到困惑。住友的財政狀況很糟糕——銷售額下降了6.5%,利潤下降了52.5%——但它在化工企業中並不是特例。住友今年進行了一筆規模可觀的收購,以近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澳大利亞新農(Nufarm)的南美作物保護化學品和種子處理業務。
18、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47億美元
贏創繼續其投資組合的一系列舉措,旨在加強其對特種化學品的關注。今年2月,該公司完成了以6.4億美元收購美國過氧化氫和過氧乙酸製造商PeroxyChem的交易。去年8月,贏創將其甲基丙烯酸酯業務以34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私募股權公司Advent International。該業務以丙烯酸先驅奧託Rohm重新命名。Evonik的實驗室也一直很忙。例如,其創新部門Creavis開發了一種陰離子交換膜,可以比傳統電解更有效地將水電解成氧和氫。化學公司希望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廉價的電解技術從水和二氧化碳中提取化學物質,而不是碳氫化合物。按照這種思路,這家德國公司和西門子正在建造一個測試設施,以測試從二氧化碳和水中製造工業化學品的技術。
19、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42億美元
2019年,信越比大多數日本公司表現更好,銷售額溫和下降3.2%,利潤略有增長。該公司的亮點是矽酮和半導體矽業務。只有信越的聚氯乙烯(PVC)部門的銷售和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由於信越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啟動了乙烯裂解裝置,聚氯乙烯的盈利能力可能有所提高。反集成到PVC原材料是公司長期以來的目標。
20、科思創(COVESTRO)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39億美元
即使在COVID-19出現之前,德國聚氨酯和聚碳酸酯製造商科思創就面臨困難。今年1月,由於其所謂的「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市場環境」,該公司宣布將其位於德克薩斯州貝鎮的甲基二苯二異氰酸酯(MDI)項目推遲18-24個月實施。對聚氨酯原料的17億美元投資是科思創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原計劃在2024年完成。該公司在環保方面的消息更為樂觀。它從歐洲投資銀行獲得了2.4億美元貸款,用於資助可持續發展的研發項目,例如尋找更好的回收塑料廢物的方法。科思創公司正在推出一種聚碳酸酯薄膜,其中超過50%的碳含量來自芬蘭雀巢公司提供的植物原料。
21、布拉斯科(BRASKEM)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33億美元
22、樂天化學(LOTTE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30億美元
樂天與美國公司Westlake Chemical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一個乙烯裂解廠,從而在美國市場站穩了腳跟。這家韓國化工企業在合資企業下遊建立了自己的乙二醇工廠。去年年底,它調整了合作關係,以8億美元的價格將餅乾35%的股份出售給了Westlake。此外,它還將位於英國的一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廠賣給了墨西哥的Alpek。在國內,樂天獲得了一份從韓華通用化學公司購買純化對苯二甲酸的協議,使其能夠將自己在蔚山的工廠改造為一家純化異酞酸工廠。
23、雅苒(YARA)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29億美元
農民希望他們的肥料便宜,所以對生產者來說,他們的遊戲規則是低成本生產和物流。在強調技術方面,雅苒是化肥公司中的異類。例如,這家挪威公司最近向Boost Biomes投資了300萬美元,這是一家開發幫助作物吸收養分的微生物產品初創公司。雅苒公司正在為其位於澳大利亞的氨廠進行一項用電制氫的可行性研究。該公司正在與IBM一起研究數字農業,並試圖開發自動肥料運輸船。該公司甚至憑藉《從地球到餐桌》(From Earth to Table)在坎城電影節獲得了國際傳媒銀海豚獎。
24、索爾維(SOLVAY)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26億美元
雖然COVID-19大流行嚴重打擊了大多數化工企業,但它絕對摧毀了索爾維,因為它涉及航空、汽車、石油和天然氣這三個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這家比利時公司4月和5月在這些領域的銷售額下降了40%。索爾維的其他業務僅下降了20%。情況非常糟糕,索爾維公司註銷了17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大部分與2015年收購航天複合材料專業公司Cytec Industries有關。甚至在COVID-19之前,由于波音公司削減了其737max飛機的產量,該業務就陷入了困境。在困境中,索爾維公司將尼龍66的業務賣給了巴斯夫。該公司還斥資約2億美元擴建位於懷俄明州的一家純鹼工廠,以應對發展中國家對這種玻璃原料迅速增長的需求。
25、三井化學物質(MITSUI CHEMICAL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23億美元
三井化工(Mitsui Chemicals)有了一位新CEO,在公司工作了33年的老將橋本修。今年4月1日,他從田野耕手中接過了董事長一職。橋本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接過了領導權。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中,COVID-19對三井造成了嚴重影響,導致其銷售額下降了9.7%,利潤下降了23.3%。2020財政年度的前景也很黯淡。橋本最近說,他預計汽車行業的銷量將同比下降20%。他還承諾對三井的基礎材料業務進行「深度」重組。
26、恆力石化(HENGLI PETRO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18億美元
今年,這家生產聚酯中間體和其他石化產品的中國生產商首次排在第26位。該公司的收入在2019年增長了三分之二。通常,這種規模的銷售擴張是因為大型收購。就恆力而言,原因在於公司建設項目的啟動。例如,該公司在2019年建立了一個粗製化學品工廠,每年可以生產超過400萬噸的對二甲苯。恆力因為啟動了乙烯裂解複合物和500萬噸的對苯二甲酸提純能力實現了一年的增長。
27、拜耳(BAYER)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15億美元
拜耳在2018年收購孟山都(Monsanto)是一項有爭議的舉措,幾乎引發了股東的譁變。大部分的困擾與農達相關,農達是孟山都公司的草甘膦除草劑。拜耳收購了一家因使用農達而被起訴的公司。上個月,拜耳公司籤署了一項100億美元的和解協議,希望以此擺脫這些麻煩。該和解協議將涵蓋超過12.5萬起訴訟,原告聲稱農達對他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貢獻。拜耳還將與那些聲稱其除草劑dicamba損壞了他們莊稼的農民達成和解。上個月,拜耳公司取消了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價值10億美元的百草敵工廠的計劃,因為法院和美國環境保護機構的裁決將限制該工廠的使用。
28、INDORAMA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14億美元
在過去的20年裡,Indorama通過收購和建設其核心的聚酯纖維和樹脂鏈迅速發展。現在這家泰國公司正在拓展業務。今年早些時候,它完成了以20億美元收購亨斯邁的中間體和表面活性劑業務。此次收購使Indorama獲得了環氧丙烷、表面活性劑和乙醇胺等新產品。它還帶來了德克薩斯州的乙烯裂解器,與路易斯安那州的裂解器配合良好,該公司最近對後者進行了改造並重新啟動。兩者所產生的乙烯將會回流到下遊的化學物質中,如用於製造表面活性劑和PET的環氧乙烷和乙二醇。
29、先正達(SYNGENTA)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06億美元
種子和農化行業再一次出現了整合。近年來,拜耳公司收購了孟山都公司,陶氏化學公司和杜邦公司的農業化學業務合併,形成了Corteva Agriscience公司。這一次,中國化工在2017年以430億美元收購了先正達。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籤署了農業化工業務合併協議。現在,中化集團的業務,以及中國化工集團旗下以以色列為基地的非專利作物保護化學品子公司阿達瑪,都將在重組後的先正達集團旗下運營。新公司包括種子在內的年銷售額將達到232億美元,擁有4.8萬名員工。
30、DSM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01億美元
今年早些時候,DSM敲定了幾筆交易,這些交易標誌著它從工業化學品轉向營養和健康原料。上個月,這家荷蘭公司同意斥資11億美元收購奧地利的Erber集團,後者擁有動物保健公司Biomin和Romer Labs。Biomin銷售酶和吸附劑,它們可以結合併分解飼料中存在的毒素。Romer提供黴菌毒素、食物過敏原和病原體的診斷。今年早些時候,DSM與丹麥公司Glycom籤署了一份價值8.3億美元的合同,Glycom是一家主要的人奶寡糖供應商。DSM的材料業務也一直很活躍。DSM計劃與Sabic和芬蘭紙業公司UPM合作,製造一種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Dyneema的生物薄膜。
31、旭化成(ASAHI KASEI)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100億美元
旭化成的科學家Akira Yoshino與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和賓漢姆頓大學M. Stanley Whittingham因開發鋰離子電池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Yoshino在20世紀80年代為《朝日新聞》做過研究,他發現鋰離子可以插入石油焦中。在業務方面,旭化成延續了最近在合成麂皮絨領域大舉擴張的趨勢,這種產品在汽車內飾領域越來越受歡迎。旭化成於2018年收購的Sage汽車內飾子公司,同意以1.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汽車座椅製造商Adient的汽車面料業務。
32、萬華化工(WANHUA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99億美元
近年來,隨著萬華在中國建立聚氨酯化工廠,該公司的銷售額飛速增長。萬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苯基二異氰酸酯(MDI)生產商。為了在美國立足,該公司於2017年公布了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一個12.5億美元的MDI工廠的計劃。現在萬華正在縮減項目規模。該公司在9月份表示,它正在改變新工廠的規模,甚至在尋找新地點。一位公司官員將其歸咎於資本支出預算的「大幅增加」。儘管這名官員表示萬華仍致力於在美國建立一家工廠,但該公司並不是唯一一家面臨挑戰的公司。Covestro將其在美國MDI的巨額投資推遲了兩年。本月早些時候,Chemours披露將關閉一家生產MDI原料苯胺的工廠。
33、阿科瑪(ARKEMA)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98億美元
Arkema的目標是成為專業化學品的專營公司。為此,它一直在剝離日用化學品業務。值得注意的是,這家法國公司正在探索其甲基丙烯酸酯業務的戰略選擇。有趣的是,另一家歐洲公司Evonik Industries最近將自己的甲基丙烯酸酯業務賣給了一家私募股權公司。此外,Arkema將其功能性聚烯烴業務以3.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韓國的SK Global Chemical。阿科馬也在處理土布化學創新。肥料製造商Nutrien正在北卡羅來納州建設一個無水氟化氫設施。與從開採的氟石中提煉無機化學物質的傳統工廠不同,這個耗資1.5億美元的工廠是美國首家此類工廠,它將使用磷酸鹽開採的副產品——含氟礦物。
34、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工(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93億美元
雪佛龍菲利普斯公司2020年7月慶祝成立20周年。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兩大石油巨頭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和雪佛龍公司的化學業務合併而成。當時,石化行業正在進行整合。當時埃克森美孚剛剛與美孚合併,陶氏化學正在收購聯合Union Carbide公司。雪佛蘭飛利浦公司成立時的銷售額為57億美元。自那以來,該公司對中東和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項目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作為2010年代美國大規模石化建設浪潮的一部分,該公司是第一家宣布裂解器項目的公司。有趣的是,2000年的一次拋硬幣決定了這家公司的名字是雪佛龍·菲利普斯而不是菲利普斯·雪佛龍。
35、伊士曼化學(EASTMAN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93億美元
伊士曼一直強調其塑料業務的回收倡議。該公司啟動了一個項目,在田納西州金斯波特的氣化工廠用塑料廢料替代煤炭作為原料。伊士曼還在建設一個工廠,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分解成原料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上個月,該公司推出了Tritan可再生共聚酯,其中50%來自塑料廢料。Tritan在耐用水瓶等應用領域與聚碳酸酯等其他透明聚合物競爭。
36、北歐化工(BOREALI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91億美元
北歐化工的所有權正在發生改變。奧地利煉油商OMV斥資47億美元從Mubadala手中收購了這家化工企業,將其所持股份從36%增加到75%。然而,Mubadala仍擁有OMV 25%的股份,並將保留Borealis 25%的股份。此次收購將使OMV實現燃料以外的多元化發展。與此同時,傳統上在歐洲地區從事石化業務的Borealis也在向海外擴張。該公司從其加拿大姊妹公司Nova Chemicals手中獲得了德克薩斯州一個石化項目的權益。此外,該公司還與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一道,參與了巴斯夫和印度企業集團阿達尼在印度建設一個以丙烯為基礎的化工廠的項目。該項目以丙烷脫氫設備為中心,其中包括一個將使用Borealis技術的聚丙烯工廠。然而,由於行業前景惡化,該公司取消了在哈薩克斯坦建設一家石化企業的計劃。
37、AIR PRODUCTS & CHEMICAL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9億美元
7月初,Air Products籤署了一項協議,將在沙烏地阿拉伯建設一個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綠色氫項目。航空產品公司、沙特電力公司ACWA power和沙特開發商Neom將投資約50億美元。他們將建設4千兆瓦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一個從水中產生氫的電解廠,以及一個每年將氫轉化為120萬噸氨的廠。另外,Air Products公司花費了20億美元將氨運往世界各地,在那裡氨將被分解以回收氫作為汽車燃料。在另一個項目中,Air Products公司計劃投資20億美元,在印尼建立一個從煤中提煉甲醇的工廠。該氣化廠每年將能從當地約600萬噸的煤炭中生產約200萬噸甲醇。Air Products也在中國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建設煤化工工廠。
38、馬賽克(MOSAIC)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9億美元
2019年是馬賽克公司面臨挑戰的一年,銷售額下降7.1%,利潤下降53.1%。這家肥料製造商的執行長Joc O』rourke在給股東的信中指責了中美關稅爭端和大自然。他寫道:「在2019年,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北美化肥使用期間連續三個季節的惡劣天氣,以及全球農業貿易政策的轉變——為化肥行業創造了一個艱難的商業環境。」 該公司已經採取了行動,在過去的5年裡,它每年削減了10億美元的成本。該公司一直在加速開發薩斯喀徹溫省的一座鉀肥礦。該公司表示,通過整合其2018年收購的巴西淡水河谷化肥公司實現了每年3.3億美元的協同增效。
39、藝康(ECOLAB)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9億美元
藝康一直計劃分拆其油田化學品業務,該業務在2019年的銷售額約為24億美元。今年6月,藝康將其與油田設備公司Apergy合併,成立了一家名為Champion X的新公司。它的價值約為74億美元,銷售額約為35億美元。另外,去年末,藝康被英國反壟斷機構強迫出售其2018年收購的清潔化學品企業Holchem。
40、莊信萬豐(JOHNSON MATTHEY)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8億美元
由於鉑類金屬價格的上漲,莊信萬豐的銷售額在2019年增長了20%以上。鑑於COVID-19大流行打壓了貴金屬價格,這種情況在2020年不太可能重演。此外,生產汽車排放控制催化劑的萬豐也受到了汽車銷售下滑的沉重打擊。為了節省大約1億美元,該公司正在全球範圍內裁員2500人,約佔其總人數的17%。另外,莊信萬豐也在加緊打造汽車電池業務。此外,該公司還從3M公司獲得了一系列基於矽合金的陽極材料的智慧財產權。
41、韓華思路(Hanwha Solution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6億美元
今年年初,韓華化工(Hanwha Chemical)更名為韓華思路(Hanwha Solutions),以反映其業務多元化的性質。其核心化工業務的銷售額在2019年有所下降,但其光伏材料業務幾乎翻了一番。該公司將此歸功於較高的平均售價。總體而言,這家韓國公司今年的銷售額增長了25%,從去年C&EN排名的第50位升至今年的第41位。
42、UMICORE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2億美元
與催化劑和貴金屬領域的競爭對手莊信萬豐一樣,由於鉑類金屬價格高,Umicore去年的銷售額大幅增長。但最近,由於COVID-19對汽車銷售的影響,這家比利時公司被迫暫時停止了排放催化劑(emission-catalyst)的生產。與莊信萬豐一樣,Umicore也在電池上押注。該公司與LG化學公司籤署了一項協議,從今年開始為鋰離子電池供應12.5萬噸鎳、錳和鈷陰極材料。這家比利時公司還同意回收LG化學公司的陰極材料生產廢料。
43、SK創新(SK INNOVATION)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2億美元
這家韓國公司的目標是到2024年成為全球十大化工企業。SK目前還沒有達到這一水平,但近年來該公司在C&EN的排名一路飆升。今年早些時候,它以3.7億美元收購了阿科瑪的功能性聚烯烴業務,這應該會給它帶來些許增長。該公司的年銷售額約為2.75億美元,主要生產用於食品包裝和其他市場的乙烯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SK一直在這一領域加大收購力度。2017年,它收購了陶氏化學的聚偏二氯乙烯和乙烯丙烯酸業務。
44、西湖化學(WESTLAKE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1億美元
2019年西湖的銷量下降了6%。現在,這家生產聚氯乙烯和聚烯烴的美國公司正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公司CEO在第一季度的收益報告中說:「第一季度初期建築材料和食品包裝與2019年相當,但通過第一季度數據分析,我們發現COVID-19影響了對產品的需求」。在本季度,主要銷往建築市場的PVC業務經歷了價格下跌。用於食品包裝的聚烯烴的銷量有所提高。
45、沙索公司(SASO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80億美元
過去幾年對沙索來說是災難性的。該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萊克查爾斯的大型新項目超出預算40億美元,成本接近130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該地區一個新的低密度聚乙烯工廠在啟動時遭遇了爆炸。沙索對成本超支展開了內部調查,發現項目管理人員有不恰當的行為、能力的缺乏,並且過程不透明。不過,調查沒有發現欺詐的證據。沙索的聯合執行長辭職,承認他們缺乏監督。現在,該公司正在尋找其他公司收購它剛剛建成的化工廠。
46、NUTRIEN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77億美元
Nutrien在其部分核心肥料市場的銷售一直在放緩。該公司正在關閉特立尼達的一家大型合成氨工廠。去年秋天,這家加拿大公司閒置了薩斯喀徹溫省的鉀肥礦。為了拓展北美以外的市場,Nutrien正在收購巴西的農業零售商Agrosema Comercial Agricola,後者的銷售額約為6000萬美元。在一項技術倡議中,Nutrien公司的北卡羅萊納磷礦開採業務將成為一個提取含氟礦物的新工廠的所在地。阿科瑪已經籤約使用這種原料作為進口氟石生產氟化氫的替代品。
47、PTT全球化學(PTT GLOBAL CHEMICAL)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77億美元
PTT在俄亥俄州的乙烯裂解器項目剛剛遭遇重大挫折。由於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PTT及其合作夥伴韓國Daelim預計將推遲6-9個月。在重新評估這個項目時,Daelim退出了。PTT表示,它仍致力於該項目,並正在尋找另一個合作夥伴。這家泰國公司從2013年左右就開始考慮這個項目,但尚未做出最終投資決定。
48、朗盛(LANXESS)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76億美元
去年8月,這家德國特種化學品製造商同意將其鉻化學業務出售給中國皮革化工生產商Brother Enterprises。該公司的年銷售額約為1.1億美元。去年11月,該公司同意將其在南非一家鉻礦的74%股份出售給Clover alloy公司。該網站僱傭了1500名員工。今年早些時候,朗盛將有機錫催化劑和特種產品業務出售給PMC集團。在這些小交易之前,朗盛在2018年進行了一筆規模大得多的交易,以34億美元將合成橡膠業務的剩餘部分出售給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49、TOSOH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72億美元
Tosoh的管理層最近一直忙於投資決策。該公司剛剛完成了對其位於日本舜安的研發設施的升級,那裡有150名員工。同樣在Shunan,這家日本公司將投資近5,000萬美元,到2021年擴大氯丁橡膠的生產能力。該公司還在那裡投資9300萬美元,將溴的產量提高30%。新的產量將用於阻燃劑、殺菌劑、藥品和農用化學品。在日本以外,Tosoh二氧化矽和化肥生產商Namhae Chemical正計劃在韓國建立一家二氧化矽工廠,為輪胎行業服務。
50、DIC
2019年化學品銷售額:70億美元
DIC不是一家以大規模收購而聞名的公司,但它以13億美元收購巴斯夫的顏料業務,成為了一樁大買賣。該公司去年8月同意了這項交易,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完成。該公司生產有機、無機和珠光顏料,年銷售額約為11億美元。在北美,DIC的顏料業務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太陽化學。該部門最近籤署了一項收購Sensient Technologies數字墨水業務的協議。與住友化學一樣,DIC也放棄了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評級。
https://cen.acs.org/business/finance/CENs-Global-Top-50-2020/98/i29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