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了,病毒會怎樣?答案在這裡

2021-01-09 澎湃新聞

常見呼吸道病毒一般是秋冬季節活躍,夏季相對沉寂。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也是天氣轉暖後退去。隨著居住著地球上約90%人口的北半球進入夏季,最早於2019年冬季報告的新冠病毒傳播是否會因氣溫升高而得到遏制?

專家表示,依賴升溫控制疫情的觀點缺乏科研證據支持,但新冠病毒某些特性,以及人們的免疫系統和行為方式等可能隨季節和氣溫變化,從而對疫情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新冠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持續擴散,已證明新冠病毒具備在各種氣候條件下傳播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也表示,從迄今獲得的證據來看,新冠病毒可以在所有地區傳播,包括氣候炎熱潮溼地區。無論氣候條件如何,如果人們居住在或前往已報告新冠疫情的地區,都必須採取保護措施。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副教授湯姆·科特辛博斯近期對媒體表示,新冠疫情很快蔓延至世界各地,包括北半球和南半球。這表明要麼新冠病毒傳播不依賴於溫度,要麼這種依賴性並不重要。

那麼新冠病毒傳播究竟是否受溫度影響?目前全球範圍還缺乏這方面的確鑿數據,少量已公布的試圖找出其中關聯的研究甚至得出相互矛盾的結論。

中國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團隊2日在英國《柳葉刀·微生物》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測試了新冠病毒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穩定性,發現溫度越低,新冠病毒越穩定。4攝氏度下,培養基中的新冠病毒在14天後仍保持穩定;22攝氏度下,病毒能夠保持穩定一整天,7天後病毒傳染性降低至0.1%;37攝氏度下,病毒僅能保持穩定3至4個小時,傳染性在1天後就降至0.1%。

但中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8日在《歐洲呼吸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的研究說,從在中國城市傳播情況來看,溫度和紫外線輻射等氣候因素對新冠病毒的傳播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這種疫情模式與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相似,當氣溫超過45攝氏度時,MERS病例數仍在增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朱怡芳教授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受實驗數據制約,對於溫度及疫情分析的範圍比較窄,該結論能否擴展到全球還存在疑問。

科特辛博斯認為,關於氣溫對疫情發展的影響,雖然學界對此還缺乏深刻理解,但這種影響一定是存在的,這與病毒的生物學特性、人們的免疫情況、環境和行為條件等方面有關。

他說,澳大利亞即將進入秋冬季節,如果新冠疫情發生時期與流感季「疊加」,不但會給醫療系統造成極大壓力,也會給個人免疫系統帶來不一樣的挑戰。但也有研究表明,近期從病毒感染中恢復過來可能會加強免疫系統,有助於免疫系統攻擊其他病毒。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領域學者麥可·斯金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可以設想在多數已採取管控措施的國家中,新冠病毒主要在住戶內以及住戶之間傳播。相比之下,住戶間傳播在更長距離下發生,比如通過氣溶膠傳播,這類傳播很可能會受到氣候因素影響,但很難計算這種影響有多大。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病毒學榮譽教授克裡斯·伯勒爾認為,病毒在冬季更容易傳播的一大原因是「人們常聚集在一起」。比如學齡前孩子夏天都在陽光下活動,彼此之間沒有太多身體接觸。在冬天,他們待在室內並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但溫度對新冠病毒產生的任何影響,都不會像通過隔離措施限制其傳播那樣重要。

朱怡芳表示,並不排除北半球溫度上升後疫情能夠緩解的可能性,下半年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是否會隨氣溫周期性反覆等,這一切還是未知。

來源:新華視點 編輯:胡昆

相關焦點

  • 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氣候變暖在此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自人類工業發展以來,全球災害性氣候頻發,森林大火、洪水等等。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氣溫升高的瞬間,大氣熱平衡被完全打破,而災難也開始緩緩降臨。
  • 新冠病毒會隨著氣溫升高而消失?這幾個國家的情況證明不容樂觀!
    面對日益嚴峻的傳播形勢,有人提出「新冠病毒會隨著氣溫升高而逐漸消失」的觀點,並以2003年肆虐的sars冠狀病毒為例。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傳染病專家阿梅什·阿達爾賈在內的多個家園支持「新冠病毒具有季節性」的觀點,認為溫度、溼度等季節性因素會對病毒傳播造成影響。因此部分網友認為夏天到來會對控制新冠病毒傳播具有積極的作用。
  • 邵陽氣溫衝上30℃!單位和學校裡能開空調嗎?病毒會怎樣?
    今天陽光元氣滿滿來邵陽打卡在陽光的照耀下氣溫up up up!直接衝上30℃!根據天氣預報雖然會有降雨但是將持續保持高溫氣溫衝上30℃不少人關心單位和學校裡能開空調嗎?那麼氣溫升高病毒會怎樣?4月26日晚,@新華視點 發布了微博【科普:#氣溫升高能否減緩新冠病毒傳播#】。報導稱,常見呼吸道病毒一般是秋冬季節活躍,夏季相對沉寂。
  • 全球氣候出現異常,未來北極氣溫仍會升高,或爆發「大災難」!
    未來地球或大變樣,氣候成為「導火索」,病毒逐漸現身!北極圈內甲烷釋放氣象局表示,西伯利亞地區甲烷氣體不斷釋放,氣溫持續升高,這樣一來會造成北極圈內出現山火等等,山火的範圍不斷擴大,釋放的二氧化碳足以加快溫室效應的變化,然而這種情況在去年澳大利亞出現過,兩者似乎帶來的後果是一樣的,是加快溫室效應的變化。
  • 氣溫升高,藏在永久凍土裡的病毒細菌正在復甦
    【氣溫升高,藏在永久凍土裡的病毒細菌正在復甦】2016年,西伯利亞地區的凍土層融化,使75年前的馴鹿屍體裸露出來,隨之爆發了一場殺死2000多隻馴鹿、致96人入院的炭疽熱。2020年1月,南極氣溫首破20攝氏度,那些深藏在永久凍土中的古老病毒細菌一旦暴露,對於人類來說,勢必是一場更大的災難。
  • 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可能導致地球自轉加快,極端氣候會越來越頻繁
    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原因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升高,而這些二氧化碳都是由工業生產排放的。雖然科技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提高和很多的好處,但是對於環境來說,科技的快速發展加劇了生態的快速破壞。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能很多人覺得,氣溫的不斷升高,不就是會讓南北極的冰雪不斷融化嗎?可事實上,南北極冰雪融化只是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一個小的方面。
  • 全球變暖,南極氣溫升高出現一抹綠,科學家卻對此提心弔膽
    到如今地球的環境已經有著非常大的變化,地球有著非常多地方已經是出現了不同災難的程度,特別是這兩年更是有著非常可怕的事情發生,像是澳洲的大火,而如今全球變暖,南極氣溫升高出現一抹綠,科學家卻對此提心弔膽。
  • 若南極冰川全部融化,除了全球海平面升高,或將釋放遠古病毒
    南極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主之地,這裡被冰天雪地的冰川所覆蓋了。平均溫度都在零下70℃,局部地區能夠達到零下一兩百攝氏度。用寸草不生來形容南極也是較為尷尬的,因此這裡無人敢靠近,一旦不小心走進去,將很可能迷失,並且再也走不出來。因為對於南極的不看重,這才讓南極不屬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是令如今的世界上的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尤為的惋惜。
  • 答案在這裡……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 希臘氣溫日漸升高,離夏季越來越近,加上逐步取消各項防疫限制措施,民眾奔向大海的心情也愈發熱切。在新冠疫情陰影的籠罩下,到海灘遊泳究竟是否安全呢?
  • 未來的「溫室地球」很難想像,全球氣溫升高5℃會怎樣
    這就是科學家所提出的「溫室地球(hothouse Earth)」,全球氣溫將比未工業化時期高4-5攝氏度,海平面高10-60米。未來的「溫室地球」很難想像,但是很容易讓人們陷入沉思之中。該研究報告發表在8月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在這篇文章中,一組科學家表示,目前存在一個溫度閾值高於自然反饋系統,可使地球保持涼爽而不至於氣候系統瓦解。
  • 氣溫升高永凍土融化,遠古病毒或將復活?
    如果有一具死亡在幾萬年前的動物屍體完整的呈現在你的面前,你會有什麼反應?應該大多數人都會感覺到很驚喜,驚嘆大自然強大的保存能力吧?之所以被稱為永久凍土,那就是因為那裡的溫度事極低的,按道理來說是不會被融解的,然後現在就是融解了,而且還暴露出了原本被冰凍在裡面的動物屍體,將來也會有更多原本被封了起來的物質被暴露出來,由此看來全球變暖所導致的後果已經出現了。之所以說永凍土的解封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是因為科學家在發現動物屍體之外,還發現了遠古病毒。
  • 動物正在尋找意料外的方法來適應不斷升高的氣溫
    但是,有些物種會延續下去。鳥類提前遷徙,海龜變更線路,北美馴鹿在早春產仔,動物們已經開始改變行為來適應。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它們又該如何在每年都在不斷升高打破記錄的全球氣溫下存活呢?耶魯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Marta Muñoz說,該問題的答案是個仍在進行中的進化學謎題。我們隊動物如何使用不同策略來進行溫度調節的理解還是較近期的事兒。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北極氣溫升高造成的冰面融化給北極地區的動物生存帶來嚴峻挑戰。    北極熊位於北極地區生物鏈的頂端,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動物。貳、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北極氣溫上升正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
  • 全球氣溫加劇升高,帶來後果不僅僅海平面上升,還有隱藏的危機!
    現在全球氣候變暖,估計每一個人都非常有體驗了,隨著近幾年來每年的夏天氣溫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明顯的感受到,夏天已經要快熱死人了,當然了,現在全球氣候變暖也是很普遍的一個現象,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平均溫度大概上升了1.5攝氏度,雖然看起來並不是很高,但是要知道這是一個長時間堆積的結果,久而久之地球的溫度還會不斷的升高,最終會改變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 視野|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北極氣溫升高造成的冰面融化給北極地區的動物生存帶來嚴峻挑戰。北極熊位於北極地區生物鏈的頂端,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動物。過去20年間,由於海面結冰時間不斷推遲,母北極熊的體重越來越輕,隨之而來的是生殖率和幼崽成活率的下降。
  • 你知道如果氣溫持續升高,北極永久凍土層解凍,將會釋放出什麼?
    而北極的永凍層的厚度非常驚人,北極的永凍層厚達千米以上,而且氣溫一直保持在零下15%,但是隨著最近全球氣溫開始慢慢的升高,永凍層的氣溫也開始了增多,這就可能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永凍層或將解凍!這在科學界和學術界翻起了軒然大波,有點奇怪對吧,為什麼冰融化會讓科學界這麼緊張呢?確實全球的凍土層並不少,永久的凍土層也有許多,但是其中擁有最大威脅的就是北極凍土層。
  •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多少 海拔每升高100米對應的氣溫是多少
    空氣稀薄,因為海拔越高氣溫就越低,所以西藏的氣溫很低。但是,大家知道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多少嗎?小編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溫線圖是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比較大,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比較小。從海陸分布來看,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則是相反的。
  • 北極冬季氣溫升高已無可避免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北極報告北極冬季氣溫升高已無可避免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2日08:35
  • 氣溫升高1.5攝氏度 到底有多可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氣溫升高1.5攝氏度聽上去似乎沒什麼,但為何科學界如此緊張呢?
  • 北極圈溫度高達38攝氏度,溫度升高後,會帶來三個嚴重的後果
    可是如果北極圈內也出現如此高的氣溫的話,那卻是很麻煩的事情,因為這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天災。在整個地球中,有兩個極端地區,那就是北極圈和南極圈。由於太陽的直射點常年在南北回歸線之間運動,所以赤道附近是太陽輻射最多的地方,平均氣溫也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而南北兩極因為常年得不到太陽直射,所以氣溫會相對低得多,常年冰雪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