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造出突破性鋰空氣電池,有望衝破電動車續航瓶頸!

2021-01-08 DeepTech深科技

近日,一個重要的研究進展極大地振奮了電化學儲能領域。

一支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IC)、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的聯合科研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成功製成了可以在類似空氣的氣氛中循環超過 700 次的鋰空氣電池,打破了之前鋰空氣電池只能使用純氧、且循環壽命短的限制,讓人們看到了這種擁有極高理論能量密度的電池取代現有鋰離子,突破電動汽車裡程瓶頸的可能。

什麼是鋰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鋰空氣電池的這個突破很重要?這首先要從鋰離子電池為什麼能量密度不高講起。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充電電池。之所以叫做「鋰離子電池」,是因為在電池中,不論充電還是放電,都是鋰離子(Li+)在兩個電極之間來回穿梭,以形成電流。鋰離子到達電極時,需要在其表面「嵌入」,而離開時則需要「脫嵌」。為了保證良好的「嵌入-脫嵌」反應,鋰離子電池的陽極通常為石墨,而陰極通常為鋰的某種化合物。比如,在目前最為火爆的「三元鋰」電池的陰極中,除了鋰元素,還需要鎳、鈷、錳三種金屬元素,一起組成化合物鎳鈷錳酸鋰(LiNi0.3Co0.3Mn0.3O2),而鎳、鈷、錳都要比鋰重得多。

因此,鋰離子電池中,雖然只需要 1 個相對原子質量僅為 3 的鋰離子(相對原子質量為一個碳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就可以攜帶 1 個單位的電荷,但其陰極卻需要還需要比鋰重得多的鎳、鈷、錳、鐵、磷、碳等原子構成化合物一起去「收納」這個鋰離子。導致為了這 1 個單位的正電荷,僅在陰極就要配備 1 個相對分子質量可能接近 100 的「龐然大物」。再加上陽極和其它材料與結構的重量,一塊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一直做不上去。這也是為什麼,一輛攜帶了半噸鋰離子電池的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卻遠遠小於僅僅加了幾十升汽油的普通汽車的原因。

圖丨 在一個鋰離子電池中,為了穩定地「收納」攜帶電荷的鋰離子(圖中灰色圓球),需要大量其它的結構參與,比如鋰的化合物(藍色、紅色立體結構)和石墨(紅色層狀結構),這些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均遠遠比鋰要大,導致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總是有限。而在理想的鋰空氣電池中,這些元素就統統不需要了,只需要鋰金屬和空氣中的氧氣就可以了!

而鋰空氣電池就不同了。與鋰離子電池需要鋰的化合物和石墨做電極不同,鋰空氣電池可以直接使用鋰金屬單質(Li)和空氣中的氧氣(O2)作為電極。在最理想的情況下,電池放電時,由氧氣氧化鋰單質生成過氧化鋰(Li2O2),在外電路中產生電流;充電時再由過氧化鋰分解成鋰和氧氣。全過程無需其它質量較大的元素參與,而陰極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重量和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計的空氣!

因此,鋰空氣電池可以實現比鋰離子電池高得多的能量密度。事實上,由於鋰是元素周期表中相對原子質量最輕的金屬元素,而氧氣則來自空氣中,鋰空氣電池擁有著電化學電池中最高的理論能量密度——換句話說,單位質量的鋰空氣電池可以儲存並釋放的能量,要比所有其它電化學儲能介質都要多。

非液態的鋰-空氣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可達 12kWh/kg,是現有鋰離子電池的 5~10 倍,幾乎可以與汽油的約 13kWh/kg 相媲美。如果鋰空氣電池可以最終走向市場,電動汽車也將擁有和汽油車同樣級別的續航裡程,將會徹底打破由於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過低而導致的續航裡程瓶頸,對於清潔能源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然而,上面這些都是理論上的分析。想要實現這樣的理想情況,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此之前,號稱可以以空氣為陰極的鋰空氣電池,卻都依賴於純氧環境。這是因為,除了氧氣,空氣中的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也都會參與反應,讓這個過程變得無比複雜。陽極鋰的氧化,以及陰極鋰離子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反應會生成不希望得到的副產物。

由於電極、電解質上的其它化學反應,以及金屬鋰和氧氣的化學性質都比較活潑,鋰空氣電池的循環壽命也一直很短。此外,純氧環境要求鋰空氣在使用時必須配備儲氧裝置,比如一個巨大的氧氣鋼瓶,這讓鋰空氣電池的高能量密度直接被又大又重的氧氣儲罐攤平,而電池的容量還要依賴於氧氣瓶的容量。更何況,如果想要在電動汽車上使用鋰空氣電池的話,氧氣瓶除了大幅增加重量,還會額外增加安全隱患。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上述缺陷,鋰離子電池也不會捨近求遠地使用複雜的電極了。由於直接使用鋰金屬單質作為電極的鋰空氣電池無法直接在空氣中獲取所需氧氣,有的科學家甚至乾脆把鋰空氣電池叫成「鋰氧電池」。

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問題猶如烏雲一般一直籠罩在鋰空氣電池的頭上,更不要說走向市場和鋰離子電池競爭了。直到這次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突破,才為這種僅存在於理論上的優良性能帶來了希望的光亮。

如果要解決鋰-空氣電池的致命缺陷,就必須想辦法阻止空氣中含有的各種化學物質——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組份參與副反應。這些副反應會對電極、鋰離子和電解質產生影響,產生不需要的副產物。研究人員針對這個問題,使用了計算機模擬(密度泛函分析)和實驗研究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終於,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在鋰金屬電極上加一個保護層。

該技術的核心是,在陽極,他們為鋰金屬增加了一層由碳酸鋰/碳(LiCO3/C)組成的緻密的保護性塗層。

而塗層的過程異常簡單:直接由鋰金屬與二氧化碳通過 10 次充放電循環,在電極的表面進行化學反應,就可以完成。碳酸鋰會阻止鋰離子之外的其它化合物進入,從而保護陽極不受空氣中氧氣之外的其它組份的破壞。而在大氣環境中,碳酸鋰並不會和空氣中的水蒸氣產生自發反應,因此這個保護層既不會參與電池的化學反應,也不會被破壞。在塗層的保護下,單次循環的鋰保持率高達 99.97%,大幅優於沒有塗層的鋰空氣電池。

圖丨緻密的陽極保護圖層(比例尺:圖中綠線長度的為 1 微米)

圖丨正在穿越 Li2CO3 塗層的氧分子

為了測試這個電池的性能,研究人員使用了之前已經被其它研究報導過的二硫化鉬(MoS2)納米片作為陰極,並採用了由 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EMIM-BF4)和二甲基亞碸(Dimethyl sulfoxide, DMSO)組成的混合物作為電解質。在陽極、陰極、電解質的協同工作下,該鋰空氣電池被置於模擬的空氣環境中——79% 的氮氣、21% 的氧氣、500ppm 的二氧化碳和 45% 的相對溼度,溫度為 25°C。

經過測試,在 700 次的充放電循環之後,鋰空氣電池沒有出現任何的失效。這個成績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甚至已經達到了部分技術成熟的商用電池(如鉛酸電池)的循環壽命。

研究團隊因此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受保護的鋰陽極、電解質混合物和高性能的空氣陰極,在模擬空氣條件下協同工作,能有效提高鋰-空氣電池的循環次數。」

與此同時,阿貢國家實驗室還在繼續對這個電池反應進行計算機模擬,以期進一步了解反應機理,從而在未來提升電池的性能,為將來可能的商業化提供理論支撐。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這項研究離商業應用還非常遙遠、其能量密度也離最優存在不小的距離,但它毫無疑問是鋰空氣電池發展的重大進步。

這次的研究成果證明,鋰空氣電池確實可以屏蔽其它氣體的幹擾,直接從類似空氣的氣體環境中獲取氧氣,擺脫對氧氣儲存裝置的依賴,而且循環壽命還很長。這無疑極大地增強了研究者和產業界對於這種革命性電池技術未來發展的信心:

既然最重要的困擾都已經有了清晰的解決方案,剩下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什麼致命的問題了!也許用不了多久,研究人員就能製造出能量密度遠高於現有鋰離子電池技術的新型電池,而這將無疑徹底改變現有的能源格局。

相關焦點

  • 美造出突破性鋰空氣電池 衝破續航瓶頸
    、且循環壽命短的限制,讓人們看到了這種擁有極高理論能量密度的電池取代現有鋰離子,突破電動車裡程瓶頸的可能。新型電池有望突破電動車續航裡程什麼是鋰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有什麼區別?再加上陽極和其它材料與結構的重量,一塊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一直做不上去。這也是為什麼,一輛攜帶了半噸鋰離子電池的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卻遠遠小於僅僅加了幾十升汽油的普通汽車的原因。
  • 美國兩研究機構研發鋰空氣電池 或延長電動車續航裡程數
    據《Nature》期刊報導,該設計利用鋰與空氣中提取的氧氣發生反應,為該款鋰電池減重,未來或將被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及電動車中,甚至還有可能延長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數。該研究團隊由伊利諾伊大學的Amin Salehi-Khojin及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Larry Curtiss牽頭。
  • 解決電動車續航終極方案?金屬空氣電池發展簡析
    場長導讀:如果空氣電池的研究能夠取得突破,在與內燃機動力車以及燃料電池車的續航歷程競爭中,目前處於劣勢的電動車將會脫穎而出。而空氣電池將會取代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一舉登上霸主地位。
  • 新2D材料提升鋰空氣電池續航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多款2D材料,用這些2D材料做鋰空氣電池的電極催化劑時或許能夠使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提升到800公裡,這也將徹底解決裡程焦慮問題。研究人員說,鋰空氣電池雖然目前還在研發實驗階段,但是這類電池的儲能量卻是當前鋰離子電池的10倍。由於它的質量更輕,也能夠使得電動車的輕量化有質的提升。
  • 鋰空氣電池,下一代鋰電車專用!
    鋰離子電池一直被視為電動車動車選擇的最佳候選者。鋰離子電池目前被廣泛應用於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它是以含鋰化合物為正極,碳素材料為負極,比目前流行的鉛酸電池的密度更高、電量更充足。但是受制於電池容量,充電後的行駛距離仍不夠遠,續航能力仍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 【電池快訊•前沿】技術新突破!鋰空氣電池來了,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
    鋰空氣電池技術新突破,可使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
  • 電池不耐用?高性能鋰金屬電池讓電動車續航時間更長
    科學家研究新發現讓電動車續航時間更長久!研究發現,未來將能解決以上的問題,增長鋰電池的使用壽命,讓其更耐用,更穩定,續航時間更長。,高性能金屬電池的研究也頗受科學家們的關注,可攜式智能器件與長續航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可充電的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劍橋大學突破鋰空氣電池瓶頸,一次充電可開650公裡
    劍橋大學突破鋰空氣電池瓶頸,一次充電可開650公裡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5-10-31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 國際領先鋰金屬電池在肥誕生,續航近一倍!
    6 月 16 日,位於合肥的安徽盟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該公司歷時兩年,實現了新一代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 500Wh/kg 的重大突破。這款電池能量密度指標國際領先的產品在未來成功應用後,有望使得當下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增加近一倍。
  • 韓國鋰空氣電池研究有成,重量輕、續航裡程更長達 1,000 公裡
    有別於傳統鋰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lithium–air battery)的陰極材料是氧氣,具有重量輕、成本低優勢,也有相當不錯的儲電性能,而現在韓國科學家研發的鋰空氣電池,更身具優異的續航力,續航裡程高達 1,000 公裡,開車往返臺北跟高雄也不用充電。
  • 續航焦慮終結者鋰-空氣電池還在實驗階段
    我說鋰-空氣電池算是值得期待的一種,但商業化前景太不明朗了。目前幾乎所有堪稱能double或triple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電池技術,都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我們就來聊聊這個鋰-空氣電池,一種據傳能量密度要比現役電池高出三倍的蓄電技術,來看看到底是什麼阻礙著該技術的實用化進程。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即能量密度,單位是Wh/kg。不難理解,即每千克電池所承載的電量。
  • 手機續航噩夢?電池發展的希望何在
    IBM Battery 500:充電一次續航500英裡的偉大設想    IBM的研究重心是:鋰-空氣電池,這也是現階段汽車動力的重點方向,不僅僅IBM,全世界都在研究鋰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的原理,讓空氣中的氧與電池中的鋰反應,但是生成LiOH鹼性電解質,而不是氧化鋰    鋰空氣電池的理想狀態是:增加續航,不用充電,只要更換反應用的溶液和金屬鋰即可,溶液裡面的氫氧化鋰可以很容易的電解還原再得到金屬鋰循環利用
  • 鋰空氣電池工作原理究竟是什麼_鋰空電池的優缺點及反應方程式
    什麼是鋰空氣電池   鋰空氣電池是一種用鋰作陽極,以空氣中的氧氣作為陰極反應物的電池。鋰空氣電池比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為其陰極(以多孔碳為主)很輕,且氧氣從環境中獲取而不用保存在電池裡。
  • 優化電解液可增加鋰空氣電池容量
    原標題:優化電解液可增加鋰空氣電池容量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22日電 (記者何屹)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及德國燃燒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證明,一種電解液可有效增加鋰空氣電池的容量。
  • 新能源車成趨勢,鋁-空氣電池、氫燃料電池、鋰電池誰更強
    業內從事鋁-空氣電池研究人員楊維謙答道。他解釋道,因為目前鋁-空氣電池仍有很多關鍵問題尚待解決,例如,動力電池需要功率較高,而功率是鋁-空電池的弱項,特別是加速、爬坡性能跟不上。另外,它的負載裝置較多,如通風、散熱、電解液循環等裝置,這些若都放置車上,會帶來很大負擔,因此,一般適合將其放在基站做靜態電池,在續航中作為備用。
  • 新型鋰空氣電池美國問世 能量密度超300Wh/kg
    2013年,電動車的銷量差不多翻了一番,但大多數電動車充電一次最多跑100英裡(約合161公裡)。為了使電動車充電一次能跑到誘人的300英裡以上,研究人員正在繼續開發一種「能呼吸」的電池,它有望在將來替代目前電動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
  • 特斯拉成功申請多項專利 金屬空氣電池能否終結「續航焦慮」?
    早在2014年,美鋁加拿大公司和以色列公司Phinergy在蒙特婁向大眾展示了具有超級續航能力的鋁空氣電池技術,這種金屬電池續航高達3000公裡——3000公裡是什麼概念?從北京到海南,一路向南,不用充電!既然金屬空氣電池這麼神奇,電動汽車的續航問題能否就此解決呢?電池中國網對金屬空氣電池做一個全景掃描,希望這些信息對大家有所幫助。
  • 鋰-空氣電池的時代會到來嗎?
    但是,隨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其發展瓶頸主要在於如何提升正極材料的充放電比容量,以滿足高比能量、高充放電功率的要求。鋰-空氣電池的理論計算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2000Wh/Kg,這足以媲美汽油的超高能量密度,使其有望完全替代汽油,真正實現超長旅程的純電動汽車(圖3)。
  • 鋰液流電池:QUANT F電動車800km續航的真身
    今年日內瓦車展是Nanoflowcell公司的第二次參展,推出了新款QUANT F型概念電動車。下面以QUANT F型電動車數據對電池性能和電池類型進行估算分析,並得出結論。  一、估算依據:  「QUANT F系列車型採用的是一種新型液流電池,同時配備有超級電容器(具體參數沒有公開)。汽車底部分別安裝了兩個250升的容器,為電機提供動力,續航裡程達到800km之上。」這是Nanoflowcell公司公開的報導,我們以這兩個數據估算電池能量密度和類型。其他數據屬於媒體的猜測報導,暫不予採用。
  • 手機續航噩夢?電池發展的希望何在(全文)_辦公列印評測試用-中關村...
    ,這也是現階段汽車動力的重點方向,不僅僅IBM,全世界都在研究鋰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的原理,讓空氣中的氧與電池中的鋰反應,但是生成LiOH鹼性電解質,而不是氧化鋰    鋰空氣電池的理想狀態是:增加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