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首個不用呼吸的動物:形似長著外星人「眼睛」的蝌蚪

2020-12-06 騰訊網

這次研究新發現的鮭生粘孢蟲看起來有著外星人一樣的「眼睛」。圖片來源:Stephen Douglas Atkinson

此前的研究認為,線粒體與呼吸作用是所有動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但現在,這句話可能要被《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改寫了,因為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線粒體、不需要呼吸的動物。它們不僅在演化過程中丟掉了神經和肌肉細胞,如今連線粒體已經成為了它們的負擔。

撰文丨楊心舟

呼吸與線粒體

從宏觀上來說,呼吸代表著氧氣進入生物個體體內的過程。但在微觀的細胞世界中,呼吸通常代表著能量產生過程,呼吸作用包括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前者通常會發生在酵母和一些厭氧性細菌中,在肌肉細胞缺氧情況下,人體也可以發生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但是,這一過程釋放能量的效率並不算太高。

而有氧呼吸對於多細胞生物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相比於無氧呼吸,其效率更高,並且釋放的能量也高很多。細胞通常會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而氧氣就更像一種中介物,協助完成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最後一步需要氧氣接收電子,來釋放出代謝產生的ATP。如果缺少了氧氣,多餘的電子會逐漸在細胞內累積,並導致電子轉運鏈停滯,ATP也無法正常產生。這對多細胞生命來說是致命的。

圖片來源: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而完成這一精密程序,保證複雜細胞生命正常運轉的細胞器就是線粒體。線粒體至今仍保留著絕大部分和有氧呼吸相關的DNA,並且這一套DNA是獨立於細胞核基因組存在的。科學界推測,這種獨特的細胞器在20億年前也是一種細菌,在被真核生物吞噬後,兩者達成了一種互利共生的狀態。而細菌也逐漸演化成了今天所見的線粒體,負責幫助將食物和氧氣轉變成細胞可用的能量。

線粒體對於依賴有氧呼吸生存的多細胞生命來說,的確是不可或缺的夥伴。但是生存在低氧環境的生物,它們對線粒體的需求似乎就沒有那麼大了。研究曾推測這些生物體內的線粒體會逐漸轉變成線粒體相關細胞器(MRO),逐漸丟失線粒體基因,甚至最後完全在體內移除線粒體。

尋找沒有線粒體的生物

早在2016年,發表在《當代生物學》的一項研究就首次發現了沒有線粒體的真核生物,當時來自捷克和加拿大的合作團隊從動物身上分離獲得了一種微生物,但是基因測序結果顯示這種微生物沒有編碼線粒體蛋白的基因。

這種被稱作類單鞭滴蟲(Monocercomonoides)的生物長期生存在低氧環境中,而它們在進化樹上的祖先本身是含有線粒體的,這說明它們在演化過程中丟失了線粒體。取而代之的是,它從細菌身上獲得了另一種替代線粒體的細胞溶質硫動員系統。

在該研究之前,許多科學家都在追尋沒有線粒體的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動物、真菌還有原生生物。當時,研究的作者Karnkowska認為像類單鞭滴蟲一樣,還有很多原生生物沒有線粒體。在他看來,真核生物的生命力要遠比我們想像的強很多。

Karnkowska的想法並沒有錯,因為最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甚至超越了他當時局限於原生生物的預測,首次找到了沒有線粒體的動物。當然,這種動物不像我們平時所見的一樣擁有龐大的個體,而是一種依賴魚類生存的寄生蟲。它有著奇特的外形,類似一隻蝌蚪,並且頭部還有著像外星人一樣的「眼睛」。

研究人員在檢測寄生的粘體動物(Myxozoans)下各個種屬的生物時,意外地發現了其中有一種被稱作鮭生粘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的種屬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由於在基因測序中沒有發現其對應的線粒體基因,這就意味著它們根本沒有線粒體。

從種屬關係上來看,鮭生粘孢蟲算得上是水母的遠親,兩者都屬於刺胞動物門(也被稱作腔腸動物門)。儘管鮭生粘孢蟲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丟失了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但它們仍然是一種多細胞生命,比如看起來像外星人眼睛的就是兩個刺細胞,這種細胞能幫助鮭生粘孢蟲在接近宿主的時候,牢牢吸附上去。

演化的決定

至於為什麼鮭生粘孢蟲最終變成了沒有線粒體,研究推測這應該和它的生活環境有關。它本身的生物行為其實就與寄生蟲一樣,平時在水裡自由地遊蕩,而主要的生命周期分別在兩種寄主中完成。一種是魚類,尤其是鮭魚;而另一種是環節類蠕蟲。

在寄生環境下,氧氣成了一種奢侈品。於是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逐漸放棄了需要用氧氣提供能量的線粒體。這在演化上其實是一種必然的結果,當線粒體無用時,身體不僅需要消耗身體額外的能量來製造它和維持運轉,卻又得不到任何好處,這對於生物來說極其不划算的,那麼逐漸擺脫這種負擔就是最好的選擇。

從演化的角度來說,生命都傾向於變得更加複雜,能力變得更加多樣化。但鮭生粘孢蟲也讓我們看到,並不是所有生命都是這麼想的,在這些動物眼中,複雜更像是一種負擔,在它們的寄生任務上不需要複雜化與多樣化。神經和肌肉是多餘的,線粒體同樣成了非必需品。就這樣,鮭生粘孢蟲逐漸變得和單細胞生物一樣。對此,論文的通訊作者Dorothée Huchon也感到非常驚訝,他表示,「鮭生粘孢蟲丟掉了幾乎所有東西,現在連呼吸能力也不需要了。」

其實在此次新研究中,作者還檢測了其他的粘體動物,比如Myxobolus squamalis。作為鮭生粘孢蟲近親,這種粘體動物卻又擁有線粒體基因。研究目前還不清楚鮭生粘孢蟲為何如此獨特的原因。

而鮭生粘孢蟲究竟是怎樣在沒有線粒體的情況下存活下來的。Huchon推測它們可能有一種還沒有發現的系統和能力,能夠直接從宿主體內獲得ATP,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能量需求。但究竟它們是如何精妙地完成這一過程,還有著更多的未知等待科學家去發現。就像Karnkowska說的一樣,真核生物的生命力要遠比我們想像的強很多。

原始論文:

A cnidarian parasite of salmon (Myxozoa: Henneguya) lacks a mitochondrial genome

相關焦點

  • 唯一不用呼吸的生物,還長著「外星眼睛」,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據研究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生物竟然和傳統外星人的外表特徵有著相似之處,而且這種生物常常寄居於魚的體內,更加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生物是不用呼吸的。有研究表明:目前發現了唯一一種不用呼吸的生物,於是科學家把這種不用呼吸的生物命名為鮭生粘孢蟲,英文名為Henneguyasalminicola。它是一種和蝌蚪外形極為相似的寄生蟲,通常寄生在魚的體內,而且它會使魚類身上衍生出白色的斑點。
  • 科學家發現神秘「新物種」,不用呼吸也能生存,還長著外星眼睛?
    科學家發現神秘的「新物種」,不用呼吸也能生存,還長著外星「眼睛」?在茫茫宇宙中,運行著無數顆不同的星球,在人類有限的文明中,至今只發現了地球這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而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則造就了這個世界的美麗。無論是那體型龐大的猛獸,還是那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到的微生物,都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類發現一種不用呼吸的生物,存活在魚體內,擁有奇怪的外貌特徵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寄生鮭魚細胞組織的特殊生物體,這是一種可以不用呼吸的生物,科學家把這個最新發現的生物叫做Henneguyasalminicola。它是一種類似蝌蚪的寄生蟲,通過顯微鏡觀察,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生物長相也非常特別,它的外形像是蝌蚪,但和蝌蚪不同的地方是它們的頭部長有一雙眼睛,這雙眼睛就好像科幻作品裡的外星人眼睛一樣。美國生物研究機構指出,Henneguyasalminicola這種生物是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的。它的身體結構類似於水母或者珊瑚,而且它還是一種普遍存在於鮭魚身上的寄生蟲。
  •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就像是在今年科學家在一種海洋魚類的身上,又發現了一個人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物種,這是一種微生物,科學家們將其命名鮭居尾孢蟲,它是一個寄生類的生物,一般都寄生在魚類的身上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對於這種微生物的發現,科學家當然非常的欣喜,當把它們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的時候,卻發現了它的不同之處。
  • 科學家發現首例不用呼吸的生物,看起來酷似「外星嬰兒」?
    在尋找外星文明的徵途中,人們也發現了很多關於他們的事件,當然也包括可愛的「外星嬰兒」。據已發知的「外星嬰兒」事件描述,它們都有著普遍的特徵:頭大身細,耳朵尖,眼睛大無顏色,鼻孔很小等。2011年,曾有一位義大利女子對著電視屏幕告訴所有人說,她4歲時被外星人抓走,並產下了外星嬰兒。為了證實她的話,科研人員也介入了調查。
  • 科學家首次發現不用呼吸的動物:一種擁有外星人雙眼,寄生在鮭魚的...
    在一般的認知中,動物需要取得氧氣才能存活,然而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新生物,它不需要氧氣,而是靠鮭魚身上的養分存活。這個發現可能改寫科學界對動物的定義。所有動物都需要氧才活得下去,對嗎?錯!科學家在2月28日發布研究指出,有一種已存活5.5億年的寄生蟲不用呼吸即可維繫生命,它們寄生鮭魚,只吃現成養分就能活。
  • 顛覆教科書,科學家發現首個不需呼吸氧氣的動物
    2月24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文稱發現地球上已知的首個不呼吸氧氣動物「鮭居尾孢蟲」。這一研究成果將打破對地球生命探索的固化模式。這種寄生蟲沒有線粒體基因組——這是已知的首個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
  • 把藻類放入血管,人就能自主產生氧氣,再也不用呼吸了
    筆者-小文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中的一種真核生物,以水生為主,它們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並且體型和體態各異,小到只有1微米做魚的單細胞邊毛躁,大到可以長達60公尺以上的褐藻。而最近,科學家對於藻類不需要根莖也能自由地存活這一特性有了新的看法,一位科學家甚至提出將藻類放進人的血管裡,讓人類可以做到自己自主,不再需要呼吸來獲取氧氣。
  • 把藻類放入血管,人就能自主產生氧氣,再也不用呼吸了
    而神奇的是,藻類和陸地上的植物根本性區別在於,衙門沒有真正的根莖,可以不用受到束縛在水裡自由地飄蕩,這也是藻類能夠自由繁殖並且數量眾多的原因之一。而最近,科學家對於藻類不需要根莖也能自由地存活這一特性有了新的看法,一位科學家甚至提出將藻類放進人的血管裡,讓人類可以做到自己自主,不再需要呼吸來獲取氧氣。你可能會以為這是天方夜譚,但事實是,藻類確實可以產生大量的氧氣,假如一個人因為缺氧而陷入生命垂危的境地,那麼血管中的藻類或許還能救他一命。
  • 不用呼吸的生物:在鮭魚體內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生活特別閱讀:科學家首次發現在鮭魚體內存在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在鮭魚體內不需要呼吸的生物是什麼?
  • 地球上的生命為什麼需要呼吸,有沒有不呼吸的動物?
    地球上的生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然界任何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普遍存在呼吸現象,連最高級的生物人類也無法避免呼吸。在沒有空氣的太空,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無法生存。 那麼地球上的生命為什麼要呼吸呢?
  • 外星人長什麼樣?科學家:沒DNA吸的是氮氣,無眼睛和腿
    外星人到底長什麼樣子?我相信在科學界都沒有人敢說知道,說看到外星人的肯定是在說謊,看到了為什麼沒有證據來證明?因為人類並不知道外星人長什麼樣子,也沒有人知道在哪裡,科學探索宇宙星球至今都沒有發現,我個人並不相信外星人會故意躲在哪裡,人類發現不了。但是我相信有外星生命的存在。
  • 把藻類植入放進血管,人類是不是就能自己產生氧氣,不用呼吸了?
    把藻類植入放進血管,人類是不是就能自己產生氧氣,不用呼吸了?在自然界當中,所有的植物都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的方式呼出氧氣,為周圍的生物提供最基本的生命需求,而動物則不同,它們本身都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氧氣也無法被製造,所以只能依靠植物來進行呼吸。
  • 科學家發現神秘物種,長相酷似外星人,關鍵是不需要呼吸!
    科學家發現神秘物種,長相酷似外星人,關鍵是不需要呼吸!一直以來人類都幻想著外星人是一副怎樣的模樣,有人猜測外星人擁有一雙奇異的大眼睛,與人類頗為不同。很多人都不約而同認為外星人與人類的行為特徵相似,同樣可以直立行走,也擁有雙手和雙腳,或許它的形象就和人類猜測的一模一樣,但這畢竟只是猜測,誰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比較新奇的寄生蟲,它們的形態各異,就連大小也不盡相同,被命名為Henneguyasalminicola。科學家發現神秘物種,長相酷似外星人,關鍵是不需要呼吸!
  • 地球上唯一已知不會呼吸動物,長著類似外星人眼睛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8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目前,科學家首次發現地球上不需要呼吸、並且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動物。這種寄生蟲叫做「鮭生粘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它的孢子可以植入美味的鮭魚體內,令人驚奇的是,它是地球上唯一已知不會呼吸的動物。
  • 外星人的種類,目前發現有86外星人,居然用皮膚呼吸!
    外星人有多少種呢?20世紀80年代,秘魯星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帕斯提出,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86種外星人。
  • 科學家「重新拼接」青蛙肢體:眼睛長在背上
    通過對人體結構的「重新拼接」,使人體重新長出肢體,這聽上去似乎是又一個弗蘭肯斯坦式的實驗。不過,有一位科學家相信,這樣的奇思妙想很快就能成為現實。麥可·列文(Michael Levin)博士已經創造出了許多奇怪的動物,包括眼睛長在背上的蝌蚪和長著6條腿的青蛙,他認為未來在人身上也能進行類似的「重新拼接」,獲得任何想要的體形。
  • 蝌蚪變成青蛙,除了去尾長腿,還要……
    想要了解科學意義上的變態,我們還要從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說起。變態=改變形態小蝌蚪遊啊遊,見到動物就喊媽。很奇怪,小蝌蚪為什麼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呢?因為小蝌蚪和它們的媽媽(青蛙)長相太不一樣了(圖1),科學家將這種在成長過程中,娃娃和媽媽形態差別很大的現象稱為「變態」,意思是變了個形態。
  • 科學家找到外星人頭像原型 酷似地球人胚胎(圖)
    斯蒂文·史匹柏在1977年的電影《第三類親密接觸》中,第一次將外星人的形象帶入人們的視線,如今大家都已看慣了這副模樣。  「綠色小人」個兒不大,身高也就1米20左右。一顆碩大的光頭,眼睛是一對烏黑的外斜視小坑,幾乎沒有耳朵,尖下巴,有一張小嘴和一個小鼻子,鼻孔是兩條垂直的細縫。人類的「理性兄弟」最常見的肖像就是這副模樣。
  •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ET外星人?其實是一種你熟悉的陌生動物!
    外星人,哪部動畫片裡的?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一張絕對真實,如假包換的照片,很多人肯定打死也不相信,非要說它是PS的。然而這確實是一張真實的照片,來自於太平洋史前區域,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探索與研究辦公室的科學家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