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固廢法》今日起正式實施,再生塑料顆粒進口將何去何從?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史上最嚴固廢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於今日起實施。新固廢法在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嚴懲重罰」方面也達到了新高度,多項違法行為的罰款數額是現行固廢法的10倍。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該防治法明確了進口固體廢物至我國,或經由我國轉移危險廢物的,將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今天,是新舊《固廢法》正式交接日,從今天起,再生塑料進口格局,將被改寫。未來,廢品在國內消化,將是大勢所趨!

點擊視頻,觀看詳細內容

當下,個別船運公司暫停接收進口再生塑料顆粒事件,引發業界廣泛討論,核心點是,接收中國進口再生塑料顆粒,將承擔連帶責任。

有相關業務的公司,會採取改換船運公司的操作。但,後期主力船運公司的態度,是否會影響到船運企業效仿?仍是未知數。

中遠北美航運公布9月1日起將停止接收運往中國內地的固體廢物。據了解,該要求適用於所有固體廢物類貨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紡織品、廢化學品等。

自禁廢以來,再生塑料顆粒進口政策調整、統一標準等備受行業關注。

其他廢物描述都比較符合界內認知,但顆粒也在禁止之列讓人不禁引發禁止進口再生塑料顆粒的疑問。

因新《固廢法》明確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加大了固廢違法犯罪的處罰力度,並明確了承運人與進口者承擔連帶責任(一些違法行為可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新《固廢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受此影響,船運公司擔憂或將受連帶責任,目前暫只聽聞中遠航運表發聲明,目前進口再生塑料顆粒中運、陽明、長榮、ONE、CMA等為主力船運公司,該類企業尚無相關聲明。

值得注意的是,再生顆粒作為成品,並非固廢。

未來走向將是,伴隨新《固廢法》實施,低端進口顆粒將逐漸被拒國門之外,高品質進口顆粒將是主力來源。

但現在,鑑於再生塑料顆粒進口還未有國家統一的標準,所以,有海外進出口業務的老闆還是要小心應對。

以下是進口顆粒企業注意事項:

1、要有風險意識,對貨物,特別是進口風險高發的貨物—如再生料的性狀、規格、顏色、主要成分等有充分的了解;

2、在進出口前,如對貨物的屬性存在疑義,建議先諮詢海關或相關專業檢驗機構;

3、在海關提出質疑,並取樣送鑑別機構鑑定時,要高度重視配合取樣工作,做到規範、合理取樣;

4、遇到法律爭議或被行政處罰、信用等級降低時,建議先諮詢律師,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必要時通過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微LINK再生資源,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奉化進口PP再生料文件-進口再生塑料
    奉化進口PP再生料文件-進口再生塑料進口塑料粒子報關注意事項:1.進口的塑料粒子必須是全新的非廢塑料粒子;2.部分口岸對於進口塑料粒子的顏色有要求,部分顏色的粒子不能進口,如有需求,請提前電話諮詢;3.部分塑料粒子成本值過低,海可能會審價,查驗;4.部分國家塑料粒子出口到中國,中國可能會享受協定稅率
  • 台州進口PA6/PA66再生料形勢-塑料粒子進口
    總署監管司2014年5月30日發送特急文件至廣東分署及各直屬,就黑色再生顆粒進口問題明確如下:由廢塑料加工而成的初級形態的再生塑料顆粒,如果同批次的進口貨物顏色一致、顆粒大小和形狀一致、包裝一致,並滿足塑料材料或者產品的相關規範和標準要求,可以不按照固體廢物監管。監管過程中發現再生塑料顆粒疑似固體廢物的,應由固廢鑑別機構貨物屬性鑑別,按照鑑定結果實施監管。
  • 進口再生塑料顆粒被判固廢?如何快速檢驗,免遭罰款,順利通關!
    」  進口再生塑料顆粒?固廢?  再生顆粒是利用廢塑料經過有目的的加工生產出來的產品,有穩定、合理的市場需求,其有害成分含量不高於原生材料生產的產品中的有害成分含量。  如果進口商在進口之前明知道其進口的再生顆粒屬於固廢仍然進口,屬於明知故犯,那應該接受處罰。
  • 杭州進口日本再生粒子注意事項-再生塑料粒子
    杭州進口日本再生粒子注意事項-再生塑料粒子目前,如果想要從事進口廢塑料相關的業務,基本有兩個方向,一是申請進口許可證,一是進口再生塑料顆粒。在進口再生塑料顆粒方面,國家並沒有明顯限制。所以,進口再生顆粒成為不少再生塑料加工利用企業生存下去的一種方法。
  • 嘉興泰國再生粒子進口專業服務-進口塑料粒子
    嘉興泰國再生粒子進口專業服務-進口塑料粒子行業反應集中的問題1. 色差、混色(如下圖):同一批廢塑料造粒,由於各種原因顏色不能做到一模一樣,多少都會出現色差,尤其是淺顏色。
  • 再生塑料顆粒國家標準意見稿出臺 進口風險或增加
    再生塑料顆粒國家標準意見稿出臺。據部分進口商反映,該標準偏高,他們的產品質量很難達標,一旦海格按照標準執行,進口風險或增加。近日,再生PE、再生PP以及再生PET國家標準的意見徵求稿已經出臺。據悉,該標準主要用於再生顆粒進口的檢驗。
  • 「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規上海正式實施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規——《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20日正式付諸實施。這意味著,上海將建立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最嚴監管長效機制及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以最嚴的法治保障,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  四個最嚴,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 多隻概念股漲停
    來源:數據寶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漲停(附股)原創 郭潔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據悉,北京某連鎖超市的普通塑膠袋已全部替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
  • 2021年1月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再生顆粒進口風險增加!
    目前,海關已對固體廢物實施暫扣,待進一步處理。詳細內容  請看視頻目前全國海關都會隨機抽取進口再生料做相應的固廢檢測,一旦檢測定義為固體廢物將按流程處理。《公告》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1、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審批、發放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 杭州進口PS再生料文件-再生粒子進口
    然在本案中,根據甲公司與供貨商的往來郵件,甲公司始終認為其擬申報進口的貨物是黑色的再生塑料顆粒,其並不知道存在混色的情況,甲公司無的主觀故意,且根據現場查貨情況,貨物是直接擺放在貨櫃門口,甲公司並沒有藏匿、夾藏或者偽裝等情況,也沒有故意「偽報」,其行為不是。
  • 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3.新修訂《固廢法》實施,加大企業違法處罰力度   2020年4月29日,《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審議通過,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固廢法》強化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完善了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建築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汙染環境防治制度,健全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長效機制,用最嚴格制度和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和舊版相比,新《固廢法》對法律責任專章進行了擴充完善,加大了對固廢管理不合規的處罰力度,增加企業違法成本。
  • ...關於石屏久益資源再生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萬噸廢舊塑料顆粒...
    紅河州生態環境局關於石屏久益資源再生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萬噸廢舊塑料顆粒生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覆紅環審〔2019〕45號 文章來源:紅河州生態環境局
  • 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據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分析,前幾年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加快,建築行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呈現良好的態勢。現對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不過,最近兩年,建築行業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一定程度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再生塑料顆粒行業也不例外。不過塑料行業發展不好,但是再生塑料顆粒發展卻越來越火熱。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再生塑料顆粒這個行業不錯
    ,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適應時代發展,積極投身塑料資源的再生利用,用幹事創業的擔當精神,淨化白色垃圾,美化自然環境,用再生塑料顆粒鑄就創業夢。2018年5月,他帶著再生塑料顆粒製作的成熟技術和全部設備,回到家鄉紅廟村,開始了全新的創業之旅。「剛開始真的很不容易,電機設備不了解,原材料收購行情不清楚,生產出來的再生塑料顆粒沒銷路……,不過後來通過努力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該公司負責人曹文信說。
  • 固體廢物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 海關高壓打擊走私
    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現在距離全面禁止固廢進口已經沒有幾天了,這項工作推進得如何?   山東青島:最後幾批進口固廢陸續到港 來自美國的廢瓦楞紙,其中夾雜著少量的塑料和海綿。這些廢紙在下船之後已經進行了燻蒸和消殺工作,沒有刺鼻的味道,聞起來像使用過的舊快遞箱。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就會禁止這些固體廢物的進口。   其實,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三年多的時間,伴隨固廢改革推進,企業也在做轉型準備。
  • 2020年10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解讀
    在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採取停產或最嚴級別限產措施。  卓創解讀:近幾年進入取暖季後北方地區將加大空氣品質的管控,再生塑料企業長期以來作為重點監管的對象,進入四季度後行業開工率將受到一定影響。儘管近幾年國內空氣品質有所提高,但仍未達到構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標準,預計今年將在11月中旬集中供暖後對再生塑料主流市場進行嚴格管控。其中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為再生行業主流市場,也正是歷年監管的重點區域,因此四季度開工承壓。
  • 2021年1月1日起 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
    進口固體廢物最大的優點就是成本低,可以獲得大量再生資源。以2015年為例,通過進口固體廢物,我國可獲得再生紙約2335萬噸,再生塑料約749萬噸,鋼鐵約482萬噸,再生鋁約166萬噸,再生銅約167萬噸。折算下來,在源頭上可以節約原木2102萬噸,石油1498萬噸至2247萬噸,鐵礦石820萬噸,鋁土礦789萬噸,銅精礦833萬噸。
  • 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最嚴「限塑令」出臺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芳)一直以來,塑料製品汙染一直是環境汙染治理中的大難題。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毫無疑問,隨著最嚴「限塑令」的出臺,應對塑料汙染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