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史上最嚴固廢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於今日起實施。新固廢法在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嚴懲重罰」方面也達到了新高度,多項違法行為的罰款數額是現行固廢法的10倍。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該防治法明確了進口固體廢物至我國,或經由我國轉移危險廢物的,將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今天,是新舊《固廢法》正式交接日,從今天起,再生塑料進口格局,將被改寫。未來,廢品在國內消化,將是大勢所趨!
【點擊視頻,觀看詳細內容】
當下,個別船運公司暫停接收進口再生塑料顆粒事件,引發業界廣泛討論,核心點是,接收中國進口再生塑料顆粒,將承擔連帶責任。
有相關業務的公司,會採取改換船運公司的操作。但,後期主力船運公司的態度,是否會影響到船運企業效仿?仍是未知數。
中遠北美航運公布9月1日起將停止接收運往中國內地的固體廢物。據了解,該要求適用於所有固體廢物類貨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紡織品、廢化學品等。
自禁廢以來,再生塑料顆粒進口政策調整、統一標準等備受行業關注。
其他廢物描述都比較符合界內認知,但顆粒也在禁止之列讓人不禁引發禁止進口再生塑料顆粒的疑問。
因新《固廢法》明確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並加大了固廢違法犯罪的處罰力度,並明確了承運人與進口者承擔連帶責任(一些違法行為可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新《固廢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受此影響,船運公司擔憂或將受連帶責任,目前暫只聽聞中遠航運表發聲明,目前進口再生塑料顆粒中運、陽明、長榮、ONE、CMA等為主力船運公司,該類企業尚無相關聲明。
值得注意的是,再生顆粒作為成品,並非固廢。
未來走向將是,伴隨新《固廢法》實施,低端進口顆粒將逐漸被拒國門之外,高品質進口顆粒將是主力來源。
但現在,鑑於再生塑料顆粒進口還未有國家統一的標準,所以,有海外進出口業務的老闆還是要小心應對。
以下是進口顆粒企業注意事項:
1、要有風險意識,對貨物,特別是進口風險高發的貨物—如再生料的性狀、規格、顏色、主要成分等有充分的了解;
2、在進出口前,如對貨物的屬性存在疑義,建議先諮詢海關或相關專業檢驗機構;
3、在海關提出質疑,並取樣送鑑別機構鑑定時,要高度重視配合取樣工作,做到規範、合理取樣;
4、遇到法律爭議或被行政處罰、信用等級降低時,建議先諮詢律師,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必要時通過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微LINK再生資源,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