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為COVID-19無症狀攜帶者的傳播事件
Presumed Asymptomatic Carrier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Yan Bai, Lingsheng Yao, Tao Wei, Fei Tian, Dong-Yan Jin, Lijuan Chen, Meiyun Wang
導讀
2月21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一篇通信(letter)報告了河南省安陽市發生的一起由推測的無症狀攜帶者引起的傳播事件。該例患者此前已有媒體報導,但此次JAMA的文章則帶來了更多詳細信息。
推測的無症狀攜帶者從武漢返回,將病毒傳播給5位親屬,但其兩次CT檢查和首次核酸檢測均未發現異常結果,其它實驗室檢查亦未見異常。第二次核酸檢測出現陽性,但後續多次檢測均為陰性。截止文章投稿時該無症狀攜帶者未出現任何症狀。
此類無症狀攜帶者將給疫情控制帶來極大的挑戰。因此除核酸檢測外,本公眾號認為可能需要開展血清學檢測以及普查以了解目前一般人群的感染狀況。
SARS-CoV-2已在中國導致病毒性肺炎的持續暴發。人傳人傳播已被證實,但是據我們所知,尚未報導由CT掃描結果正常的無症狀攜帶者造成的傳播事件。
Methods
2020年1月,我們納入了在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5例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和1名無症狀的家庭成員。該研究得到當地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批准,並獲得了所有患者的書面知情同意。我們對患者醫療記錄進行了詳細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胸部CT檢查。使用鼻咽拭子對SARS-CoV-2核酸進行qRT-PCR檢測(使用新型冠狀病毒PCR螢光診斷試劑盒,BioGerm Medical Biotechnology)。
Results
患者1(被推測為無症狀攜帶者)是一名20歲的女性,住在武漢,於2020年1月10日前往安陽。她最初於1月10日與患者2和患者3會面。1月13日,她陪同5名親戚(患者2至6)拜訪了安陽區醫院的另一名住院親戚(圖)。這家醫院沒有報告有COVID-19患者。在其親戚患病後,患者1被隔離觀察。截至2月11日,她沒有被測得體溫升高或自我報告有發熱,也未出現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和咽痛等。1月27日和31日的胸部CT圖像無明顯異常,C-反應蛋白水平和淋巴細胞計數正常(表)。qRT-PCR測試結果在1月26日測得陰性,在1月28日測得陽性,在2月5日和2月8日測得陰性。
患者2至6被確診為COVID-19。該四名患者均為女性,年齡在42至57歲之間。其中沒有患者曾去過武漢或與其他去過武漢的人接觸(患者1除外)。
患者2至5在1月23日至1月26日之間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並於起病當天入院。她們中所有患者在起病1天內RT-PCR檢測結果均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患者6在1月17日出現發熱伴咽痛,並在當地診所進行治療。該診所沒有其它COVID-19確診患者的報告。她的症狀在接下來的數日有所改善,但在1月24日入院並在1月26日病情加重,同日被確診為COVID-19。2名患者出現了重症肺炎。其他患者均非重症。
所有有症狀的患者在胸部CT上均出現多發性磨玻璃樣混濁,其中1例同時出現支氣管亞段分支區域實變和纖維化。所有有症狀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淋巴細胞計數降低(表)。
Discussion
在安陽,由5名COVID-19肺炎患者組成的家族聚集性病例在起病之前與從武漢疫情中心前來的無症狀家庭成員發生了接觸。事件的發生順序表明冠狀病毒可能是由無症狀攜帶者(患者1)傳播的。患者1的潛伏期為19天,雖然很長,但在報告的0到24天範圍內。她首次qRT-PCR檢查結果為陰性。目前已觀察到在其它案例中的與試劑盒的質量、收集的樣品或檢測性能有關的假陰性結果。RT-PCR已廣泛應用於病原學診斷中,並且幾乎沒有產生過假陽性結果。因此,她的第二次RT-PCR結果不太可能是假陽性。因此該結果被用於確診其為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
通訊作者
王梅雲,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訪問教授。
在線發布:February 21, 2020
doi:10.1001/jama.2020.2565
來源:CipherC
聲明:本文系本平臺轉載發布,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