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報導CT檢查和單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無症狀攜帶者

2020-12-04 騰訊網

推測為COVID-19無症狀攜帶者的傳播事件

Presumed Asymptomatic Carrier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Yan Bai, Lingsheng Yao, Tao Wei, Fei Tian, Dong-Yan Jin, Lijuan Chen, Meiyun Wang

導讀

2月21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一篇通信(letter)報告了河南省安陽市發生的一起由推測的無症狀攜帶者引起的傳播事件。該例患者此前已有媒體報導,但此次JAMA的文章則帶來了更多詳細信息。

推測的無症狀攜帶者從武漢返回,將病毒傳播給5位親屬,但其兩次CT檢查和首次核酸檢測均未發現異常結果,其它實驗室檢查亦未見異常。第二次核酸檢測出現陽性,但後續多次檢測均為陰性。截止文章投稿時該無症狀攜帶者未出現任何症狀。

此類無症狀攜帶者將給疫情控制帶來極大的挑戰。因此除核酸檢測外,本公眾號認為可能需要開展血清學檢測以及普查以了解目前一般人群的感染狀況。

SARS-CoV-2已在中國導致病毒性肺炎的持續暴發。人傳人傳播已被證實,但是據我們所知,尚未報導由CT掃描結果正常的無症狀攜帶者造成的傳播事件。

Methods

2020年1月,我們納入了在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5例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和1名無症狀的家庭成員。該研究得到當地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批准,並獲得了所有患者的書面知情同意。我們對患者醫療記錄進行了詳細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胸部CT檢查。使用鼻咽拭子對SARS-CoV-2核酸進行qRT-PCR檢測(使用新型冠狀病毒PCR螢光診斷試劑盒,BioGerm Medical Biotechnology)。

Results

患者1(被推測為無症狀攜帶者)是一名20歲的女性,住在武漢,於2020年1月10日前往安陽。她最初於1月10日與患者2和患者3會面。1月13日,她陪同5名親戚(患者2至6)拜訪了安陽區醫院的另一名住院親戚(圖)。這家醫院沒有報告有COVID-19患者。在其親戚患病後,患者1被隔離觀察。截至2月11日,她沒有被測得體溫升高或自我報告有發熱,也未出現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和咽痛等。1月27日和31日的胸部CT圖像無明顯異常,C-反應蛋白水平和淋巴細胞計數正常(表)。qRT-PCR測試結果在1月26日測得陰性,在1月28日測得陽性,在2月5日和2月8日測得陰性。

患者2至6被確診為COVID-19。該四名患者均為女性,年齡在42至57歲之間。其中沒有患者曾去過武漢或與其他去過武漢的人接觸(患者1除外)。

患者2至5在1月23日至1月26日之間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並於起病當天入院。她們中所有患者在起病1天內RT-PCR檢測結果均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患者6在1月17日出現發熱伴咽痛,並在當地診所進行治療。該診所沒有其它COVID-19確診患者的報告。她的症狀在接下來的數日有所改善,但在1月24日入院並在1月26日病情加重,同日被確診為COVID-19。2名患者出現了重症肺炎。其他患者均非重症。

所有有症狀的患者在胸部CT上均出現多發性磨玻璃樣混濁,其中1例同時出現支氣管亞段分支區域實變和纖維化。所有有症狀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淋巴細胞計數降低(表)。

Discussion

在安陽,由5名COVID-19肺炎患者組成的家族聚集性病例在起病之前與從武漢疫情中心前來的無症狀家庭成員發生了接觸。事件的發生順序表明冠狀病毒可能是由無症狀攜帶者(患者1)傳播的。患者1的潛伏期為19天,雖然很長,但在報告的0到24天範圍內。她首次qRT-PCR檢查結果為陰性。目前已觀察到在其它案例中的與試劑盒的質量、收集的樣品或檢測性能有關的假陰性結果。RT-PCR已廣泛應用於病原學診斷中,並且幾乎沒有產生過假陽性結果。因此,她的第二次RT-PCR結果不太可能是假陽性。因此該結果被用於確診其為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

通訊作者

王梅雲,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訪問教授。

在線發布:February 21, 2020

doi:10.1001/jama.2020.2565

來源:CipherC

聲明:本文系本平臺轉載發布,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北京  京深海鮮市場、嶽各莊市場檢測樣本均為陰性  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6場新聞發布會上,豐臺區副區長張婕介紹新發地市場疫情發生以來,豐臺區在市場管控、現場消殺、核酸篩查、人員排查、社區防控等工作的情況
  • 河北全省高校滯留在石大學生2127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石家莊市、邢臺市14日晚完成二輪檢測自1月12日起,我省啟動了石家莊市、邢臺市、定州市、辛集市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目前,廊坊市、定州市、辛集市已經全部完成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石家莊市、邢臺市於14日晚上全部完成檢測。
  • 福安疾控:在外籍油輪發現一名外籍無症狀感染者,密接者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溫馨提示11月28日,我市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過程中,在一艘外籍油輪上發現一名外籍無症狀感染者。經摸排確認,該輪上的所有船員都沒有下船,3名曾經短暫登船的密切接觸者,以及這3人的次密接觸者和次密接觸者的接觸者均已追蹤到位,並逐一落實健康管理措施,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請廣大市民不要恐慌。
  • 無症狀+核酸與抗體均陽性=有感染性?聽聽專家怎麼說|抗體|核酸|...
    甲女士,湖北籍,常住湖北,5月8日曾在當地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5月11日陪同其丈夫來滬就醫。5月18日,因需住院陪護,接診醫療機構對其進行採樣,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 什麼是核酸檢測「假陰性」?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採用的是逆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的方法,理論上這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是很高的,也即陽性率很高。然而,之前媒體多次報導,這次新冠肺炎病毒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即核酸檢測結果出現了假陰性。比如,英雄李文亮醫生的前兩次核酸檢測結果一直是陰性,直到第三次檢測才是陽性,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病情的診斷治療。
  • 深夜通報:天津一6歲女童確診,7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半月前爺爺奶奶...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6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1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234例(境外輸入227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7541例。
  • 核酸檢測為陰性並不代表就是安全,應展開抗體全面檢測
    為什麼用核酸檢測常用的傳染病化驗檢查包括微生物培養、病毒分離、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等。微生物培養一般用於細菌檢查。例如血液微生物培養可以發現血液中的細菌到底是鏈球菌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咽拭子和呼吸道分泌物培養可以發現呼吸道感染了什麼細菌。
  • 武漢無症狀感染者「全陰性」意味什麼
    央視網消息:湖北省武漢市從5月14日到6月1日進行了大範圍集中核酸檢測排查,從中發現300名無症狀感染者,這些感染者的痰液和咽拭子樣本,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病毒分離培養,300人份樣本均未培養出「活病毒」。
  • 科普丨什麼是核酸檢測?你關心的在這裡!
    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金標準」,只有通過核酸檢測為陽性才能確診。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核酸檢測是如何進行的?……關於「核酸檢測」的這些問題,專家的解答來了。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臨床實驗室檢測過程中,如果能在患者樣本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核酸序列,應提示該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每一個生物的核酸是不一樣的,通過核酸檢測就是要確定人身上是否帶有病毒,也就是為了檢出病毒的攜帶者。病毒攜帶者如果有症狀的話就是病人,如果沒有症狀就是無症狀感染者。
  • 浙二眼科463名醫護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浙二眼科463名醫護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 全國多地水產市場樣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在6月14日北京市第11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豐臺區副區長張婕介紹,從嶽各莊批發市場採集的155件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在京深海鮮市場,特別是三文魚的交易攤位和公共區域,合計採集469件樣本,其中包括186件人員咽拭子樣本,283件環境樣本,目前結果均為陰性。
  • 濟南高新區:摸排進口冷凍食品 樣本核酸檢測均呈陰性
    濟南高新區:摸排進口冷凍食品 樣本核酸檢測均呈陰性 2020-07-01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已採樣監測冷鏈食品13萬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市衛生健康部門對大型農貿市場、超市、冷庫等重點場所,以進口冷凍畜禽肉、水產品為重點產品,按照「天天有採樣,周周有重點,月月全覆蓋」的工作要求,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採樣檢測工作。至今,開展冷鏈食品採樣監測13萬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全市2000餘名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上海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專業技術培訓。
  • 綏芬河「陽性導遊」的12名密接人員檢測均為陰性
    4月18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常駐地為綏芬河的無症狀感染者段某,在綏芬河的12名密接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且沒有俄羅斯旅行史。段某於4月17日在黑龍江省綏化市發現確診,性別男,年齡30歲,職業為國際導遊。
  • 一線醫生疾呼:儘快用CT代替核酸檢測作為確診標準
    張笑春教授的觀點發在了她的朋友圈裡,她說:「我沒時間發微博,只好發朋友圈,期望大家轉發,更希望能把此建議上達到領導面前,優化目前抗疫的流程和策略。」張笑春教授認為,目前武漢市家庭聚集性發病越來越多,而且大多起病隱匿,一次甚至多次核酸陰性,無任何臨床症狀,如採取居家留觀方式,必然造成疫情進一步蔓延。
  • 痰液標本的核酸陽性檢出率高於咽拭子標本?
    咽拭子標本的核酸檢測結果:陽性23例(44.2%),陰性29例(55.8%);痰液標本核酸檢測:陽性40例(76.9%),陰性12例(23.1%)。多數患者對咽拭子標本和痰標本的qRT-PCR檢測結果相同,陽性率為36.5%,陰性率為15.4%。而相當一部分患者(40.4%)痰標本呈陽性,咽拭子標本呈陰性,只有極少數患者(7.7%)痰標本呈陰性,咽拭子標本呈陽性。
  • 首都機場國際航班處置專區採樣點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瑩介紹,國際進港航班抵達首都機場之後,旅客所在的處置專區是物理隔離,處置專區的環境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趙瑩介紹,國際航班進港後均停靠處置專區,旅客下飛機後在處置專區辦理入境手續, 隨後,由專門的轉運巴士轉運出機場。
  • 陝西三原可疑病例6天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專家解讀
    1月12日,記者從鹹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獲悉,1月7日,鹹陽市接三原縣報告,陳某某因有發熱症狀在當地醫院就診,經第三方機構核酸檢測為陽性。隨後,經省、市、縣疾控和醫療機構6天5次檢測,均為陰性。
  • 核酸檢測多次出現假陰性,竟是這幾個原因在搗鬼!
    據人民日報報導:截止目前確診已經超過579萬人,疫情之嚴重仍需全球同心、共同抗疫。對於COVID-19,最重要的是以最快速度做出明確診斷!這樣才能為後續的治療以及患者預後提供重要依據與基礎。在我們實際臨床檢驗中,早期的COVID-19患者核酸檢測發現多次呈假陰性,特別是不同時間多次陰性結果後卻轉為陽性,這種現象的出現給臨床診斷和疾病控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 廣州首批返校師生全部核酸檢測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現在的疫情防控的確需要一點「小題大做」的態度和精神。  廣州有能力支撐對防控策略作出調整。目前廣州的醫院、CDC和市場化檢測機構病毒核酸檢測日均能力達7萬份,位居全國前列,為「應檢盡檢」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盡全力開展應檢盡檢工作。我們開展的這一輪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排查,比起常規的排查範圍擴大了很多。全社會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