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核心提示:
1、「三文魚是病毒來源」之說不符合基本的生物學原理,因為不表達ACE2的組織新冠病毒無法侵入。所以新冠感染特定魚類可能性極小。
2、官方通報很明確是——「案板上檢出病毒」。這很可能是被市場環境感染的結果,而不是源頭。因為海鮮批發市場往往環境潮溼髒亂,人流量大,為病毒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有利環境。
3、目前國內防控體系已經足夠成熟,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民眾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護,就能在保持基本正常社會生活的同時,迅速阻斷新發病毒傳播,消除疫情反彈可能。
在6月14日北京市第11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豐臺區副區長張婕介紹,從嶽各莊批發市場採集的155件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在京深海鮮市場,特別是三文魚的交易攤位和公共區域,合計採集469件樣本,其中包括186件人員咽拭子樣本,283件環境樣本,目前結果均為陰性。
北京
多區緊急採樣均為核酸陰性
本周末西城區市場監管局全員在崗,對轄區食品市場、食品流通、餐飲業態開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大檢查。目前,已對西直門盒馬鮮生、物美新街口店、沃爾瑪宣武門店、牛街清真超市、萬發恆順菜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的核酸檢測,共110件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此次檢查以生鮮、冷凍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類、水產品及其製品為重點品種,以各類經營生鮮、冷凍肉品及水產品的食品集中交易市場、專業冷凍冷藏庫房、超市、便利店、食雜店以及肉類和水產品使用量大的餐飲服務單位等經營者為重點,全面排查食品銷售領域生鮮類食用農產品來源信息,重點對供貨渠道、商戶信息、攤位號、採購方式、採購數量等信息進行排查。
截至昨日12時,平谷對區內東寺渠市場、西寺渠市場、千喜鶴肉類加工廠、鑫海韻通大賣場、華聯超市、物美超市共6家單位進行新冠病毒採樣監測,共採集外環境監測標本236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6月12日,朝陽區疾控中心對重點場所和人群進行檢測。截至昨日12時,朝陽區對松榆東裡市場、大洋路農副產品市場、農展北路集貿市場、天豐利生活用品市場、亞星香園農副產品市場、道爾泰農貿市場、金瀛農貿市場、盛華宏林糧油批發市場、四海官鑫海鮮市場、朝京金旭菜市場、農光裡農貿市場等11家農貿市場進行新冠病毒採樣監測,共採集外環境監測標本393件、人員標本114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湖北
1590個位點均為核酸陰性
6月14日,記者從湖北省衛健委獲悉,13日湖北省和武漢市疾控中心對武漢市13個區的14個農貿市場,以及13個超市的畜、禽類、淡水產品和海鮮產品攤位,共1590個位點採樣進行平行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均為陰性。
省衛健委介紹,湖北各有關部門已聯動部署加強對省內農貿市場、超市、餐飲企業中畜、禽、淡水產品和海鮮產品及環境採樣檢測,加強食品安全、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管理和市場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百姓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將及時發布檢測信息,讓人民群眾安心消費。
天津
抽樣檢測海鮮批發市場未發現核酸陽性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全市海鮮批發市場,針對有可能存在感染隱患的市場外環境和水產海鮮、牛羊肉等進行抽樣檢測;針對市場所有從事海產品銷售、儲存、運輸、加工等從業人員進行核酸檢測;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與周邊疫區有關聯的人員和產品立即進行隔離管控。
截至13日下午16時,全市已排查出830名疫情地區暴露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並實施相關管控措施,對246份海鮮批發市場等外環境標本和329名從業人員呼吸道標本進行了核酸檢測,目前尚未發現有關人員和環境樣本核酸檢測陽性情況。
成都
部分海鮮和進口凍肉批發市場,核酸檢測為陰性
據成都市衛健委14日消息,為加強風險排查,成都市、區疾控中心於13日起對銷售、加工海鮮和進口凍肉的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的從業人員及環境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結果均為陰性。
據悉,6月13日,成都疾控部門已對2家批發市場(青石橋海鮮批發市場、雙流區白家大市場)、2家農貿市場(華陽大市場、錦江農貿市場)、7家大型商超(成都伊藤洋華堂華府大道店、綠地優選超市、北京華聯生活超市空港購物中心店、盒馬鮮生中海右岸分公司、沃爾瑪雙流店、歐尚超市雙流店、歐尚超市華陽店)共48家商鋪開展了監測。共採集從業人員153人、環境樣品等161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寧波
部寧波水產品批發市場核酸檢測為陰性
寧波水產品批發市場是寧波地區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寧波市場上除部分大型超市的三文魚產品是產地直採外,大部分農貿市場、餐飲企業的三文魚產品都來自這裡。
今天,該市場向市場內的三文魚經營戶發出最新通知。要求自6月14日起,市場內暫停銷售三文魚及三文魚製品,恢復時間另行通知。原有銷售三文魚及三文魚製品的經營戶,應向場區部如實申報進貨來源和存貨情況等信息。
此外,該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天上午,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市場內對三文魚產品進行抽檢。水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昨天江北區疾控中心已經對市場環境進行採樣,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及咽拭子新冠狀病毒檢測都是陰性。
檢出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
丁香醫生指出,在諮詢了水產、病毒、食品領域的專家,得出結論:三文魚自身幾乎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1.三文魚來自海洋,不太可能接觸病毒源
目前認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然後通過在某種中間宿主上的進化,最終傳播給人類。
而三文魚是種海洋魚類,中國進口的三文魚主要來自挪威、智利和丹麥的海域,這些海裡的三文魚祖祖輩輩可能都沒見過蝙蝠長啥模樣。也幾乎不可能接觸中間的宿主(目前宿主以哺乳動物為主)。
2.新冠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動物
新冠病毒入侵宿主,主要是通過與細胞上的ACE2受體結合。
已有的模擬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無法結合魚類的ACE2受體,也就意味著魚類不具備結合病毒的條件。
倫敦大學學院(UCL)一項研究也發現,多種哺乳動物的ACE2受體都可以與新冠病毒結合,而絕大部分鳥類、爬行類和魚類則不容易結合。(該研究成果為非正式發表的預印本文章,未經同行評議,正式發表時可能會有改動。)
這也是我們從疫情爆發到現在,看到更多被感染的動物中以貓、狗等哺乳動物為主的原因。
雖然是從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但病毒幾乎不可能來自於三文魚自身的感染。
同時,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醫學教授金冬雁表示,海鮮不太可能作為一種傳染源,因為魚類作為低等生物,魚類病毒傳染給人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過。而且現在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夠在魚身上複製,也就是說三文魚本身作為病毒載體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水產品不傳播新冠病毒
2020年4月20日,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等世界16個機構,包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郝彬、黃倢在內的20名專家在亞洲水產學會主辦的雜誌《亞洲漁業科學》(Asian Fisheries Science)聯合發文「Viewpoint:SARS-CoV-2(The Cause of COVID-19 in Humans)is Not Known to Infect Aquatic Food Animals Nor Contaminate Their Products」「觀點:沒有證據表明SARS-CoV-2(人類COVID-19病原)會感染水產動物或汙染水產品」。
該論文指出,新冠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Beta冠狀病毒屬。冠狀病毒科有5個冠狀病毒屬,都只會感染鳥類和哺乳動物。更確切地說,Beta冠狀病毒屬只會感染哺乳動物。此外,新冠病毒主要作用於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其病理影響主要集中於肺部。但除肺魚以外,魚類沒有肺,因此不易感染該病毒。
該論文強調,「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感染水生食用動物(如有鰭魚、甲殼類、軟體動物、兩棲動物),因此水生食用動物不會將新冠肺炎傳染給人類。」
該論文還指出,水生食用動物及其產品的表面,可能會受到新冠病毒的汙染,尤其是被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觸後。「病毒在活宿主外的存活時間可能從數小時到數天不等,這取決於病毒類型、宿主表面和環境條件」,「目前,尚未有關於新冠病毒在水產品表面存活時間的數據。但只要經過恰當的食品處理和加工,水生動物或其產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可能性應可忽略不計。」即使魚或其產品被新冠肺炎感染者的飛沫所汙染,由於冠狀病毒不耐熱,無法在正常烹飪溫度(大於70攝氏度)下存活。「因此,只要這些魚及其產品是在標準的衛生和食品安全措施下製作供應的,就可以安全食用。」
國家衛健委:多吃水產品
5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重點人群營養健康指導建議》,其中為老年人、兒童青少年等重點人群量身定製了專屬「營養健康方案」。
針對老年人群,建議在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積極疏通、拓展食物供應渠道,豐富食物來源。在目前米/面、蛋類和肉類食物供給得到較好保障的基礎上,努力增加鮮活水產品、奶類、大豆類、新鮮蔬菜水果、粗雜糧和薯類的供應。
針對兒童青少年人群,建議保證魚、禽、瘦肉和蛋攝入充足且不過量。優選水產品和禽肉,其次是瘦畜肉。(
本文轉自【養殖前沿】。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關鍵字】:水產品 食品安全 新冠病毒 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