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水產市場:「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

2020-11-28 中國水產養殖網

黃沙水產市場:「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

2020-05-07 10: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704 次 我要評論
在廣州,去哪裡買海鮮?不少廣州街坊的第一反應就會是:黃沙。自1994年開業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猛海鮮在這裡集散流轉,到黃沙買海鮮吃海鮮已成為不少廣州人的不二選擇。加之多年來保持全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經營交易,黃沙水產市場被稱為「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也成為「食在廣州」的城市名片。

發展沿革:
始於困局,成於機遇

20世紀80年代中期,廣州市取消了最後一張魚票,水產市場全面開放,全國各地的水產品開始聚集廣州。90年代初期,廣州市主要的水產流通市場是位於沿江路一帶自發聚集的水產品「天光墟」,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水產交易市場。當時,受珠江內河道運載能力削弱等因素影響,廣州港務局新風港務分公司正面臨生存發展困境,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浪潮的推動下,新風黃沙人不斷努力,1994年7月16日,利用原黃沙碼頭裝卸站改造而成的黃沙市場開門迎客。



黃沙水產市場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是建成營業階段(1994-1995年):以「自主經營」為方向,吸引了一批實力客戶共同創業發展。第二是發展壯大階段(1995-2009年):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市場立足服務市民「菜籃子」,打造市民安心、放心的水產品牌定位,努力做大做強。1995-1999年,先後被原國家農業部定點為全國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菜籃子」重點項目;2000年,市場升級建設一期工程納入廣州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2005年6月,市場一期一段新大樓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7月29日,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實現公司制管理。第三是升級改造階段(2009年至今):根據廣州市政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部署及城市規劃調整,黃沙水產市場積極推動市場現址升級改造和異地選址建設工作。2014年,率先完成水產大宗交易和物流配送外遷,市場物流和交通空間得到釋放。2019年7月25日,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荔灣區沙洛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市場的下一步升級建設作出規劃。2020年3月26日,荔灣區舉辦重點工程項目集中動工儀式,黃沙水產新市場進入建設階段。

市場現狀:
中國活鮮水產批發市場之最

黃沙水產市場是全國首批三大國家級水產批發交易市場之一,是全國交易輻射面最大、交易規模最大的鮮活水產品專業市場和集散中心,有「水產品的蓄水池」之稱。從無到有,從有到做大做強,黃沙水產市場的發展壯大得益於區位優勢明顯、功能定位清晰、經營特點突出、服務管理到位: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市場地處廣州市荔灣區,坐擁270米珠江碼頭岸線,直出黃沙大道、內環路等城市主幹道,快速銜接龍溪大道、環城高速、東新高速和機場高速等幹線,可實現半小時集散珠三角地區或經白雲機場航線與全國各地集散銜接。便利的水、陸、空運輸條件對於黃沙水產市場發揮集散功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市場交易量超27萬噸,交易額達86億元,銷售量和銷售額均在全國同類批發市場前列。

二是功能定位清晰。黃沙水產市場作為廣州市「菜籃子」工程,擔負民生重任。多年來,市場致力於打造安全、高效、集約的水產交易平臺,保障水產品價格穩定、安全有效供應,滿足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人民的需求,已逐漸發展成為城市中心的一項基本生活配套。珠三角地區消費的活鮮海產品高達75%由黃沙市場供應。黃沙水產市場還是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信息採集定點單位、省市價格指數平臺成員單位。「黃沙水產價格指數」每日發布,對華南地區的活鮮水產品交易產生「風向標」的指導作用,以至於「水產價格,全國看廣州,廣州看黃沙」。

三是經營特點突出。黃沙水產市場經營業態多樣化,以水產批發交易為主,零售、展貿為輔,並衍生了水產餐飲、加工、配送等業態。此外,市場匯集了全國及全球2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200多種活鮮水產品,包括高端、中端與經濟水產品,全年四季品種豐富齊全,滿足商家一站式採購及市民多樣化消費。市場24小時營業,全年無休,每天22時至次日8時為市場批發交易時間,8時至22時為批零交易時間。到黃沙水產市場買海鮮,送酒樓加工或家庭消費的模式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目前已形成現購海鮮加工、線上展示線下購物、海鮮宅急送等海鮮消費模式,對珠三角地區海鮮飲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四是經營管理到位。黃沙水產市場踐行「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企業自管,協會自律」的共建共管模式,通過發揮國有企業擔當,嚴明管理,創新建設,營造文明、誠信、和諧、穩定的經營環境,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廣大經營戶的擁護和公眾的支持。目前擁有經營者約460戶,90%以上為全國一級龍頭水產批發商與經銷商,現有從業人員超過6000人,帶動上下遊就業崗位超過10萬人。多年榮獲「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十強市場」「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等稱號。

未來方向:
打造全新水產產業綜合體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黃沙水產市場對老城區和周邊的環境、風貌、交通、市政等的影響都比較大,而且受限於現有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缺少科學布局規劃,場內商流物流交叉,乾濕未能分離,易造成交通擁堵,加之現代化交易組織未充分建立,仍以傳統的現場、現金、現貨對手交易為主,這些都成了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根據廣州市政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部署及城市規劃調整,黃沙水產市場近年來也大力推動升級改造建設工作。2019年7月25日召開的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荔灣區沙洛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根據規劃,黃沙水產市場將整體搬遷至荔灣區沙洛片區內的東洛圍,該區域將形成以水產為主題,集商業、商貿、休閒、生活服務於一體的活力商貿產業區。

未來的黃沙水產新市場總建築面積超18萬平方米,總投資逾27億元。市場立足《廣州市「菜籃子」產品批發市場布局專項規劃(2017-2020年)》關於建設東洛圍水產高質發展區的要求,繼續以做大做強「黃沙水產」品牌為目標,通過藉助現代信息科學技術,擴大土地資源效用,實現傳統批發市場向現代化市場的轉型升級,全新打造一個以水產品集中交易、展貿、電商、物流配送、拍賣為主業的水產產業綜合體,營造一個具有生活氣息和吸引力的活力城市空間。(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春節臨近 黃沙水產市場人氣旺 部分海鮮價格上揚(2)
    阿強分析,春節前螃蟹價格不一定會再漲,雖然春節期間螃蟹需求量增大,但很多商戶一起把庫存的螃蟹上市,價格也漲不到哪裡去。 阿強表示,店內高峰期一天發出七八萬斤螃蟹,十多萬斤都賣過。據他介紹,今年11月份和12月份賣的螃蟹最多。近期,1月28日當天螃蟹行情最好,一兩左右的螃蟹能賣到12元一斤,平常20元一斤的螃蟹賣到30元一斤。
  • 廣州黃沙海鮮市場宰客揭秘 一隻蝦稱出三個重量
    統籌/羊城晚報記者 李春暐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周松 鍾傳芳 馮小靜 林園 何偉傑 李春暐  近期陸續有讀者反映「華南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存在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問題,羊城晚報組織20餘名採編人員展開暗訪  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
  • 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北京  京深海鮮市場、嶽各莊市場檢測樣本均為陰性  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6場新聞發布會上,豐臺區副區長張婕介紹新發地市場疫情發生以來,豐臺區在市場管控、現場消殺、核酸篩查、人員排查、社區防控等工作的情況
  • 探訪山東青島市三大水產市場海鮮銷售情況
    探訪山東青島市三大水產市場海鮮銷售情況2013-01-29 08: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城市信報南山水產批發市場市民可以提前預訂海貨記者在跟魚行老闆們聊天的時候了解到,今年的行情比不上去年,價格也還沒有開始漲。「往年這個時候都已經很忙了,價格也都漲上去了,去年黃花都賣到了26元一斤,今年還是15元。」三得順魚行的老闆逄女士告訴記者,過幾天肯定會大幅漲價,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趁著現在便宜採購。1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山水產批發市場。
  • 京深海鮮市場不再向個人開放 疫情倒逼中國水產行業升級?
    「京深海鮮市場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9場新聞發布會上,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趙國榮宣布。據悉,自9月18日復市以來,該市場原凍品區取消線下交易,全部轉型為線上交易,實行賣家註冊制和買家會員制。
  • 休漁期,少不了海鮮的寧波人,在吃什麼海鮮?記者去寧波最大水產市場...
    6月7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稱,自己在寧波路林水產市場發現很多新鮮野生海鮮,有大小黃魚、鯧魚等。這位網友還發布了兩張裝在筐裡的鯧魚和玉禿魚的照片。作為寧波最大的水產市場,路林市場真的存在非法銷售新鮮漁獲物嗎?記者走訪——市場以凍品為主,也有養殖的 休漁期間,路林市場的開市時間改為晚上5點到7點。
  • 《不思議迷宮》海鮮盛宴怎麼做 海鮮盛宴任務完成方法分享
    導 讀 不思議迷宮海鮮盛宴怎麼做?2020年夏日定向越野勁爽一下已經正式上線了。還不是很了解任務海鮮盛宴怎麼做的小夥伴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海鮮檔口存多種欺詐現象 兩斤半皮皮蝦變一斤八兩
    記者走訪多個海鮮檔口 發現存在多種欺詐現象   「本來挑了四隻活蹦亂跳的皮皮蝦,過秤時顯示是兩斤半,結果到了酒樓復秤時就只有一斤八兩了,還被掉包成了死了好久的死蝦。」近日,記者陸續接到街坊爆料,稱水產市場的海鮮檔口缺斤短兩之風又起,將不精明的師奶「宰到一頸血」。
  • 廈門國際海鮮展周日「開席」 高大上特色水產聚廈「鬥鮮」
    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的鹽田蝦將參展。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配套活動,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以下簡稱「海鮮展」)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1廳舉行。  本屆海鮮展將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來自各地的高端特色海鮮「爭相鬥鮮」,大大豐富廈門市民餐桌。  這是我市首次在廈門國際海洋周期間配套舉辦海鮮展。
  • 海鮮啤酒音樂節「逛吃指南」來了
    華威新西營裡市場位於倉山區盤嶼路855號。海鮮現場烹飪2013年,華威新西營裡市場落地華威物流園,與原來位於南門兜的西營裡市場相比,它的規模升級了,交易店面達500餘間,商戶300餘家。從本周五開始的5天裡,有如日本知名旅遊觀光景點「築地市場」,華威新西營裡市場的「華威菜多多生鮮市集海鮮啤酒音樂節」活動區,將現場烹飪來自該市場的海鮮,帶給現場市民極致的海鮮美食體驗。據了解,在「華威菜多多生鮮市集海鮮啤酒音樂節」舉辦期間,活動現場將設立40個展位烹飪生鮮,市民以批發價格就能吃到新鮮的美味。
  • 探訪天津春節海鮮市場 海鮮價格緣何居高不下(圖)
    在這裡水產品每天成交六七百噸很正常,其中超過一半銷往內陸省市,如此的「海量」,也使這成了四面八方海鮮貨源的「目的地」。  王頂堤市場一進收費口的*家水產批發中心門前一輛貨車正在卸貨。記者和店主盧大力攀談得知,這車是剛從浙江舟山過來的,主要是蝦和螃蟹,店裡走出來幾個小夥子,穿著大衣、膠鞋,戴著耳套,麻利地把一箱箱海鮮搬下車堆到店門口。
  • 2020年全球首場大型水產海鮮展開幕 為海鮮漁業復甦回暖提供動能
    2020年全球首場大型水產海鮮展開幕 為海鮮漁業復甦回暖提供動能2020-08-27 14: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解放日報        瀏覽量: 2506 次  從8月26日起舉行的這場為期3天的展會,堪稱2020年全球首場大型水產海鮮展,匯聚了國內外數千家水產食品企業以及採購商,這表明上海疫情防控精細化管理的成果,正在為全球海鮮漁業行業的復甦回暖提供動能。  按照上海會展業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展會主辦方的要求,本屆展會不允許展品開放式陳列。
  • 廣州水產市場禁賣小龍蝦 檔主數百斤貨被毀
    市食安辦澄清無禁售令,黃沙水產市場禁賣是否合法暫無法認定  「由於近段時間小龍蝦問題被炒得沸沸揚揚,為了市民安全而取消了小龍蝦的銷售。我們這樣做是防患於未然。」——黃沙水產市場副場長  三千餘元貨突被收走  昨天上午,無端被沒收了小龍蝦的檔主宋先生在市場管理部四處奔走,討要說法。「沒人通知,也沒說原因,說銷毀就銷毀,還有王法嗎?」宋先生一臉憤怒。  宋先生在黃沙水產市場專賣小龍蝦近三年,「貨是從嶽陽發過來的,經過安檢。」
  • 官方闢謠「海鮮帶毒」還三文魚清白
    北京市疾控中心和豐臺區疾控中心聯合對京深海鮮市場海鮮區,特別是三文魚的交易攤位以及公共區域進行了抽樣檢測,合計採集的樣本一共是469件,其中有人員咽拭子樣本186件,環境樣本283件,目前結果都是陰性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6月13日起,全國多地市場進行了核酸檢測,截至海鮮指南6月15日發稿,官方發布的最新檢測結果如下:北京多區緊急採樣均為核酸陰性本周末西城區市場監管局全員在崗,對轄區食品市場、食品流通、餐飲業態開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大檢查。
  • FHC上海展來襲,燈塔水母等品牌亮相併開啟眾多水產精彩活動
    中國是水產大國,水產品產量佔全球總產量三分之一以上,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海鮮消費市場。海鮮產業以何種姿態面對當下大環境,保障海鮮產品質量安全,推動我國海鮮產品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業界普遍關注的議題。據了解,本次FHC上海環球食品展設置了多個水產精彩活動,既有優質海鮮產品烹飪展示,又有多場圍繞水產發展的高峰論壇,為未來水產品的品質發展指明方向。
  • PLF2020&FMR2020九大主題線路,水產海鮮線
    作為國內首個針對零售生鮮食材的主題展會,展品全面覆蓋國內外水產海鮮、新鮮果蔬、肉禽製品及預製食品等品類,是匯聚原產地基地、加工製造企業、供應鏈服務商與零售生鮮採購商的創新合作平臺。您可以在E1館打卡多條線路,3條路線網羅預製食品、水產海鮮、肉類蛋品等展品。
  • 水產很安全,請您放心吃!全國多地水產市場樣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截至昨日12時,朝陽區對松榆東裡市場、大洋路農副產品市場、農展北路集貿市場、天豐利生活用品市場、亞星香園農副產品市場、道爾泰農貿市場、金瀛農貿市場、盛華宏林糧油批發市場、四海官鑫海鮮市場、朝京金旭菜市場、農光裡農貿市場等11家農貿市場進行新冠病毒採樣監測,共採集外環境監測標本393件、人員標本114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海鮮業至暗時刻:扇貝臭了、小龍蝦死了、三文魚沒了,這些城市銷售...
    很難看到這樣的景象在七大城市同時上演:商戶們不是面對著市場的入口尋覓著來往的潛在交易者,而是各自無所事事地坐在自己的商鋪旁,企望捱過這難熬的夏日——這本是大排檔的好時節,在往年,如小龍蝦等水產早就霸佔了餐桌,但今年卻少人問津。「怎麼可能不受影響,第一次是海鮮市場,這次又是海鮮市場,誰還敢出來吃?」在北京三旗百匯市場海鮮大廳內,一位小龍蝦商戶反問道。
  • 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出陽性!2個月裡水產品4次中標,水產...
    2個月裡水產品4次中標,水產人怎一個慘字了得2020-08-12 09: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379 次 我要評論 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新冠疫情。6月12日晚,新京報發布消息稱,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通過自查發現產品貨源為京深海鮮市場。事情發生之後,各地紛紛下架三文魚,整個三文魚產業一片哀嚎。
  • 記者走訪臨沂水產市場沒發現
    眼下正值海蟹大量上市季節,肥美的公蟹,醇香飽滿的母蟹都成了海鮮市場的「頭牌」。近日,有網友曝出在海邊購買的梭子蟹內有大量寄生蟲,引得海鮮愛好者反應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