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沙海鮮市場宰客揭秘 一隻蝦稱出三個重量

2020-12-04 搜狐網

  統籌/羊城晚報記者 李春暐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周松 鍾傳芳 馮小靜 林園 何偉傑 李春暐

  近期陸續有讀者反映「華南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存在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問題,羊城晚報組織20餘名採編人員展開暗訪

  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據統計,這裡每天的水產交易額超過千萬元。

  近日,羊城晚報收到讀者報料,說消費者在黃沙水產交易市場買海鮮時被宰,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現象較為普遍。

  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一次暗訪。3月9日,羊城晚報廣州新聞部的20多名編輯和記者來到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採購」。暗訪人員分為四個組:年齡較大、採購經驗豐富的「至叻精明組」;很少逛菜市場的年輕男士組成的「大少水魚組」;結婚不久的幾位女士組成的「新晉煮婦組」;剛剛入職幾個月的後生仔組成的「熱戀情侶組」。

  四路記者採回一籮生猛新聞。

  晉煮婦組

  一隻蝦稱出三個重量

  計劃: 龍蝦+大隻瀨尿蝦+聖子

  結果: 同只蝦稱三次,三個不同的重量。

  心得: 第一次見識了「足價足秤」,你出高價,才給夠秤,砍了價的反而被宰更多。

  四位年輕的「煮婦」特邀一位大鬍子「煮男」組成了「新晉煮婦組」。買龍蝦、大隻瀨尿蝦、聖子,是該組的任務。

  瞧準了一檔最生猛的,開價每斤180元,好傢夥,夠貴的!「便宜點啦,貴得離譜了!」「煮婦」開始殺價,「便宜10元,170元。」檔主說。「前面檔160元都給我啦。」「煮婦」繼續殺價。「有沒有這麼靚的蝦啊,唉,算了,155元給你了,哪裡都沒有這麼便宜的了。」檔主真系「大方」。

  於是,「煮婦」選了一隻。「兩斤四。」檔主把龍蝦裝在塑料籃裡放到電子秤上稱了重,拿出計算器一算,155乘以2.4,一共372元。

  「夠不夠秤啊?」「煮婦」在檔主耳邊細聲說。檔主瞅見了「煮婦」手中那把彈簧秤,「老實同你講,每斤180元的話,就足價足秤。」檔主也細聲說。「好,再稱下。」「煮婦」說。只見檔主按下電子秤左邊幾個按鈕的其中一個,再把那隻龍蝦放上去,1.6斤!同一隻龍蝦,與之前足足相差八兩!再算下價錢,180乘以1.6,這回共288元,相差84元。「煮婦」拿出彈簧秤一稱,確實是1.6斤。原來,這就是檔主所謂的「足價足秤」,一旦顧客砍了價,龍蝦就「增肥」了!

  把彈簧秤收進包裡,「煮婦」走到另外一檔買聖子,把開價每斤28元的聖子砍到每斤25元。「要夠秤啊,我們有彈簧秤的。」「煮婦」嘴上這麼說,秤卻沒拿出來。檔主把整格的聖子倒進厚厚的環保袋裡,一稱,4.7斤。「有沒有這麼重啊?」說著,「煮婦」拿出彈簧秤一稱,才3.7斤!「可能搞錯了,來,我再給你稱過。」檔主拿過袋子,按了秤上一個按鈕,這回是3.7斤。

  「哪裡還有人拿著秤來買東西的。」檔主心有不甘,聽見「煮婦」說還要買瀨尿蝦,頓時又來了勁。也許為了挽留顧客,檔主開始主動「爆料」,聲稱在他這裡買最實惠了,去其他檔口,只會被人宰得更厲害。見「煮婦」將信將疑,他乾脆撈起一隻瀨尿蝦,稱第一次,六兩幾,稱第二次,三兩幾,稱第三次,二兩幾!「煮婦」們趕緊離開了。

  去第三家買瀨尿蝦,乾脆不講價,看還會不會短秤一位「煮婦」出了個主意。這家的瀨尿蝦個頭夠大,開價每斤120元。「要一斤半。」「煮婦」這回很豪爽。「一斤七,算了,計你一斤半。」檔主更「豪爽」。用彈簧秤一稱,正好一斤半。

  大少水魚組

  死蝦摻在活蝦裡面賣

  計劃: 當一回結結實實的「水魚」

  結果: 砍價成功也足秤,但難逃死蝦陷阱。

  心得: 別以為砍價砍得好,分量給得足就是勝利,以次充好防不勝防啊!

  一班男人,難道要演「古惑仔」?聽到分組安排,組員小鍾心裡嘀咕,六名平日「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男人湊在一起,如果不給「煉成精」的海鮮檔 個「一頸血」(被宰得很厲害),當一回結結實實的「水魚」,就不正常了。

  購物當天,一幫「準水魚」相約黃沙水產市場。約定時間過了半小時,只有一老一少兩個「準水魚」傻傻等待,兩人決定開拔前往市場。

  很快,兩人就被水產市場鬧哄哄、溼漉漉的環境「嚇蒙」。老少「水魚」面面相覷,「都沒有來買過海鮮,如何是好?」老「水魚」鼓起勇氣向檔主問價,「扇貝多少錢一斤?」檔主熱情回應,35元一斤。「那就來兩斤。」結果三斤扇貝過秤,兩人一看傻了眼,怎麼才四個?「是這樣的啦,大才好吃嘛,小的沒有膏的。」檔主遊說。兩人拿不定主意,走了。

  還是得讓「本地雞」春爺出馬,事情才有轉機。老少「水魚」在市場轉悠了半小時後,以部門老大春爺為首的「四大靚叔」相繼到來。大部隊一集合,軍心立馬大振。大伙兒走至一家海鮮檔,問瀨尿蝦的價格。對方開價每斤48元,老魏說,朋友們難得出來吃飯,就45元吧。老闆面露難色,考慮再三,勉強答應。

  「老闆,你這袋子這麼厚,記得倒乾淨裡面的水啊!」彬少插嘴。一過秤,3.26斤。加上三斤花甲,一共185.7元。這時大家又行動起來,將總價格殺到180元,才滿意凱旋。隨後,春爺將戰利品拿到公秤處稱一下。好傢夥,果然足金足兩!

  隨後,大家再接再厲,又收穫了一條老虎斑(199元),3斤扇貝(99元)。提著大包小包,一行人心滿意足地來到酒家。「

  你們有沒有被人坑啊?」一幫至叻「煮婦」關切地問道。

  於是,大少們將戰利品第三次過秤,秤上讀數依然不變,又收穫一片讚許。「等一下,要看看裡面的東西有沒有什麼貓膩!」有人提醒道。

  「好的唔靈醜的靈(好事沒來,壞事先到)」,果然在瀨尿蝦中,春爺發現了不少死蝦,「怪不得賣這麼便宜,原來是死蝦當生蝦,又比人搵老襯(被人宰)啦!」另外,在扇貝和花甲中,記者也發現了部分不新鮮的海鮮混雜其中。

  叻精明組

  買只龍蝦少給半斤多

  計劃: 大龍蝦+老虎斑+扇貝

  結果: 龍蝦被坑半斤多,精明組反成了水魚。

  心得: 檔主宰你是不分年齡、不分長相的。神來宰神,佛來坑佛!

  既然名為「至叻精明組」,當然少不了精明的組員:在菜市場買菜經驗超過30年的老編輯,更有砍價高手編輯的母親劉老師。有這兩員大將,該組對於本次購物自然自信心爆棚。

  精明組的首要任務是買只大龍蝦。看過幾家店之後,該組選擇了A區83檔昌泰澤利海鮮總匯。

  經過兩番口水戰,劉老師把要價每斤180元的龍蝦砍到了每斤150元。店員小夥子拎起一隻大龍蝦,往電子秤上一放,「兩斤八」。記者一看,電子秤上果然顯示著「2.8」。「你們給的夠不夠秤啊?」「這個你可以放心,我們是十幾年的老店了,絕對足秤!」店員信誓旦旦。「不行,你這個塑料筐起碼也有二兩,再去掉二兩,算兩斤六!」劉老師又發現了問題。店員苦笑說:「那就兩斤六吧。」店員用計算器一按,這隻龍蝦390元。

  隨後精明組又在這家店採購了一條1.6斤的老虎斑(80元),還有6斤扇貝(276元)。任務完成,直赴酒店。

  在市場裡的一家海鮮酒樓,精明組找來了彈簧秤,決定稱一稱採購來的海鮮。「老虎斑,一斤六,正好。」「扇貝,六斤,沒錯。」「看來這家店還可以,都還夠秤。」兩位年輕記者說著。「龍蝦,兩斤!?」兩位記者看了又看,確實是兩斤。換把秤,還是兩斤!「少了六兩?差這麼多?去找店家問問!」兩位記者拎著龍蝦就下樓了。

  「他們會不會不認帳啊?」記者犯著嘀咕,找到了店員。店員把龍蝦再次放到秤上,這次顯示「2.1斤」。店老闆也不多問,向店員使了個臉色,店員就開始找錢了。「好了,退給你們50元吧。」店員拿出50元錢。「少了五六兩,哪止50塊啊!」記者說道。「那就60元吧。」店員又拿出10元錢。「就算半斤的話也要75元啊。」記者不依不饒。最終店員還是給了記者75元。「少了這麼多,怎麼回事啊老闆?」記者追問。「應該是脫水了。」老闆若無其事,一點也不臉紅,記者在一旁哭笑不得。

  「想不到這麼順利。他們竟然問都不問,肯定心知肚明啦。」回到酒樓,精明組又討論起來了。「看來便宜的東西他們懶得做手腳,專挑貴的下手啊。」「我們還自稱精明組呢,這回做了『水魚』,讓真正的『水魚組』笑話啦!」

  戀情侶組

  買兩斤花螺少給四兩

  計劃: 3斤花甲+2斤瀨尿蝦

  結果: 買兩斤花螺,被坑了四兩。

  心得: 電子秤上按鈕有玄機,還是自帶彈簧秤靠譜。

  在黃沙海鮮市場貨比三家後,假裝情侶的幾名年輕記者最終選定西豬欄路14號的「錦澳海產」店,計劃買3斤花甲和2斤瀨尿蝦。

  檔主開出花甲18元/斤和瀨尿蝦35元/斤的價格,然後用塑料小籃子從水族箱中撈起海鮮,放到電子秤上,電子屏幕上分別顯示花甲3.2斤、瀨尿蝦2斤。隨後,檔主將兩種海鮮一起放進重約2兩的塑膠袋,遞給幾名年輕記者。

  記者們用隨身攜帶的彈簧秤稱了一下,結果發現兩種海鮮連同袋子,指針勉強指向「5」,意味著總共「縮水」了約4兩。經過對質,檔主補給記者兩枚花甲。最終,檔主同意將花甲算為3.1斤,兩種海鮮總價為125元。

  接下來,記者計劃購買三文魚。對比顏色和價格後,記者來到一家名為「騰達海產」的海鮮店,表示想買兩斤三文魚,檔主開價每斤45元。經過討價還價,以每斤43元成交。

  檔主將一段三文魚放到電子秤上,顯示重量為2.2斤。而當記者用彈簧秤稱過後發現,連帶2兩重的袋子一起只有兩斤重,足足少了4兩!此時,檔主面露尷尬,表示願意少收一些錢。最終,記者以100元的總價買走了三文魚以及兩瓶醬油、芥末(檔主原本開價20元),省下15元。

  當「熱戀情侶組」走過「康泰海產」店時,其中一名記者發現檔主正操著家鄉話與人交談,便上前搭話。記者看中了花螺,老鄉開出每斤35元的價格。

  花螺裝在塑料籃子中,放在電子秤上顯示重量為2.03斤。記者用彈簧秤一稱,只有1.67斤,少了將近4兩。檔主馬上表示塑料籃導致了誤差,願意補上差額。隨即,檔主補了一些花螺,重新稱了一次。但記者發現,檔主在第二次稱重前,按下了電子秤上一個小按鈕,電子秤的讀數隨之發生了變化,接近記者自己稱的重量。

  記者手記

  市場亂象須整頓

  看暗訪組在黃沙水產交易市場的經歷後,讀者們或許會對這裡的交易現狀有了一定的認識。

  商品不明碼標價,不了解行情又不砍價的「水魚」們上來就被宰,賣家給的分量一般都是足的;會砍價的,也難逃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陷阱;電子秤看起來很精確,其實暗藏玄機……

  不能斷定所有店家都會如此宰客,但這些亂象確實存在。不但有讀者報料,也有不少網友反映這些問題。「現在黃沙海鮮市場一些海鮮店的人缺乏行業道德!」「應該整頓,不然就要變成第二個三亞了!」

  黃沙水產交易市場究竟何時才能做到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羊城晚報將繼續關注。

  周松、鍾傳芳、馮小靜、林園、何偉傑、李春暐

相關焦點

  • 海鮮檔口存多種欺詐現象 兩斤半皮皮蝦變一斤八兩
    記者走訪多個海鮮檔口 發現存在多種欺詐現象   「本來挑了四隻活蹦亂跳的皮皮蝦,過秤時顯示是兩斤半,結果到了酒樓復秤時就只有一斤八兩了,還被掉包成了死了好久的死蝦。」近日,記者陸續接到街坊爆料,稱水產市場的海鮮檔口缺斤短兩之風又起,將不精明的師奶「宰到一頸血」。
  • 春節臨近 黃沙水產市場人氣旺 部分海鮮價格上揚(2)
    阿強分析,春節前螃蟹價格不一定會再漲,雖然春節期間螃蟹需求量增大,但很多商戶一起把庫存的螃蟹上市,價格也漲不到哪裡去。 阿強表示,店內高峰期一天發出七八萬斤螃蟹,十多萬斤都賣過。據他介紹,今年11月份和12月份賣的螃蟹最多。近期,1月28日當天螃蟹行情最好,一兩左右的螃蟹能賣到12元一斤,平常20元一斤的螃蟹賣到30元一斤。
  • 黃沙水產市場:「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
    不少廣州街坊的第一反應就會是:黃沙。自1994年開業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猛海鮮在這裡集散流轉,到黃沙買海鮮吃海鮮已成為不少廣州人的不二選擇。加之多年來保持全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經營交易,黃沙水產市場被稱為「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也成為「食在廣州」的城市名片。
  • 青島大排檔宰客一盤蝦賣上千元 店家稱海捕蝦就是論只賣
    央廣網青島10月6日消息(記者王朝朋 劉會民)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有網友爆料稱,在青島當地一家大排檔吃飯時遇到宰客事件,一盤蝦的售價竟然高達上千元,隨後引發大家熱議。事件中的當事人四川遊客肖先生和南京遊客朱先生向本臺記者講述了事件經過。  四川遊客肖先生一家三人10月4號到達青島旅遊。在當晚安排好住宿後,就到街上找餐館吃飯。
  • 長知識的基隆海鮮市場:皇帝蟹、石老魚、海膽、青衣都是好吃的!
    基隆位於臺灣島東北角,古名雞籠,一種說法是由於基隆山象雞籠形狀而得名,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基隆是臺灣島最北端的城市,因而有「臺灣頭」之稱,她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是臺灣萬商雲集的重要港口。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啥她的海鮮市場會有如此一番壯觀景象了。
  • 福建天價蟹兩隻416元 盤點吃一口就破產的海鮮
    盤點價格上天的海鮮 天價蝦1、青島天價蝦:38元一份的大蝦結帳變38元一隻青島交通廣播FM897官方微博發布的一則消息引起了網友熱議。微博稱,有網友爆料,在山東青島一家大排檔吃飯,結帳時發現大蝦不是38元一份,而是38元一隻,一份蒜蓉大蝦就要1520元,整頓飯要2000多元。
  • 曝三亞宰客:吃飯之前須畫押 結帳海鮮價格翻倍
    買完芒果,我們又向這位老鄉諮詢,附近有沒有物美價廉的海鮮市場,一聽說,我們要吃海鮮,老鄉更熱情了,她向我們推薦了一個最新鮮的海鮮市場,並且價格非常便宜。記者:吃一頓海鮮多少錢?摩的司機:你們兩個,差不多幾十元錢,五六十就夠了。老鄉過度的熱情,讓我們有些懷疑,隨後,記者以改天再去海鮮市場為由離開了。
  • 青島「天價蟹」餐館:就掙個加工費
    青島全市開展市場秩序整治  據介紹,青島市市北區善德成燒烤店宰客事件發生後,青島市下達了對該店罰款9萬元、責令停業整頓並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告知,並對市北區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停職檢查,對該區物價、旅遊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 探訪天津春節海鮮市場 海鮮價格緣何居高不下(圖)
    在金鐘批發市場水產品區的冷凍食品包裝車間,制冷機隆隆的運轉聲下,一大桶海蝦被工人們一個個整齊地碼放進紙盒,再經過速凍、裝箱,就成了百姓熟悉的海鮮禮盒。  據市場的周經理介紹,金鐘市場的水產品以冰凍為主,主要有魚、蝦、貝和海星、章魚等特殊水產品四大類,其中海蝦和魚的銷量*,約佔全市總銷量的四分之一。
  • 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廣州  廣州疾控抽檢71個涉三文魚樣品,結果均為陰性  6月13日,廣州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突擊抽檢黃沙片區各水產批發市場約30多個批發零售檔銷售的進口三文魚等食品樣、環境樣共計71個樣品。根據區疾控中心的反饋,全部樣品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成都海鮮市場「勾兌」海水 給海鮮吃「興奮劑」
    記者調查發現:利用「海水晶」勾兌海水已成業內公開秘密市場:「海水晶」勾兌「海水」養海鮮17日下午,記者來到四川大學附近的菜市場,在一家不大的海鮮攤位上看到,攤主擺放在門口的幾個塑料箱裡分別盛有蛤蜊、蟶子、蝦等海產品。
  • 石蟹、皮皮蝦、蟶子王和養殖大蝦 撐起夏季休漁期海鮮市場
    進入六月後,算是盛夏季節了,海鮮市場反而顯得有點冷清,休漁取得一些成果,等到九月份開漁後,希望能夠看到魚蝦滿倉的豐收場景,目前海鮮寡淡一點是為了將來的更多美味。但總還是有一些好的海鮮會出現,如圖中的大石蟹,石夾紅和花蓋,75塊錢一斤,價格有點高。
  • 漁村海鮮市場種類多,海魚海蟹八爪魚海蝦海腸海參海星皮皮蝦……
    山東青島,即墨市田橫鎮,大海岸邊的一個小漁村的口的小型海鮮市場,很多的海魚海蝦海蟹等海鮮,相當一部分叫不上名字,問過之後也沒記住。(王子瑞 攝)青島,即墨市田橫鎮,大海岸邊的一個小漁村的口的小型海鮮市場,很多的海魚海蝦海蟹等海鮮,相當一部分叫不上名字,問過之後也沒記住。
  • 廣州、重慶幾乎不存在宰客現象,小江極力推薦給大家
    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除去生活上的開銷,手頭上還有寬裕的資金可支配於出門旅遊,這不旅遊業興起了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國內景點越來越商業化,宰客現象層出不窮。 小江苦思冥想,終於發現有兩座城市是最佳旅遊城市,幾乎不存在宰客現象,並且景點和美食也非常突出。
  • 大連口味硬啃出個蝦怪市場 地產蝦怪供不應求
    大連口味硬啃出個蝦怪市場 地產蝦怪供不應求2014-03-06 07: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連晚報        瀏覽量: 2566 次 我要評論 每年的這個時候,蝦怪都會如約而至,成了市場裡的新寵。大連人好吃蝦怪這口,說來也怪,這東西並不是大連獨產,可放眼全國,卻唯有大連這地方蝦怪賣得最火,不單本土出產不夠大連人嗑的,還需要去丹東組織貨源。「是大連人的口味造出來一個蝦怪市場。」經營水產多年的張龍對記者說,「放眼全國,唯獨大連海鮮市場上蝦怪是一個獨立的交易品種,從這個角度說,前鹽海鮮批發市場算得上是全國唯一大宗批發蝦怪的地方了。」
  • 海鮮被這樣「注水」增重近2斤 愛吃海鮮的人千萬注意
    夏天是吃海鮮的好時候,皮皮蝦、蟶子、海螺、螃蟹、蝦......都是誘人的美食。近日,網友爆料自己在海鮮市場買的蟶子一煮全是水,問了了解海鮮的朋友,才發現了其中的黑幕:低鹽度水浸泡可增重 。  低鹽浸泡海鮮會「虛胖」  網友在微博上曬出的圖片,放置在只有標準鹽度(標準鹽度為18‰)一半的水裡(9‰低鹽度水),2064克的蟶子幾個小時就增重到2854克。
  • 皮皮蝦家族龍虎榜,絕對是春季最美味的海鮮之一
    皮皮蝦的身體有14個體節(8個胸節、6個腹節),再加上一個尾節,其中第二對顎腳特化成一對巨大且具強健肌肉的攻擊性附肢,有些種類在末節有衍生的銳棘,根據其特化附肢形態的差異,皮皮蝦可分為穿刺型和粉碎型兩類。
  • 這地方的海鮮真實惠,88元一隻大龍蝦30元一盤皮皮蝦,你說值不值
    現在的旅遊市場是非常旺的,畢竟很多人都喜歡到處旅遊,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還可以放鬆一下心情,旅遊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每個國家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小優就很喜歡去旅遊,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而下面要說的這地方的海鮮真實惠,88元一隻大龍蝦30元一盤皮皮蝦,你說值不值?
  • 海鮮業至暗時刻:扇貝臭了、小龍蝦死了、三文魚沒了,這些城市銷售...
    儘管專家再三強調海鮮可以放心食用,但從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最早檢測出新冠病毒到北京的「三文魚事件」,消費者的擔心蔓延到了大多數海鮮上,也讓剛回暖的市場再次遭遇重創。在這本該人頭攢動的銷售旺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廈門7座城市的十餘家海鮮市場後,發現如今大都冷冷清清,有扇貝庫存臭了,有小龍蝦滯銷死了,三文魚更是難覓蹤影。
  • 部分厄瓜多產凍南美白蝦「立即停售」,鄭州市面上的蝦還能吃嗎?
    國家三部門發文要求各地立即停售、封存、銷毀部分厄瓜多凍南美白蝦,河南情況如何?7月11日,12日,大河報記者兵分多路探訪鄭州水產批發市場、進口超市、品牌商超、海鮮商鋪等,發現除了電商平臺,市面上已經較難找到厄瓜多產凍南美白蝦。水產海鮮經營主體均已在第一時間開展自查,多位商家負責人稱目前主要銷售廣州、常德、北海等地的國產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