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首場大型水產海鮮展開幕 為海鮮漁業復甦回暖提供動能

2020-11-28 中國水產養殖網

2020年全球首場大型水產海鮮展開幕 為海鮮漁業復甦回暖提供動能

2020-08-27 14: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解放日報        瀏覽量: 2506 次 我要評論
新冠疫情衝擊之下,美國波士頓、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青島三大世界頂級國際海鮮漁業博覽會相繼停擺,而就在這兩天,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內,2020第十五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簡稱「漁博會」)正進行得熱火朝天。

  從8月26日起舉行的這場為期3天的展會,堪稱2020年全球首場大型水產海鮮展,匯聚了國內外數千家水產食品企業以及採購商,這表明上海疫情防控精細化管理的成果,正在為全球海鮮漁業行業的復甦回暖提供動能。

  按照上海會展業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展會主辦方的要求,本屆展會不允許展品開放式陳列。走進展館,只見各參展企業的展品都被擺放進了主辦方專門提供的零度全透明保鮮冷櫃中。以往用於招徠觀眾的「試吃」項目,也被叫停。

  展會主辦方上海水產行業協會會長謝峰介紹,本屆展會要求參展商每一批次的單品品類都要抽樣送檢,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合格」以後,方能進行展示。

  上海水產集團每屆「漁博會」都不曾缺席,企業展臺前,記者看到,這裡展出了來自南太平洋漁場的大目金槍魚、黃鰭金槍魚,來自西非漁場的魷魚、墨魚、章魚,來自阿根廷漁場的斑點鯧等遠洋自捕的原條魚食材和「龍門」「水錦洋」「阿爾博」「阿特瑪」等品牌的加工產品。展臺負責人告訴記者,「參加這次展會,我們要把船員千辛萬苦從世界各地捕撈回來的漁獲與中國老百姓的消費升級需求進行對接,既滿足人們對優質蛋白的需求,也讓企業把上半年因為疫情受到的損失補回來。」

  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是長興島橫沙國際漁港的核心企業,他們主要從事智利、挪威等地進口三文魚的加工和分銷,在上海市場的佔有率位居行業前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確保萬無一失,如今,我們每一批次的產品都必須通過第三方機構核酸檢測,合格方能出廠,供貨商也會主動向我們索要送檢報告。」

  謝峰表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現階段交通運輸和各個水產、海鮮外貿、餐飲行業逐步復工,行業回暖趨勢明顯。「第三屆進博會即將舉行,前兩屆進博會的食品展區內,行業企業積極參與,成績斐然。這次『漁博會』的舉行也是第三屆進博會的提前練兵,我們要好好總結經驗,為第三屆進博會越辦越好貢獻力量。」(出處: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廈門國際海鮮展周日「開席」 高大上特色水產聚廈「鬥鮮」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文/記者 吳曉菁圖/主辦方提供)山東的海參、乳山生蠔,福建的鮑魚、寧德大黃魚、詔安牡蠣等一系列特色海產品,將齊齊亮相,「鬥鮮」廈門。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配套活動,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以下簡稱「海鮮展」)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1廳舉行。  本屆海鮮展將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
  • 看福建鮑魚、燈塔水母乳山牡蠣等特色水產亮相廈門國際海鮮展
    2020年11月22日至24日,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配套活動,首屆「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1廳布展。屆時,來自山東的海參、福建鮑魚、燈塔水母乳山牡蠣、渤海鹽田蝦等系列特色水產品將齊聚廈門,展現國產水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與品質力。
  • 黃沙水產市場:「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
    黃沙水產市場:「永不落幕的海鮮盛宴」2020-05-07 10: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1995-1999年,先後被原國家農業部定點為全國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菜籃子」重點項目;2000年,市場升級建設一期工程納入廣州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2005年6月,市場一期一段新大樓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7月29日,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實現公司制管理。
  • PLF2020&FMR2020九大主題線路,水產海鮮線
    2020零售生鮮食材展(以下簡稱「FMR2020」)將於 2020年12月2-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召開,與PLF2020雙展聯動。作為國內首個針對零售生鮮食材的主題展會,展品全面覆蓋國內外水產海鮮、新鮮果蔬、肉禽製品及預製食品等品類,是匯聚原產地基地、加工製造企業、供應鏈服務商與零售生鮮採購商的創新合作平臺。
  • 京深海鮮市場不再向個人開放 疫情倒逼中國水產行業升級?
    「京深海鮮市場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9場新聞發布會上,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趙國榮宣布。據悉,自9月18日復市以來,該市場原凍品區取消線下交易,全部轉型為線上交易,實行賣家註冊制和買家會員制。
  • FHC上海展來襲,燈塔水母等品牌亮相併開啟眾多水產精彩活動
    FHC上海展來襲,燈塔水母等品牌亮相併開啟眾多水產精彩活動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1-09 17:50:57 2020年11月10日-11月12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食品飲料及餐飲設備展覽會將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 山東漁業資源減少推高海鮮價格 活魚少凍魚多
    市民喜愛的帶魚、鯧魚的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0%左右,時下,一條重200克的帶魚零售價格在26-34元/公斤,鯧魚為60元左右/公斤。昨日,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受海魚捕獲量減少以及捕撈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省城海鮮價格居高不下。
  • 浙江:冰鮮海鮮今天全面下架,冰凍海鮮唱起主角
    按照市場慣例,東海最後一網海鮮基本可以上架銷售一周時間。也就是說,從5月8日起,東海冰鮮海鮮將完全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養殖和冷凍海鮮。「杭州雖然不是沿海城市,但杭州各大農貿市場都有水產零售攤位,幾個水產批發市場的海鮮銷售量也都很大。」杭州市幼魚資源保護暨漁業「一打三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說,去年休漁期,漁政部門還是在市場發現了部分禁售海鮮。
  • 全國多地海鮮水產市場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北京  京深海鮮市場、嶽各莊市場檢測樣本均為陰性  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6場新聞發布會上,豐臺區副區長張婕介紹新發地市場疫情發生以來,豐臺區在市場管控、現場消殺、核酸篩查、人員排查、社區防控等工作的情況
  • 2016FAO全球漁業報告:全球過度捕撈的重災區竟然在這裡!
    人類陸地食品從狩獵採集到農業生產,水產食品從野生捕撈到水產養殖!2014年全球水產養殖產品消費總量首次超過野生捕撈水產品消費總量,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對合格食用魚的需求,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勢在必行,當然,這是具有挑戰性的。
  • 爆發赤潮≠海鮮有毒,福建海鮮表示:這鍋我不背!
    由於在人們印象中,「赤潮」一詞經常與「有毒海鮮」掛勾,加上多家媒體宣傳,近期海鮮銷量(尤其是貝類)出現了明顯下滑。這對於尚未從疫情寒冬期回暖的貝類產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 共赴海洋盛事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今日起至26日舉辦
    廈門網忙 (廈門日報 文/記者 吳曉菁)今日,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事——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重磅登場。今日起至26日,一場場以海洋為主題的高端論壇、項目籤約、專業展會、推介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動將陸續精彩上演,不僅為專家學者、科研院所、涉海企業打造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也為市民奉上一場家門口的海洋文化饕餮大餐。
  • 海鮮啤酒音樂節「逛吃指南」來了
    本周五,在位於倉山區盤嶼路的華威新西營裡市場,「華威菜多多生鮮市集海鮮啤酒音樂節」將盛大開幕。40個生鮮烹飪展位,將為市民帶來如同日本「築地市場」般的美食體驗。記者近日實地採訪,為您帶來本次活動的「逛吃指南」。本次活動由福建華威商貿物流有限公司和福州晚報、「一碗福州」共同主辦。
  • 休漁期,少不了海鮮的寧波人,在吃什麼海鮮?記者去寧波最大水產市場...
    6月7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稱,自己在寧波路林水產市場發現很多新鮮野生海鮮,有大小黃魚、鯧魚等。這位網友還發布了兩張裝在筐裡的鯧魚和玉禿魚的照片。作為寧波最大的水產市場,路林市場真的存在非法銷售新鮮漁獲物嗎?記者走訪——市場以凍品為主,也有養殖的 休漁期間,路林市場的開市時間改為晚上5點到7點。
  • 足不出戶線上購 遠洋海鮮碗裡來
    足不出戶線上購 遠洋海鮮碗裡來2020-11-26 14: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定海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從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了解到,該基地下屬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遠洋碼頭」品牌微信小程序日前正式上線運行,實現遠洋海鮮購買「零距離」。  記者近日在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舟遠貿易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打包銀鱈魚、阿根廷紅蝦仁等遠洋海鮮產品。這些產品是市民通過「遠洋碼頭」品牌微信小程序下單購買的,將通過物流冷鏈直接送到市民家中。
  • 中國近海海鮮的汞汙染風險
    海水溫度升高,食物變化,導致魚體內汞含量上升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緬因灣超過30年的生態系統、沉積物和海水中甲基汞含量的數據。分析後的結果顯示,從1970年代到本世紀前十年,大西洋鱈魚體內的甲基汞含量升高了23%。研究團隊把魚體內汞含量上升的原因歸結為過度捕撈造成的鱈魚食物結構變化。
  • 健康、安心及可持續成為海鮮消費的年度關鍵...
    健康、安心及可持續成為海鮮消費的年度關鍵詞!2020年9月4日,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及全球獨立調研機構GlobeScan通過線上方式與中國的行業夥伴呈現全新的「2020全球及中國海鮮消費者調研報告」。
  • VASP計劃2025年越南海鮮出口實現120億美元收益
    來自SeafoodNews 12月30日消息,越南水產生產和出口商協會(VASP)計劃採取幾項措施,加強會員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促使漁業部門能夠在2025年達到12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該數值比今年高出40%。   今年上半年,COVID-19大流行導致出口大幅減少,但自7月以來,出口有所回升。今年的出口預計達到85.8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 青島本地海鮮將越來越少 青企遠赴南美撈魷魚
    伴隨著最近幾年部分近海養殖池逐漸還海,短時間內如果沒有其他措施,勢必導致近海水產養殖的產量有所下降。  近幾年,一到開海之時,總是免不了會有本地海鮮和外地海鮮之「爭」,雖然都是新鮮上市,但本地海鮮還是憑藉著口感等優勢,身價高出一頭,但物以稀為貴。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也坦言,目前青島市場上的本地海鮮,如果不區分種類,單從總量上來,外地海鮮有著超過七成的市場佔有率。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建造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