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喜愛的帶魚、鯧魚的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0%左右,時下,一條重200克的帶魚零售價格在26-34元/公斤,鯧魚為60元左右/公斤。昨日,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受海魚捕獲量減少以及捕撈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省城海鮮價格居高不下。
活魚個頭小
凍魚佔主角
雖然渤海還在休漁期,但自8月1日起,東海、南海已經開海捕魚了。時下時隔休漁開捕已經近兩周了,昨天,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農貿市場和海鮮市場發現,市面上的海鮮依舊是「凍魚」佔主角。
「帶魚、對蝦、螃蟹、蟶子、牡蠣、鯧魚、鮁魚、鱸魚、黃花魚……除了少許是鮮貨外,其餘的全部是冰貨。」吉祥苑農貿市場經營水產生意的王先生無奈的表示,「現在活魚很少,都進不到貨。」採訪中記者發現,省城農貿市場都存在相同的情況。
隨後,記者來到了濟南海鮮大市場,發現有活魚銷售的店也只有少數幾家,「現在還是凍魚為主,走貨量多。」其中一家大型活魚行的負責人劉先生表示,不僅活魚量少,品種也少,記者看到,該店只有石斑魚、多寶魚、包公魚、牙片魚、海鱸魚這五六種魚在售。
「捕獲的海鮮『個頭』也要比往年小,普遍『瘦身』了。」文化西路一海鮮店工作人員表示,他隨手拿出一條體形相對較大的帶魚放在電子秤上,記者見到秤上的讀數為200克,「往年,一斤多一條的帶魚很常見。」
雖然海鮮個頭偏小,但價格卻相當堅挺,甚至有些海鮮價格反而上升了。「量少,價格就高。」上述劉先生坦言。他告訴記者,鯧魚的價格每斤在三十元左右,「鯧魚屬於深海魚,可捕撈的越來越少,比去年漲了20%左右。」本期統計的數據顯示,本期統計的帶魚13.4元/斤,比去年同期漲了20%。而2010年同期品質相對較好的帶魚只售10元左右/斤。
漁業資源減少
推高海鮮價格
海鮮價格居高不下,採訪中,不少經營海鮮生意的異口同聲:海裡的魚少了。用海鮮經營戶王先生的話說,就是「海窮了」。「現在很多漁民出海一天,捕不到多少魚。」王先生坦言,由於天氣、汙染、成本、過度捕撈等原因,海洋漁業資源受到破壞,導致海貨產量減少。
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政局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受海洋資源、海水及氣溫低影響,山東、河北、遼寧、天津三省一市大部分漁船特別是小馬力漁船基本沒有出海生產,海洋捕撈生產情況不及去年同期。
「現在市面上的海鮮多是海水養殖的,」王先生表示,「今年捕撈情況並不樂觀。」儘管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會在適當的季節向海裡投放大量魚苗、蝦苗等,以保護我國的近海資源,維持生態平衡,發展漁業資源,但是由於海水汙染、過度捕撈等因素,近海漁業資源仍很匱乏。「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現在能捕獲的魚逐年在減少,現在很多漁船到舟山、汕頭等海域才能捕獲到比較好的海產品,可以說,一些優質的海產品,價格一般不會降。」此外,據介紹,漁船的燃油費、船員工資等成本的上升,也是導致海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推動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1、山東廣播電視臺授權齊魯網在網際網路上使用和發布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0個廣播電視頻道的自有版權內容信息。齊魯網為山東廣播電視臺在網絡上進行信息交換和交流的代表、製作和發布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任何人(包括但不限於媒體、網站、公司、其他組織、個人)不得轉載、引用、摘編、盜鏈本站下載資源,任何人不得複製或仿造本網站在非齊魯網所屬的伺服器上建立鏡像,以及利用其它方式在網際網路上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的作品。
2、凡本網註明「來源:齊魯網」,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等網上內容,版權均屬於齊魯網(山東廣電新媒體有限責任公司)所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轉自(或引自)齊魯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大眾,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站論壇、拍客、博客、微博、評論等應用中,由用戶發表的文章、圖片、視頻、評論等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齊魯網立場無關。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務必在相關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版權投訴電話:(0531)81695041附1:山東廣播電視臺20個廣播電視頻道分別是:山東衛視 齊魯頻道 影視頻道 綜藝頻道 生活頻道 體育頻道 農科頻道 公共頻道 少兒頻道 讀書頻道 國際頻道 廣播新聞(FM95) 廣播經濟(FM98.6) 廣播女主播(FM97.5) 廣播生活(FM105)廣播 交通(FM101.1) 廣播鄉村(FM91.9)廣播音樂(FM99.1) 廣播休閒體育(FM102.1) 和數字休閒音樂廣播
附2:《侵權內容刪除或斷開連結處理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