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華
2012年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2012年榮獲公司「感動江南」十佳人物稱號
201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
2015年榮獲公司「十佳技師」稱號
2015年榮獲第十屆「上海市職工技術創新能手」稱號
2016年獲第二屆中國質量獎個人提名獎
2018年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李錦華,船體火工高級技師,現任製造一部現場工程師兼船體冷熱加工技術指導。他專長於船體結構冷熱成形加工技術、船用特種材料焊接變形矯正技術及機械加工設備專用模具、工裝研製,尤為擅長水火彎板工藝,堪稱「水火交響曲的演奏家」。
李錦華的父親也曾是江南造船的一名裝配工,1982年在父親退休之際,年僅19歲的李錦華子承父志,從江蘇農村進廠工作當學徒。當時父親嚴肅地對他說:「你若想學好技術,就去頂崗上班;若沒本事勝任,就不要去,不能給江南造船工人抹黑!」面對父親的認真態度,他十分堅定:「我能學好技術,做個有本事的工人!」
這次談話給李錦華內心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憑著永不服輸、務實踏實和肯吃苦的精神,他開始了自己的求藝徵程。無論嚴寒酷暑,他始終堅持著「熟能生巧」的學藝真諦,練技能、學工藝,似一塊海綿,如飢以渴地汲取專業知識。隨著時間流逝,他的火工技藝日益精進,他也越來越享受鋼板在自己手中「隨心所欲」改變曲線的感覺。
「要做技術創新的有心人」,李錦華從當學徒工開始,他就喜歡動腦筋,新點子不斷。工作兩年多後,有一次他看到工友在用水火彎板的工藝加工一塊曲度複雜的構件,該構件零件數量多,勞動負荷大。李錦華細心觀察了加工零件的線型後,利用加班時間,測數據、畫草圖、做模具,不僅成功提高了工效,還節約了能源,部門獎勵給他一件T恤衫。得到了肯定,他更增添信心,自此,他經常做一些小改革、小創新、小發明,在實際生產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一些加工工藝也轉化為標準作業法被推廣應用。如今,他已取得新型實用專利4項,主導和參與開展科研項目20餘項,榮獲公司科技與管理創新成果獎10項,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了突出貢獻。
現在,李錦華是很多員工的主心骨,每天都接到許多「技術求助」電話,他總是第一時間回應,也總是能找到解決辦法。
為了帶動更多的員工提升技藝,李錦華積極參加QC小組活動,並擔任組長。QC小組活動激發了一批青年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增強了員工的效率觀念和節約觀念。《縮短鋁合金構件的加工時間》、《921A鋼雙曲面加工冷壓成型研究》、《提高型鋼切割的精度》等QC活動成果的發布,在上海市和公司榮獲獎項。
本職工作之外,李錦華還擔任著上海市首席技師、校企培訓老師、國家船體火工和冷加工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員、公司船體火工和冷加工技術操作培訓指導。他將船體火工和冷加工的理論知識的培訓與實踐技能融為一體,對員工傾囊相授,每年開展技能培訓均達200課時以上。自2010年以來,他已累計培訓出技師12名、高級工26名、中級工65名。
2014年8月,李錦華加工創新工作室成立;2016年3月,上海船舶系統的工作室成立;2016年5月,李錦華技師創新工作室成立,並於2017年12月通過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認證。
李錦華加工創新工作室現有12名成員。在他的帶領下,工作室以「技術攻關、育人傳藝、創新研發、交流拓展」為工作方向,發揮技師群體的先鋒引領、技術攻關、傳道授業、傳幫帶作用,形成了創新驅動、以點帶面、突破瓶頸、輻射傳承的良好局面,為公司各類產品的順利建造提供豐富紮實的技術積累。
「吃技術這碗飯,沒有捷徑,必須用真本事贏得別人尊重!」這是李錦華的心聲,也是他的堅持。
文/ 王宣平
圖/ 劉志同
編輯/ 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