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汪伯華:南昆線上守護神

2020-12-06 廣西新聞網

2018年09月27日 07:05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何 明 黃有賢 編輯:覃鴻圖

南昆線上的守護神

——記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汪伯華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何 明  通訊員 黃有賢

汪伯華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公司百色工務段百色線路車間維修三工隊工長,上世紀90年代,20歲的他便參與了南昆鐵路米花嶺隧道建設。南昆線建成通車後,他又成了這條鐵路的維修工。多年來,他紮根南昆線,身處山區鐵路一線,先後擔任南昆線6個後進班組的班組長,獨創了「一米一量,5米一測,每月3檢」的科學方法,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南昆線由於山高谷深,路況等級低,道路維護異常艱難。2009年,原鐵道部領導來到汪伯華所在的冗百工區檢查工作,發現這裡的路況環境超乎想像的差,於是就和汪伯華半當真半開玩笑地說:「你搞好了線路安全,同時如果你們班組獲得國家級的先進榮譽,我就邀請你們去北京坐高鐵」。

汪伯華把這話記在心裡。他經常是邊幹活,邊打電話向技術員和有經驗的同志請教,一邊操作,一邊強記。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檢查時,他負責的工區各項考核指標項項滿分,並獲得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工人先鋒號」稱號。部領導得知這一結果後,果真於2010年國慶節期間,邀請汪伯華和全體工友去了北京。

在百色工務段,汪伯華是出了名的「首席工長」。鐵路維護有個標準,要求在維護中做到線路「3米一量,20米一測,每月一檢」。但針對南昆鐵路這樣路況複雜的道路,汪伯華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一米一量,5米一測,每月3檢」的方法,用這套方法,他所負責過的6個工區,每次評比都名列前茅。

工作中不管困難有多大、環境有多複雜、線路質量有多差,汪伯華始終認為:「只要堅持科學作業,堅持執行嚴格作業標準,沒有養不好的線路。」這些年,在他帶領下,6個後進工區先後轉化成先進工區,他本人也榮獲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相關焦點

  • 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記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李凌峰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吳盛洋 攝     廣西新聞網4月14日南寧訊(通訊員 吳盛洋 孫鶴 )李凌峰,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獲得者,中鐵二十五局南百增建二線1標常務副經理。    從南廣鐵路到南寧樞紐到南百增建二線,從技術員到總工到「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李凌峰走完這「三點一線」用了不到9年時間。9年間,他一步一個臺階,以一名鐵建男兒的滿腔熱血,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譜寫華章。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記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韓曉虎
    今年46歲的韓曉虎,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車輛段武威南運用車間動態檢車班組工長。從初出茅廬的新工到精通業務的師傅,從經驗豐富的檢車員到動態檢車班組的「當家人」,用28年工作經曆書寫著自己成為一名「火車頭獎章」獲得者的奮鬥史,為青工們做了好榜樣。
  • 2014年鐵路120名優秀選手獲火車頭獎章
    本報北京1月27日電(記者張依)為表彰先進、鼓舞士氣,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日前對2014年第四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以及中國鐵路總公司多個專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先進個人進行集中表彰,共計120名優秀選手被授予火車頭獎章。
  • 讓青春飛揚 記火車頭獎章獲得者農民工劉海港
    中國網中國建設 (記者 魏松 通訊員 山菊) 在中鐵三局蒙華鐵路項目一工區有一名普通農民工叫劉海港,今年26歲。別看他年輕,工作時間不長,可他卻是蒙華鐵路全線學習的典範,因為就在今年初,他榮獲了全國鐵路總公司頒發的2016年度「火車頭」獎章。這是蒙華鐵路全線上萬名農民工裡為數不多的寶貴榮譽。
  • 「火車頭獎章」獲得者老張的最後一個春運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 張群 通訊員 李愛軍)在偏遠的草原鐵路集通鐵路線上,有一個三等小站——商都站。在這裡,只要人們一提起民警老張,不管是幹部職工還是周邊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個工作認真,助人為樂的大好人。
  • "火車頭獎章"獲得者王毅東:寫滿奉獻的"隧道人生"
    不知是常年與大山為伍的緣故,還是早已把自己當作大山一部分的原因,看到他便不由讓你想到「勞模」這個詞,同樣地看到金光閃閃的鐵道部「火車頭獎章」,你眼前就會浮現出他樸實無華的模樣。他用座座隧道焊接著自己的工作歷程,在一項項重難點工程中把一個個「?」變為碩大的「!」。他,就是被稱為「科技硬漢」的高級工程師、中國鐵建十二局集團二公司副總經理王毅東。
  • 記火車頭獎章獲得者,甘做守護安全的「螺絲釘」
    鐵路信號設備被稱為列車的大腦、眼睛和中樞神經,是控制列車精準運行、確保列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的重要保證。趙強上班17年來,始終把鐵路信號維修工作作為一生鍾愛的職業,甘做守護安全的「螺絲釘」,保障著鐵路運輸暢通,守護著旅客安全。
  • 行走成昆線丨風雨成昆線 三代鐵路情
    原成都工務段橋路工 陳大平:這個鐵路是一條重點鐵路,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國家安全的問題,所以說毛主席很關心這條鐵路,所以說我又當了三年兵。整整6年的鐵道兵生涯,在成昆線上揮灑的青春,是陳大平最難忘卻的記憶。
  • 河北工業大學校友鍾京榮獲「火車頭獎章」榮譽稱號!
    日前,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頒發2019年火車頭獎盃和獎章,河北工業大學校友鍾京榮獲火車頭獎章榮譽稱號,快來和工仔一起了解下我們的優秀校友吧。鍾京現在是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建築院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2018年集團公司先進生產者。曾先後獲得中國鐵設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一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一次。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三等獎三次。相繼在《建築學報》等雜誌發表了多篇水平較高的科技論文。
  • 【中國夢·踐行者】從扳道員到榮獲火車頭獎章 他26年「零事故」
    這是廣州火車站每日都能見到的景象,始建於1960年的廣州站是我國主要鐵路樞紐站,扼守祖國南大門的咽喉要道。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到暑運、春運等節點,廣州站的車次、人流便將劇增,如何保障列車準點、旅客安全?火車調度員盧致檸便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崗26年沒有出過一單「事故」。
  • 西南交通大學兩校友創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文命名第三批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西南交通大學校外輔導員張海波校友領銜的「張海波創新工作室」、李友坤校友領銜的「李友坤創新工作室」分別光榮上榜。張海波,西南交通大學校外輔導員,該校1983屆隧道及地下鐵道專業畢業校友、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四川工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中鐵專家、中國鐵路隧道領域頂尖專家、中國西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奠基引領者,曾獲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及多個全國級、省部級勘察設計獎項。
  • 聯合國總部為什麼陳列中國成昆鐵路象牙雕刻
    而且,全世界範圍內艱苦的鐵路工程也絕對不止一兩條。成昆鐵路到底有哪些不同尋常,能夠入選聯合國的獎項?這件象牙雕成的成昆鐵路是當年中國政府送給聯合國的兩件珍貴禮物之一。另一件禮物就是一副大型的工藝掛毯,上面繡的是我們中國的萬裡長城。
  • 中華全國總工會致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春節慰問信
    尊敬的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戌年引導小康路,亥歲迎來綿繡春。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中華全國總工會謹向一直以來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中鐵設計「智能京張項目組」榮獲2019年度先進集體火車頭獎盃
    11月22日,在國鐵集團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表彰了在「鐵路科技創新」勞動競賽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中鐵設計智能京張項目組榮獲2019年度先進集體火車頭獎盃,創新團隊的帶頭人李紅俠作為代表領獎。
  • 呂彤欣:父親呂正操的鐵路情緣
    我父親呂正操在晚年常講,他一生只做了3件事「打日本、修鐵路、打網球」。歷史和機遇,成就了父親與鐵路的一段情。  父親1904年1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那時正值日俄戰爭時期,家裡的菜地就在南滿鐵路邊上。雖然從小就恨日本人,但是日本人管理鐵路的正點給父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就萌發了長大後管理鐵路的心願。
  • 全國鐵路10月11日起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樊曦)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0月11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第四季度列車運行圖,新圖安排開行列車較三季度進一步增加。其中,安排開行旅客列車9800列,安排開行貨物列車20163列。
  • 戶衛欽:疫情防控一線上的女「火車頭」,當好車輪的「B超大夫」
    「全國鐵路勞動模範」,「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戶衛欽便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她身材不高,幹練認真。只見她戴著口罩,忙而不亂,手拿探頭,如若「聽診」般輕盈地上下翻飛,同樣的動作時不時重複上幾遍甚至幾十遍;屏幕上,波形有規律地跳動,她專注的眼神「揪」著波形每一個細節,生怕錯過一丁點兒異常波動。「3位輪軸左側輪座鑲入部內側疑似裂紋,判定入廠!」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懷東:大別山深處的探寶人
    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地研所副所長張懷東。從事地質勘探事業以來,張懷東的無私與貢獻為人們所有目共睹,曾先後榮獲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全國地勘行業「最美地質隊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榮譽。2017年,張懷東不負眾望,先後獲得2017年全國十大「最美職工」、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 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樊會濤:砥礪奮進數十載 航空報國志不移
    來源標題: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樊會濤:砥礪奮進數十載 航空報國志不移 在飛彈的大家族中,空空飛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研製,為我國戰鬥機裝備上了一把利器,而把利器雕琢得更加鋒利的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空空飛彈研究院重點型號總設計師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奮鬥故事
    那一段時間,我每晚躺在床上想啊想啊,有時靈光一現,趕緊起床寫在紙上記住,第二天到工地與同事討論。經過3個月晝夜不息的思考、現場查看,最終我們解決了銷軸間隙不配套和節點強度薄弱等問題。」  陸建新把成果更多地歸結於自己的平臺:「全國有資質承接這種高精尖項目的企業沒有幾家,所以既然有機會參與,把項目高質量地幹完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