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總部為什麼陳列中國成昆鐵路象牙雕刻

2020-09-16 洛釗



如果有人問你,請你選擇三件事情來代表人類在20世紀創造的偉大奇蹟,你會說哪些?

我們看聯合國給出的答案是,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帶回來月球巖石。這兩項上天的傑作首次使人類跨越了外太空,代表了上個世紀人類的最高科學成就,理所當然地應該入選。

但是聯合國選出的第三件大事竟讓人有些詫異。那就是始於1958年底開始建設的中國成都到昆明的鐵路工程。這不是愚人節開的玩笑。現在你如果到紐約的聯合國大廈總部,就會親眼看到中國成昆鐵路的一件象牙雕刻藝術,月球巖石,前蘇聯人造衛星的模型都在這裡展出,每一天都會有各國的人在大廳裡頭觀看這些稀世珍寶。這珍貴的象牙藝術精品,濃縮了中國在險峻山區修建了一條鐵路幹線的偉大創舉。


聽來不可思議,與上天的前兩項成就相比,修鐵路似乎再怎麼辛苦無非也是地表工程。而且,全世界範圍內艱苦的鐵路工程也絕對不止一兩條。成昆鐵路到底有哪些不同尋常,能夠入選聯合國的獎項?這件象牙雕成的成昆鐵路是當年中國政府送給聯合國的兩件珍貴禮物之一。另一件禮物就是一副大型的工藝掛毯,上面繡的是我們中國的萬裡長城。


成昆鐵路與長城這兩個同時出現在聯合國總部大廈內的中國意象引起了人們很多的聯想。與萬裡長城一樣,成昆鐵路工程浩大,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奇蹟。與長城一樣,成昆鐵路對沿線乃至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為了修築這條鐵路,無數中華兒女付出了艱辛的代價,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更重要的是。與萬裡長城一樣,成昆鐵路已經幻化成了一種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的象徵。自尊,自強,自立、勇敢、甘於奉獻,敢於犧牲,再也不受外族的欺凌。


毛主席運籌帷幄,謀劃「大三線」建設

歷時12年,一項宏偉深遠的戰略決策,又是一部壯烈卓絕的中國英雄史詩。

四川古來陸路交通崎嶇難行,水路上險灘重重,自古以來對外交通都極為不便。古時候,長江可以說是走出四川盆地的唯一通道。但長江流經四川東部時。便形成了一系列的峽谷。峽谷蜿蜒縱橫,水流湍急,不利於航行。長江上遊危巖千尺,河槽縱橫,險象環生,礁石林立,水流千迴百轉,航道彎曲而狹窄。船行極有風險。


長江南部又有烏江天險在那裡阻隔。烏江水勢洶湧,多險灘,被視為水上交通的畏途。盆地北部僅有在懸崖峭壁上鑿成的木板棧道,人行其上晃晃悠悠,險象環生。西南的高山峽谷之間以索道相連,西北多高原,川西雪山望去更是一片茫然。

因此唐代大詩人李白留下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交通的真實寫照。毫無疑問。如果在巴山蜀水之間修建鐵路,無疑會極大地改變四川盆地連接西南邊陲的交通環境。但是新中國建立以後,有那麼多急切上馬的工程。有那麼多迫切的民生要改善。作為共和國的當家人,毛澤東主席當然更要權衡如何讓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而如果修建規模如此龐大的成都到昆明的鐵路,其耗費的資金將是天文數字。毛澤東不會不清楚這一點。


上世紀50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在全國的資源紛紛向西南邊陲傾斜,從而讓意向中的成昆鐵路建設成為毛澤東心中的刀刃。他說過,成昆鐵路一天不修好,我毛澤東一天睡不好覺。是什麼原因讓黨中央、中央軍委不惜調動大軍,一定要把成昆鐵路修建成功。

時間倒退到1964年。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新中國剛剛走出三年自然災害的困境,又面臨著沉重的國際壓力。中蘇已經分道揚鑣,並且有演變為敵對立關係的趨勢。雪上加霜的是這年的八月份,美國第七艦隊125艘軍艦,600多架飛機開進我國的北部灣,全面介入了越南戰爭。

戰火已經燒到了家門口,經歷過戰爭的卓越領導人當然明白,戰爭中首要的是生存,眼前的戰火威脅迫切而具體,一旦開戰,中國廣袤的大片平原就會變成一馬平川的戰場。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新中國70%以上的工業分布在東北和東南沿海地區。這種工業布局在戰爭當中顯得非常脆弱。東北的重工業完全處於前蘇聯轟炸機和中短程飛彈的覆蓋範圍之內。在東南沿海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工業區則暴露在美軍航空母艦的有效射程之內。一旦戰爭爆發,中國的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體系將會很快的陷入癱瘓。

一部恢弘的中國「大三線」史詩,一首氣壯山河的鋼鐵交響曲,發軔於毛澤東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縝密思考。8月30日,中央做出了將一部分對國家經濟及國防建設有重大意義的電子、能源、航空、兵器等相關工業相繼內遷西南、西北等戰略縱深地區的決定。這場工業大搬家,被定名為中國的「大三線建設」。


僅僅一個多月,「大三線」建設就已經全面展開了,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在全套獨立完整、門類齊全互相協調,使用實戰的交通能源基礎工業及國防工業體系,用心實在良苦。

為中華民族製作備份大三線建設前期的最重要的一幕,就是「兩基一線」,兩基就是以重慶為中心常規兵器工業基地和以攀枝花為中心的鋼鐵工業基地。一線就是修建成昆鐵路幹線。

這條長長的鐵路啊,為人類在險峻複雜的山區建設鐵路提供了思路,堪稱是世界鐵路史上的輝煌奇蹟。而創造這奇蹟的是一群普通的解放軍官兵,一群20歲上下為主體的年輕的鐵道兵隊伍。



成昆鐵路是怎樣勘測設計的

1952年底一支由鐵道兵和地方七人小組組成的分隊從宜賓出發,沿著金沙江而上,開始了成昆鐵路首次的實地勘測。

小分隊成員中有國內一流的選線專家和地質構造專家,有彝族人當嚮導。當時勘測隊一天行走十公裡,夜裡就寄宿在山洞或者露營。他們打著手電筒寫資料,用背包當桌子。

翻山越嶺時,常常手腳並用,其中一名藏族嚮導手一滑就落進了萬丈深淵。前進的道路上註定了艱險。在涼山勘測時,晚上下起了大雪,他們找到了一些無人看護的羊圈。天氣實在太冷,於是每個人就抱起了一隻羊來取暖。人一抱,羊就叫了起來,驚動了不遠處的主人,彝族主人當時就開了槍。彝族嚮導急忙用方言說明情況以後。彝族主人請他們進屋殺豬喝酒。


誤會消除了,小分隊也暫時安頓了下來。本來以為這是一齣喜劇,誰知道有一天隊員們上山勘測,只留下一個人守在鑽井機和帳篷裡的大量器材,等他們晚上回來時,卻看見那名留守隊員犧牲在了鑽機旁,帳篷裡的兩支槍也被土匪搶走了。

幾年當中,技術人員徒步勘測了相當於鐵路線長度十倍的一萬多公裡的山川,先後派出了5000多名地質測繪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了1500平方公裡的地質勘測。經過了300多個不同方案的淘汰,最終提出了成昆鐵路三條線路方案。


修建一條鐵路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這些歷史的真實記錄讀起來有些無聊和乏味,勘測的數字也是枯燥的,不是專業人員估計都會被直接忽略到,但這些數字的背後都是前期測繪人員深一腳淺一腳,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

一個人的一生能幹成的事情不多,僅僅這些早期的測繪工作就可能會耗費掉一個人寶貴的青春。這些測繪資料對於修建鐵路是不可或缺的,而這些往往是幕後的工作,對於修建者來說,自己的名字能否被記住不是最重要的。偉大的成昆鐵路,我也是建設者,這樣的評價也就夠了。

東中西三條線路的方案被提出以後如何取捨,蘇聯專家堅持認為,三個方案中只有中間可行,另外兩條線路尤其是西線根本就無法修建鐵路,這種觀點基本佔據了當時的上風。


但是誰也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討論不休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情況扭轉了線路的爭論。一億噸的鐵礦石儲量在南京大學徐克勤教授帶領學生發現攀枝花一帶有豐富鐵礦石的儲量,這一重大發現成為修建成昆鐵路西線的根本原因。

早在1935年底,北平地理研究所一位先生突然被派往會理,意外的發現是這裡並沒有想像中駭人聽聞的河流斷流景象。這裡的大山是那樣的荒蠻。有一天地質隊員的地質錘忽然在朱家寶山頭的石頭上敲擊出了星星點點的火星。而這塊兒石頭對地質錘的引力極強。當時就斷定為磁異常,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把地質錘敲出了一個巨大的礦藏。

1940年8月,這些地質隊員們去找礦,果然發現了鐵礦苗頭,他們不禁欣喜若狂。他們採集鐵礦石標本,用了足足六匹馬拖回了西昌,經化驗認定礦石裡有鈦金屬。


接著,地質錘又在那裡發現了儲量可觀的煤炭。測試結果蘊藏量至少有一億噸之多。攀枝花這個巨形的寶藏,初步探明儲量和綜合利用的價值為七億噸,鐵礦石的儲備量三億噸,煤礦的儲備量以及鉬鎳金鉑族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等51種,同時周邊地區還有幾十億噸的遠景儲備。

中國興奮了,在西南的崇山峻岭深處,在這個以攀枝花命名的城市原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聚寶盆,突如其來的重大發現震動了新中國的決策者,與今天不同的是,新生的國家是多麼需要這些鋼材呀,造槍造炮需要鋼材,修建鐵路需要鋼材,共和國到處都在建設,人們憧憬著在這裡建設一個巨大的鋼鐵基地,再用火車把這些鋼材源源不斷的運出來。有了這些鋼鐵,國家的實力就會大大增強。


問題清楚了,哪一條線路經過攀枝花這座城市,成昆鐵路就順著哪條線路來修。西線是唯一能夠經過攀枝花市的設計方案,爭論戛然而止。周恩來總理親自拍板,成昆鐵路線要順著川西這條線開發。穿過幾十年的歷史迷霧。我們終於找到了成昆鐵路為什麼要大拐彎兒的原因。

但正如我們一再強調的那樣,任何決策都離不開時代的大背景。如果你或者父輩們經歷過大量鋼鐵的特殊時代,你就會明白新中國對於鋼鐵的渴望之極,而不是像今天這樣的鋼鐵產能嚴重過剩。


讓規劃者預料不到的是鐵路線雖然只是多拐了200公裡,但是西線開發的險峻確實是超出了人們所能想像的險峻。這條線路的設計是由海拔500米的川西平原沿著大渡河、牛日河而上,進入荒涼的大涼山,穿越海拔2200多米的沙木拉達隧道以後,沿著安寧河、雅礱江再下行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裡,再沿著龍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的滇中高原。


換句話說,這些落差極大的地區,大都是沿著大裂帶發育的構造河谷,由於地質構造運動的影響,有500多公裡位於地震烈度七至九度的地區,河流峽谷兩岸分布著數百米高的陡壁和懸崖,較大的滑坡帶近200處,危巖落石近500處。總而言之,成昆線要穿越大斷裂帶,涉及難度之大和工程之艱巨,都是前無古人世界罕見的創舉。


曾幾何時,一些外國人得知中國要在這裡修建一條鋼鐵大動脈,無不嘲笑著說,中國人簡直是瘋了,有的權威甚至預言,即使建成了鐵路,狂暴的大自然也必將使它變成一堆廢鐵。中國人有志氣,一定要用事實粉碎這無恥讕言。

相關焦點

  • 行走成昆線丨風雨成昆線 三代鐵路情
    1964年,陳大平參軍入伍,成為鐵道兵的一員,剛入伍,就投入到了成昆鐵路的建設中。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打破了外國專家認為這裡不可能修成鐵路的斷言,通車那一天,陳大平終生難忘。成昆線通車,陳大平也退伍了。之後,他選擇到原成都鐵路局彭山工務段工作,直到退休,陳大平與成昆鐵路相伴整整37年。
  • 呂彤欣:父親呂正操的鐵路情緣
    1958年1月,朱德總司令兩次找父親,要他寫一份關於修建內昆線的報告。  1958年8月21日,在中央全會上,由於大家對西南三線鐵路建設的認識不統一,毛主席努力說服大家:「如果大家(想)不通,下次會議到成都去開,然後騎毛驢到西昌去。」  1964年,父親受命負責西南三線(成昆、川黔、貴昆三線)鐵路的修建。我從小隨父親走南闖北,耳聞目睹。
  • 法媒:禁止交易象牙!猛獁象牙化石成雕刻家新寵
    法國「Ouest-France」網站8月8日文章,原題:由於中國禁止交易象牙,越來越多人瞄準了它的替代品——猛獁象牙自2017年3月中國全面禁止買賣象牙起,雕塑家和工匠將目光轉向了另一個新的市場。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平原沉睡數世紀的猛獁象牙化石,正成為他們的新寵。
  • 成昆鐵路山體崩塌現場無人機搜尋!生命探測儀暫未發現13失聯者
    成昆鐵路涼紅至埃岱站間高位巖體崩塌險情救援仍在進行,24名正參與成昆鐵路搶險清淤的工作人員遇險,初步統計仍有13人失聯。8月15日,南都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獲悉,崩塌險情發生後,鐵路、武警、消防、醫護等搶險救援人員已陸續抵達現場,專業救援隊伍通過無人機搜尋等方式全力搜救失聯人員。
  • 凍土下1500萬頭猛獁象長眠,象牙成搖錢樹,猛獁象肉成「美食」
    猛獁象牙成了俄羅斯淘金者的搖錢樹象牙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國都認可的高檔裝飾品,它的質地溫潤細膩,色澤又很特別,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象牙貿易的巨大的利益帶來的是大象的滅頂之災。1979年,非洲大陸有130 萬頭大象,如今僅存約41.5 萬頭,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平均每年有多達2萬頭大象慘遭非法盜獵。
  • 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的什麼市 聯合國總部的地理位置
    聯合國,是一個國際組織。目前,聯合國會員國主要有193個,以及2個觀察員國。其中,亞洲一共有39個會員國,中國也在其中。聯合國最初,是有關國家為了在具體事務上開展合作而成立國際組織。那麼,最初聯合國總部設在哪裡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 為何國人強烈反對,把聯合國總部搬到中國?後果比你想得更嚴重
    聯合國為了表彰美英蘇中法在二戰中做出的貢獻,就設立了五個常任理事國,以這五個國家為代表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早期的中國雖然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中國並不是很強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不行。隨著中國逐步發展起來,中國的國力也越來越強,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就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把聯合國總部搬到中國來?
  • 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汪伯華:南昆線上守護神
    27日 07:05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何 明 黃有賢 編輯:覃鴻圖 南昆線上的守護神
  • 成昆鐵路複線又有新進展!峨米段「卡脖子」工程成功合龍
    魯智勇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成昆鐵路複線僅剩的峨眉至米易段建設一線傳來好消息:10月8日晚23時許,經過施工人員連續奮戰,由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承建的瀘沽安寧河雙線特大橋跨京昆高速連續梁於既定節點時間順利合龍,為下一步架梁、鋪軌創造了有利條件。
  • 國人為何強烈反對,將聯合國總部搬到中國?後果比你想得更嚴重
    到了現在,當時牽頭建立聯合國的美國自身的影響力正在不斷的下滑,而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的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正在不斷的增大,因此很多的國家都提出了想要將聯合國總部遷去中國的建議,沒想到的是我國人民強烈反對這項建議。
  • 禁售大象象牙後,替代品猛獁象牙化石又讓人們陷入新一輪擔憂
    為了維持歷史悠久的雕刻和收藏傳統,無法再使用象牙進行創作後,許多中國手工匠將目光轉向了已滅絕的猛獁的長牙。而他們收集的這些猛獁象牙來自於一個出人意料的地方:俄羅斯北極地區逐漸融化的永久凍土層。猛獁象牙被認為是一種更合乎道德的大象象牙替代品,因為它不需要通過盜獵活著的動物來獲取。
  • 猛獁臼齒——開創象牙雕刻的新市場
    提起猛獁牙雕,很多人都知道是猛獁象的外象牙所製作的雕刻工藝品。可是你知道嗎?
  • 為何國人強烈反對,將聯合國總部搬到中國?因為弊大於利
    於是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開始尋求和平,就建立了聯合國。1945年,包括中國,蘇聯,美國,英國在內的50個國家在美國的舊金山籤署了《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起初是為了促進世界和平和國際間的合作,但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聯盟隨之瓦解。
  • 美媒:中國非法象牙價格「腰斬」 給非洲象群帶去生機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美媒稱,肯亞「拯救大象組織」研究發現,中國國內的非法原牙價格在過去18個月裡下跌了近一半。不斷提高的公眾意識、中國關於禁止象牙貿易的承諾、廣泛深入的反腐運動以及增速放緩的中國經濟都成為打壓象牙價格的因素。
  • 握在手裡的鳥頭,比象牙還血腥的真相
    盔犀鳥的頭胄,也就是它喙上面的盔狀物,與其他犀鳥的頭胄有所不同,由它雕刻出的工藝品美輪美奐,在中國被稱為「文玩鶴頂紅」。頭胄也因此成了這個物種的「烈性毒藥」,他們脖子上那抹「文玩鶴頂紅」,正是它們全物種共同飲下的「鶴頂紅」。
  • 湖南繁忙的高鐵站,是連接京廣高速鐵路與滬昆高速鐵路的樞紐站
    從目前長沙所具有的發展優勢上說,很多城市由於不同的發展方式,也促使很多城市對高鐵站的需求性是不同的,例如說長沙的鐵路交通線密集程度就很高,也與其它線路對比來說,它們的線路發展意義也大有不同,而高鐵站的打造則更是長沙最具代表,無論是規模、所穿過的高鐵線,還是從區域間表現中看,很多城市也會因此變得更重要的了,所以對這座高鐵站點的發展意義也就更大的了,對它也有介紹必要性。
  • 非洲大象偷獵活動連續5年減少 全球截獲象牙數量創新高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英媒稱,一項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範圍內截獲的象牙數量突破歷史記錄,非洲大象偷獵活動也連續第五年下降。但有關機構認為,還不應該放鬆警惕。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4日報導,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的這份報告表示,去年有大約40噸偷運象牙被追回。
  • 中國「象牙女王」被判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20世紀60年代,為了建設坦贊鐵路,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了斯瓦希裡語專業。本來在插隊的楊鳳蘭抓住了機會,並最終成了該專業的首批畢業生。一畢業,楊鳳蘭就開始為坦贊鐵路建設項目擔任翻譯,並且在坦尚尼亞成家,生下一女,為了紀念非洲的經歷,女兒的名字還專門用了一個「非」字。後來,她擔任坦尚尼亞中非民間商會副主席,積極活躍於中非關係的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