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美媒稱,肯亞「拯救大象組織」研究發現,中國國內的非法原牙價格在過去18個月裡下跌了近一半。不斷提高的公眾意識、中國關於禁止象牙貿易的承諾、廣泛深入的反腐運動以及增速放緩的中國經濟都成為打壓象牙價格的因素。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2月8日報導稱,全球第一大象牙市場的需求量正在逐步下降,這就給不斷減少的非洲象群帶去了生機。只是尚無跡象表明這一輪盜獵危機已經到了盡頭,每年仍有數萬頭大象慘遭屠戮。
報導稱,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富裕,國內原牙價格在2014年以前的4年裡上漲了兩倍,平均批發價達到每公斤2100美元。但中國禁止象牙貿易的承諾以及蓬勃開展的公共宣傳行動似乎已經扭轉了形勢。
「拯救大象組織」發現,截至2015年11月,原牙價格已經跌到每公斤1100美元。
報導稱,全球知名的大象保護人士、「拯救大象組織」創始人伊恩·道格拉斯-漢密爾頓說:「我感到非常振奮,但我也非常謹慎,因為我知道這種事情會捲土重來。雖然亮點是有的,但我們看到的總體情況是,捕殺大象的行為在非洲大部分地區仍然屢禁不止。」
道格拉斯-漢密爾頓表示,他相信中國關於禁止國內象牙貿易的承諾對於打壓需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道格拉斯-漢密爾頓聲稱對中美兩國表現出的領導力感到興奮不已。
「拯救大象組織」報告的撰稿人露西·瓦因和埃斯蒙德·馬丁表示,他們對8座中國城市進行了為期數周的實地調查,沒有看到一件象牙製品被成功轉手。兩人表示,雕刻師和商家都抱怨說經濟增長放緩(再加上反腐運動導致所有奢侈品銷量下跌)給象牙貿易造成了嚴重打擊。
報導稱,雕刻精美的象牙製品既是身份的象徵,又能充當人氣禮品,為生意鋪路。不過,觀念上的轉變與反腐行動嚴重打擊了這方面的需求。
國際「野生救援協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美國「非洲野生生物基金會」和「拯救大象組織」發起的各種活動似乎引起了很大反響。這些活動得到中國官方媒體和私營公司的支持,由籃球明星姚明等本土名人負責代言。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調查發現,對象牙製品有購買慾望的人群比例從2013年的7%下降到2015年的區區1%。野生救援協會的調查同樣顯示,認為「偷獵大象造成了問題」的人群比例有了很大提升,從2012年的47%上升到2014年的71%。
野生救援協會執行長彼得·奈茨說:「中國象牙價格被腰斬對於結束非洲象牙危機而言代表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步。雖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這對於非洲大象來說確實是好消息,取得這一進步應該是中國政府的功勞。對大象來說,道路前方還有希望,並非只能滅絕。」
報導稱,今年10月,一名負責動物保護工作的美國政府官員表示,中國關於禁止象牙貿易的法律很可能在大約一年內準備完畢。
但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亞洲地區主任格雷絲·加布裡埃爾認為,中國政府內部對於回購現有合法象牙的方案還是有一點牴觸,有官員更願意逐步消化掉剩餘庫存。
加布裡埃爾警告說,這種漸進式方案很可能引發「搶購潮」,象牙商人會考慮趕在禁令生效前轉手儘可能多的象牙。「任何推遲實施貿易禁令的方案都會帶來非常危險的後果。」
中國在2008年購買了一批合法象牙,然後逐步提供給雕刻作坊,眼下還存有一小部分。有專家認為,這種合法貿易為大規模地下非法貿易提供了掩護。
報導稱,即使中國國內實施禁令,有專家警告說交易活動還是很可能轉移到寮國、越南、緬甸等鄰國,這些地方已然存在大量向中國消費者提供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商家。還有商人準備把象牙偽裝成合法的猛獁牙。
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亞洲項目主任艾利·耿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執法。」
報導稱,「拯救大象組織」創始人道格拉斯-漢密爾頓曾調查發現,從2010年到2012年有10萬頭大象因為象牙被獵殺。道格拉斯-漢密爾頓介紹說,從最新研究來看,「截至2014年底的獵殺率並沒有明顯改善」,只是肯亞境內的盜獵活動有所減少。
「這是一場持久戰。」他說,「我們經歷過這種過程,那是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當時打贏了,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再贏一次。」(編譯/劉子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中國執法部門查沒銷毀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