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象偷獵活動連續5年減少 全球截獲象牙數量創新高

2020-11-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英媒稱,一項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範圍內截獲的象牙數量突破歷史記錄,非洲大象偷獵活動也連續第五年下降。但有關機構認為,還不應該放鬆警惕。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4日報導,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的這份報告表示,去年有大約40噸偷運象牙被追回。過去十年間,非洲共有11.1萬頭大象被非法獵殺,目前大部分地區的獵殺活動正在減少。

報導說,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報告對這一現象表示歡迎,但同時也認為應保持些許謹慎。該組織秘書長斯坎倫表示,「雖然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但其實任務還遠未完成」。

報告認為這次破紀錄的截獲量應該歸功於更好的公眾意識和執法力度。但同時,報告強調,在非洲,被雕刻成手鐲、吊飾的象牙數量卻在增加,因為直接將象牙出口到亞洲會更容易被攔截。

報導稱,斯坎倫說,東非地區的消息尤為喜人,過去十年間這一地區深受獵殺的打擊,不過「2016年的分析顯示整體的獵殺趨勢已經下降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

報導還稱,雖然波札那、南非和納米比亞的形勢較好,但過去十年中非地區的「大象數量急劇減少」,而且「非法獵殺的程度仍然非常高」。

相關焦點

  • 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減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活動減少。研究人員認為,偷獵率下降,得益於中國象牙交易禁令導致象牙需求減少,還由於一些非洲國家政府採取了行動。不過他們指出,雖然情況大有改善,偷獵問題仍然存在,大象依舊處於危險之中。
  • 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者大屠殺觸目驚心-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
    在喀麥隆的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人們發現了大量大象屍體,一個備受歡迎的觀賞野生動物的旅遊勝地就這樣因為兇殘的偷獵行為淪為大象墳場。據悉,偷獵分子在這座公園一次就屠殺了35頭大象。大象一度是一個非常昌盛的種群,但由於猖獗的象牙貿易,數量不斷減少。專家指出如果不能及時採取行動加以遏制,非洲的大部分大象將因為人類的貪婪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 【遊俠導讀】目前,全球大象數量持續減少,尤其是受到象牙工藝品...
    據美國網站報導,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全球大象數量在100萬頭以上,而十年之後大約有60萬頭大象慘遭屠殺,死於人們對象牙工藝品的瘋狂追捧。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塞繆爾-瓦塞爾(Samuel Wasser)稱,現今,非洲大象數量不足40萬頭。
  • 英媒:全球大象數量不斷減少 或被逼入滅絕境地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10日報導,縱觀整個非洲,大象和人類正處於激烈的衝突之中。人類即將贏得勝利。100年前,這片大陸上生存著1000萬頭大象。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大象的數量銳減至130萬頭。大象的生存範圍也是一樣,象群的棲息地越來越小,分布的國家也日益減少。報導稱,如今,非洲僅存40萬頭大象,將近三分之一分布在波札那這個相對安全的天堂。
  • 【深度】爭議大象買賣:非洲象與人的困境
    該國5月時已證實,近年來正向中國和杜拜出售活體大象。擁有大象數量最多的波札那則考慮允許獵殺大象,將大象肉列為食用肉。飽受乾旱困擾的納米比亞也在6月中旬宣布出售包括大象在內的1000頭野生動物,以換取資金支持動物保護事業。辛巴威、尚比亞、納米比亞和波札那還將聯合起來,呼籲取消全球象牙貿易禁令,賣出各國的象牙庫存。
  • 非洲象種群數量驟降 對野生動植物保護需增強國際合作
    1979年到2016年,非洲象種群數量從130萬頭降至41.5萬頭。  「減少偷獵大象的最偉大一步」  在國際野生動植物走私活動中,象牙走私一直備受關注。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18年9月發布的數據,1979年,非洲大陸有130萬頭大象,而截至2016年已經銳減到41.5萬頭。每年死於盜獵的非洲象約為2.5萬頭左右。
  • 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原標題: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9月25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
  • 在非洲,越來越多的大象不長牙
    和其他非洲象不同,這群大象中無論公母,許多都沒長獠牙,或者只長了很小的兩顆。那是長達17年的莫三比克內戰留給這個種群的集體印記。內戰期間,戈隆戈薩保護區90%的大象被屠殺,數量從4000多頭降到了三位數。象牙流向市場,換來的資金被投入戰爭,象肉則供戰士食用。一些沒有獠牙的大象,因「沒有價值」,成為浩劫的倖存者。
  • 非洲大象不再長象牙,或是獵殺改變了基因
    現在越來越多的非洲大象,出生就沒有象牙,這是因為幾十年來,盜獵者一直獵殺擁有好象牙的大象,因而徹底改變了它們的基因。研究人員指出,現在一些地區的雌性大象98%沒有象牙,而以往的發生率平均僅2%到6%之間。
  • 非洲大象數量逐年下降 走私象牙現象猖獗
    【環球網綜合報導】非洲大象面臨著重大危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6月17日報導,由於象牙走私嚴重,獵殺速度超過大象成長速度,使大象數量逐年下滑,走私象牙的數量已經超過亞洲。貧窮、疏於管理和對於非法象牙需求增加,是導致走私象牙猖獗的三大元兇。
  • 非洲大象數量急劇下降!全球倡導保護野生象群!
    這兩家動物園認為,史瓦帝尼大象數量過多。但「挽救野生大象聯盟」說,史瓦帝尼大象數量過多是相對而言,這個非洲小國的兩個保留地中,總共才有36頭大象。 「挽救野生大象聯盟」是由英國和美國的三家動物保護組織組成。 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因象牙自古以來被視為珍貴之物,收藏者眾多,故而令到大象數量急劇下降。大象長期遭到人類屠殺,現已被列入瀕危物種之一。
  • 非洲偷獵簡史:「叢林肉」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的捕殺狂潮!
    引言 近年來,隨著教育水平和環保意識的普遍提高,人們對於動物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愈來愈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抵制野生動物製品,採取行動以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事實上,除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氣候變化之外,「偷獵」亦是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 驚 非洲大象竟銳減三成!
    1969年,「拯救大象」組織的創始人、經驗豐富的保護主義者Iain Douglas-Hamilton使用空中計數法和問卷調查法,進行了最早的覆蓋全非洲的大象普查。那次調查估計大象有130萬頭,這一數據在業內爭議頗大。10年後,專家們稱大象的數量為大約60萬頭,凸顯了偷獵帶來的危機。自此之後,大象的數量變化曲線一直都是個謎。
  • 非洲大象「進化」不再長象牙
    德國RTL電視臺14日報導,在非洲莫三比克,越來越多的大象天生沒有象牙。大象研究專家認為,這是大象通過「進化」來實現自我保護。莫三比克偷獵象牙的情況極其嚴重,幾十年前,公園內仍然有4000頭大象,今天這個數字只有三位數。來自美國等地的大象研究專家調查發現,1992年後,在該公園出生的雌象竟有1/3沒有象牙。
  • 剛果22頭大象慘遭屠殺象牙被割(圖)
    上升趨勢:在非洲新富裕階級日益增長購買力的驅使下,大象和犀牛的非法捕獵呈現上升趨勢。最大挑戰:監控全球動物貿易的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表示:「從繳獲的大象牙數量來說,2011年是20多年裡最多的一年。我們一直在跟蹤這個趨勢。」
  • 非洲大象大規模死亡,背後原因不簡單!
    以波札那為例,豐富的非洲象資源令其成為旅遊勝地,備受國際遊客青睞。在波札那首都機場,矗立著一座大象雕刻,由象牙製成,這些象牙全部來源於自然死亡的大象。波札那旅遊業因非洲象而繁榮,成為了該國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然而,這些被當地國家視為「寶藏」的大象,卻令當地民怨四起。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養不活人,還要養大象。
  • 為什麼非洲雌象不長象牙了?是自然選擇,還是偷獵者造成的?
    但是根據德國電視臺報導,在沒有盜獵的時代裡,只有2%-4%的雌性非洲象不會長出象牙,但現在約有53%的成年雌性大象以及35%的新生雌性大象都沒有象牙了。在盜獵活動最頻發的時候,雌象沒有象牙的比例達到了98%。這並不是雌象能夠控制自己的演化,而是擁有象牙的大象都被殺了,而能夠存活至成年的大象,都是沒有象牙的。
  • 研究顯示非洲象死亡數量大於出生數量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周一發表的論文顯示,非洲脆弱的大象數量下降速度可能可比以前估計的更快。
  • 非洲大象偷獵,離中國有多近對話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奇姆·施泰納
    僅2011年非洲就有約4萬頭大象被獵殺,而整個非洲大陸僅有過去十年間,在死亡大象中,非法獵殺佔比從25%飆升到60%-70%。 (Darren Potgieter/圖)盜獵者把象牙賣到中國,價錢是其他地方的十倍。當我們在談論象牙偷獵走私時,在阿奇姆·施泰納看來,我們是在談論「一代人」,不僅僅是象牙。但數據是殘酷的。「(大象)偷獵更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