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者大屠殺觸目驚心-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

2021-01-09 快科技

在喀麥隆的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人們發現了大量大象屍體,一個備受歡迎的觀賞野生動物的旅遊勝地就這樣因為兇殘的偷獵行為淪為大象墳場。據悉,偷獵分子在這座公園一次就屠殺了35頭大象。大象一度是一個非常昌盛的種群,但由於猖獗的象牙貿易,數量不斷減少。專家指出如果不能及時採取行動加以遏制,非洲的大部分大象將因為人類的貪婪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一次屠殺35頭

在正式禁止全球象牙貿易以保護非洲大象種群20年後,人們在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大象墳場。在這座國家公園,兇殘的偷獵者一次就屠殺了35頭大象。3月,攝影師讓-弗朗索瓦?拉格羅特在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用鏡頭記錄下觸目驚心的屠殺現場景象。在發生大屠殺慘劇之後,有人看到一頭驚恐的小象蜷縮在母親的屍體旁,久久不肯離去。屠殺過後的整整一周內,拉格羅特在這家國家公園就只看到這一頭活著的大象。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據當地行動主義者透露,從進入2012年到現在,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可能有多達400頭大象命喪偷獵者之手,幾乎相當於這座公園大象數量的總和。喀麥隆的大象數量一度位居非洲第一,一個世紀時間裡,這裡的大象數量已不到5000頭。由於猖獗的象牙貿易和有組織的偷獵行為,很多非洲國家的大象都面臨滅絕風險,喀麥隆便是其中之一。

兇殘的偷獵者用鏈鋸鋸斷大象的象牙,導致大象面部全非,大象的屍體則被他們棄之一旁。據悉,一顆尺寸較大的象牙可以賣到1萬英鎊(約合1.5萬美元),暴利面前,很多偷獵者紛紛將黑手伸向無辜的大象。偷獵者往往是當地的貧苦百姓,但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發生的慘劇是個例外。這一次,偷獵者團夥作案,騎馬跋涉1000英裡(約合1600公裡),從中非的蘇丹和查德來到布巴-尼德吉達,而後用機關槍射殺大象。

象牙需求是罪魁

拉格羅特效力於一家打擊野生動物犯罪的非政府組織。3月初,他冒險進入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用鏡頭記錄下可怕的大象墳場景象。當時,這座國家公園已經被士兵封鎖。目前,喀麥隆政府已派出士兵在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巡邏,但令動物保護者擔憂的是,這個時候才採取行動可能已經太晚了,無法拯救這座公園的大象命運。

拉格羅特說:「整個非洲的偷獵大象行為都異常猖獗,讓人感到非常可怕。偷獵者騎著馬,手裡拿著武器,你很難與他們對抗。他們用大象肉賄賂當地村民,讓他們不要向政府告密。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大象慘遭毒手。當地政府禁止記者靠近大象屍體,防止他們拍照,因為這會影響喀麥隆的形象。此外,這也導致記者無法了解被屠殺的大象的具體數量。」

拉格羅特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有助於保護喀麥隆的大象,最近的偷獵行為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為遠東地區的象牙需求,尤其是中國。由於財富的增加和對象牙珠寶首飾及藝術品的喜愛,數百噸象牙被運抵遠東國家。拉格羅特表示軍方精英部隊已經被派往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保護這個自然保護區,打擊偷獵者。可惜的是,在瘋狂逃竄時,沒有一名偷獵者被軍方抓獲,反而有一名軍方司機在槍戰中受傷。

拉格羅特說:「目擊者稱槍戰持續了6分鐘,共聽到63聲槍響。在發生槍戰的地方共發現35頭大象屍體,幾公裡外又發現10頭大象屍體。象牙被偷獵者裝進玉米袋內。他們沒有抓獲一名偷獵者,有人看到偷獵者騎馬逃往北面的瓦薩國家公園,向當地村民詢問大象走廊的地點。」

一年查獲24公噸象牙

英國廣播公司《廣角鏡》欄目組進行的調查發現,當前的全球象牙貿易是自1989年頒布禁令以來最為猖獗的,肯亞、坦尚尼亞和剛果均出現屠殺大象以獲取象牙的慘劇並且愈演愈烈。

2011年在非洲和亞洲港口查獲的象牙達到24公噸,比2010年增加一倍。這一年,共有大約2500頭大象命喪偷獵者之手。在肯亞北部的桑布魯——3年來大象數量銳減四分之一——《廣角鏡》攝製組發現了一頭懷孕母象的屍體。在香港,記者們發現象牙被工匠製成工藝品,很多出售的象牙工藝品沒有相關官方文件,說明來自非法渠道。

很多批評人士譴責禁止全球象牙貿易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最近做出的一項決定,即非洲國家可以出售查獲的象牙,這可能刺激了象牙的需求。世界自然基金會剛果盆地保護計劃負責人阿拉德-布洛姆博士表示:「幾十年來,我一直致力於拯救非洲大象的命運。喀麥隆發生的大象屠殺慘劇是我記憶中最可怕的偷獵行徑。由於亞洲的象牙需求不斷增長,偷獵活動日益猖獗。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採取行動加以遏制,非洲的大部分大象將因為人類的貪婪永遠從地球上消失。」(文/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減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活動減少。研究人員認為,偷獵率下降,得益於中國象牙交易禁令導致象牙需求減少,還由於一些非洲國家政府採取了行動。不過他們指出,雖然情況大有改善,偷獵問題仍然存在,大象依舊處於危險之中。
  • 驚 非洲大象竟銳減三成!
    坦尚尼亞恩戈羅恩戈羅(Ngorongoro)保護區裡進行的一場大象普查發現:大象的數量比之前預計的要少。坦尚尼亞成了遭受象牙偷獵的重災區。在其中15個過去記載了大象數量的國家裡,共有144000頭大象在過去十年間因偷獵或棲息地破壞而喪生。據估計,目前的大象死亡率(多數由偷獵造成)為8%,也就是說,就是每年約有27000頭大象慘遭屠殺。森林大象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由於在空中幾乎無法看到它們,因此,此次普查並未將其數量計算在內。
  • 犀牛偷獵者被一頭大象殺死,屍體不堪入目,只能說善惡終有報
    由於犀牛的體型非常的龐大,偷獵者只能用槍枝把犀牛打傷,再活生生的把犀牛角從它們的頭上割下來,這種行為是非常殘忍的,然而,上天似乎是看到了這些偷獵者的惡行,南非的一個偷獵者被大象襲擊了。犀牛偷獵者被一頭大象殺死,屍體不堪入目,只能說善惡終有報,這個偷獵者之前獵殺過不少的野生犀牛
  • 辛巴威也出現大象「神秘」死亡事件,已排除偷獵和氰化物中毒可能
    繼非洲國家波札那3個月內275頭大象離奇死亡之後,其鄰國辛巴威也有大象「神秘」死亡。美聯社報導稱,辛巴威國家公園8月30日表示正調查該國西部森林中11頭大象死亡原因,目前已排除氰化物中毒和偷獵可能。
  • 非洲大象偷獵,離中國有多近對話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奇姆·施泰納
    僅2011年非洲就有約4萬頭大象被獵殺,而整個非洲大陸僅有過去十年間,在死亡大象中,非法獵殺佔比從25%飆升到60%-70%。 (Darren Potgieter/圖)盜獵者把象牙賣到中國,價錢是其他地方的十倍。當我們在談論象牙偷獵走私時,在阿奇姆·施泰納看來,我們是在談論「一代人」,不僅僅是象牙。但數據是殘酷的。「(大象)偷獵更嚴重了。」
  • 剛果22頭大象慘遭屠殺象牙被割(圖)
    野蠻:在剛果加蘭巴國家公園,直升機載偷獵者從空中槍殺了22頭大象,它們的屍體堆滿一地。這個場景充分說明了這些非法獵人的野蠻。屠殺: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警察本月初在南非調查非法狩獵犀牛的場景,一名匹蘭斯堡國家公園反偷獵護林軍士兵站在他們身邊護衛。
  • 抓住那個偷獵賊!高科技成了非洲應戰的最後武器
    蘭加斯表示:「如果沒有這些設備,很難伏擊偷獵者。很多偷獵者已經被捕,我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我想現在已經有100多人被捕了。」最近,蘭加斯抓獲了數十名被翻案起訴的偷獵者。在這一地區,大多數人都為獲得叢林肉而偷獵,但護林員們也必須追逐在馬賽馬拉遊蕩的大象偷獵者,這片廣袤的大草原也是獅子、豹子和獵豹的家園。
  • 「大象最後的避難所」幾周內,有近90頭大象被捕殺……
    BBC報導,動物保護主義者在波札那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附近發現了近90頭大象的屍體。波札那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境內有13萬頭大象,佔總數量的37%,是非洲各國中數量最多的。由於良好的反偷獵武裝管理,波札那被認為是「大象在非洲最後的避難所」。
  • 在非洲,越來越多的大象不長牙
    然而,大象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停止流血。貧困和動蕩常年困擾著這個國家,偷獵活動依然猖獗。據英國《獨立報》報導,以尼亞薩自然保護區為例,大象數量已從2011年的1.2萬頭驟降至1500頭,平均每天有4頭大象死於偷獵者之手。
  • 非洲出現大象大死亡事件,三個月內數百頭大象倒下,原因暫時未知
    大象是最受來到這裡的遊客們歡迎的野生動物。波札那是非洲大象種群的大本營,擁有超過13萬頭草原象,約佔非洲大陸大象總數的三分之一。然而,在今年的一段時間裡,人們發現當地的大象陸續離奇地死亡,三個月內就有數百頭大象倒下,在很多地方都發現了大象的屍體。
  • 非洲大象偷獵活動連續5年減少 全球截獲象牙數量創新高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英媒稱,一項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範圍內截獲的象牙數量突破歷史記錄,非洲大象偷獵活動也連續第五年下降。但有關機構認為,還不應該放鬆警惕。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4日報導,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的這份報告表示,去年有大約40噸偷運象牙被追回。
  • 大草原上最「難死」的動物,躲過了偷獵者,卻誠服中國這個民族
    如果說除去人類,在地面上可能就只有大象沒有天敵在大草原上就有著天空領域的王者,大草原上最「難死」的動物,躲過了偷獵者,卻誠服中國這個民族。這種動物就是鷹,鷹在自己的領域幾乎是沒有天敵的,除非生老病死,一般也不會遭到其它獵食者的捕殺
  • 波札那至少5頭白犀牛一個月內遭偷獵
    新華社哈博羅內12月11日電(記者滕軍偉)波札那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證實,該國至少有5頭白犀牛在11月遭不法分子偷獵。「11月,至少有5頭白犀牛被偷獵。」波札那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管理局發言人萊塞霍10日告訴新華社記者。
  • 非洲偷獵簡史:「叢林肉」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的捕殺狂潮!
    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非洲的偷獵活動達到了空前猖獗的程度,造成了嚴重危機,非洲大陸的大象和犀牛種群尤其面臨著滅絕的風險——這兩種動物,並不屬於「叢林肉」的範疇,也沒有人以其肉作為食物,它們被捕殺都是因為國際市場對於象牙、犀牛角及其製品的狂熱需求。
  • 非洲數百頭大象集體「猝死」,又是偷獵者做的?網友:該重視了
    大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動物,而大象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的強壯,確實大象的生命力在很多的動物中是比較強的。但是近期在非洲數百頭大象集體「猝死」,有人覺得又是偷獵者做的?其實事情的真相併沒有那麼簡單,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 是自然選擇,還是偷獵者造成的?
    由於這些沒有象牙的大象存活了下來,所以它們在生育後代時,會再次將自己無象牙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我們知道,基因有隱形和顯性之分,如果無象牙是顯性基因,那麼它生出的後代有些可能會沒有象牙,而有些可能會有象牙。然而,盜獵者會將有象牙的大象獵殺,這樣一來有象牙的基因進一步被淘汰,無象牙的基因者會被保留,最終導致無象牙基因在象群中擴散,導致越來越多的大象沒有象牙。
  • 陸地上的龐然大物,偷獵者的首選對象
    尤其在大象這樣的龐然大物面前,心生敬畏的同時,也讓人有一絲擔憂。1997年《華盛頓公約》大會,為了保護愈加稀少、瀕危滅絕的大象,肯亞等國呼籲對象牙貿易實施20年的禁令,遏制非法交易,嚴懲偷獵行為,防止大象滅絕。在大美非洲,我們的專欄作家王儉美先生幸運地與它們相遇,讓我們且關注且珍惜吧~~非洲草原象是莫三比克等國的國獸。
  • 大象和犀牛沒了象牙和牛角必死嗎?為什麼?
    但是,在滅絕之前,在21世紀初,剛果瓜蘭巴國家公園還擁有世界範圍內的僅存的8隻,為了保護它們不被偷獵,官方甚至派了荷槍實彈的軍人24小時不間斷的保護,而且為了保險起見,在僅剩下2頭後,工作人員還是決定將它們的犀牛角鋸掉,以防止偷獵的發生,而被鋸掉角之後的犀牛依然好好地活著。不過由於種群數量過於稀少,隨著最後兩頭北部白犀牛的自然死亡,它們還是滅絕了。
  • 非洲南部有數百頭大象神秘死亡
    在波札那北部,已有350多頭大象因不明原因死亡,科學家稱這是一場「保護災難」;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後勤困難,當地政府尚未能夠測試組織樣本。 波札那旅遊部證實,5月初,12頭大象在著名的奧卡萬戈三角洲神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