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個偷獵賊!高科技成了非洲應戰的最後武器

2020-12-06 網易科技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小小

微信|公號ID:WYKXR163

在肯亞的馬賽馬拉(Maasai Mara)國家保護區,配備了熱成像攝像頭和無人機的護林員正在打擊全副武裝的偷獵者,科技正成為這場反偷獵大戰的最後武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與坦尚尼亞接壤,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


圖1:肯亞馬賽馬拉(Maasai Mara)國家保護區副區長尼塔亞·萊瑪·蘭加斯(Ntayia Lema Langas)

在肯亞馬賽馬拉(Maasai Mara)國家保護區,夜幕開始降臨,副區長尼塔亞·萊瑪·蘭加斯(Ntayia Lema Langas)駕駛著路虎越野車駛過風景區,旁邊還坐著幾位護林員,他們正穿越無形的邊界進入鄰國坦尚尼亞。一輛滿載坦尚尼亞護林員的皮卡車停在邊境上,兩輛車上的人相互打招呼。一名高級官員展示了他們當天早些時候在某個臨時營地逮捕的偷獵者照片。他在智慧型手機上翻看被砍下的斑馬肉照片,這些骨肉散布在乾燥的草原上。

在短暫的會面之後,30歲的蘭加斯及其手下護林員繼續著他們的旅程。他們把車停在灌木後面,這是個兩邊面向懸崖的戰略要地。銀色的月亮開始在漆黑的天空中張開笑臉,遠處閃爍著火光。西爾維婭·納希帕伊(Sylvia Nashipai)是一名24歲的護林員,她在2016年加入了保護協會。納希帕伊站在車前,其他護林員正密切關注火炬及其持有者的行動。

在廣袤的草原上,蟋蟀鳴叫著,伴隨著蘭加斯發出的指示,無線電裡偶爾傳來的噼噼啪啪聲,打破了夜裡的寂靜。蘭加斯通過綁在汽車上的前視紅外(FLIR)攝像頭掃描該區域,並利用監視器跟蹤圖像,以引導攝像頭。以前,護林員們只能藉助手電筒、無線電、肉眼以及耳朵。現在他們使用紅外攝像頭和手持熱攝像頭,可以探測到三公裡外的偷獵者和動物的體溫。有了這些信息,蘭加斯的護林員可以在1個小時內追蹤並抓到他們。

蘭加斯表示:「如果沒有這些設備,很難伏擊偷獵者。很多偷獵者已經被捕,我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我想現在已經有100多人被捕了。」最近,蘭加斯抓獲了數十名被翻案起訴的偷獵者。在這一地區,大多數人都為獲得叢林肉而偷獵,但護林員們也必須追逐在馬賽馬拉遊蕩的大象偷獵者,這片廣袤的大草原也是獅子、豹子和獵豹的家園。

在這種情況下,還沒有人被逮捕。當護林員們準備離開時,路虎車的一個驅動裝置沒有啟動。幾個人聚集在車後,推著車前行,直到引擎啟動。前車燈照亮了前方的風景,兩輛滿載疲憊護林員的汽車隆隆地駛向了遠方。儘管肯亞護林員非常努力,但大象和犀牛的偷獵數量仍處於警戒水平。環保人士估計,目前在非洲被捕殺的大象比新出生的大象還多。

「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組織收集的數據顯示,儘管在過去五年中被沒收的走私象牙數量有所增加,但被獵殺的大象數量有所減少。不過僅在2015年一年,就有至少2萬頭大象被獵殺。黑犀牛仍然瀕臨滅絕。在肯亞等國家,它們被聚集在保護區內,由武裝的野生動物護林員守衛。雖然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施象牙禁令,但亞洲的非法貿易仍未停止。

2012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啟動了「野生動物犯罪技術項目」(Wildlife Crime Technology Project),該項目專注於利用科技保護世界上最脆弱的物種。這個項目最初得到了谷歌的支持,並與FLIR和硬體巨頭思科公司(CISCO)等公司合作。該項目雄心勃勃的使命是通過技術實現保護組織和國家野生動物服務迄今未能實現的目標,即使野生動物保護區具備防偷獵能力。


圖2:肯亞野生動物信託會指揮官彼得·洛基特拉(Peter Lokitela)

2017年11月份,記者在馬賽馬拉廣闊綠色平原邊緣處的飛機跑道遇到了環保工程師埃裡克·貝克爾(Eric Becker)。貝克爾身材高挑,黑色頭髮,戴著眼鏡,自稱「書呆子」。他沉默寡言,經常退到一邊,低頭吸著一根銀盒狀的電子菸。他最初似乎不確定要向我透露多少秘密。貝克爾出生在一個從事戰鬥機和武器研究的軍事工程師家庭,習慣於處理高度機密的信息。他曾擔任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和特種部隊的工程師。  

在為DARPA工作期間,貝克爾是個承包商,負責開發公眾不知道的技術。貝克爾表示,這些技術領先了商業化技術50年時間。談及DARPA的工作,貝克爾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場景。」貝克爾提及,他們發明了人造血液,以及裝有機械手的吊艙,可以放在受傷的士兵身上,供醫生遠程治療。

貝克爾很少談及他為美國軍方所做的發明,但當他談到自己的反偷獵技術實驗時,他的話就變得多了起來。他是個天生的發明家,不斷地權衡不同技術的精確度和可能性,以及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組合、拉伸和塑造。2014年,由於貝克爾擁有無人機研發方面的背景,他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聘用。

在非洲偏遠地區部署通常由美國軍方使用的監控和戰術通信技術,世界自然基金會已引起環保人士對隱私、人權和數據收集的擔憂。在有些國家,使用監測技術的法律框架可能是寬鬆的或不明確的。雖然貝克爾對他開發的許多戰鬥技術感到自豪,但他表示:「讓這些技術像在視頻遊戲中進行殺戮,不是我的專長。」

他很快發現,開發低成本的監視和戰術技術,並能夠在非洲和亞洲國家公園崎嶇的地形中使用,存在各種各樣的具體挑戰。例如,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參與保護的許多國家公園,由於缺乏穩定的電力供應和基礎設施,電池壽命是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另一個早期項目在2017年被迫關閉,即使用無人機作為對納米比亞偷獵者的威懾,但非洲國家政府擔心無人機的監督不受控制。

貝克爾開始試驗熱攝像頭,重新組裝了FLIR內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多年來始終被美軍用於夜間作戰。然後他開發了算法,可以幫助他們識別人體和車輛輪廓,並在控制室中觸發警報。貝克爾在政府經營的犀牛保護區——納庫魯湖(Lake Nakuru)保護區的圍欄上安裝了攝像頭。在這個位於肯亞第三大城市納庫魯市的國家公園裡,偷獵者通過長達20公裡的圍欄進入保護區殺死犀牛,鋸掉犀牛角,然後消失在遠處明亮的燈光和擁擠的街道上。


圖3:這頭受傷的公象接受獸醫的治療後,搖搖晃晃地走回灌木叢。藍色的斑點是防腐粘土,有助於防止感染

2016年,貝克爾找到了布萊恩·希思(Brian Heath),這位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是馬賽瑪拉保護協會的負責人。希思親眼目睹了肯亞最殘酷的大象盜獵行為,他對貝克爾的技術方法「持懷疑態度」。他的護林員裝備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使用的0.303口徑步槍,還有舊的無線電以及北約的綠色路虎越野車。與肯亞和東非的其他地區不同,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又被稱為「馬拉三角」(Mara Triangle),幾乎沒有複雜的武裝偷獵團夥。

來自坦尚尼亞的叢林肉偷獵者會沿著陡峭的懸崖爬下去,那裡是兩國之間的天然邊界。白天,他們會設下數百個陷阱,晚上再回來收集獵物。這些陷阱每年都會傷害甚至殺死數十隻動物,包括獵豹、獅子、大象、斑馬和長頸鹿,即使偷獵者從來沒有想過要抓住它們。大多數偷獵者會使用弓箭和長矛,很少有人因與護林員作戰或抵抗而被捕。希思及其護林員團隊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他們根本無法在黑暗中看到偷獵者。

在參觀了馬賽馬拉保護區之後,貝克爾決定在車上安裝FLIR攝像頭。他想要像操控地面無人機那樣操作它。該攝像頭將由一名指揮官監控,然後使用手持攝像頭指揮護林員們。與依賴月光和星光的夜視攝像頭不同,熱探測熱相機可以在白天和漆黑的夜晚工作,幫助管理員掃描3公裡以外的區域。

與此同時,在2016年3月,貝克爾在希思保護中心以北300公裡處的納庫魯國家公園,安裝了能夠識別人類和車輛輪廓的靜態熱攝像頭。希思說:「過去,我們永遠無法找到這些人。現在偷獵者們認為偷獵行為不再可行,因為被抓住的機會越來越高。這是一個很大的威懾。」希思說,這項技術可以在象牙偷獵熱點地區發揮作用。在那些地方,裝備H&K G3和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的護林員經常要與武裝偷獵團夥對峙,這些團夥也裝備有類似的武器。

2018年1月份,世界自然基金會「野生動物犯罪技術」項目的負責人科爾比·洛克斯(Colby Loucks)會見了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KWS)的高級官員和FLIR全球產品戰略副總裁傑夫·弗蘭克(Jeff Frank),討論了在肯亞國家公園推廣這項技術的可能性。他們計劃在全國各地的犀牛保護區部署這項技術。

攝像頭被部署在納庫魯湖保護區之後,貝克爾收到了肯亞政府的請求,他們希望索馬利亞邊境上的這套系統能夠監控進入的索馬利亞人。貝克爾拒絕這個請求,他說:「我們需要確保他們將技術用於保護國家公園。」


圖4:埃裡克·貝克爾(Eric Becker)掃描馬賽瑪拉國家保護區

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記者還遇到了馬拉大象項目(Mara Elephant Project)的經理馬克·高斯(Marc Goss),該項目也旨在打擊偷獵大象行為。穿著棕色護林員制服,戴著玳瑁飛行員眼鏡,高斯站在直升機旁,一邊用斯瓦希裡語打電話一邊抽菸。成年人和赤足的孩子們聚集在直升機附近驚嘆不已。高斯出生在肯亞,是「肯亞牛仔」或肯亞白人中的一員,他們是保護運動的關鍵人物。

高斯是通過喬治·鮑威爾(George Powell)認識貝克爾的,鮑威爾是一名保護生物學家,他與貝克爾共同從事「野生動物犯罪技術」項目。高斯和貝克爾成為了朋友,並在2015年把貝克爾介紹給了希思。而貝克爾和鮑威爾則在肯亞旅行,尋找使用無人機進行實驗的潛在地點。高斯始終在用無人機嚇唬大象,因為它們常去農場覓食。

雖然高斯的工作主要是打擊偷獵團夥,但近年來,他的組織「瑪拉大象項目」越來越關注人類與大象之間不斷升級的衝突。農民們在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Serengeti)之間的國家公園和牧場附近築起圍欄,種植莊稼和放牧牲畜。高斯解釋說:「隨著人們繼續擴張,耕種莊稼和放牧更多牲畜,大象賴以生存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高斯和他的團隊給大象戴上了裝有電子GPS追蹤器的項圈,並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STE Tracking App監控大象的活動。這款應用是私人公司Vulcan開發的,其所有者是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保羅·艾倫(Paul Allen)。當大象開始進入村莊和農田,襲擊莊稼時,高斯就會乘坐他的直升機出動,把它們趕走,以免大象被村民刺傷或殺害。

近幾個月來,高斯設法從肯亞國防部獲得許可,以便利用兩架無人機取代他的直升機,因為後者的操作成本過於高昂。高斯和貝克爾討論了如何在無人機上安裝熱攝像頭,以便在夜間更容易將這些動物趕走。高斯還計劃使用無人機向大象噴灑辣椒粉,以防止它們靠近。


圖5:在農民保護他們莊稼的同時,大象也受到威脅 

記者隨同高斯和貝克爾一起乘直升機起飛。積雲和蔚藍的天空在我們面前展開,綠草和河馬在下面蜿蜒的棕色河流中沐浴。繼續前進,前方很快就變成了乾旱的、沒有樹木的小塊土地,上面點綴著用乾燥的金合歡樹枝圍起來的小農場。直升機在保羅·艾倫(Paul Allen)所擁有的豪華露營地著陸,並受到戴著牛仔帽的年輕肯亞白人迎接。站在他旁邊的是一位年長的南非男子,聲音沙啞。

高斯和貝克爾開始組裝他們的DJI幻影無人機。有報告說,一頭年老的大公象受傷了,正跌跌撞撞地穿過懸崖。高斯利用無人機找到了這隻動物,並在直升機下方盤旋,把大象趕到空地上,以便讓獸醫給它治療。當高斯驅趕大象接近直升機時,大衛·謝爾德裡克野生動物信託基金會(David Sheldrick Wildlife Trust)的獸醫坎佩恩·利諾(Campaign Lino)從窗戶向它射出鎮靜劑。

大象跌倒在地,獸醫團隊迅速開始治療,清理大象的傷口並敷上防腐劑。當這一切完成後,利諾會通過注射來喚醒大象。他說,在檢查了大象的傷勢後,研究小組得出結論,大象很可能是在侵佔農場時遭到襲擊的,因為傷口中沒有有毒物質,而毒物通常是偷獵者作案的確鑿證據。當這頭大象踉踉蹌蹌地朝一叢相思樹走去時,我們開著小卡車回到營地。


圖6:西爾維婭·納希帕伊(Sylvia Nashipai)是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的一名護林員,她在廣闊的大草原上巡邏,使用來復槍和FLIR攝像頭打擊偷獵活動

高斯等人乘坐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白色吉普車,在汽車引擎轟鳴聲中穿過馬賽馬拉保護區。還有彼得·洛基特拉(Peter Lokitela)為伴,他是個身材高大、擁有細長鋒利棕色眼睛的人,出生在肯亞圖爾卡納(Turkana)地區,那裡以其騎牛文化文明。此外,那裡還曾發現過圖爾卡納男孩(Turkana Boy)骨架,據說是已知最早的人類遺骸。

洛基特拉在世界自然基金會肯亞反偷獵辦公室工作,他坦率地談到作為護林員所見過的場景:發現被禿鷹包圍的血腥大象屍體,在開闊的灌木叢中露營,堅持追捕偷獵者數月,在暴力槍戰中護林員被殺等。洛基特拉關於過去行動的故事常常以與偷獵者的暴力衝突而結束,他說:「當偷獵者帶著武器進入叢林時,你會和他們討論什麼?」

長期以來,有傳言說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KWS)有一項政策,即射殺視線內所見的所有偷獵者。該政策是由古生物學家、自然資源保護學家理察·李基(Richard Leakey)提出的,他現在是該組織的主席。李基於1989年偷獵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創建了KWS,他被視為肯亞現代保護區軍事化的負責人,他使用武裝直升機和馬賽戰士(Maasai warriors)打擊偷獵。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等機構指責KWS參與了失蹤和反恐行動,並聲稱該組織缺乏透明程序。在這些過程中,實施虐待的護林員未被追究責任。後來,記者在李基位於奈洛比的圖爾卡納盆地研究所(Turkana Basin Institute)辦公室見到了他。辦公室角落中長長的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飾品:他計劃在肯亞北部建造的人類起源博物館模型在人類的起源,母親於1959年在坦尚尼亞發現的頭骨,朋友送給他的蜣螂滾糞球模型等。

對李基來說,打擊偷獵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而是管理一支充斥著不滿情緒、裝備差、薪水低的護林員隊伍。他說:「我擔心,通過技術實現的安全成本太高,正從真正的問題上吸走更多的潛在資金。如果我們能少些腐敗,少偷些KWS的錢,我們可能就能在沒有捐贈者支持的情況下生存下去,當然不包括汽車、飛機和其他類似的東西。但我們有很多漏洞,這套體系就像一個篩子。」


圖7:保護區的工程師埃裡克·貝克爾(Eric Becker)在巡邏時檢查安裝在吉普車上的攝像頭

對埃裡克·貝克爾(Eric Becker)來說,持續的監控可能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意味著護林員不太可能與偷獵者勾結,也不太可能竊取截獲的象牙或犀牛角。2018年1月份,貝克爾開始在尚比亞的一個國家公園工作,那裡是偷獵象牙的熱點地區。在思科公司的支持下,貝克爾將在Kafue國家公園的Itezhi-Tezhi湖上安裝裝有無線電和天線的手機塔。他將掛載可360度旋轉的熱攝像頭,檢測釣魚獨木舟的運動,這是偷獵者常用的運輸手段。

護林員們將被訓練使用複雜的戰術應用——Android團隊攻擊套件,它主要由特種部隊和美國執法部門使用,他們將使用該套件通過安全的Wi-Fi網絡將圖像傳回中央司令部。如果這個項目按計劃在今年春天啟動並運行成功,世界自然基金會計劃將其推廣到其他野生物種仍然受到偷獵威脅的地區。

在貝克爾對未來野生動物園的設想中,在控制室裡,大象、獅子、斑馬和長頸鹿的發光身影都會在電腦屏幕上移動。身著「法衣」的保護區護林員們在塔上監視著這片區域,塔上裝有旋轉的熱攝像頭、傳感器以及相機陷阱,這些設備被放置在熱帶大草原和灌木叢中。大象被貼上了可翻譯它們叫聲的小裝置。槍擊探測器向中央司令部發出警告,以防偷獵者入侵。

在月光下,護林員們會聚集在一起,通過智慧型手機發送實時信息和接收指令。他們將發射裝有熱攝像頭的微型無人機來尋找目標,然後悄無聲息地接近偷獵者,並逮捕他們。理想情況下,沒有動物或人類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殺死。白天,護林員會帶遊客在公園裡轉悠。當它們接近野生動物時,傳感器會被觸發,一個虛擬導遊會介紹這些動物以及它們的棲息地。動物將被永遠受到監視和保護。

回到納庫魯湖(Lake Nakuru)的真實世界控制室,一名護林員監控著電腦屏幕,上面有16個攝像頭的反饋信息,包括有人穿過圍欄線,就在一個臭名昭著的偷獵者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附近。只要有動靜,警報就會被觸發,護林員必須用擊鍵或滑鼠點擊來確認每個人。貝克爾必須將系統「簡化」,只有當有人類和車輛移動時才會發出警報,然後再將它們歸類為「機密」和「非機密」。該系統的更新每天都被發送給保護區負責人。

貝克爾說:「這只是為讓人們保持誠實。他們知道『老大哥』在看著他們。」貝克爾還設想在奈洛比建立一個國家「戰爭室」,在那裡,人們可以看到保護區的實時視頻和信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貝克爾希望試驗無線攝像頭陷阱,它可以即時將圖像發回基地。

在傍晚時分的納庫魯湖,貝克爾和護林員們共同外出巡邏。他們在湖邊發現了三頭犀牛,遠處閃爍著明亮的城市燈光。護林員們揮舞著他們的G3和AK-47,必須整夜監控這些巨大的哺乳動物。在KWS工作了24年的犀牛小隊中,身材魁梧的中士史蒂文·朱瑪爾(Steven Juma Were)目睹了相機陷阱和新技術的誕生過程。他說,在過去的兩年裡,這些攝像頭「幫了很大的忙」,尤其是在保護這一特殊邊界方面。

與夜視設備相比,貝克爾向護林員們演示了FLIR攝像頭是如何工作的。護林員們發現,偷獵者已經找到了新的入口。但貝克爾和他對未來公園的設想正越來越接近現實,安裝在高塔上的熱攝像頭將繼續掃描湖面。他的「電子眼」在天空中掃射,不停地監視著人類和野生動物。(小小)

相關焦點

  • 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減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活動減少。研究人員認為,偷獵率下降,得益於中國象牙交易禁令導致象牙需求減少,還由於一些非洲國家政府採取了行動。不過他們指出,雖然情況大有改善,偷獵問題仍然存在,大象依舊處於危險之中。
  • 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者大屠殺觸目驚心-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
    在喀麥隆的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人們發現了大量大象屍體,一個備受歡迎的觀賞野生動物的旅遊勝地就這樣因為兇殘的偷獵行為淪為大象墳場。據悉,偷獵分子在這座公園一次就屠殺了35頭大象。大象一度是一個非常昌盛的種群,但由於猖獗的象牙貿易,數量不斷減少。專家指出如果不能及時採取行動加以遏制,非洲的大部分大象將因為人類的貪婪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 非洲偷獵簡史:「叢林肉」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的捕殺狂潮!
    事實上,除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氣候變化之外,「偷獵」亦是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咱們就以歷史的角度,簡要談談非洲大陸上的偷獵歷史及現狀。 公元1900年,歐洲殖民國家在非洲各地陸續頒布了禁獵法,禁止大多數非洲人狩獵。隨後,大多數形式的非洲狩獵,包括為獲取食物而進行的捕獵行為,也被殖民地當局認定為偷獵。商業偷獵是近年來的一個問題,對動物種群構成了一定威脅,但它並沒有達到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危機水平。
  • 爐石傳說 卡組推薦:控制薩/奶騎/標準自殘黑眼園/潛行武器賊
    Hammer6:想看7/27發的快攻宇宙法的新版版本,木有了,新版本上線了嘛,那個卡組的作者早在8月7日就加入了奇蹟法的陣營了,如果有的話我會幫你留意的。然後還有很多人反饋裂心者的問題,那個是不二貓忘記改卡牌費用了,反饋後已經改了。好了不扯了,來看看今日的正文。
  • 驚 非洲大象竟銳減三成!
    一場史無前例的非洲大象大普查發現了一個令人悲痛的事實:偷獵和棲息地喪失已經導致大象數量減少了近三成。
  • 爐石每日卡組:補丁後的國服第四連擊賊、武器賊、法強過載薩
    1、國服第四連擊賊 這個卡組和之前的連擊賊基本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把大範換成了軍七。 2、前朝欲孽武器賊
  • 非洲犀牛遭偷獵慘被割角 網傳其可治癌症
    非洲犀牛遭偷獵慘被割角
  • 揭秘:在烏幹達被偷獵的黑猩猩,它們究竟被送往了哪裡
    通過本篇文章你可以了解到:了解烏幹達恩加姆巴島非洲偷獵者為何要獵殺黑猩猩,它們被送往了哪裡了解前往恩加姆巴島做志願者的攻略帶你走進烏幹達的恩加姆巴島通過引擎搜「桑給巴爾島」,你可以了解到那個島是潛水和度假的天堂,你可以學習這個島的歷史和人文以及相關的景點,但「恩加姆巴島」你搜不到它的百科,因為這個島不對遊客開放。
  • 非洲犀牛偷獵數量連年增高 2015年1300多頭被殺再創紀錄
    &nbsp&nbsp&nbsp&nbsp據香港「東網」3月10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9日表示,2015年非洲有1300多頭犀牛被偷獵者獵殺,創下了2008年南非禁止犀牛角買賣以來的最高紀錄。
  • 非洲大象偷獵,離中國有多近對話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奇姆·施泰納
    僅2011年非洲就有約4萬頭大象被獵殺,而整個非洲大陸僅有當我們在談論象牙偷獵走私時,在阿奇姆·施泰納看來,我們是在談論「一代人」,不僅僅是象牙。但數據是殘酷的。「(大象)偷獵更嚴重了。」這個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僅2011年,就有約4萬頭大象被獵殺,而整個非洲大陸的大象數目僅為45萬頭。過去十年間,在死亡大象中,非法獵殺佔比從25%飆升到了60%-70%。
  • 非洲大象偷獵活動連續5年減少 全球截獲象牙數量創新高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英媒稱,一項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範圍內截獲的象牙數量突破歷史記錄,非洲大象偷獵活動也連續第五年下降。但有關機構認為,還不應該放鬆警惕。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4日報導,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的這份報告表示,去年有大約40噸偷運象牙被追回。
  • 爐石卡組推薦:進化薩/奇數騎/激怒戰/武器賊
    ●卡組目錄進化薩奇數騎激怒戰武器賊◆進化薩AAECAaoIBNqdA4ixA5XNA5zOAw2cArIG7gbGmQPUpQPYqQPosAPduAPw1APc2wP+2wOm3gOq3gMA來自波麗露國服第三的小丑進化薩。
  • 非洲象非洲象!陸地上的龐然大物,偷獵者的首選對象
    【貝邇佳Club】專欄作家:王儉美(文字/攝影)/ Sunny編輯貝邇佳君/自從踏上非洲大地的那一刻開始,就深深地被這裡的一切所吸引!1997年《華盛頓公約》大會,為了保護愈加稀少、瀕危滅絕的大象,肯亞等國呼籲對象牙貿易實施20年的禁令,遏制非法交易,嚴懲偷獵行為,防止大象滅絕。在大美非洲,我們的專欄作家王儉美先生幸運地與它們相遇,讓我們且關注且珍惜吧~~非洲草原象是莫三比克等國的國獸。
  • 魔獸世界:對於匕首賊來說,超越毀滅之刃的武器,只能等下個階段
    現在魔獸世界懷舊服已經到了中期階段,盜賊分支最強的是劍賊,因為符文劍和多彩劍的配備可以打出很高的輸出,這時候的匕首賊卻非常尷尬,因為沒有更合適的武器。雖然劍賊現在輸出很高,但是玩劍賊的玩家還是要少於匕首賊的,因為多彩劍價格非常高,七八千就算撿漏,一萬G拿到都算正常,沒有幾個玩家買得起。
  • 熊出沒之探險日記2:盤點天才威的五大武器,最後一款最亮眼!
    熊之熊樣保家園強大強哥苦賺錢狗之熊嶺天天見各色活寶笑開顏《熊出沒》是一部優秀的國產動漫,劇中詼諧幽默的劇情、可愛的熊大熊二形象被很多人喜愛,而裡面的各色人物,也成了小夥伴聊天的談資豐富了大家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 與「金剛」共同生活18年,慘遭偷獵者殺害,死後被葬在大猩猩旁邊
    1963年,31歲的福西終於有了前往非洲的機會,她從銀行貸了8000美元,加上自己的積蓄,換了一段大約7周的非洲之旅。七周的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暑假,但是對於福西來說是則改變了生命軌跡。在旅途中,她先後去了肯亞、辛巴威、坦尚尼亞以及剛果,並於坦尚尼亞的奧杜威峽谷見到了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利基的團隊正在那裡找尋古人類化石。
  • 非洲河馬成剛果叛軍美餐 珍貴牙齒被售牟利(圖)
    不光被剝皮吃肉,就連牙齒也被賣掉  非洲河馬成了叛軍美餐  本報特約記者 馮家明  維龍加國家公園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該公園曾是地球上擁有最多河馬的自然保護區。可是,如今它的「河馬居民們」卻正面臨滅頂之災。
  • 膽大包天敢偷消防車,這個賊也是不走尋常路啊!
    這個賊也是不走尋常路啊!近日,重慶的一名男子,本來是報廢車輛回收工作人員。因貪財心切,他把目光瞄向了停在路邊的消防車。當他發現消防車停在路邊,很久也無人駕駛的時候,他一時鬼迷心竅,用拖車悄悄地把消防車給偷走了,賣給了廢品回收站,賣了16000元。正當他拿著錢沾沾自喜的時候,警察找上門來了。可惜的是,消防車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廢品。
  • 純白長頸鹿母子慘遭偷獵者殺害……世界上可能只剩一隻!
    今天,不少國際媒體都報導了一個偷獵事件: 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在肯亞東北的一個村莊附近,發現了兩隻長頸鹿的屍體。 因為Omo的獨特外表,國際社會也開始關注非洲野生長頸鹿們面臨的危機: 從2006年到2016年,非洲的野生長頸鹿數量急劇下降,三十年裡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