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犀牛偷獵數量連年增高 2015年1300多頭被殺再創紀錄

2020-11-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據香港「東網」3月10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9日表示,2015年非洲有1300多頭犀牛被偷獵者獵殺,創下了2008年南非禁止犀牛角買賣以來的最高紀錄。

&nbsp&nbsp&nbsp&nbspIUCN發表聲明表示,非洲犀牛被偷獵者殺害數目,連續6年增加,2015年至少有1338頭犀牛被獵殺。

&nbsp&nbsp&nbsp&nbsp據悉,犀牛被偷獵主要是一些國家對犀牛角的需求所驅動。(實習編輯:馬娜 審核:牟延晨)

相關焦點

  • 因為疫情,非洲每年200萬美元的犀牛保護費沒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上的流行,非洲的野生動物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疫情帶來了新的警覺和新的恐懼。疫情讓保護犀牛的費用捉襟見肘遊客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減少,保護像黑犀牛這樣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變得更具挑戰性。偷獵者和其他許多拼命謀生的人一樣,可能會變得更加大膽。
  • 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原標題: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在位於南非東北部的巴伯頓地區,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孤兒院」。這裡可容納約100頭犀牛,周圍布滿了高壓鐵絲網。參觀者都被告知必須關掉手機,以防止手機被定位引來偷獵者。
  • 因偷獵者數量激增,10個月內波札那有至少46頭犀牛被獵殺
    據法新社2月25日報導,本周一(2月24日)波札那一位政府官員稱,在近10個月內他們國家至少有46頭犀牛被獵殺。與此同時,南部非洲野生動物避難所報告稱,獵殺瀕危物種的行為正在急劇上漲,該不合常理的現象令人擔憂。
  • 一群訓練有素的野生動物保護犬,從偷獵者手中拯救了45頭犀牛
    犀牛角是一種十分昂貴的奢侈品,「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每年都有很多偷獵者前往非洲大草原獵殺犀牛。在過去的十年中,有8,000多頭犀牛成為偷獵的受害者,南非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非洲犀牛的數量越來越少,很多犀牛種群都已經滅絕,殘留下來的犀牛種群也在苟延殘喘。「物以稀為貴」,縱然非洲地區有很多動物保護組織在努力保護和挽救那裡的野生動物,但是在巨大的暴利誘惑下,仍然有很多偷獵者不惜鋌而走險。
  • 非洲偷獵簡史:「叢林肉」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的捕殺狂潮!
    事實上,除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氣候變化之外,「偷獵」亦是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咱們就以歷史的角度,簡要談談非洲大陸上的偷獵歷史及現狀。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非洲的偷獵活動達到了空前猖獗的程度,造成了嚴重危機,非洲大陸的大象和犀牛種群尤其面臨著滅絕的風險——這兩種動物,並不屬於「叢林肉」的範疇,也沒有人以其肉作為食物,它們被捕殺都是因為國際市場對於象牙、犀牛角及其製品的狂熱需求。
  • 非洲巨獸之戰:草原象頻繁殺死犀牛,用一剛一柔兩個方法來阻止
    沒辦法,「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草原象無論雌雄都長有象牙,讓它們成為偷獵者覬覦的對象,非洲平均每年有3萬頭象被獵殺,上世紀偷獵嚴重的時候一年就能減少10萬頭。16-18世紀時,歐洲人估計當時非洲大陸上的象有2600萬頭,非洲大陸各地都能見到。
  • 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目前只剩下2萬至2.5萬頭
    在這裡,記者看到很多被偷獵者割去犀牛角的無角犀牛。彼得羅內爾說,這個犀牛「孤兒院」成立15年了,目的是給野生犀牛提供護理和康復服務。由於犀牛偷獵現象在非洲屢禁不止,這裡漸漸成為犀牛的一個庇護所。  非洲目前只剩下2萬至2.5萬頭犀牛,主要棲息地分布在東非及南部非洲。現存的犀牛種群多數瀕臨滅絕,北方白犀牛僅存兩隻雌性。
  • 非洲犀牛遭偷獵慘被割角 網傳其可治癌症
    非洲犀牛遭偷獵慘被割角
  • 肯亞等東非國家:計劃採取措施增加黑犀牛數量
    肯亞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一名官員日前表示,肯亞、蒲隆地等東非國家計劃共同採取措施,增加該地區的黑犀牛數量,以幫助提振旅遊業。肯亞野生動植物管理局高級科學家本森·奧基塔11日對媒體說,肯亞、蒲隆地、衣索比亞、盧安達、坦尚尼亞和烏幹達等東非國家計劃在2039年前將東非地區黑犀牛數量從目前的709頭增加到3000頭。
  • 抓住那個偷獵賊!高科技成了非洲應戰的最後武器
    儘管肯亞護林員非常努力,但大象和犀牛的偷獵數量仍處於警戒水平。環保人士估計,目前在非洲被捕殺的大象比新出生的大象還多。「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組織收集的數據顯示,儘管在過去五年中被沒收的走私象牙數量有所增加,但被獵殺的大象數量有所減少。不過僅在2015年一年,就有至少2萬頭大象被獵殺。黑犀牛仍然瀕臨滅絕。
  • 非洲犀牛角黑市價貴過黃金 20年內將滅絕?
    ,以目前的數據計算,非洲犀牛將在未來20年內滅絕。而這背後,是極其瘋狂的偷獵行為,犀牛角的黑市價甚至已經超過了黃金。  比黃金和毒品還貴  一直以來,非洲犀牛偷獵行為難以禁絕,並發展成為跨國犯罪集團,其背後是令人誘惑的巨大利益。  犯罪分子獵殺犀牛的目的是取犀牛角,據稱犀牛角有「神奇」的藥用價值。
  • 犀牛在非洲被偷獵者殘害後獲救
    但是一系列令人心碎的圖像顯示,犀牛在非洲被殘忍的偷獵者肢解現象出現了,儘管犀牛被最終解救。令人心碎的圖像顯示,非洲偷獵者面對瀕臨滅絕的犀牛殘忍肢解;犀牛角在黑市上被非法交易並且非常暴利,因為它們被稱為「癌症治療」的特效藥物;由於亞洲國家富裕的中產階級的需求,每天大約有三頭犀牛因為犀牛角被殘暴砍掉而死亡;犀牛保護主義者警告說,如果偷獵者繼續大膽地去偷獵犀牛,那麼犀牛可能會在五年內滅絕。
  • 非洲黑犀牛瀕臨滅絕 開放狩獵是為保護動物(圖)
    聖路易斯動物園一頭小黑犀牛於1月14日出生,是20年來第一次     探索縱深  報導周刊者  非洲黑犀牛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珍稀動物,但如何更有效地保護黑犀牛、遏制非法偷獵和貿易行為,一直是非洲國家面臨的難題。
  • 《嶽野支路》:走進非洲走進犀牛,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但是,當谷嶽駕車慢慢離犀牛越來越遠時,黑犀牛停止了攻擊......犀牛看似體型龐大,實際卻非常溫善。但就是這樣一種溫性善良的動物,卻因為某些人不斷膨脹的欲望而慘遭殺戮。看到這,再聯想到畫面中那因失去犀牛角而被奪去生命犀牛,觸目驚心的感覺前所未有。保護犀牛重在行動。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
  • 揭秘中國犀牛2000年的滅絕之路:是天災還是人禍?
    大家知道,現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是不產犀牛的,一提起犀牛大家就會想到非洲、埃及或者尼羅河等熱帶地區,那裡才應該是犀牛生存的天堂。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國,犀牛的足跡卻遍布中原大地,而且數量還相當之多。那麼,2000年前遍布中國的野生犀牛為何在中國一頭都見不到了呢?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 研究顯示非洲象死亡數量大於出生數量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周一發表的論文顯示,非洲脆弱的大象數量下降速度可能可比以前估計的更快。
  • 論黑犀牛的生活困境及應對措施
    由於偷獵等原因,蘇丹是全球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已功能性滅絕。一個物種已經即將從地球上消失,與其為它悲傷,我們更應該吸取經驗,保護好那些還能挽救的物種。黑犀牛,白犀牛的近親,曾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如今,野外的黑犀牛隻剩不到5000隻,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