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剛」共同生活18年,慘遭偷獵者殺害,死後被葬在大猩猩旁邊

2020-12-05 FUN知識點

在非洲中東部的高海拔地區,生活著山地大猩猩,它們的體型遠遠大於人類和其他猿類,成年雄性山地大猩猩的體重可達400斤,兩臂張開足有3米,「金剛」就是以它們為原型塑造的。如今我們知道,山地大猩猩「面噁心善」,非常溫和,且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但是在半個多世紀前,人們除了將山地大猩猩作為狩獵的目標外,對其一無所知。

1967年,珍妮·古道爾已經在坦尚尼亞貢貝溪野生動物保護區與黑猩猩共同生活了7年,此時一位名叫黛安·福西(Dian Fossey)女子也動身前往剛果紮營,開始了她長達18年的山地大猩猩研究。古道爾和福西同為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的弟子,然而後者卻將生命獻給了那片大猩猩生息繁衍的土地。

借8000美元去非洲

黛安·福西出生在1932年,從小就跟著母親和繼父一起生活,缺少家庭關愛的福西更喜歡與動物們待在一起,6歲時還成功進入了馬術隊,成為了少年女騎手。長大後的幾份工作都不是福西的興趣所在,她希望能生活在農場或者更廣闊的野生環境中。1963年,31歲的福西終於有了前往非洲的機會,她從銀行貸了8000美元,加上自己的積蓄,換了一段大約7周的非洲之旅。

七周的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暑假,但是對於福西來說是則改變了生命軌跡。在旅途中,她先後去了肯亞、辛巴威、坦尚尼亞以及剛果,並於坦尚尼亞的奧杜威峽谷見到了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利基的團隊正在那裡找尋古人類化石。

除了研究古人類的演化史,利基還堅信,人類和猿類有共同的祖先,他希望通過觀察現存靈長類動物,並搜集靈長類動物化石證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資助了珍妮·古道爾去坦尚尼亞研究黑猩猩,福西去非洲的這一年,也是古道爾在坦尚尼亞的第三個年頭。雖然福西此程沒有去參觀拜訪古道爾,但是她遇見了兩位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利基的幫助下,福西跟著兩位攝影師第一次見到了山地大猩猩,並對它們「一見鍾情」。

成為珍妮·古道爾的師妹

金錢、時間等原因,讓福西不得不從非洲回到了美國,由於熱愛,她將自己在非洲的見聞,尤其是與山地大猩猩的短暫接觸撰文發表。1966年,利基去美國開講座,福西在講座後拜訪了他,並將自己的文章拿給利基看,利基建議福西回到非洲,對大猩猩進行長期且深入研究,並表示願意對研究進行資助。

這正合福西的心意,她用8個月的時間學習斯瓦西裡語以及靈長類動物知識,1966年12月,在告別非洲三年後,福西重返肯亞。這次她先是去往了古道爾那裡,跟著古道爾學習了一些基本的觀察技巧和方法。

1967年9月福西終於開始了山地大猩猩研究,她前往維龍加山脈中兩座休眠火山之間的地帶,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搭起了兩個帳篷,用兩座火山的名字「卡裡辛比山」和「比索克山」命名了略顯簡陋的帳篷,這便是今天卡裡索克(Karisoke)研究中心的開端。和她一起住在研究中心的,還有三位助手,其中兩位是熟悉環境的當地人。由於離最近的村落也路途遙遠,來回需要大概四個小時車程,所以福西每月下山補給一次,每次購置一個月的食物。

福西的觀察剛開始第一天,她就成功地遇見了一隻曬太陽的大猩猩,但是大猩猩聽到有動靜便躲進了森林中。沒有前車之鑑,只能靠慢慢摸索,在當地人的幫助下,四個大猩猩群體逐漸成了福西的固定觀察對象。

福西對山地大猩猩的觀察是「參與式」的,雖然起初她只能遠觀,但是她花了許多時間模仿大猩猩的行為,從而獲得大猩猩群體,尤其是其首領的信任,這種模仿既有身體動作上的學習,比如像大猩猩一樣行走、坐臥;也有飲食習慣上的趨同,比如吃同樣的食物;福西還學會了像山地大猩猩一樣發聲、呼喊等等,最終她成功地融入。

也許女性本就是感情更為豐富的生物,這在與靈長類動物的接觸中大有裨益,福西的觀察對象是來自4個家庭的51隻山地大猩猩,她通過鼻子的形狀來對這些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大猩猩進行識別。像師姐古道爾一樣,福西也給每隻山地大猩猩起了名字,她最喜歡的是一隻名叫「Digit」的雄性山地大猩猩。

與Digit最初的接觸,源自福西和Digit都是「局外人」。福西作為人類,對山地大猩猩來說是外來的,而Digit由於某種原因被其所在的群體邊緣化了,所以福西與Digit成了朋友。Digit給了福西很多啟發,比如一天早上,福西發現Digit在照鏡子,對著鏡子中的自己手舞足蹈。隨著Digit成為群體首領,福西也被完全接受了。但是1978年,Digit慘遭偷獵者殺害,福西發現它時,Digit的頭和手都已經丟失了,並且遍體鱗傷,福西非常難過,把Digit埋在了營地的邊上。

1983年福西的《霧中的大猩猩》一書及同名紀錄片問世,兩個作品詳細敘述了多年的研究所獲。人們通過福西的描述對山地大猩猩有了前所未有的認識:它們有家庭、有小團體;性格溫順,只在受到威脅時進入戰鬥狀態;幾乎只吃葉、根莖等植物;感情豐富。

黛安·福西和Digit

殞命山間小屋

福西對山地大猩猩的觀察研究,始終伴隨著當地偷獵者的威脅。那時候,長期的偷獵已經使得山地大猩猩面臨著生存困境,其數量從60年代的475隻,一度下降到只有不到300隻。福西預測如果不對偷獵加以禁止,山地大猩猩將會在30年內滅絕,因此福西不僅要進行科學觀察,還要與偷獵者對抗,並將受傷的大猩猩帶回營地照顧。

在山地大猩猩的聚居地,遍布著偷獵者布置的陷阱,用來誘捕未成年的大猩猩,福西一旦發現這些陷阱設備,就會將其拆除,這也引來了偷獵者的「恨意」。

1985年12月26日,聖誕節剛過的第二天清晨,人們在卡裡索克的林間小屋中發現了已經死去的福西,她的面部留著觸目驚心的傷痕。

沒人知道是誰下此毒手,但人們推測最有可能的就是偷獵者。福西被埋在Digit墳墓的旁邊,不遠處還有許多其他山地大猩猩的墓葬,可以說福西30歲以後直到死去,都與山地大猩猩相伴。

1988年,福西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霧中猩猩:黛安·福西的冒險》,飾演福西的西格妮·韋弗(Sigourney Weaver)還因此片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更多的人通過影片認識了福西,也了解了山地大猩猩。

現在,野生山地大猩猩的數量比福西對其進行研究時增長了近一倍。有人認為福西對於山地大猩猩的研究並不深刻,但是正是因為她的觀察,人們對山地大猩猩才有了從0到1的認識,如果不是福西通過參與觀察獲得的知識,以及對偷獵者的抵抗,也許在我們真正認識山地大猩猩前,它們早已經消失了。

相關焦點

  • 走進山地大猩猩
    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日趨成熟,大猩猩被分為了兩個物種,東部大猩猩和西部大猩猩。而聲名鵲起的山地大猩猩,則是東部大猩猩的山地亞種。榮獲2006年奧斯卡金像獎4項大獎的美國環球影業出品的電影《金剛》中的主人公——身高25英尺的金剛,就是以山地大猩猩為原型的。
  • 純白長頸鹿母子慘遭偷獵者殺害……世界上可能只剩一隻!
    因為Omo的獨特外表,國際社會也開始關注非洲野生長頸鹿們面臨的危機: 從2006年到2016年,非洲的野生長頸鹿數量急劇下降,三十年裡減少了
  • 世界唯一白色長頸鹿戴上追蹤設備 以防被偷獵者殺害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7日,肯亞伊沙格比尼·希羅拉保護區表示,世界上唯一已知的一隻白色長頸鹿,目前已配備了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以防止被偷獵者殺害。  白色長頸鹿的膚色,是由一種罕見的「白化基因」所致。保護區中原本生活著三隻白色長頸鹿,但今年3月,其中一對長頸鹿母子的遺骸被人發現,保護區懷疑是偷獵者所為。
  • 疫情封鎖之下,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卻迎來「嬰兒潮」
    7隻新生兒加入了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族群  UWA 圖目前全世界僅剩下約1000隻山地大猩猩,大約400隻生活在烏幹達的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和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其餘則生活在在鄰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盧安達。非洲疫情爆發之初,專家曾廣泛擔心疫情造成的封鎖會導致盜獵增加,野生動物的處境更為危險。不過,現在看來,事實似乎相反。
  • 黑人男子獵殺25歲稀有大猩猩被判11年,該猩猩還是族群首領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近日,烏幹達一名男子因殺害稀有的大猩猩被當局判處11年的刑期,這起事件也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據每日郵報7月30日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烏幹達,6月1日,布溫迪密林國家公園發現一隻名叫拉菲基的銀背大猩猩突然失蹤。
  • 山地大猩猩全球僅存1000隻,剛果偷獵者下死手後微笑合影炫耀
    據《每日星報》1月7日報導,剛果偷獵者獵殺瀕危的山地大猩猩,並微笑著與這隻山地大猩猩合影,這一行為激起了人們的憤怒。這群偷獵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獵殺了這隻大猩猩,之後眾人與大猩猩拍照,把槍枝擺在了它的身前,面帶笑容地炫耀著這個瀕臨滅絕的戰利品。
  • 保護山地大猩猩屬高危工作!剛果(金)多名護林員遇害
    報導稱,全球約四分之一的山地大猩猩目前生活在維龍加國家公園。事實證明,對它們進行保護是一件十分危險的工作。  維龍加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說,自剛果(金)東部的這個國家公園於1925年成立以來,已經有175名護林員遇難。  報導稱,山地大猩猩是偷獵者的目標,它們的棲息地也被毀林生產木炭的行為破壞。人權組織說,木炭行業的武裝組織十分活躍。
  • 金剛!山地大猩猩
    就個人而言,2005版的《金剛》是眾多系列中最精彩、最完美的一部,其中的「金剛」也最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
  • 幾天前同類死於偷獵陷阱,如今3隻大猩猩正在努力拆除它們
    大猩猩不但身體非常強壯,智商也比普通野生動物更高,它們憑藉自身優勢,能抵擋大部分野生動物的攻擊,在野外大猩猩很少有天敵。然而野生大猩猩的數量卻一直在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大猩猩的棲息地連年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則是人類傳播的疾病正在大猩猩之間擴散,再有就是因為人類的偷獵。
  • 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者大屠殺觸目驚心-喀麥隆,大象,墳場,偷獵...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據當地行動主義者透露,從進入2012年到現在,布巴-尼德吉達國家公園可能有多達400頭大象命喪偷獵者之手,幾乎相當於這座公園大象數量的總和。喀麥隆的大象數量一度位居非洲第一,一個世紀時間裡,這裡的大象數量已不到5000頭。由於猖獗的象牙貿易和有組織的偷獵行為,很多非洲國家的大象都面臨滅絕風險,喀麥隆便是其中之一。
  • 驚悚與震撼共存的美國電影《金剛》:大猩猩與女主的感情是愛情嗎
    《金剛》。外文名《King Kong》,2005年版本。該片翻拍自1933年的經典同名電影,並於2005年12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的主角一隻叫金剛的大猩猩,它三番四次搭救女主安,它對她,她對它,到底是怎麼樣一種感情?是愛情嗎?讓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 「大猩猩」題材電影走過了85年歷史,都出現了哪些特別「金剛」?
    ——又是一隻大猩猩!鼻祖,最早的金剛說起大猩猩,它出現在大屏幕上其實已有85年的歷史了。最早是1933年,埃德加·華萊士拍了一部《金剛》,這恐怕要算是「大猩猩」題材電影的鼻祖。1968年義大利人拍的《金剛:島之王》(King of Kong Island),1969年美國人拍的《無敵高噶》(The Mighty Gorga),以及1976年美國人和韓國人合拍的《大猩猩》(A*P*E),接二連三地刷新著「大猩猩系列」的最低水準。
  • 金剛身邊有多少怪物?《金剛:骷髏島》生物揭秘
    12年前,彼得·傑克遜版的《金剛》把這隻超級銀背大猩猩變成了21世紀最恐怖、最深情的怪物。女主角的情感走向從單純的恐懼轉變為產生好感甚至在最後主動保護金剛。「美女與金剛」蓋過「金剛大戰霸王龍」,成為了最大亮點。
  • 揭秘:在烏幹達被偷獵的黑猩猩,它們究竟被送往了哪裡
    通過本篇文章你可以了解到:了解烏幹達恩加姆巴島非洲偷獵者為何要獵殺黑猩猩,它們被送往了哪裡了解前往恩加姆巴島做志願者的攻略帶你走進烏幹達的恩加姆巴島通過引擎搜「桑給巴爾島」,你可以了解到那個島是潛水和度假的天堂,你可以學習這個島的歷史和人文以及相關的景點,但「恩加姆巴島」你搜不到它的百科,因為這個島不對遊客開放。
  • 非洲珍稀大猩猩神秘被殺(組圖)
    與尋常偷獵者出賣大猩猩屍體求財不同,獵殺者將屍體棄之不顧,似乎在對環境保護組織發出警告。有關人員懷疑此事可能與反政府武裝或偷伐樹木的犯罪集團有關。  據新華社電 非洲中部國家剛果(金)東部維龍加國家公園4隻珍稀山地大猩猩遭人獵殺。
  • 兇殘殺害「女友」 北京18歲學生被判死刑
    18歲的某走讀大學在校生劉明兇殘地把剛認識4天的「女朋友」殺害,並焚屍。11月7日,北京市一中院作出一審判決,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2001年4月13日22時許,18歲在校學生劉明與無業青年21歲的王亮和20歲的張曉,在北京市海澱區某歌舞廳與16歲的女孩楊青相識,後劉明與楊青交往密切。
  • 實力最強悍的猩猩,銀背大猩猩(體型粗壯的它們最大可達700斤)
    今天介紹的銀背大猩猩,也被叫做金剛猩猩,是一種體型較大的猩猩。它們直立有1米7,最大體重可達700斤,是實力最強悍的猩猩,也是現存最大的靈長類動物。銀背大猩猩也叫做金剛猩猩,它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有著很強的生存能力。
  • 「十葬」秋瑾:遺骨浙湘兩地遷葬 三葬西湖之畔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浙江山陰縣軒亭口被當街斬首,幾日後此事在江浙一帶掀起軒然大波。那時報業已經頗為發達,新聞自由程度也比較高,上海《申報》日銷早在萬份之上,各報紛紛報導此事,引起人們關注主要因為清朝婦女判死刑,最重是絞刑,殺頭很少見。這樣一種當街斬首的血腥殺害女性的方式,在大範圍內激起了公憤。
  • 秘魯「賣嬰黨」刨腹盜胎 一18歲孕婦慘遭殺害
    一名年僅18歲的孕婦被人殺害,兇手割開她的肚皮,強行取走了她腹中只有8個月的胎兒。  慘案  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名少婦名叫克勞迪婭·埃雷拉,不久前在利馬市區被人誘拐失蹤。兩天後,警方在利馬市蘇爾科區一條街道上發現了她的屍體。當時,屍體腹部被人破開,腹內嬰兒已被強行取走。
  • 烏幹達25歲著名銀背大猩猩遭殺害 4名嫌犯被捕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烏幹達布溫迪國家公園內一頭著名的25歲雄性銀背大猩猩於本月初被人殺害。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隨即展開調查,並逮捕了4名嫌犯。報導稱,這頭遇害的大猩猩叫拉費基,是布溫迪國家公園內「恩庫瑞古大猩猩群」(Nkuringo Gorilla Group)首領,深受全球遊客的喜愛。布溫迪國家公園園方本月1日發現拉費基失蹤,並於第二天發現其屍體。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經調查後,逮捕了1人,並在其家中搜出繩索、長矛和鋼絲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