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之外,神秘的夸克物質——宇宙的終極奧秘!

2021-01-22 幻劍山莊

靈魂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只因為他虛無縹緲無法感知。在地球上,靈魂屬於玄幻層次的東西,甚至連科幻都算不上,因為科學不允許靈魂的存在。

華夏文化裡有一門學問叫做玄學,包括風水、坤輿、八卦等等許多門道。其中便有關於靈魂的講解。在古代科技水平低下學者們通過對自然感悟了解世界,創造出了一門極為深奧的學問,那就是陰陽學!根據陰陽定律,肉體為陽,靈魂為陰,為了更加形象地說明靈魂,古人在許多的文學著作裡創造了「鬼」這種形象。

鬼便是人死後的狀態,失去了肉體的承載,靈魂便成了鬼。

地球的發展方向走向了科學的道路,隨著科學知識的進步,鬼的說法被定義成了迷信。但關於靈魂依然是一個難以解釋的課題,科學家們嘗試著從科學層面去理解靈魂,通過量子領域的解析,靈魂被解釋成一團量子云。然而這種高科技的東西更難以被普通人所理解,相反,鬼的說法則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那麼,所謂能量究竟值得是什麼呢?

如果綜合起來,把這些最小單位無法再行分解的物質統稱為能量,給它們定一個廣義的稱謂,暫且用「粒子」來描述。

從字面上理解粒子是無法再行分解的微小單位,而實際上無法分解的物質並不都一定「微小」!比如空間、比如時間!

如果把粒子再進行一個細化的分解,那麼將那些體積無限大但質量卻無限輕的東西稱之為誇,而將那些體積無限小質量卻無限大的東西統稱為克。

通過夸克定律來解釋宇宙,那麼在最中心的一點點小的近乎無的一點克物質便是空間,他無限小卻擁有無限廣闊的質量,將宇宙中的一切拘束在時間之內,而時間則是一種誇粒子,他無限之大,質量卻近乎於無。

在科學層面最能直接解釋克概念的物質非中子莫屬了。中子是恆星即將滅亡時形成的物質,這些物質被龐大的壓力無限的壓縮使得其擁有非常龐大的質量,一顆足球大小的中子其質量便可以超過地球。但很顯然,中子在克的概念中幾乎連入門都算不上。只能說是被科學解釋出來的一種東西。

有一本非常玄幻的小說裡面介紹了一種物質叫做糸,書中介紹兩顆杏核大小的糸物質其質量便可以將一片太陽系大小的星系拘束起來,也就是說這兩顆杏核大小的糸物質其質量超過了整個太陽系的質量總和。

這就是神秘的克粒子,而誇粒子則更加神秘,已知的誇粒子除了時間外便只有靈魂了。

靈魂應該是由意識凝聚出來的一種誇粒子,只要這個粒子足夠強大,強大到連時間都無法將它消滅,那麼輪迴轉世將不再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如果可以將靈魂和肉體融合,肉體便擁有了豁免時間的能力,於是生命便擁有了永恆的機會。於是便有了神的概念。當然神邸能夠永恆不死也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話題,因為連宇宙都不是永恆的,何況區區一名神邸。只不過他們活過的歲月已經久遠到了一個可以忘記時間的程度,這也算是一個永恆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上帝粒子」,為何揭開它,就能解開宇宙終極奧秘
    什麼是強力與弱力強力與弱力不是外星人隔空取物,一個「響指」毀滅世界,它是我們時常所見的萬有引力以及電磁力之外,宇宙當中普遍存在的另外兩種力。當物理科學來到20世紀,自從科學家們發現了原子的存在之後,就發現原子原來也不是世界的最小單元,原子還包括原子核和它周圍的電子。
  • 宇宙的終極奧秘螺旋
    宇宙看似無序,實則有序,我們生活的蔚藍色的地球上,每個生物,每個物質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其中螺旋是才是終極的奧義,我們漫步海灘經常發現有漂亮的貝殼,他的中線是一個點,向四周旋轉展開,伐木工人砍倒一棵大樹,樹心都是圓形,人的眼睛是也是一環套一環,螺旋是一顆種子,太陽系的運行也是向中心旋轉。
  • 宇宙的不斷膨脹,告訴我們外面還有空間,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地球之外是浩瀚神秘的宇宙。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於地球之外的宇宙世界就開始了研究探索。 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現代科學對於宇宙的起源普遍認為是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個奇點。奇點大爆炸誕生後的宇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一邊在快速膨脹,一邊又在進行著各種演化,一步步演化成為了現在的宇宙空間。 浩瀚的宇宙有很多的謎團等著我們破解,而其中有兩個謎團可以稱得上是終極奧秘,一個是宇宙的起源,一個則是宇宙之外是否有空間的存在,如果有空間,那麼宇宙的外面到底是什麼?
  • 靈魂是真的存在嗎?運用弦理論,或可解決死亡的奧秘!
    很多人都相信靈魂的存在,死亡並不是最終的去處,而靈魂則是一種能量的形式,存在於另一個世界。其實這是一種很飄渺的說法,就是因為這種虛無的存在,你沒辦法去判斷它是對還是錯?可是人們對於死亡的興趣卻從來沒有減弱,因為絕大部分人都不是主動願意離開這個世界。
  • 四夸克粒子和五夸克粒子出現了,打破物理學認知,粒子或許更神奇
    我們的宇宙非常龐大,促使著人們不斷地去探索宇宙,希望能夠找到宇宙終極奧秘。可是,無限大的宇宙並不是真正的全部,微觀世界更讓人們感到無比神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終於能夠看到很多以往無法知道的微觀世界現象,這讓科學家感受到了一種非常神秘的力量,現在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很可能我們對於微觀宇宙的研究了解太少。因此,微觀世界才是研究宇宙真正奧秘的一把鑰匙。所以科學家在這方面開始下大力氣,希望能夠找到微觀世界的一些極端現象,從而解釋微觀世界的情況。可是時至今日,科學家很多常識都被打破。
  • 原來它可能蘊含著宇宙的終極奧秘
    當然,神仙法術這此東西是虛幻的存在,可是憑空想要製造出一粒米的難度卻非常非常難,它涉及到了生命的本質,甚至涉及到了宇宙的終極奧秘。可能有人會說,製造一粒米怎麼還說到了宇宙的本質呢?當這個奇點發生大爆炸之後,宇宙誕生了,而這個時候的宇宙只有一種最基本的元素氫,後來的各種元素及物質可能都是由氫元素演變而來。因此,現在的宇宙中最基本,最多的元素就是氫,恆星內充滿氫,是組成恆星的主要物質。因此世界萬物,宇宙萬物,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氫演變而來,理論上,只要人類能夠完全製造出一粒氫原子,就能夠製造出任何複雜的事物,其實就是包括生命,一粒米。
  • 宇宙終極奧秘:吸引力法則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不斷探索人生的終極奧秘,該怎麼樣能真正做到心想事成,一切如自己所願呢?今天梵塵老師就給大家揭秘人生乃至宇宙的終極奧秘:吸引力法則。如果我們真正掌握了這個讓我們心想事成的宇宙終極奧秘,我們就會真正收穫自己想要的健康、婚姻、財富、人脈。吸引力法則就是:你有什麼樣的磁場,就會過什麼樣的人生。
  • 宇宙為什麼存在?物理學家觀測到粲夸克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
    有史以來第一次,物理學家通過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觀察到了粒子和反粒子的衰變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構成物質基本單元的粲夸克中。宇宙中充滿了常規物質,另外還有反物質,反物質即使在地球上存在,但數量卻要少得多。
  • 宇宙的終極命運,或藏在「暗物質」與「暗能量」之中
    後來,現代天文學家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的形成以及微波背景輻射等方法和理論探測暗物質,最終通過探測的數據得出在宇宙中的確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結論。由此,科學界對於宇宙的終極命運進行了推演,宇宙最終會陷入一片黑暗的死寂。因為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星系與星系之間距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無限拉大,終有一天會超出可觀測的範圍。彼時的人類可能會認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而銀河系之外可觀測的範圍之內空無一物。
  • 靈魂是暗物質的一種麼?揭示靈魂本質進而探索世界奧秘
    在道佛等教中都認為,宇宙分陰陽,萬物分正反。我們可以肉眼觀測的大多稱為正常物質,隸屬於可見宇宙。然而,有這樣一種物質,科學家只能確認其可能存在,卻無法直接觀測探查,這就是暗物質。眾多推測均認為靈魂與暗物質有關,也可能就是暗物質的一種。
  • 破解暗物質的新線索:六夸克粒子
    >在我們這個宇宙中存在著一種主要的物質,除了它所產生的引力之外,它既不可見、也無法被探測到,這就是神秘的「暗物質」。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神秘的「暗物質」一定是由未知的粒子組成的,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一個熟悉的粒子可能是問題的關鍵。儘管人們在不斷尋找可以解釋暗物質對宇宙造成影響的東西,但暗物質仍然難以捉摸。但也一些科學家在猜想,暗物質是否可以用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一種叫做六夸克的粒子(也稱為六夸克)可以解釋暗物質,而不需要任何新奇的新理論。
  • 科學家提出神秘物質!有望解開暗物質的奧秘!
    這個奇怪的東西叫做六夸克,由六種不同口味的夸克組成。最關鍵的是,六夸克還能最終解釋暗物質這個令人困惑物質。物理學家已經發現,如果六夸克有一個特定的質量,那麼這種粒子就可以永遠存在。夸克總所周知,我們生活中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
  • 《銀河系漫遊指南》裡關於宇宙終極問題的答案42,有人總結出來了
    在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的經典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一臺名為「深思」(Deep Thought)的超級計算機經過700萬年的思考,得出了關於「生命、宇宙和萬事萬物終極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42」。但亞當斯一開始並沒有說明那個「終極問題」究竟是什麼。
  • 終極探索——宇宙真相
    「茫茫宇宙,以智為開,思探寰宇,以達終極。在微觀科學家探索到"量子"及夸克,在宏觀觀測到宇宙146億光年的龐大空間。問題一:宇宙在微觀是否有最小單元,在宏觀有沒有最大邊界?(註:宇宙代表一切包括物質、時間、空間;但本文以下內容宇宙泛指空間。
  • 跳出宇宙看宇宙,跳進夸克看夸克。看看科學家至今不敢想像的一幕
    根據量子理論,一切物質都是由量子構成,而量子現在最小的單位是夸克,我們科學再往裡看的視角極限只能去到夸克這個領域,在夸克的世界裡,無窮的空間裡分布著無數的粒子。大量的夸克構成中子,質子,電子等。大量的中子質子電子就構成了原子,而大量原子構成了分子,大量分子構成細胞及細菌,大量的細胞就構成我們人類的身體,細菌也寄生在我們身體各個部位。
  • 為什麼宇宙中反物質稀少,科學家有線索了
    科學最大的奧秘之一就是為什麼有東西而不是虛無。根據我們最好的科學理論,宇宙應該由無特徵的能量浴組成。然而,這一預測顯然是錯誤的。儘管科學家發現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但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是,它在宇宙中很稀少,反物質與物質的數量上差異是一個巨大的科學謎團。這是因為,根據我們對宇宙如何形成的最佳理解,應該反物質與物質一樣多。目前,我們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論被稱為「大爆炸」。最初,宇宙更小,更熱,並且已經膨脹和冷卻了近138億年。在更早更熱的階段,宇宙充滿了能量。並且,在有很多能量的地方,應該有相等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這意味著在大爆炸之後不久,宇宙就應該包含物質和反物質。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是如何探索這個終極奧秘的?
    宇宙從何而來?這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奧秘。終極的奧秘激發新想法和新實驗。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如何「知道」演化運行?為什麼自然法則產生了一個生命如此熱情的宇宙?
  • 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宇宙結構也許與我們所想的並不一致
    宇宙的本質是有限的,但是一個以高速不斷膨脹的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那就是無限的,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超越了光速,而光速又是系統內部物質運動的極限速度,所以在遙遠的宇宙空間中到底有什麼,我們永遠無法知道。除非光速的限制本打破,這就等同於物理學體系的崩潰,我們對此並不抱任何希望。
  • 宇宙有多小?一張紙切58次,就能得到物質的最小單位?
    什麼是宇宙間物質的最小單位?古時候人們以為所有物質都由最微小的塵埃組成,後來科學家又提出原子論。隨著人類對微觀世界認識的深入,發現原子核裡面還有質子和中子,而組成它們的夸克才是物質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夸克有多小?也許很難直觀地感受到。
  • 粒子物理學大突破,LHC發現第三種「五夸克粒子」
    繼2015 年科學家宣布發現了理論中的「五夸克粒子」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實驗現在再度發現全新的五夸克粒子!隨著我們發現越多新粒子,將越能揭開宇宙物質基本結構的奧秘。基礎物理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都由原子構成,過去科學家將原子當作宇宙中最小的基本粒子,然而隨著物理學不斷發展,我們知道原子並非不可分割,而是由更小的次原子粒子:質子、中子、電子構成;你以為到這裡就是極限了嗎?不,繼續看下去,質子、中子、電子內部還由更微小的次原子粒子夸克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