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火星任務群雄逐鹿
今年夏天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中,美國、中國、阿聯分別派出了自己的探測器。由於公轉軌道的原因,一旦錯過了本次發射窗口,火星探測任務就得再等26個月。
26個月一遇的機會
火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5倍,公轉周期則是地球的約1.9倍。這導致了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4億多公裡與5500萬公裡之間大幅波動。為了節約太空飛行器寶貴的燃料,前往火星的探測器通常採用霍曼轉移軌道,而使用該軌道的時機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本次火星探測的發射窗口大約在2020年7月底到8月中旬期間,如果錯過就只能等到2022年秋季。
「天問一號」啟程前往火星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7月23日搭乘長徵五號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場任務從正式立項到執行只經過6年的時間。在此之前,中國的&34;於2019年1月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
「螢火」之後,再發「天問」
2011年,中國的首枚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隨俄羅斯「天頂2SB」火箭發射升空,之後卻因俄羅斯太空飛行器未能成功變軌而宣告任務失敗。時隔9年,中國火星計劃捲土重來,取名自屈原長詩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比當年的「螢火一號」複雜得多,不僅將環繞火星飛行,還將在火星表面著陸一臺探測車,研究火星地表之下的土壤。
新型火箭經受住考驗
「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火箭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這也是新型大推力火箭長徵五號改進後的連續第3次成功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將在2021年2月切入環繞火星的軌道,並且最早在4月釋放探測車著陸火星表面。中國希望以此次火星任務為敲門磚,並力爭在2030年前後實現火星採樣並返回地球之目標。
美國組裝、日本發射的阿聯探測器
阿聯並非傳統的航天強國,剛在2018年發射了該國歷史上首枚人造衛星,但是其火星探測器卻在7月20日清晨率先升空。近年來,阿聯政府在航天領域投入重金,希望藉此來降低對石油產業的依賴,推動向高科技產業的經濟轉型。由於阿聯航天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美國製造、並搭乘日本的H-2A火箭,從日本發射升空。
承載阿聯的「希望」
重約1.5噸的阿聯「希望號」是整個中東地區的首枚火星探測器。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它將在2021年2月切入環火星軌道,並且在此後2年時間內觀測火星大氣的溫度和溼度,研究火星的氣候。目前,只有俄羅斯、美國、歐盟以及印度成功進行過火星探測任務。
美國放飛火星直升機
除了阿聯和中國,利用本次發射窗口探測火星的國家還有美國。精打細算的美國宇航總署(NASA)利用了2012年著陸的「好奇號」火星車的備用零件,組裝了「毅力號」火星車(Perseverance)。不過,NASA的此次火星任務並非簡單重複。「毅力號」將搭載不同的科研儀器,還將釋放一架「獨創號」火星直升機(Ingenuity)協助「毅力號」的科考工作。美國的探測器也將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
歐盟俄羅斯再次錯失窗口
2016年,歐盟與俄羅斯合作的ExoMars火星探測器成功抵達火星軌道,但是其攜帶的著陸器卻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墜毀在火星表面。歐俄雙方原計劃在2018年發射新一代ExoMars火星車,但是因科研儀器開發滯後而延遲到2020年的發射窗口。今年3月,歐洲空間局與俄羅斯航天局再次宣布任務延期至2022年秋天,原因則是探測器的軟體以及降落傘依然存在缺陷。
【2】德國巴符州禁布卡
德國巴登·符滕堡州作出在校生不得在校園內穿戴布卡等遮面服裝的決定。州長克雷奇曼表示,全遮面服裝與自由社會不相容。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國西南部的巴符州政府7月21日同意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內穿戴布卡和尼布卡一類全遮面服裝。該州綠黨籍州長克雷奇曼(Winfried Kretschmann)表示,校園裡鮮少全遮面現象,但即使是針對個例也需有法律規定。他強調,全遮面服飾與自由社會格格不入。不過他指出,鑑於大學生多已成年,若在高校禁止,問題就複雜多了。巴符州目前的禁令只適用於中小學。
延伸信息:
巴符州所禁止的全遮面服裝是極保守穆斯林女性的典型服飾。對教師的類似禁令已付諸實施。
目前,在荷蘭、法國、丹麥和奧地利等鄰國,全遮面服飾遭禁。 英國民調機構YouGov於2019年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54%的德國受訪者支持禁止穿戴布卡。
【3】新冠疫情重創韓國經濟
韓國央行7月23日公告,因新冠疫情大流行嚴重拖累出口,今年第二季度,作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韓國經濟出現20多年來最糟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
韓國央行報告說,4月到6月,韓國經濟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3.3%,創下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以來的最大降幅。韓國經濟高度依賴貿易。今年第二季度,該國出口同比下降13.6%,為1974年石油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
今年5月,韓國央行預測,韓國經濟今年全年將萎縮0.2%,而在今年2月份的預測報告中,該行曾認為,2020年經濟將增長2.1%。上周,韓國央行行長李洙墉(Lee Ju-yeol)已表示,修正這一預測已無可避免,原因在於,出口萎縮程度超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下調了對韓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值。該組織現在預期,韓國經濟今年將下降2.1 %。全球發達國家平均降幅為8%。
【4】川普向芝加哥調遣聯邦警察
美國總統川普兌現了此前的威脅,向更多的大城市派遣了聯邦警察部隊。這些城市的市長們認為,總統這樣做是為了轉移民眾注意力,掩飾自己的過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聯邦警察的任務是打擊芝加哥和阿爾伯克基等城市中的暴力犯罪浪潮。川普說,暴力&34;。他說鑑於一些城市的死亡人數上升,聯邦政府別無選擇,只能進行幹預。
據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 )說,現在大約有200名聯邦警察將被派往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另外30名將被派往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據巴爾說,密蘇裡州堪薩斯城已經有200名聯邦警察。巴爾表示,調遣警察部隊是正在進行中的「傳奇行動」(Operation Legend)的一部分,與最近向波特蘭派遣安全力量的爭議事件無關。巴爾說,聯邦警察將「徹查謀殺案並粉碎暴力團夥」、「這是傳統的打擊犯罪活動」。
芝加哥市市長洛裡·萊特富特(Lori Lightfoot)稱川普的決定是一場「政治鬧劇」。這位民主黨女市長此前曾明確表示反對派遣裝備近似於準軍事部隊的聯邦安全力量。她說,「我們不需要聯邦部隊。我們不需要在芝加哥街頭來回巡視,無故攔截我市居民,侵犯其合法權利卻不亮出姓名的警官」。
延伸信息:
在美國國內出現動亂的背景下,致力於11月競選連任的共和黨總統川普動用聯邦警察來維持安全與秩序。他指責民主黨人放縱在大城市舉行抗議活動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暴徒。而民主黨則指責川普想以此調動其選民為11月份的總統選舉造勢。根據民意調查,川普的支持度目前明顯落後於他的民主黨挑戰者喬·拜登(Joe Biden)。
【5】拜登稱川普是首位種族主義總統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喬·拜登,稱川普是美國歷史上首位當選國家最高職位的種族主義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7月21日拜登(Joe Biden)在同服務業僱員國際工會的工作人員進行視頻時說,「我們有過試圖競選總統的種族主義分子,這種人是有的。但川普是第一個當上總統的。」 拜登說,「他根據膚色和出生地對待他人的方式絕對令人厭惡」。 拜登表示,「從來沒有哪位在任總統這樣做過」、「不管是共和黨總統還是民主黨總統」。
川普對拜登的指責做出了回應。他說,「或許除了林肯(Abraham Lincoln)是個例外之外,我為美國黑人所做的事情比任何人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