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汙染物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2-05 科學網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劉玉柱博士與瑞士ETH/Paul Scherrer Institute實驗室的Thomas Gerber博士、Gregor Knopp博士在大氣揮發性有機物的光化學動力學的合作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工作於10月6日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期刊Physical Review A上。

正如 「水往低處流」,分子在吸收光子被激發後發生的無輻射躍遷過程,如內轉換(internal conversion)和系間竄躍(intersystem crossing)等,都是能量從高電子態向低電子態的流動。而近期該團隊在研究二甲基呋喃在吸收6.2電子伏特光子後的能量弛豫過程時,首次在實驗上發現了從低電子態向高電子態的超快能量轉移過程,經分析發現該超快過程發生時間約為60飛秒(10-15秒)。該研究工作的實驗測量是在自行設計的雙極光電子/光離子成像儀中完成,該儀器通過精密的設計,可以實現同時測量吸收光子後產生的光電子和光離子的動能分布和角度分布(Optics Express 21, 16639, 2013)。結合超快飛秒雷射技術,可以在飛秒時間尺度觀察分子吸收光子後的超快馳豫過程,跟蹤其能量的轉移過程。呋喃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大氣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它們的光物理光化學動力學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瑞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CCR-MUST、瑞士能源部項目和歐盟FP7瑪麗居裡獎學金的資助。(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陳志超)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開軍和楊學明院士團隊在水分子真空紫外波段光解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量子態水平研究水分子光化學過程對於建立星際化學模型,以及同位素解離不同動力學研究對於理解星際中H/D分布的不均勻性都具有深刻意義。該團隊對H2O分子和D2O分子經由C(010)初始態解離動力學進行了轉動量子態分辨的高精度實驗研究。觀測結果顯示,與OD+D光化學過程相比,OH+H產物量子態分布受偶然共振機理影響強烈,可以經由非絕熱耦合路徑解離。
  • 合肥研究院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研究中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12-2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The influence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O+O2反應散射微分截面圖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重要進展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理論中心研究人員孫志剛,劉蘭,張東輝以及他們的合作者撰寫的論文 「State-to-state quantum dynamics of O+O2 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s reveals nonstatistical behavior at atmospheric conditions」(態-態動力學揭示O+O2同位素交換反應在大氣條件下的非統計行為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敏化分子三線態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吳凱豐研究團隊提出,由於納米晶極弱的交換作用(幾個meV),幾乎沒有系間竄越帶來的能量損耗,而且鈣鈦礦納米晶相對傳統CdSe和CdS量子點等有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是實現萘的三線態敏化的優異體系。動力學研究表明,在可見光激發下,量子限域的CsPbBr3納米晶可發生到萘的超快三線態能量轉移。
  • 大氣汙染科普:光化學煙霧
    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1940年至1960年間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有毒煙霧汙染大氣的事件,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光化學煙霧事件致遠離城市100公裡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減產。僅1950-1951年,美國因大氣汙染造成的損失就達15億美元。
  • 揮發性有機物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分子機理
    北極星VOCs在線訊:導讀:大氣汙染是人類無法逃避、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威脅著億萬民眾的健康和生活環境。從分子水平上理解大氣二次汙染物形成機理是預防、控制和治理大氣汙染的重要基礎。空氣汙染是大氣中汙染物濃度達到一定有害程度,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活條件,對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的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發現該體系呈現出亞皮秒級別的熱載流子壽命與之前理論預測的「聲子瓶頸」機制不符,進一步研究發現熱載流子能量耗散通道由表面配體分子誘導的非絕熱弛豫機制所主導。
  • 表面光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
    12月27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表面光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Strong Photon Energy Dependence
  • 京大氣汙染未達到光化學煙霧程度
    > 針對網友關於「北京這兩年空氣汙染是不是已經達到形成光化學煙霧事件程度」的問題,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於建華表示,從北京大氣汙染形成的機理上講,空氣中光化學反應確實存在。 摘要:   現如今,隨著北京市天氣汙染日益嚴重,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北京未來四五年將淘汰百萬輛國一國二車,針對工地揚塵等問題,正在研究制定揚塵保證金。
  • 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北京大氣汙染未達到光化學煙霧程度
    原標題:北京大氣汙染未達到光化學煙霧程度  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昨天做客北京市政風行風熱線「走進直播間」節目,解讀《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時透露,北京未來四五年將淘汰近百萬輛國一國二車,針對工地揚塵問題,正在研究制定揚塵保證金。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團隊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簇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江凌團隊合作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南京今年首現光化學煙霧汙染 源於臭氧汙染超標
    揚子晚報訊(記者 王娟)無雨,加上陽光強烈,從3月4日一直到昨天,南京空氣已持續汙染6天。不過,最近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並非PM2.5,而是臭氧。昨天上午10時,@南京環保微博發布前一天AQI日報,按新空氣標準,3月8日南京空氣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8小時」。
  • 蘭州大學研究團隊在氣候動力學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氣候預測不準的根本原因在於氣候動力學基礎理論的欠缺。「Three-pattern decomposition of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中文:全球大氣環流的三型分解)是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胡淑娟教授與我國著名氣象學家醜紀範院士多年合作,在大氣環流動力學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的原創性研究成果。
  • 磁重聯擴散區動力學過程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奧地利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在磁重聯擴散區內部動力學過程及其能量釋放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證實了磁重聯擴散區內部多磁通量繩相互作用並最終演化為湍流的物理過程
  • 科學網—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分子甲醛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分子甲醛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