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劉玉柱博士與瑞士ETH/Paul Scherrer Institute實驗室的Thomas Gerber博士、Gregor Knopp博士在大氣揮發性有機物的光化學動力學的合作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工作於10月6日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期刊Physical Review A上。
正如 「水往低處流」,分子在吸收光子被激發後發生的無輻射躍遷過程,如內轉換(internal conversion)和系間竄躍(intersystem crossing)等,都是能量從高電子態向低電子態的流動。而近期該團隊在研究二甲基呋喃在吸收6.2電子伏特光子後的能量弛豫過程時,首次在實驗上發現了從低電子態向高電子態的超快能量轉移過程,經分析發現該超快過程發生時間約為60飛秒(10-15秒)。該研究工作的實驗測量是在自行設計的雙極光電子/光離子成像儀中完成,該儀器通過精密的設計,可以實現同時測量吸收光子後產生的光電子和光離子的動能分布和角度分布(Optics Express 21, 16639, 2013)。結合超快飛秒雷射技術,可以在飛秒時間尺度觀察分子吸收光子後的超快馳豫過程,跟蹤其能量的轉移過程。呋喃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大氣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它們的光物理光化學動力學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瑞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CCR-MUST、瑞士能源部項目和歐盟FP7瑪麗居裡獎學金的資助。(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