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訊(記者 王娟)無雨,加上陽光強烈,從3月4日一直到昨天,南京空氣已持續汙染6天。不過,最近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並非PM2.5,而是臭氧。昨天上午10時,@南京環保微博發布前一天AQI日報,按新空氣標準,3月8日南京空氣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8小時」。揚子晚報記者獲悉,由於空氣中「臭氧8小時」今年首次超標,南京出現了一次大範圍光化學煙霧汙染。
為什麼臭氧會超標呢?「應該說跟近日光照特別強烈有關」,南京環保工作人員表示,在日照強烈的條件下,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就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日照一強烈,就相當於催化生成臭氧的催化劑,臭氧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對肺功能也有影響。」而臭氧是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標識指標。當臭氧濃度高的時候,也就是光化學煙霧汙染反應很活躍的時候。「光化學煙霧」這個詞對很多市民來說,並不陌生。就在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公布了該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的最新研究結果,研究發現,京津冀霧霾檢出大量危險含氮有機顆粒物,這在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看來是「最危險的信號」,因為這就是「洛杉磯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中共有800餘人喪生。
記者了解到,南京曾在2011年11月28日,出現過一次罕見的大範圍光化學汙染。當天,NO2這一汙染特徵物嚴重超標,城市一片昏黃。不過,專家表示,南京相對於京津冀來說,光化學煙霧汙染程度並不高。這主要與當地的光照程度以及汙染情況有關係。南京光照程度不如珠三角,汙染程度也遠沒有京津冀嚴重。一般南京出現光化學汙染主要是在3月份和5月份,特別是5月份,往往光照強度大,汙染物聚集,最容易形成光化學汙染。
新聞連結
臭氧濃度超標 兒童最易受害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一種微量氣體,含有3個氧原子。據環保專家分析,臭氧是一把「雙刃劍」,臭氧具有殺菌消毒作用。但是,臭氧在大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造成環境汙染。呼吸濃度過高或者長時間呼吸濃度較高的臭氧對人的身體有害。此外,臭氧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對肺功能也有影響。而臭氧的超標,是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標識指標。
由於臭氧比重較空氣大,身高較矮的兒童往往最容易成為臭氧汙染的受害者。專家建議,在空氣輕度汙染的天氣,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
據介紹,臭氧濃度的變化非常規律,在氣象條件穩定的情況下,一定是太陽出來之後逐漸升高,到下午1點左右達到最高值,此後慢慢下降,到晚上6點之後逐漸變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