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手機,您的大腦將會變成這個樣子

2021-01-13 騰訊網

近年來,隨著華為、蘋果、三星、小米等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手機已成為大部分人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慧型手機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人們越來越依賴於它,並形成了一種新的心理疾病——手機依賴症( mobilephone addiction,MPA)。

手機依賴症不同於物質成癮, 它沒有直接攝入具有生物效應的物質, 而是沉迷於微信、網路遊戲、小說、電影、網購、網絡交友等手機功能,甚至達到痴迷狀態,以至於一段時間不使用手機就變得焦急難耐,表現出焦躁、孤獨、沮喪感等類似於物質成癮的「戒斷反應」,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那麼手機依賴症對大腦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深圳中醫院陳健湘、胡元明、呂涵青老師以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本次研究老師們通過16個問題的測試把48名同學分成了手機依賴症組25名,正常組23名。使用3.0T磁共振進行對48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掃描,並對大腦關鍵區域:中央前回、旁中央小葉、額上回、眶額部皮層、背側前扣帶回、島葉、基底節區的尾狀核、殼核、蒼白球、杏仁核和丘腦、伏隔核、中腦腹側被蓋區、海馬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1. 手機依賴者大腦中和決策與情緒加工、管理相關的部分邊緣系統和紋狀體區,其包含的腦區有中腦腹側被蓋區、海馬、杏仁核、伏隔核及基底節區的尾狀核、殼核、蒼白;與衝動控制相關的中央前回、旁中央小葉、額上回、眶額部皮層、島葉、背側前扣帶回灰質體積顯著低於正常組。

2. 手機依賴者與決策能力、衝動控制能力相關腦區受損。

手機依賴者的前額葉及背側前扣帶回體積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 在物質成癮中扣帶回體積的減小較為常見,作為執行控制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前大量的物質成癮研究已證明 扣帶回具有認知功能、情感調節和自我控制的功能。背側前扣帶回體積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是手機依賴者衝動控制能力受損的神經基礎。前額葉和島葉是與決策行為密切相關的腦區, 這些腦區的改變與網絡成癮個體受損的決策能力相關 。

本研究結果與病理性賭博和物質成癮具有類似性,衝動控制能力受損。這可能是導致手機依賴者控制能力及執行能力下降的原因。大學生在使用手機進行正常的交流與學習時,無法控制自己使用手機進行娛樂等其他活動,他們明知道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學習成績,同時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仍然難以改變自己頻繁使用手機的習慣, 手機突然沒有信號或關機就會表現出焦急難耐, 甚至脾氣變得暴躁起來等類似於物質成癮的「戒斷反應」, 在暫時的滿足和長期的負面結果之間難以作出正確的決策,依然選擇沉迷於手機中, 這反映了依賴個體的社會決策能力受損 。這與之前的藥物成癮和病理性賭博患者的研究結論一致。

3. 手機依賴者與獎賞、情緒加工管理相關腦區受損

手機依賴者除衝動控制能力受損之外, 另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獎賞及情緒管理能力受損。典型的表現就是情緒比較低落,愉悅感不足,不願直接面對面交流,通過手機與他人交流時, 會感到更自信、更充實。

大量物質成癮的研究發現大腦負責自下而上加工的獎賞環路都出現異常。研究者認為毒品改變了這大腦獎賞環路的活動,導致個體的成癮行為。Kemotn 等研究發現腦內存在一個產生獎賞效應的神經環路,它起源於中腦腹側被蓋區和黑質緻密區的內側部分,經內側前腦束投射到伏核、杏仁核、海馬、扣帶回、嗅結節、終紋間隙等區域。根據軀體標記理論,個體會根據早前的行為結果引起的情緒反應標記作為參考做出決策,獎賞或者懲罰都是通過軀體狀態表達出來, 而軀體反應又映射在杏仁核、海馬和腦島等這些負責情緒加工的腦區,這些腦區對外界的表徵就形成了標記, 在之後的決策過程中,個體會參照之前的標記進行決策,研究證明,杏仁核受損的個體在完成愛荷華博弈任務時的表現更差。

本研究中海馬、中腦腹側被蓋區、島葉、杏仁核、伏隔核及基底節區的尾狀核、殼核、蒼白球體積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這些腦區被認為是與獎賞及情緒加工管理密切相關的區域。它們一旦受損,手機依賴者極可能會導致大腦獎賞迴路對正常的自然獎賞信號的敏感性降低,導致個體對自然獎賞缺乏應有的興趣,進而從自然獎賞中已無法獲得愉悅感;手機的便捷性與多功能性恰好能夠為大學生們提供一個虛擬的環境為他們獲取愉悅感,以釋放在現實生活中的不滿情緒與壓力; 手機的虛擬世界能夠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最終導致對手機的依賴。

本文內容摘自《臨床放射學雜誌》-《大學生手機依賴症腦灰質密度改變的研究》

下面是本次調查中採用的問題,非常不符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較符合 、非常符合分別對應1-5分。若有 5 個及以上 選「是」,且所得分數 > 50, 則被判定為手機依賴者。

1. 一段時間沒有帶手機我會馬上去查閱是否有簡訊 /未接來電

2. 我寧願選擇手機聊天,不願直接面對面交流

3. 在等人的時候我總是頻繁打手機問對方身在何處,如果不打就焦急難耐

4. 如果很長時間沒用手機,我會覺得難受

5. 課堂上,我會因為電話或簡訊而不能專心聽講

6. 如果沒有手機我會感到孤獨

7. 用手機與他人交流時,我感到更自信

8. 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 我會感到不適應, 並下意識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簡訊

9. 我經常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 /我的手機在震動」的幻覺

10. 電話多簡訊多我會覺得生活更充實

11. 我經常害怕手機自動關機

12. 手機是我的一部分, 一旦減少, 就覺得失去了什麼似的

13. 同學朋友常說我太過依賴手機

14. 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信號時, 我會焦慮並且脾氣變得暴躁起來

15. 課堂上, 我會經常主動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機上而影響聽課

16. 我覺得用手機跟他人交流更舒適

來源:新鄉醫學影像整理

相關焦點

  • 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有科學家做出模型,網友看完表示自閉了
    但是這些年人類的大腦容量竟然有了 變小的趨勢,科學家分析,也許是因為人類過於依賴高科技產品的緣故。總而言之,只要人類在發展,地球的環境在變化,人類會一直進化的。 那麼未來的人類到底長什麼樣呢?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之前有科學家按照目前人類的發展趨勢,做了一個預測,這個就是Mindy。大家在看到她的樣貌之後哭笑不得,她的形象完全不符合我們的審美。
  • 人工智慧預測未來人類的樣子,臉上多了這個!
    英國科學家與一公司合作,用人工智慧,創造了一個未來人類模型,預測公元2100年人類的長相:脖子粗,駝背,手變成爪狀,是這個「未來人」的特徵。此外,還有一個奇怪的細節,那就是眼睛上可能將會長出第二個眼瞼。圖片是名為「Mindy」的未來人類模型。
  • 孩子經常玩手機有什麼危害?每天超過2小時,可能影響大腦功能
    但是如果孩子長期接觸手機,尤其現在處於手機信息化時代,孩子就會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從而導致孩子的大腦還來不及處理和思考,只能被動接受信息,這會嚴重損害孩子的思考能力。但是如果孩子長期盯著電子產品的屏幕看,那麼在畫面和色彩的強烈衝擊下,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專注力。導致孩子的思維很容易被其打斷,尤其是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其實,電子產品不僅會導致孩子的大腦功能嚴重受損,還會對孩子造成其他方面的危害。
  • 前沿 | 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智人》(中文譯本為《人類簡史》)一書的作者在他的新書《21世紀的21課》中向我們預言了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該如何應對一個充斥著史無前例的變革和極端不確定性的世界?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將三十多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嬰兒將活到2100年左右,甚至可能成為22世紀的活躍公民。
  • 男人對一個人動了情,會變成這個樣子,裝不出來
    可能一個男人在沒有真正動情時,會覺得自己絕對不會變成那個樣子,不會粘人,不會撒嬌,也不會柔軟,就是一副漢子的形象。可真正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了,他都會感嘆自己的變化,那種情難自禁,不自覺的淪陷怕是自己都沒有想到。
  • 1000年後 人類會變成這個樣子?
    在某個時間點上,納米機器人或微型機器人很可能將與人類的身體融合為一體。如此一來,人類將不再受自身生理機能的限制,但是實質上人類將會完全變成一個生物與機器的混合體。為了展示人類在今後十萬年內可能經歷的進化過程,Dawn博士創作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畫面:在遙遠的未來,進化的關鍵性因素是人類將在自然進化和人體生物學適應性等方面擁有相當能量的「控制權」,人類可以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基因工程將更為普及,人臉的變化會越來越多地由人類自己的品味決定,比如隨著人類大腦不斷變大,人類的前額也會變得越來越寬。
  • 孩子經常看手機有啥危害?每天超過這一時間,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
    專家認為,兒童長期接觸電子屏幕(這就包括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上網課等),會影響大腦的功能,每天使用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會影響兒童大腦哪些功能?2、記憶力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另外,玩手機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是大腦修復的黃金期,如果兒童每天睡眠不足,其認知能力發展會受阻。
  • 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生物的進化論是一直存在的,人也是一步步經過變化然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那麼人類在幾千年後是否之後還是現在固定的樣子?有科學家推測,人類在存在幾千年內似乎變化不大,讓我們來遐想一下,假設在一百萬年內,人類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遙遠,但是對於人類生命的遐想卻是非常有趣的。
  • 晚上睡覺手機放床頭對大腦會有傷害嗎? 晚上睡覺我們經常手機放...
    專家表示,由於有外接電源,的確會導致輻射相對較高。另外,現在的手機一般都具備功率自動調節功能,在信號質量越好的地方,發射功率越小,輻射越低;反之,在信號質量時有時無或較差的地方,手機發射功率較大,輻射較高。所以,應該避免在信號不佳的地方長時間使用手機。
  • 維蘇威火山將人類大腦變成了玻璃
    人類大腦可以變成玻璃?事實證明,這是可能的。而且歷史上真正的發生過。
  • 移居火星之後,我們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會不會是這個樣子期待
    如果人類全部都移居到火星,那麼人類會變成火星人嗎?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這些雖然都是未知的,不過在科學家他們看來,這件事的確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不過如今人們所知道的還是很少,而且還有一定的技術上的限制,所以在未來漫長的時間中能夠轉移到火星上的,很可能只有很少很少的人了,畢竟火星在那裡是有著封閉的環境的,而且火星和地球的生存環境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所以這些人就會受到奠基者效應的影響。
  • 讓你了解到宇宙的真實樣子,人類的大腦為什麼會像宇宙?
    下面來看看科學家描述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其實銀河系才十萬光年的直徑在宇宙中也是非常渺小的,在宇宙的各星系之間有一個奇特的規律:大星系與小星系合併為更大規模的星系,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在誕生以後吞噬了許多小型星系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然而比銀河系規模整整大了一倍的仙女星系正不斷靠攏,目前距離銀河系大約有254萬光年,預計四十億年以後將發生星系碰撞,雖然星系合併後的規模更大也只不過是室女星團中的其中一員而已。
  • 課堂上,如何將你的手機秒變成一臺無線實物投影儀
    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痛點(真是折磨自己,好好的投影儀不用,還要倒騰這):第一,現在的實物投影儀基本是放在講臺位置的,是不能移動,而且投放內容的,要十分注意,你人站在實物投影儀旁邊,會不會擋住一些孩子的視線,我想這個問題,一些老師肯定遇到過,你在上面展示,總有一些學生在下面叫「老師我看不到」。
  • Google正在將Android手機變成地震儀
    谷歌 今天將發布一些新的Android功能,這些功能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共同之處,但它們本身都很有趣。有了這個,Google實質上會將您的Android手機變成地震儀,以創建公司所說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監測網絡」。該公司認為,智慧型手機加速度計足夠靈敏,可以測量地震後第一波到達的P波。每當電話認為已檢測到地震時,它將把該信息發送到中央伺服器,由中央伺服器確定這是否真的是地震。目前,只有當有人搜索「地震」或類似關鍵字時,Google才會使用此數據顯示信息。
  • 很少閱讀VS經常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有什麼不同?
    很少閱讀的孩子VS愛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可能截然不同:1、胼胝體厚度不同胼胝體是大腦中連接左右腦的關鍵區域,它負責左右腦的信息傳遞,經常閱讀的孩子,其大腦胼胝體的厚度要厚於不經常閱讀的孩子,胼胝體增厚會使得左右腦信息傳遞更迅速高效。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女性的胼胝體厚度要高於男性,這也是為什么女孩子從小就表現出閱讀能力較強的原因。
  • 如果人類需要冬眠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當體溫低到30℃時,人體會失去知覺,當體溫低到29℃以下,生命體徵就會消失。人類沒法冬眠,因為人類缺少可以冬眠的基因。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能生命,當然這也是有代價的,人的大腦是一個極為耗能的器官,人體每天攝入的能量,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是大腦消耗掉的,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我們擁有無比聰明的大腦呢?
  • 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獲得強大力量的同時可能會失去感情
    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不同時期的人類,不管是從基因方面還是從外觀方面,都會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外貌差異更是非常大,數萬年前的智人跟現代人從外貌上來看,差異是非常明顯的。
  • KlipC-你離不開的手機已是大腦的一部分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手機的輸入和輸出很慢,這可能聽起來很可怕,我們的意思是,要想找到一個答案,或者找到一些對我們有好處的東西(比如看抖音或讀微博,或者找出股票下跌的原因15%),我們仍然需要打開手機裡面的應用程式,輸入,瀏覽搜索,一旦內容出現,我們的眼睛就必須吸收,以便我們的大腦在適當的時候處理這個問題,然後我們的邊緣系統決定內容是否令人愉快。
  • 「你為什麼總忍不住刷手機」|聊聊大腦的「習慣迴路」
    這個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說要讀書,結果卻刷了30分鐘朋友圈。到百度查個資料,結果卻手一滑看推送,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明明在減肥,看到烘培甜點卻還是會伸手去拿一塊。結果卻是將早上的動作重複了一遍。全部路上時間都貢獻給各種八卦新聞了,事後感覺什麼收穫也沒有。第二天會將這一情景再演繹一遍。她說不知為什麼,一上地鐵就忍不住刷手機。
  • 手機「追星族」:3D效果顯示 地球上瞬移看星空
    藉助手機,人們現在依然能很方便地看星空,甚至能在地球上「瞬移」,換個地方看自己頭頂上的星星。1.將這款應用下載到手機上以後,人們就可以擺脫過去看星空必須抬頭望天的問題了,因為整個星空已經握在手中。將手機指向天空或者觸按指南針圖標,該程序能對手機進行定位,手機屏幕上就會匹配相應的天空星系。對於那些天文知識不是很豐富的小白用戶來說,將天上密密麻麻的行星連接在一起變成星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