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華為、蘋果、三星、小米等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手機已成為大部分人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慧型手機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人們越來越依賴於它,並形成了一種新的心理疾病——手機依賴症( mobilephone addiction,MPA)。
手機依賴症不同於物質成癮, 它沒有直接攝入具有生物效應的物質, 而是沉迷於微信、網路遊戲、小說、電影、網購、網絡交友等手機功能,甚至達到痴迷狀態,以至於一段時間不使用手機就變得焦急難耐,表現出焦躁、孤獨、沮喪感等類似於物質成癮的「戒斷反應」,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那麼手機依賴症對大腦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深圳中醫院陳健湘、胡元明、呂涵青老師以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本次研究老師們通過16個問題的測試把48名同學分成了手機依賴症組25名,正常組23名。使用3.0T磁共振進行對48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掃描,並對大腦關鍵區域:中央前回、旁中央小葉、額上回、眶額部皮層、背側前扣帶回、島葉、基底節區的尾狀核、殼核、蒼白球、杏仁核和丘腦、伏隔核、中腦腹側被蓋區、海馬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1. 手機依賴者大腦中和決策與情緒加工、管理相關的部分邊緣系統和紋狀體區,其包含的腦區有中腦腹側被蓋區、海馬、杏仁核、伏隔核及基底節區的尾狀核、殼核、蒼白;與衝動控制相關的中央前回、旁中央小葉、額上回、眶額部皮層、島葉、背側前扣帶回灰質體積顯著低於正常組。
2. 手機依賴者與決策能力、衝動控制能力相關腦區受損。
手機依賴者的前額葉及背側前扣帶回體積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 在物質成癮中扣帶回體積的減小較為常見,作為執行控制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前大量的物質成癮研究已證明 扣帶回具有認知功能、情感調節和自我控制的功能。背側前扣帶回體積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是手機依賴者衝動控制能力受損的神經基礎。前額葉和島葉是與決策行為密切相關的腦區, 這些腦區的改變與網絡成癮個體受損的決策能力相關 。
本研究結果與病理性賭博和物質成癮具有類似性,衝動控制能力受損。這可能是導致手機依賴者控制能力及執行能力下降的原因。大學生在使用手機進行正常的交流與學習時,無法控制自己使用手機進行娛樂等其他活動,他們明知道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學習成績,同時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仍然難以改變自己頻繁使用手機的習慣, 手機突然沒有信號或關機就會表現出焦急難耐, 甚至脾氣變得暴躁起來等類似於物質成癮的「戒斷反應」, 在暫時的滿足和長期的負面結果之間難以作出正確的決策,依然選擇沉迷於手機中, 這反映了依賴個體的社會決策能力受損 。這與之前的藥物成癮和病理性賭博患者的研究結論一致。
3. 手機依賴者與獎賞、情緒加工管理相關腦區受損
手機依賴者除衝動控制能力受損之外, 另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獎賞及情緒管理能力受損。典型的表現就是情緒比較低落,愉悅感不足,不願直接面對面交流,通過手機與他人交流時, 會感到更自信、更充實。
大量物質成癮的研究發現大腦負責自下而上加工的獎賞環路都出現異常。研究者認為毒品改變了這大腦獎賞環路的活動,導致個體的成癮行為。Kemotn 等研究發現腦內存在一個產生獎賞效應的神經環路,它起源於中腦腹側被蓋區和黑質緻密區的內側部分,經內側前腦束投射到伏核、杏仁核、海馬、扣帶回、嗅結節、終紋間隙等區域。根據軀體標記理論,個體會根據早前的行為結果引起的情緒反應標記作為參考做出決策,獎賞或者懲罰都是通過軀體狀態表達出來, 而軀體反應又映射在杏仁核、海馬和腦島等這些負責情緒加工的腦區,這些腦區對外界的表徵就形成了標記, 在之後的決策過程中,個體會參照之前的標記進行決策,研究證明,杏仁核受損的個體在完成愛荷華博弈任務時的表現更差。
本研究中海馬、中腦腹側被蓋區、島葉、杏仁核、伏隔核及基底節區的尾狀核、殼核、蒼白球體積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這些腦區被認為是與獎賞及情緒加工管理密切相關的區域。它們一旦受損,手機依賴者極可能會導致大腦獎賞迴路對正常的自然獎賞信號的敏感性降低,導致個體對自然獎賞缺乏應有的興趣,進而從自然獎賞中已無法獲得愉悅感;手機的便捷性與多功能性恰好能夠為大學生們提供一個虛擬的環境為他們獲取愉悅感,以釋放在現實生活中的不滿情緒與壓力; 手機的虛擬世界能夠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最終導致對手機的依賴。
本文內容摘自《臨床放射學雜誌》-《大學生手機依賴症腦灰質密度改變的研究》
下面是本次調查中採用的問題,非常不符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較符合 、非常符合分別對應1-5分。若有 5 個及以上 選「是」,且所得分數 > 50, 則被判定為手機依賴者。
1. 一段時間沒有帶手機我會馬上去查閱是否有簡訊 /未接來電
2. 我寧願選擇手機聊天,不願直接面對面交流
3. 在等人的時候我總是頻繁打手機問對方身在何處,如果不打就焦急難耐
4. 如果很長時間沒用手機,我會覺得難受
5. 課堂上,我會因為電話或簡訊而不能專心聽講
6. 如果沒有手機我會感到孤獨
7. 用手機與他人交流時,我感到更自信
8. 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 我會感到不適應, 並下意識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簡訊
9. 我經常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 /我的手機在震動」的幻覺
10. 電話多簡訊多我會覺得生活更充實
11. 我經常害怕手機自動關機
12. 手機是我的一部分, 一旦減少, 就覺得失去了什麼似的
13. 同學朋友常說我太過依賴手機
14. 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信號時, 我會焦慮並且脾氣變得暴躁起來
15. 課堂上, 我會經常主動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機上而影響聽課
16. 我覺得用手機跟他人交流更舒適
來源:新鄉醫學影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