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的白邦瑞,從《火星救援》裡看到「中國威脅」。
好久沒有白邦瑞的消息了。
沒想到今天又看到他。
你也許會想,這個美國「老白」是誰?
他為什麼要說「中國威脅」,說「中國人好鬥?」
這要從頭說起。
話說在遙遠的華盛頓,有三個彼此不太服氣的圈子——學術圈、智庫圈和政策圈。
他們的身份翻譯過來,就是大學老師、智庫學者和政府官員。
智庫學者說,這3個圈子對美國決策的影響力排名,是政策圈>智庫圈>學術圈,當然,大學老師對此並不認同。
不論怎麼排,1945年出生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都算一號人物。他在美國小布希政府時期,做過防長拉姆斯菲爾德的高級顧問,被稱作「五角大樓裡一直好鬥的鷹」,主筆起草過《中國軍力報告》。
後來五角大樓裡漸漸沒「老白」什麼事了,他進入智庫圈,就任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中心中國戰略研究主任。
中美兩國學界都有人這樣評價白邦瑞:中國話巨好,靠早年和中國交往積累的人脈,混在華盛頓。
2015年,「白主任」在太平洋兩岸都火了一把,因為他一本「巨著(巨忽悠之著)」↓
在書中,「白主任」提出了讓他聞名中美的「驚人發現」:
自尼克森以來,奉行「對華接觸」政策的8位美國總統全都「被中國騙了」,中國實際上從毛澤東時代起,就有一個秘密戰略——在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百年之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
「中國人好有心機」的感覺有沒有?
「白主任」在書裡說:
他在研究中發現,中國鷹派人士向中國領導人提議,中國若想成功崛起,需要設法「誤導和操縱美國決策者」,以達到「獲取美國情報和獲得美國軍事、科技和經濟援助」的目的。而具體做法,就是「以窮困、落後的形象忽悠歷屆美國政府,使其不知不覺對中國施以援手,並騙取美國的技術」,最終中國「不費一槍一彈,從美國手中奪走全球政治經濟主導權」。
噢,對了,「白主任」還說,中國這招「韜光養晦」源自古代智慧,而且孔子還說過「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對這些沒有好好研究,是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的最大錯誤,也是美國被中國欺騙的原因之一。
感覺只有我們的「局座」可以和這位戰忽局北美支局長PK!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被《聯合早報》形容為「美國核心鷹派人士」的白邦瑞,剛「出道」時是無比親華的「擁抱熊貓派」。
據說上世紀70年代是他最早提出美國應「聯中抗蘇」。其觀點受到時任國務卿基辛格的重視,當時中美尚未建交,尼克森政府特準建立「白邦瑞渠道」,允許當時27歲的白邦瑞通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秘密與中方討論兩國軍事合作。
對於對華態度為何會有180度轉彎,白邦瑞的解釋是,「當年自己太好騙了」。
......
2016年,外界盛傳「白主任」要C位出道—川普任命為白宮中國事務顧問。
但不知何故,此事一直停留在「盛傳」階段。於是19日走進美國國會「中國威脅」聽證會的白邦瑞,身份依舊是「哈德遜研究中心中國戰略研究主任」。
按照美國媒體的描述,聽證會上的「白主任」挺賣力氣的。
他警告美國議員,「請別低估我們在和誰打交道,你可以從過去兩個月來中國媒體上看到他們所顯露出的那種好戰鬥性格」。
美國媒體說,中國的野心勃勃已引發美國國會的密切關注,國會兩黨一致同意嚴陣檢視中國長期以來默默執行的「信息竊取」計劃,美國國會目前瀰漫了一股濃厚嚴肅的氣氛。
而「白主任」是怎麼為這嚴肅氣氛添油加醋的呢?
「坦白說,我最大的擔憂之一是航太科技領域,」白邦瑞在聽證會上說。「米庫爾斯基參議員一直努力捍衛確保美國航空航天局以及國際航空站沒有中國涉入,但最近,中國開始愈來愈積極。甚至有部電影,叫《火星救援》,電影最後出現中國航空項目如何解救美國人。他們積極獲取我們最敏感的航太技術,吸引美國人的關注,吸引美國人對這些公司投資,然後把這些高科技給他們。」
嚇的冬瓜俠重新撿起多年不用的爛俗表情包!
《火星救援》不是好萊塢大片麼?
講了馬特⋅達蒙飾演的美國太空人被遺落火星,
最後依靠中國人無私奉獻出的大推力火箭,幫助美國人救回自己的英雄。
這裡有視頻↓:
冬瓜俠當年在電影院裡看到下面這段,還覺得中美好和諧,好有愛↓:
但這怎麼成了「白主任」嘴裡「中國科技威脅」的例證了?
而且,這電影編劇和原著小說作者都是美國人呀↓
美國人編出「中國火箭技術先進,幫助美國救人」的故事,然後反證出中國人火箭技術先進是對美國的威脅……
這邏輯......
能罵人麼?
但是,冬瓜俠在這裡一定要說一下,千萬別把白邦瑞的神邏輯當笑話。
他拿《火星救援》舉例看起來荒謬,但卻實實在在表達了美國精英層對中國進步的敵意。
這敵意首先來自於中國的確在進步的事實,
同時也來自於美國人心裡「他們怎麼也能行」的「種族優越感」。
當然,我們沒義務醫治美國人的心病,
也沒能力阻止華盛頓國會山變成地球最大的「戰略忽悠局」,
我們只能做自己,做好自己。
「白主任」,您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