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10的發布會上,雷軍介紹到了一個新科技——氮化鎵GaN充電器,作為發布會裡的一大亮點,與小米10 Pro的極速快充完美契合,45分鐘即可充滿小米10 Pro的電量。此前OPPO、vivo也有類似產品,但價格昂貴。小米這個低價營銷小能手,硬生生將這款新科技充電器的價格拉到150元以下。也因為這樣,氮化鎵充電器開始引發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氮化鎵是什麼?
化學成績比較好的朋友應該知道,氮和鎵分別是兩種元素(Ga和N),而氮化鎵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因為其禁帶寬度大於2.2eV,又被成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在國內也被成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氮化鎵的用途
在涉及到充電的功率領域,氮化鎵在快充頭、變頻器、新能源汽車等場景上都有應用;
在射頻領域,現在普及率越來越大的5G基站,軍事雷達、低軌衛星都有用到氮化鎵。
氮化鎵的優缺點
氮化鎵與其它半導體相比,無論是擊穿場強、飽和電子遷移速度還是熱導率都要高上很多,這也就說明氮化鎵相比矽材料來說,更適合做大功率高頻的功率器件。
同時還有一個優點:體積小,功率密度大。
(傳統矽基功率器件和氮化鎵MOS)
可別小看了這個體積小,我們傳統理念上,功率越大,充電頭的體積就越大,到了27W,甚至40W快充的時候,充電頭的大小已經快和一個充電寶一樣大了。這個時候我就非常懷念蘋果的5W充電頭了,只有豆腐塊一樣的大小。那麼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材料能實現體積小、功率高的快充需求呢?這便是氮化鎵誕生初期大家對它的期望。
比如這次小米的快充,尺寸僅為56.3mmX30.8mmX30.8mm,體積比筆記本標配的65W適配器還小一半。出門在外,能夠節省背包裡不少的空間。
但市面上關於氮化鎵的充電頭價格普遍都比較昂貴,是因為它的原材料是自然界沒有的物質,完全要靠人工合成,設備要求苛刻,技術要求更是異常複雜。由於原材料昂貴,直接導致快充頭裡的氮化鎵晶片也非常昂貴,最終導致沒有多少消費者能夠接受這樣的價格。
有哪些氮化鎵快充可以選擇?
目前市面上的氮化鎵快充品牌選擇還不是很多,以華為、小米為首的手機企業,設計的長條形充電頭插在牆上容易被數據線牽引鬆動,還不算比較完美的解決方案。可以期待一下其它的品牌新推出的氮化鎵充電器,比如我比較信任的UGREEN綠聯就很不錯,我的一些移動電源和數據線都是綠聯的,特別是蘋果的PD快充套裝,30分鐘就能充滿50%電量,價格實惠,據說比小米的性價比還高,用起來也很放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關於氮化鎵快充的價格,普遍在150元到200元之間不等,你們能夠接受這個價格嗎?對於氮化鎵快充有什麼看法?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