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龐貝古城,從興起、毀滅到再現人間的時間軸

2021-01-20 縱橫史觀

有句老話說:「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過。」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可預測的世界,受到從核輻射到心臟病的各種威脅。但我們中又有多少人,真的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去過呢?

在公元79年末,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居民發現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附近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引發了一系列混亂,並摧毀了城鎮。

歷史上曾有過許多毀滅性的火山爆發,但龐貝的大災難,在公眾的想像中佔據了獨特的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一位倖存者的作品:我們所知的小普林尼目睹了整個事件,並在晚年寫下了這一切。

多虧了普林尼的著作,以及考古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的不懈努力,我們現在才得以詳細了解龐貝的形成過程。

公元前8世紀-公元79年:龐貝建立了自己的繁榮城市

從地質年代來看,維蘇威火山定期噴發。根據沉積物分析,自形成以來已經發生了50多次。儘管有這種明顯的危險,人們還是在山上建起了定居點。希臘人在公元前8世紀建造了這座城市,但在羅馬人的控制下,它成為了一個商業上非常成功的大型度假城鎮。

富有的遊客和為他們服務的工匠們,經常光顧這裡。這裡經濟繁榮,人口約2萬。

公元62年2月5日:一場地震襲擊了龐貝

公元79年,大多數長期居住在龐貝的居民,還記得公元62年的地震。地震影響到了由近一處泉水供水的脆弱管道,擾亂了該地區的供水。

這次地震距維蘇威火山爆發,只有17年的時間,挖掘人員在維蘇威火山噴發留下的廢墟中,找到了地震的痕跡。

公元79年8月24日早晨:維蘇威火山升起了巨大的羽流

當天早上,小普林尼在他叔叔的莊園裡學習時,他的母親指著一個看起來奇怪而巨大的雲。普林尼寫道:「它的總體外形像一棵五針松,樹幹很高,然後又分裂成樹枝……從它攜帶的泥土和灰塵數量來看,有些地方看起來是白色的,其他地方則是髒兮兮的。」

普林尼正在觀察最初的火山噴發,到目前為止,唯一的跡象是天空中懸掛著一朵奇怪的雲。

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火山爆發後不久,火山灰如雨點般落在街道上

在這個早期階段,龐貝人還有時間逃跑,所以有些人逃跑了。然而卻許多人仍留在了家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些留下來的人經歷了一個超現實的景象:火山灰像雪一樣落在街道上。巨浪覆蓋著建築物,伴隨著溫度的穩步攀升,最終達到了300攝氏度左右。

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對龐貝人的死亡方式,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它們是被火山灰淹沒的,而最新的理論則認為,它們是在巨大的熱浪中瞬間消失的。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羅馬人嘗試海上英勇救援

在他的信中,小普林尼描述了他的叔叔,試圖從維蘇威火山拯救其他人。他的叔叔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地中海指揮一支艦隊,他命令他們協助執行前往沿岸城鎮的救援任務。老普林尼無所畏懼地靠近大山,卻發現石頭像雨點般落在船上,浮石填滿了周圍的水。

普林尼寫道:「他們也處於危險之中,不僅因為海水的突然退卻而擱淺,還因為從山上滾下來的巨大碎片,阻礙了所有的海岸路線。」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更大的碎屑開始落下

據目前的估計,這些碎片以每小時0.15米的速度下落。這看起來似乎並不快,但在火山灰和石頭讓人無法逃脫之前,還有多久呢?兩個小時嗎?而步行離開這個災難的半徑,又要多長時間呢?

隨著火山灰的緩緩落下,大塊大塊的白色浮石開始落在龐貝古城上。當火山開始噴發出更深的土層時,浮石變成了灰色,並伴有石灰石和熔巖。

巨大落石的威脅,足以讓許多人呆在室內尋求安全。

公元79年8月24日傍晚,在碎石的重壓下,屋頂開始坍塌

科學家們重現了一個家庭艱難求生的最後時刻。在下午1點到7點之間,這家人的前面房子倒塌了,他們被迫撤退到後面的房間。而浮石和更大的物體繼續隨著火山灰一起下落。

被墜落的碎石擊中,是他們最擔心的事。僅僅是它的重量,就導致許多龐貝人的房屋倒塌,遺骸中發現的頭骨斷裂,就是證據。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晚些時候:市民們逃離他們的房子,頭戴枕頭進入田野

火山灰覆蓋了每一個物體的表面,灰燼從天空墜落,大塊的巖石掉落到建築物裡,把人們困在自己的房子裡。想像一下,當你的鄰居在家裡遭受痛苦時,聽到他們的尖叫聲。如果你不了解真實情況,難道你不認為這就是世界末日嗎?

小普林尼當然也有這麼認為。他寫道:「許多人祈求眾神的幫助,但更多的人認為,上帝已經不復存在,宇宙永遠陷入無盡的黑暗……我承認,我相信整個世界都將和我一起毀滅,而我也將和世界一起毀滅,這讓我得到了一些可憐的安慰。」

龐貝人不得不在一片被毀壞的土地上自衛,他們也不得不決定,到底是在屋頂塌陷的房子裡更安全,還是在落滿碎石的田野裡更安全。一群人決定到田野裡去,盡他們所能保護自己。「他們出去了,」普林尼寫道,「用布繩把枕頭綁在頭上,而這是他們抵禦周圍石頭危險的全部手段。」

公元79年8月24日晚上:雲層崩塌,釋放出火山碎屑流

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城的居民,到晚上還沒有逃離的,他們不得不與火山最危險的影響,作鬥爭:火山碎屑流。這是一種以每小時62英裡的速度移動的過熱火山灰和氣體的濃縮。這些激增的溫度可以在幾秒鐘內,達到足以剝去皮肉的程度。

第一股碎屑流在午夜前後襲來,立刻將赫庫蘭尼姆和龐貝的所有倖存者都淹沒了。

公元79年8月25日:最後的火山碎屑流結束,倖存者遍及羅馬帝國

當最後一股火山碎屑流席捲該地區時,赫庫蘭尼姆的許多居民早已死亡或已經逃脫。稍遠一點的龐貝古城,在第一波碎屑流之後,可能還有倖存者,但他們不可能在最後一波中倖存下來。他們被困在家中,如果過熱的空氣無法驅散,他們很可能會因灰塵或氣體而咳嗽。

儘管許多人死亡,但赫庫蘭尼姆和龐貝的大多數人都設法逃脫了。倖存者們無家可歸,他們分散在羅馬帝國各處,在他們能住的地方定居下來。有記錄顯示,許多難民彼此結婚,並移居其他城市。提圖斯皇帝向接納難民的城市,提供財政支持,以發展新的基礎設施,但羅馬人再也沒有在龐貝定居過。

18世紀:龐貝被重新發現,並被翻找以尋找藝術珍品

事件發生後不久,羅馬人洗劫了廢墟,拿走了他們能拿走的一切。儘管這個地點已經被人發現,但對考古學家來說,它仍然是一座金礦。考古工作始於1748年,但早期的工作主要是為西班牙國王查理三世尋找和轉移寶藏。

多年來,挖掘是魯莽和貪婪的。為了尋找珍貴的文物,挖掘者們從牆上撕下壁畫,對遺址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破壞。

19世紀:有科學頭腦的挖掘者,接管了這個地方

經過多年的管理不善,該遺址於1863年被一位名叫Giuseppe Fiorelli的考古學家接管。Fiorelli在許多重要的方面,改進了挖掘方法。他的創新之一是從上到下挖掘建築,以保護文物,並儘可能少地影響遺址。

Fiorelli還創造了一些最令人難忘的龐貝形象。是他決定用石膏模型為逝者製作模型的。他們的屍體在灰燼牆壁上留下了洞,然後用石膏填滿這些洞,在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刻,創造了完美的龐貝人模型。

1944年3月18日:維蘇威火山在二戰期間再次爆發

盟軍空軍在維蘇威附近建立了一個基地,這是破壞軸心國在義大利北部,空中控制的持續行動的一部分。德國人的突襲已經給這個地區帶來了麻煩,但與維蘇威火山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1944年3月18日,又一次火山爆發。就像公元79年,一個巨大的火山灰柱衝向天空。碎石和火山灰如雨點般落在龐貝古城。火山碎屑流從山上滾下來,燒毀了機場。據報導,高爾夫球大小的熔巖塊從1.6萬米外墜落。

雖然不像結束龐貝古城那樣的災難性,但對協約國來說卻是個壞消息。他們在一天內損失了88架飛機和一個飛機場。

1980年11月23日:一場強烈的地震後,龐貝古城的挖掘工作,因保護問題而停止

1980年11月23日,一場地震襲擊了龐貝古城,挖掘工作暫停。這標誌著龐貝人態度的轉變。地震後,考古學家們更關注現存廢墟的文獻記錄,而不是挖掘新的廢墟。

專家們通常將這一事件標記為挖掘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時刻。一位專家說:「整個場地都被震了一震,很多東西都開始崩塌。」

2011年:由於資金不足,廢墟開始瓦解

2010年,由於資金不足和惡劣的天氣,許多被挖掘出來的建築倒塌了。Schola Armaturarum,一個角鬥士的訓練設施,隨著龐貝圍牆的一個重要部分瓦解。

考古學家Alix Barbet說:「情況非常危急。2011年,只有5名熟練的管理員在照顧龐貝古城,排水系統已經成為一個主要問題,而且需要大量的維護工作。」

現場:維蘇威火山將再次爆發,而當局還沒有做好準備

除了極少數例外,龐貝不允許進行新的挖掘。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致力於保護,部分原因是考古學家不知道下一次地震何時會發生。

目前,維蘇威火山一直處於監測之中。山上的一個觀測臺檢查氣體排放和地震活動,以尋找任何爆發的跡象。他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維蘇威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最終將再次噴發。

火山學家朱塞佩·馬斯特羅倫佐警告說,這樣一個事件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馬斯特羅倫佐說。「當局已經被告知可能發生的情況。但是他們已經實施的疏散計劃仍然不夠深入。」三百萬人生活在火山的危險地帶,一個足夠大的事件,就可能會對許多人的生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並造成難民危機。

相關焦點

  • 重現龐貝古城被毀滅的48小時(組圖)
    末日》是海外大片裡表現過的內容,7月9日至10月9日,上海月星環球港博物館將舉辦《龐貝末日》展,兩千年前的文明及其一夜之間被火山毀滅,對今天的觀眾來說有何現實意義?但是主辦方的目的,不止於陳列2000年前龐貝古城被火山噴發而瞬間掩埋的百餘件展品,而是希望通過對古羅馬時期龐貝文化的全面展示和解讀,讓今天的人們直面災難,以及災難發生前龐貝人驕奢淫逸所帶來的有關人性善惡的深度思考。貴族躺著吃夜鶯的肝在環球港博物館內,觀眾將看到的不僅是展品,更是龐貝文化裡的七宗罪,它充斥著人性裡的暴力、施虐、貪婪、暴食、傲慢、縱慾和自恃。
  • 迷失在龐貝古城
    維蘇威火山就像一道陰影,擋在龐貝古城前。之前兩次我都是從北方的米蘭、威尼斯往南走佛羅倫斯最多到中南部的羅馬,此次原本打算從最南端的西西里島經維蘇威火山再看龐貝古城,但2018年底維蘇威火山活動有所加強,僅10月份地震儀就記錄到維蘇威火山有177次中低強度的震動,最大震級為2.5級。到2018年底,龐貝政府擬定了一個應急計劃,卡塔尼亞機場部分關閉。
  • 遊記: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的常規玩法通常是1日遊,參觀時間在5-7小時,因為這是埋在火山灰下的【一整個羅馬古城】,一整個!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布拉格或者布達佩斯的參觀強度。自駕推薦從龐貝古城「海門」入,可以避開從露天劇場正門進入的團隊遊客,而且海門景區邊有停車場,3歐/小時。
  • 被眾神嫉妒的古城:龐貝
    不可否認古羅馬的歷史是輝煌而傳奇的,它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訴說出一段歷史,而這座古城(龐貝)它的太多傳奇等著人們去發掘,去解密。被眾神嫉妒的古城:龐貝,有人說龐貝古城的毀滅是因為眾神嫉妒它的奢華享樂,從而打開了火山降下了熊熊巖漿,那麼當時的龐貝是有多麼奢華呢?
  • 《龐貝末日》曝中文終極海報 古城覆滅命懸一線
    《龐貝末日》曝中文終極海報 古城覆滅命懸一線 影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近日,《龐貝末日》曝光了一款影片的終極海報,觀眾不僅可以在海報中體會到影片氣勢磅礴的火山噴發的震撼場面,也能提前感受影片中兩位男女主演感天動地的愛情史詩。
  • 龐貝與《龐貝城的毀滅》
    近日,讀餘秋雨的散文集《行者無疆》第一篇《南方的毀滅》一下就把我的思緒帶到了公元79年的羅馬,那一場讓一個古城毀滅的火山爆發災難。也讓我想起當年我看過的一幅世界名畫《龐貝城的毀滅》記不清是誰創作的,但畫面中沖天的火光,遠處的火山,以及面對滅頂之災的驚恐萬狀的人們,但裡邊的人雖然驚恐萬狀,但卻不忘記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救護弱小,畫面給人的震撼和感動永遠難忘。
  • 《龐貝末日》首曝電影片段 海嘯蝕古城動魄驚心
    《龐貝末日》首曝電影片段 海嘯蝕古城動魄驚心 時間:2014.02.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oie 分享到:
  • 讓龐貝古城瞬間毀滅的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之所以聞名世界,是因為在公元79年的一次大噴發,吞噬了10公裡以外的龐貝古城以及附近的斯塔比亞和埃爾科拉諾兩座小城。維蘇威火山是一座位於歐洲大陸上的活火山,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東海岸,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被譽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
  • 被火山灰掩埋的記憶——龐貝古城 科普
    古城龐貝,這個在一夜消失的繁華城市,已經隨著火山噴發成為記憶的碎片,被厚厚的火山灰所掩埋。
  • 《龐貝末日》再現災難原貌 奴隸貴婦戀情唯美(圖)
    《龐貝末日》再現災難原貌 奴隸貴婦戀情唯美(圖) 2014-08-07 09:49: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張曦   尖端視效還原千年古城原貌 3D實拍逼真展現精緻細節  歷史上,龐貝古城,位於維蘇威火山東南麓,西北離羅馬約240公裡,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80年,強大的羅馬帝國將龐貝劃入自己的版圖,這裡開始成為一座繁華的城市,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經濟發達,是古羅馬第二大城市。龐貝城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
  • 「走進」龐貝古城的最後時刻,巴黎大皇宮呈現「三維」考古展
    「龐貝」展覽除了展示各種考古新發現,重點是一個三維重建,利用無人機鏡頭、雷射製圖、紅外成像和攝影測量相結合等方式,遊客可以成為時光旅行者,走進已經消逝的龐貝古城。從裝飾著精美馬賽克和壁畫的公共建築、私人住宅,到碳化的食物和埋葬在廢墟中的人的遺骸,自16世紀龐貝古城被重新發現以來,數百年間的發掘工作為我們揭開了一系列有關這座遭毀滅的羅馬城市的神秘面紗。巴黎大皇宮「龐貝」展開幕現在,巴黎大皇宮的一場新展覽可以帶領觀眾置身於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幾小時的龐貝古城。
  • 龐貝古城消失謎團?
    龐貝古城的出土可稱得上是考古史上最引人人勝的故事之一。 在義大利的古書上,可以查詢到有龐貝這樣一個城市的名字,可它的確切位置卻無人知曉。
  • 《龐貝末日》今上映 講述古城被火山吞沒過程(圖)
    這部融合了災難大場面、史詩愛情、動作等多種元素於一身的3D大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該片視覺特效蔚為奇觀,情節爆點十足。  看點一:3D震撼火山特效 體驗末日驚魂  作為一部以3D視覺特效為主打的災難大片,《龐貝末日》在如何呈現影片災難大場面方面可謂不遺餘力。
  • 龐貝古城:人體化石見證兩千年前的浩劫
    中途意外發現了精美絕美的壁畫牆,以及寫著「龐貝」兩字的銘文。好傢夥,這一挖居然挖出了一座古代遺蹟,也算是件大喜事。當時人們誤以為它是龐培大帝某座別墅的一部分,就沒被重視。轉眼200多年過去了,科學家才意識到那裡是被火山爆發幹掉的龐貝古城。可這座遺址非但沒得到足夠的保護,還時常遭到了一些「尋寶者」的騷擾破壞。
  • 龐貝古城湮滅的啟示
    【潛河流韻】網際網路金融的投資者都應該了解一下龐貝的歷史,並從中吸取到一些教訓。上周末,我去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觀看了《龐貝:永恆的城市》展覽。雖然以前通過書籍、電影對龐貝古城有所了解,但是看展覽時,面對2000年前各種實物,我還是感到有些震撼。
  • 【影片影訊】《龐貝末日》發布終極海報 3D再現火山噴發 角鬥士上演末日愛情
    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基特·哈靈頓、艾米莉·布朗寧主演的3D災難片《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  時光網訊 由《生化危機》系列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基特·哈靈頓、艾米莉·布朗寧主演的3D災難片《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影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近日,《龐貝末日》曝光了一款影片的終極海報。
  • 聲稱「被詛咒」 遊客歸還龐貝古城碎片
    一名加拿大遊客15年前從龐貝古城盜走文物碎片,如今她將這些文物歸還,並稱受到了「詛咒」。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3日報導,36歲的加拿大女子妮可向義大利南部龐貝城一家旅行社寄去包裹,其中有兩塊馬賽克瓷磚、一隻雙耳瓶的部分殘片和一塊陶瓷,還有一封信。
  • 加國女子偷龐貝古城碎片紀念 遭詛咒長達15年寄還
    歐聯網10月12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15年前,一名加拿大女子赴義大利旅遊,在餐館龐貝古城遺址時順手偷了幾塊古城碎片,帶回家中留作紀念。沒想到這些毫無收藏價值的古城紀念品,卻為她帶來了多年厄運和災難。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據英國衛報報導,曾在15年前赴義大利旅遊加國女子妮可,自從遊覽龐貝古城遺址回國後,多年來厄運連連,不僅兩次身患乳癌險些喪命,而且還經歷了一系列財務危機。
  • 專家再現龐貝古城,人們表情痛苦,被活活燙死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兩條筆直平坦的街道,將整個城市分成九個城區。每個城區都有許多縱橫交錯的小街道,道路都鋪有礫石。街道兩邊都有人行道。這條街寬10米,鋪著大石板。在街道的十字路口,有一個石雕水池,裡面有清涼的泉水。泉水從城外的山上通過高架渡槽引入城市水塔,流入富豪花園的公共水池和噴泉水池。街道的兩邊是商店、酒吧、水果店和雜貨店。
  • 《龐貝末日》定檔8月15日 3D史詩災難片盛夏來襲
    雲集了好萊塢一線製作班底和演員陣容,3D版《龐貝末日》將讓中國影迷首次在大銀幕上了解和感受龐貝古城被摧毀的歷史性一幕。網易娛樂7月7日報導 講述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瞬間吞沒的史詩災難片《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