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在做這三件事

2020-12-04 學乃身之寶

文/學乃身之寶

運氣,曾被定義為顯然由偶然因素導致的成功或失敗,所以幸運的人或不幸的人,看起來都具有偶然性,但現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或者說,運氣好的人,取得成功真的是偶然的嗎?

其實,沒有什麼絕對的運氣好,或運氣差,它們是很多因素同時作用產生的結果,而這些因素都和我們自己有關。

也就是說,那些看似幸運的人,並非是偶然的,而是和他們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的。

美國斯坦福理工學院教授蒂娜.齊莉格用20年時間觀察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發現他們具有三個特點,或者說,他們都在做這三件事。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三種可以提升運氣的方法。

1.敢於讓自己處於舒適區邊緣

蒂娜教授說,幸運的人會嘗試改變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去承擔小小的風險,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其實,走出舒適區,是我們從小就在做的事情,比如學走路、學騎車等等,都是在挑戰自己,敢於讓自己承擔一些小的風險,進而學會成長。

那麼,為什麼成人的我們卻很難走出舒適區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成熟後,形成趨易避難、急於求成的天性,這讓很多人習慣安於現狀,待在自己的舒適區。

習慣之所以很難改變,就是因為它是自我鞏固的——越用越強,越強越用。想要走既有的習慣中跳出來,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識。

其中的一個知識點就是,我們要理解"舒適區邊緣'這個概念。

心智探索者周嶺在其著作《認知覺醒》一書中指出,好的成長是始終遊走在"舒適區邊緣"。

他認為,無論個體還是群體,其能力都以"舒適區——舒適區邊緣(拉伸區)——困難區"的形式分布,要想讓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於舒適區邊緣,貿然跨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

可以說,舒適區邊緣揭示了能力成長的普遍法則。

而那些幸運的人,就是懂得讓自己處於舒適區邊緣,敢於承擔一些風險,這樣不僅避免目標太大無法達到而受挫,也不會因為無聊而固步自封。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制定學習計劃時,目標不要太大,要懂得拆解任務,把注意力放在每次行動的小目標上。學習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長也不只需要"打雞血"、拼意志力。只有站在舒適區邊緣,一點一點往外走,同時和時間做朋友,蛻變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生。

2.心懷感激之情,心態積極樂觀

蒂娜教授說,幸運的人做的第二件事是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心懷感激之情。

懂得感恩的人,運氣不會差,這句看似雞湯的話,卻蘊含著人生智慧。

日本優秀企業家稻盛和夫在其著作《心》中曾說,不管遇到何種境況,都要以"感謝心"去面對。

他認為,不管現在多麼一帆風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我們不能沉溺於順境而驕傲自滿,必須始終用謙虛的態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不可忘記感謝之心。尤其在直面災難、苦難、不幸狀況的時候,正是我們表達感覺的絕好機會,因為這種嚴酷的環境、嚴峻的局面,能夠鍛鍊我們的心態,磨鍊我們的靈魂。

稻盛和夫說到自己創辦的京瓷企業,曾和松下集團有過業務來往,但對方提出過苛刻的條件,有些供應商就開始抱怨,憤憤不平,但稻盛和夫卻告誡自己,要感謝"松下先生",因為正是那些苛刻的訂單,才讓他們有了創新開發的動力,並由此孕育出超越行業水準的卓越的產品,進而保證了良好的收益。

從這個角度來說,稻盛和夫創辦的企業是幸運的,但這份幸運和他們心懷感激之情是分不可的。

可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哪怕是災難、苦難和不幸,我們都要說"謝謝",用積極的態度接受一切,抱著樂觀的心態不斷向前。

3.打破思維定勢,善於成長型思維

蒂娜教授說,幸運的人做的第三件事是改善與想法的關係,敢於打破思維定勢,尤其是那些看似糟糕或瘋狂的想法,都可能成為有意義的想法。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給我們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和成長型。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且會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上: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的。

也就是說,關注自我證明,還是關注能力成長,是兩種思維模式的重要區別。

一個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很容易放棄,因為他會擔心困難的任務會證明他不行;而一個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卻願意挑戰,因為他會把挑戰看作能力的成長。

那些幸運的人,其實就是敢於打破思維定勢,能夠用成長型思維去看待問題。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會受刻板印象影響,他們會更加努力學習,盡力讓那些原本不可能或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就像蒂娜教授說的,主意沒有什麼好壞之分,有些糟糕想法產生的結果往往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東西。

她曾在課堂上做過一個創新練習,幫助學生培養一種以可能性的視角來看待糟糕想法的態度。比如,她安排學生給餐廳出點子,包括金點子和壞點子(金點子有,建議餐廳建在山頂,壞點子有,建議餐廳建在垃圾堆裡,等等),然後她把學生提出的金點子全部剔除掉,留下壞點子重新分配,目的是讓這些糟糕的點子化腐朽為神奇,結果,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垃圾堆建的餐廳就叫"剩飯餐廳",他們從米其林星級餐廳收集那些被白白扔掉的多餘食物,價格更低,供應的就是剩飯)。

可見,改變思維方式,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會有更多可能性發生,而這或許就是成功、成長的開始。

寫在最後:

其實,好運一直在,就像風一樣,只要我們能夠做好這三件事,幸運之帆就會豎起了,剩下的就是靠時間,等待風氣,好運降臨。

自己在成長,好運才相伴。

就像蒂娜說的:"是的,有時人們出生在糟糕的環境中;有時,運氣像一道閃電,用奇妙或可怕的東西擊中我們,但幸運之風總是在那裡,如果你願意承擔一些風險,如果你願意真正走出去,並心懷感激之情,願意真正去正視各種想法,即使這些想法很瘋狂,通過可能性的視角,你仍然可以打造一面更大的帆,去捕捉幸運之風。"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成功必要做的九件事,永遠不要做的十件事
    換言之,倘若你做錯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彌補它,追著錯誤跑你會越錯越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就請永遠不要做以下10件事:  1。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和錯的人糾纏,只會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
  • 層次高的女人,都喜歡做這三件事
    通常來說,層次高的女人,都喜歡做這三件事。做個有趣的人,她的靈魂自帶芬芳,如果跟這類人交往,你也會受益良多。生活中總有一些矛盾的事情在發生,老是陷入消極的情緒裡,只會讓自己找不到生活的含義,這樣無異於傀儡一般。往往活得有趣的女人不會為了生活而去生活,她的內心很篤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
  • 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外面從不炫耀這三件事,唯有傻女人才會做!
    而聰明的女人,她們絕對是謙虛低調的,從來不會向外人胡亂炫耀,特別不會炫耀這三件事: 第一件、家庭的收入不會炫耀給外人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而家庭的收入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聰明的女人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家庭收入炫耀給別人聽,唯有傻女人,也就是情商低的女人,喜歡沾沾自喜或者表面自傲。
  • 人在迷茫的時候,最應該去做這六件事
    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迷茫:·你為什麼迷茫·你該以什麼心態面對迷茫·你在迷茫時不該做的事·你迷茫的時候最應該去做的六件事正文開始一、你為什麼迷茫主要是因為你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和未來的方向,就像一艘沒有指南針的船在大海航行一樣。
  • 一個人經常當著你面做這三件事,就是瞧不起你!
    我們生活在人際關係複雜的網絡中,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講究的是和諧友好相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做有趣的事。然而現在的人大多帶著偽善的面具,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看到過太多接起電話,低聲下氣,掛了電話罵人家傻X的。
  • 從現在起,你要開始為自己做的30件事
    30件事》中,我給大家列出了一份「不為清單」,很多人反饋這種清單的形式雖然簡單,但是卻可以引發自己對生活的很多思考。請記住,照顧好自己需求的同時也可以照顧好周圍人的需求,這是可能的。一旦自身的需求被滿足了,你將更有能力幫助最需要你的人。 所以,你可以開始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好好去滿足自己內心所求。5真正地開始做自己試圖成為別人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 念元素創客:做對了這件事,你比想像的更強大,你了解嗎
    無論我們多大年齡,當我們做對的這件事情都能夠遇到那個更強大的自己。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超越自我!1超越年齡有人說年輕必須要挑戰自我。而我認為挑戰自我一定要超出自己的年齡界限。回顧我們走過的人生之路,是否有那麼一件事情是我們一直憧憬著卻迫於能力,或者是身體的局限,而一直沒有去做的呢?這件事情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如果是那麼請立即行動,為了達成自己的願望,做好一切的準備,挑戰自我並不是毫無準備的,盲目的去幹。不畏懼年齡,不畏懼別人的眼光,其實我們年齡已長,但是我們眼神帶光,走路帶風,每天用高效自律的生活和高效的工作進度來完善自己。
  • Chamath:從4500萬用戶增長到7億Facebook只做了三件事
    作為Facebook主管移動和增長的副總裁,Chamath Palihapitiya加入Facebook時,Facebook只有4500萬用戶,他說,從4500萬到7億用戶的增長,其實他們只做了三件事。
  • 人生要想活得明白,從這十件事開始做起
    人這一輩子,多多少少都會面對這樣的遺憾:很用心地去做一件事情,結果也不盡如人願;很努力地追求一個夢想,最後只剩下無盡的失望。這個時候,我們會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其實,不用懷疑,一條路走不通,僅僅只是因為它並不適合你。
  • 《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要想成為「人上人」,需要做三件事!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我一讀就讀了兩遍,然後我明白了,要想成為「人上人」,往往需要做三件「人下人」的事!他就是作家王蒙,王蒙是我國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也是「人民藝術家」稱號的獲得者,而這本書是他在86歲高齡時寫的,由此可見這本書的份量,畢竟一位80多歲的老人的人生經驗,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反覆學習!《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我一讀就讀了兩遍,讀後讓我感慨萬千,後悔自己讀晚了,不過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成為「人上人」,就需要做三件「人下人」的事!第一件事:把自己看低一點!
  • 從現在起,你要停止對自己做的30件事
    這就是生活的真相,但是,在開始這一轉變過程之前,你必須停止去做那些阻礙你前進的事情。1不要花時間在錯誤的人身上生命太短了,不要和無法讓你幸福的人呆在一起。永遠不要向一個忽視你價值的人做出妥協,因為在對的人面前,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 中年人學會「浪費」時間做這三件事,晚年會更加幸福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人活一世,好像一直在向前奔跑,沒有停下來的機會,也沒有休息的時間,從兒女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就像是社會中的一個螺絲釘,處在其中,一旦開工以後,就沒有停下來的機會,甚至在不斷的忙碌之中,漸漸迷失了自我。
  • 高度近視必須知道的三件事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高度近視和高度近視的危害,接下來就告訴大家要做的三件事: 1、不要指望近視手術,能夠改變高度近視的眼內情況,因為近視手術是摘鏡的手術
  • 為什麼有些人朋友很多,但沒幾個交心朋友,可能是做過這3件事
    為什麼有些人朋友很多,卻沒幾個交心朋友,可能是做過這3件事與人相處,需要緣分。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會碰到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可能只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有的人可能成為我們一生的摯友。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麼一種人,他們交遊廣闊。平時他們不是在和朋友吃飯,就是在和朋友吃飯的路上,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當朋友都有約的時候,他們卻只能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平時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現困難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朋友也沒有出現。為什麼有些人朋友很多,但沒幾個交心朋友,可能是做過這3件事。
  • 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做這三種「傻」事
    也就是普通人說的做"傻"事 所以但凡你細緻觀察身邊真正聰明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喜歡做這三種"傻"事。如果我們普通人學到一個就是小有智慧了。實際上在一件事的處理上,我們通常不關注過程只關注結果以及事件未來的走勢。與人爭執並不會帶來很大的結果,反而適當的弱勢有時候會起到非同凡響的效果。其實這就是這類人真正聰明的地方。 當與別人因為意見不統一產生分歧時,往往退一步或者是隱忍不發快速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要遠比爭吵、強勢的方式更容易解決問題。
  • 人這一輩子,有3件事要做好,有3件不能碰
    每個人出生都有使命,我們必須要全力以赴完成。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你做出來的小事反映出你的性格、決定著你的命運,所以人生往往就是在這一條條十字路口上出現了不同。人和人之所以千差萬別,是因為我們的選擇,也是因為我們的努力。優秀的人必然會做更多優秀的事,甚至會比普通人做得更好、看得更清。
  • 心理學:性格孤僻的人,沒必要討好別人,持續做這幾件事改變自己
    一個人的性格與自己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有關,所以要正視人與人之間的客觀差異。有的人性格開朗,有的人性格孤僻,客觀上來講,每一種性格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戴有色眼鏡看人,覺得性格孤僻的人很古怪,所以刻意疏遠他們。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不想被「90%事件」牽著鼻子走,那麼這12件事一定不要去做:1.糾爛事,纏爛人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生活中有不少爛人爛事,輕易就能挑起你的情緒,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最後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把自己弄的滿身戾氣。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堅持做這3件事,越活越精彩
    這些人或表於色、或藏於內,但都在堅持做一些事。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堅持做這3件事。1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堅持不放棄,熬出來的。《荀子勸學》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是長期堅持的結果。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熬不了一時之苦的人,可能會苦一輩子。
  • 心理學: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好人」這兩個字,是很多人都想要的標籤,就像有些人的人生格言就是當一個好人。想要成為「好人」,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當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必很不理解,想要成為一個「好人」,怎麼會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首先,「好人」是一個定義很寬泛的詞語,每一個人對「好人」都有不一樣的理解。有人認為:不傷天害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樂於幫助他人,就是好人。有些人認為:不為自己的利益傷害他人,尊重他人的利益就是好人。更有些人認為:對我好的,才能成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