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運氣,曾被定義為顯然由偶然因素導致的成功或失敗,所以幸運的人或不幸的人,看起來都具有偶然性,但現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或者說,運氣好的人,取得成功真的是偶然的嗎?
其實,沒有什麼絕對的運氣好,或運氣差,它們是很多因素同時作用產生的結果,而這些因素都和我們自己有關。
也就是說,那些看似幸運的人,並非是偶然的,而是和他們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的。
美國斯坦福理工學院教授蒂娜.齊莉格用20年時間觀察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發現他們具有三個特點,或者說,他們都在做這三件事。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三種可以提升運氣的方法。
1.敢於讓自己處於舒適區邊緣
蒂娜教授說,幸運的人會嘗試改變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去承擔小小的風險,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其實,走出舒適區,是我們從小就在做的事情,比如學走路、學騎車等等,都是在挑戰自己,敢於讓自己承擔一些小的風險,進而學會成長。
那麼,為什麼成人的我們卻很難走出舒適區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成熟後,形成趨易避難、急於求成的天性,這讓很多人習慣安於現狀,待在自己的舒適區。
習慣之所以很難改變,就是因為它是自我鞏固的——越用越強,越強越用。想要走既有的習慣中跳出來,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識。
其中的一個知識點就是,我們要理解"舒適區邊緣'這個概念。
心智探索者周嶺在其著作《認知覺醒》一書中指出,好的成長是始終遊走在"舒適區邊緣"。
他認為,無論個體還是群體,其能力都以"舒適區——舒適區邊緣(拉伸區)——困難區"的形式分布,要想讓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於舒適區邊緣,貿然跨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
可以說,舒適區邊緣揭示了能力成長的普遍法則。
而那些幸運的人,就是懂得讓自己處於舒適區邊緣,敢於承擔一些風險,這樣不僅避免目標太大無法達到而受挫,也不會因為無聊而固步自封。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制定學習計劃時,目標不要太大,要懂得拆解任務,把注意力放在每次行動的小目標上。學習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長也不只需要"打雞血"、拼意志力。只有站在舒適區邊緣,一點一點往外走,同時和時間做朋友,蛻變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生。
2.心懷感激之情,心態積極樂觀
蒂娜教授說,幸運的人做的第二件事是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心懷感激之情。
懂得感恩的人,運氣不會差,這句看似雞湯的話,卻蘊含著人生智慧。
日本優秀企業家稻盛和夫在其著作《心》中曾說,不管遇到何種境況,都要以"感謝心"去面對。
他認為,不管現在多麼一帆風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我們不能沉溺於順境而驕傲自滿,必須始終用謙虛的態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不可忘記感謝之心。尤其在直面災難、苦難、不幸狀況的時候,正是我們表達感覺的絕好機會,因為這種嚴酷的環境、嚴峻的局面,能夠鍛鍊我們的心態,磨鍊我們的靈魂。
稻盛和夫說到自己創辦的京瓷企業,曾和松下集團有過業務來往,但對方提出過苛刻的條件,有些供應商就開始抱怨,憤憤不平,但稻盛和夫卻告誡自己,要感謝"松下先生",因為正是那些苛刻的訂單,才讓他們有了創新開發的動力,並由此孕育出超越行業水準的卓越的產品,進而保證了良好的收益。
從這個角度來說,稻盛和夫創辦的企業是幸運的,但這份幸運和他們心懷感激之情是分不可的。
可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哪怕是災難、苦難和不幸,我們都要說"謝謝",用積極的態度接受一切,抱著樂觀的心態不斷向前。
3.打破思維定勢,善於成長型思維
蒂娜教授說,幸運的人做的第三件事是改善與想法的關係,敢於打破思維定勢,尤其是那些看似糟糕或瘋狂的想法,都可能成為有意義的想法。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給我們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和成長型。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且會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上: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的。
也就是說,關注自我證明,還是關注能力成長,是兩種思維模式的重要區別。
一個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很容易放棄,因為他會擔心困難的任務會證明他不行;而一個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卻願意挑戰,因為他會把挑戰看作能力的成長。
那些幸運的人,其實就是敢於打破思維定勢,能夠用成長型思維去看待問題。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會受刻板印象影響,他們會更加努力學習,盡力讓那些原本不可能或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就像蒂娜教授說的,主意沒有什麼好壞之分,有些糟糕想法產生的結果往往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東西。
她曾在課堂上做過一個創新練習,幫助學生培養一種以可能性的視角來看待糟糕想法的態度。比如,她安排學生給餐廳出點子,包括金點子和壞點子(金點子有,建議餐廳建在山頂,壞點子有,建議餐廳建在垃圾堆裡,等等),然後她把學生提出的金點子全部剔除掉,留下壞點子重新分配,目的是讓這些糟糕的點子化腐朽為神奇,結果,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垃圾堆建的餐廳就叫"剩飯餐廳",他們從米其林星級餐廳收集那些被白白扔掉的多餘食物,價格更低,供應的就是剩飯)。
可見,改變思維方式,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會有更多可能性發生,而這或許就是成功、成長的開始。
寫在最後:
其實,好運一直在,就像風一樣,只要我們能夠做好這三件事,幸運之帆就會豎起了,剩下的就是靠時間,等待風氣,好運降臨。
自己在成長,好運才相伴。
就像蒂娜說的:"是的,有時人們出生在糟糕的環境中;有時,運氣像一道閃電,用奇妙或可怕的東西擊中我們,但幸運之風總是在那裡,如果你願意承擔一些風險,如果你願意真正走出去,並心懷感激之情,願意真正去正視各種想法,即使這些想法很瘋狂,通過可能性的視角,你仍然可以打造一面更大的帆,去捕捉幸運之風。"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