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性格孤僻的人,沒必要討好別人,持續做這幾件事改變自己

2020-12-06 唯情唯心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一個人的性格與自己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有關,所以要正視人與人之間的客觀差異。

有的人性格開朗,有的人性格孤僻,客觀上來講,每一種性格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戴有色眼鏡看人,覺得性格孤僻的人很古怪,所以刻意疏遠他們。

人們的偏見讓性格孤僻的人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有什麼問題,是自己不好,他們才遠離自己。

作為性格孤僻者,首先我們得正視這個問題,性格孤僻並不代表你有問題,它只是你過往多年的成長經歷在你身上具象化的一種表現。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講,性格孤僻和性格開朗只是兩種不同性格,不存在好與壞,性格孤僻者有自己的優勢。

既然性格孤僻並非心理缺陷,那為什麼要改變它?雖然我們說性格孤僻並非心理缺陷,但是孤僻的性格會讓我們感到孤獨,讓我們的生活少很多樂趣,所以需要做出改變。

性格孤僻者的天然優勢

1.做事情更加專注法國研究人員發現,人的大腦可以同一時間處理不同維度的任務,比如說你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和別人聊天。但是當你大腦裡需要同時處理的任務越少,你就會越專注,結果也會越好。

人的大腦需要同時處理的任務越多,每一項任務可以分配的精力和腦力資源就越,這也是為什麼你和別人邊聊天邊工作,更容易出錯的原因。

性格孤僻的人,他們往往不用考慮過多的人際關係,他們的生活也更加單調,生活上的瑣事更少。

這樣當他們工作或者認真做某件事情的時候,腦袋裡影響他們的雜念越少,他們也會更專注,工作也會更出色。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性格都比較孤僻,不合群,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就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愛迪生上小學的時候就因為性格太孤僻,處理不好與同學之間的關係而輟學。

但是正因為他性格孤僻,他才會更專注於發明,更專注於他的工作。如果愛迪生性格不孤僻,朋友眾多,也許他的研究成果會少很多。

2.有更多的時間反思成長有一句話說得好,「孤獨的日子,往往是你迅速成長的日子」。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感受,有時候夜裡醒來,回想這一天或者這幾天的經歷,突然感覺是在虛度光陰。

這種感受往往在獨處的時候最明顯,白天大家在一起的時候,你沒有空閒的心思去思考這些。

不僅如此,當你和大家在一起,在一個群體裡的時候,你的思想會懈怠,你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當你獨處的時候,你才有時間、有心思去反思,這樣你才能汲取過往的經驗和教訓,才能更快地成長。

但是這些對於性格孤僻的人來說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孤身一人,所以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反思,也能更快地成長。

如何改變孤僻的性格

性格孤僻雖然不是心理缺陷,而且有著自己的天然優勢,但我們還是要儘量去改變它,因為孤僻的性格會讓我們特別孤獨,體會不到與人相處的樂趣。

改變自己孤僻的性格,並不是說要討好別人,你只需要持續做這幾件事就好。

1.正視自己的性格作為性格孤僻者,首先你得正視自己的性格,不要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不要因為別人的疏遠,就覺得自己有問題。

性格孤僻或者性格開朗都屬於一種正常的性格特徵,只是因為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不同,有的人形成了開朗外向的性格,有的人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如果你從內心就認為自己心理有問題,你就會生出自卑感,從而畏懼和牴觸和別人交往,因為你擔心別人發現你心理有缺陷。

我在聽電臺的時候,聽到過一個故事,主人公劉小姐講述了她的故事。劉小姐是一位性格孤僻的人,劉小姐從小就被同學們排擠,大家都不喜歡她,以至於劉小姐覺得自己性格有問題,變得害怕與人交往。

看到別的同事之間關係親密,相處融洽,她有時候也想參與,但是她不知道怎樣和她們相處,擔心自己說錯什麼話,讓她們發現自己性格有問題。

要想改變孤僻的性格,首先就是要從心態上做出改變,不要覺得性格孤僻是一種心理缺陷,要明白這是一種正常的性格特徵,所以你沒必要自卑,沒必要畏懼。

2.先嘗試交一個朋友我很喜歡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孤獨的,你總能找到自己的同類」。所以你要相信,你從來不是孤獨的,只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屬於你的「同類」。

但是要想找到自己的「同類」,你必須要勇敢,要嘗試去接納別人。這對於性格孤僻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所以你不妨從第一步做起,先嘗試交一個朋友,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走路一樣,你先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當然這一步你可能會跌倒,但你要堅持,只要你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後面的就是水到渠成。

找一個讓你感覺較好的熟人,一個你想和他成為朋友的人,平時嘗試主動跟他打招呼,主動找他聊天,說一些你可能覺得無關緊要的瑣事。

真誠地與他聊天,如果他也樂意和你聊天,與你交往,那恭喜你,你很可能成功地擁有了一個朋友。

想要改變孤僻的性格,不妨先嘗試交一個朋友,試著與他交心,你會發現有一個可以談心的朋友,是一種很不錯的感覺。

3.不要焦躁,要有耐心想要改變孤僻的性格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改變別人對你的刻板印象也並非簡單的事情。

因為孤僻的性格是由於你以往長期的成長經歷形成的,它已經滲透到你的觀念和行為舉止裡,想要在短期內迅速改變不太可能。

所以不能焦躁,要有耐心,而且剛開始做出改變時,你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這時候要堅持,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如果你想要改變孤僻的性格,必須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End-

文/唯情唯心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改變自己是「神」,想要改變別人,那是「神經病」
    每個人都有遇到困境的時候,環境就在那裡,你要做的只能是改變自己,而很多人多數情況下,想改變的是別人,不是自己。 就像許多人到了心理諮詢室中,許多來訪者會說: 老師,你看怎麼能幫我改變我的孩子? 怎麼能幫我改變我那個不爭氣的老公?
  • 心理學:有這三種性格特徵的人,很難相處,希望你沒遇到過
    沒有一份友誼,需要自己去放下人格來成全。那些一味討好換來的關係,也終將因為自己的疲憊難以維繫。 好的友情是志趣相投,靠遷就換來的友情,都是塑料姐妹花。別費盡心思討好別人了,你最該討好的,其實是你自己。 真正的朋友是久處不厭,不需要刻意的討好。捂不熱的心,就放手吧;等不到的人,就算了吧。
  • 高冷、孤僻、沒朋友,高智商的人不願和別人相處?心理學給你真相
    他的超群記憶力同時還表現在他記得住每一個他去過大小城鎮的名字,連高速路的編碼都瞭然於心,這是常人望塵莫及的高智商人才。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也讓人很深刻,那就是所有高智商的人社交能力差。有心理學家分析說:高情商人群不喜歡和別人交往。
  • 心理學分析:如何停止取悅別人?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很有問題」的心理狀態。「討好者」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藏在內心深處,不能勇敢而有力地表達自己的訴求;這樣的人,表面像是一個完美的「好人」,但內心卻堆積了不滿,憤怒,甚至怨恨——不斷進行痛苦的自我攻擊。尤其是在職場中,對於許多人來說,即使意識到「討好型人格」這個問題,我們可能也很難改變自己的行為。而這種心態的來源是什麼呢?
  • 孩子的「不合群」行為,家長可巧用5個方法調整,改變孤僻性格
    他們性格孤僻,獨來獨往,平時好友親戚基本不往來。很多人都以為他們是長大才變成這樣,實際上,很多人的不合群是從小開始的。案例分析相信很多家長都看到過這樣的孩子,在班級裡老師讓孩子自由活動的時候,一群熱鬧的孩子周圍,總有幾個形單影隻的孩子默默地坐在那裡。
  • 世界上最容易「養死」的兩種貓科動物:性情太孤僻,從不會討好人
    家貓之所以發展得如此壯大,除了因為它們長著一副可愛又討人喜愛的面孔外,還和一個因素有關:家貓容易和人親近。由於這個特點,家貓和人類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在得到人類更多照顧的同時,自己也過得十分快樂。在野外,荒漠貓的生命力十分強大,但是在人工圈養的環境下,它們敏感又孤僻的性格就會暴露無遺:不願和人接觸,吃食物不積極,整天鬱鬱寡歡……為了增加荒漠貓的種群數量,國內的相關動物保護機構試著人工飼養荒漠貓,但用了20多年才完成第一例荒漠貓繁育實驗。
  • 討好型人格怎麼學會拒絕別人?從用這個句式開始,親測有效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都覺得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內心的矛始終指向自己。 這在心理學上叫討好型人格,就是常說的老好人。有一句話對我影響深遠:在照顧他人的情緒之前,先照顧自己的情緒,你不是在蓄意傷害他人,你只是在保護自己。你都不知道如何愛自己,別人又如何來愛你。
  • 九型人格心理學: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性格嗎?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同的人因為其生長環境,後天經歷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西哲柏格森說過:我們的性格即我們的自身。可見,要全面了解自己就必須了解自己的性格,那麼我們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呢?僅憑自己的認知和外界的評價嗎?
  • 討好別人是傻子的工作取悅自己才是生活的重心
    以前,我一直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想盡辦法討好別人,想盡辦法像別人一樣生活。最後你會發現與其去討好別人,不如珍惜自己,討好自己。遵從內心的指引,遵從內心去遇見真實的自己。正如一位智者所說:「真正的幸福來自內心的滿足。」與其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人的一生,就是為自己而活。
  • 「性格孤僻」的女人,大多是這種性格,人生路反而會越走越順!
    情感引言:大家經常會感慨自己的運勢,總感覺自己生活的不幸福沒有快樂可言。實際上幸福快樂這種事情,是和人的行為還有思想有密切聯繫的,和一個人的性格也是分不開的。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這樣一類女人,他們看起來「性格孤僻」,平常朋友聚餐,她沒空去,平常別人喊她吃宵夜出去玩,她也沒什麼興趣。
  • 古人云:與人交談時,永遠別說自己的這幾件事,只有好處沒壞處
    古人早就說過,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不少人心直口快,別人都會誇他有個好性格,有什麼便說什麼,實際上這可不是什麼好事。遇事三思而後行,說話的時候更是要多加思考,如果想到什麼不經思考,直接從嘴裡蹦出來,一個不小心還會得罪他人,別人也會覺得這個人說話沒有水平。
  • 自戀,孤僻,彼得潘綜合症了解一下
    在他們狹隘、扭曲的世界觀中,別人理所當然要對他們好,可他們卻不一定要回報別人——這種觀念,聽起來像不像沒長大的熊孩子?實際上區別也確實不大,這些「成年熊孩子」,就往往有下面幾種熊孩子常見特徵:1、自戀彼得潘綜合症患者由於自身的性格缺陷,往往難以從人際交往中正常獲得安全感。這時候,他們就可能表現得自大甚至自戀,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忽視他人的感受。
  • 性格比較孤僻的4大星座,不善與人溝通,常常感到孤獨
    天蠍座天蠍座對外界總是比較防備,他們的性情比較直接,不喜歡奉承,也不喜歡裝腔作勢,在和不熟悉的人相處時,總是很冷漠,即使別人主動,他們也不會表現得太熱情,很多人認為他們的性格很孤僻。獅子座獅子座的自尊心很強,總會向別人展示好的一面,這會讓獅子座特別有面子,然而很少有人能看到獅子座內心的脆弱和溫柔,獅子座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逞強,假裝很堅強,只有當一個人的時候,才能放鬆一點。
  • 心理學:改變自我的出發點不只是性格,還有認知和信念
    在心理學中,一個人的性格是一個完整的自我體系,想要將這個體系推倒重建,無疑是讓個體經歷一次「死亡」,然後脫胎換骨的過程。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沒有這個決心和必要。今天的文章,將從認知和信念出發,為你改變自我找尋新的思路。為什麼性格難以改變?口語中的性格,在心理學中稱之為人格,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自我體系。
  • 成功必要做的九件事,永遠不要做的十件事
    換言之,倘若你做錯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彌補它,追著錯誤跑你會越錯越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就請永遠不要做以下10件事:  1。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和錯的人糾纏,只會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
  • 陷入「討好模式」,該如何給予自己安全感
    這類害怕製造矛盾、總是讓自己陷入「討好模式」的討好型人格,便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而這就如同惡性循環一般,因為永遠得不到滿足,所以他們永遠不會停止討好,也永遠看不到真實的自己,又累又痛苦。 討好型人格的成因 這樣的性格通常源起於不夠健康的成長環境。 有研究表明,我們年幼時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會與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 心理學:長時間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這4種樣子!
    心理學:長時間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這4種樣子!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碰到行色各異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外向活潑,有的人成熟穩重,而有的人呢,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我們看不出他的臉上有任何的表情變化,似乎只會這一種表情。
  • 一個性格孤僻的人自述及內心成長:人間不值得
    或許是性格使然,從小我就有些孤僻,孤僻到,讓我在四年級的時候,一整個學期沒有一個朋友。兄長比我大很多,而且學習很好,考上了市裡最好的中學,而我卻不愛學習,無論怎樣努力,成績也只保持在中遊水準,中考失利的我,最終被當時聲名狼藉的七中錄取。
  • 根深蒂固的「老實性格」,往往很難被改變,這裡告訴你3點建議
    老實性格,往往很難被改變老實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因為,性格是受生物遺傳、原生家庭、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孩童時期就已經打下了根深蒂固的基礎,想要改變,真的很難,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有一種理論,在心理學應用裡,叫「閾限」,指的是,當刺激超過了預限的值以後,就可以使人的性格,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47.5%受訪者感覺自己愛討好別人 不會拒絕他人
    不會拒絕他人、過度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無論有無過失都主動承擔責任……有這類性格特點的人被視為有「討好型心理」的人。一些有「討好型心理」的人很苦惱,覺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響。有「討好型心理」的人普遍嗎?有這種心理的人需要作出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