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合群」行為,家長可巧用5個方法調整,改變孤僻性格

2020-12-06 晴媽育兒日記

文丨晴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人類自遠古時期就習慣生活在群體中,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部分人自動退出了人群中,做起了「獨行俠」。他們性格孤僻,獨來獨往,平時好友親戚基本不往來。很多人都以為他們是長大才變成這樣,實際上,很多人的不合群是從小開始的。

案例分析

相信很多家長都看到過這樣的孩子,在班級裡老師讓孩子自由活動的時候,一群熱鬧的孩子周圍,總有幾個形單影隻的孩子默默地坐在那裡。

他們有的或許一直盯著遠處玩耍的群體,有想要融入的心思,但不敢走上前,有一些孩子壓根也表現不出對於人群的興趣。只想趕快回家或是返回教室,對戶外的活動沒有任何興趣。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孤僻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各種各樣的朋友。但有一些孩子的確是天生比較內向,後天想要改變必須花家長很多的心思。

一、孩子孤僻的原因

1.性格內向,容易害羞

性格內向的孩子並非不存在,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天生或是後天受父母影響。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內向是沒辦法改變的,實則不然,小孩子的性格是最好重塑的。

內向的孩子在社交方面的確不像其他孩子一樣主動,甚至有人來邀請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拒絕對方的邀請。這樣的孩子心思更細膩一些,想法比較多,雖然不太會社交,但卻善於思考。

2.社交需求發現的比較晚

每個孩子在一定年齡開始的時候就會產生社交需求,有一些孩子會過早的產生,自然有一部分孩子也會較晚的產生。

這種孩子大多在別人扎堆玩耍的時候自己沒有太大的興趣,喜歡自己玩。但自己喜歡的東西卻和別人的很相似。還有的孩子沒有社交欲望是因為父母逼得太厲害,目的性太強,讓孩子感覺壓力很大,從而主動屏蔽社交需求。

3.不太會進行社交

這類孩子的社交問題其實是最好解決的,有一顆想要進行社交的心,卻不知該從何下手。主動融入人群怕大家不接受自己,被動融入人群自己又不太願意。但是他們會在平時會表現出想和別人一起玩耍的興趣,而且性格也並不屬於孤僻的類型,甚至有時候屬於比較活潑和想法多的孩子。

二、如何幫助孩子交友

1.帶孩子多接觸一些陌生事物

父母如果太過擔心孩子的社交問題,可以主動提出帶孩子出去玩,沒有孩子不喜歡出去玩。去一個離家裡有一些距離的地方,為孩子帶來一些新鮮感。不要總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家裡,這樣會導致孩子有輕微的人群恐懼。

在戶外孩子會更容易掌握一些和外界接觸的規則和方法,有利於他們社交時變得更加坦然,不會害羞,更容易改變內向的性格。長時間進行戶外運動的孩子性格也會變得更加活潑和開朗。

2.主動邀請別的孩子到自己家裡玩耍

如果孩子十分抗拒社交,父母又不太想逼迫他,可以選擇主動邀請別的孩子來家裡玩,數量不要太多,太多容易無法顧及自己的孩子,最後讓孩子來家裡玩一趟,自己的孩子卻沒有任何改變。

邀請的孩子也不要太過活潑,容易讓孩子變得更加畏懼別人。父母在這個期間也可以加入到孩子玩耍的行列中,一起和小朋友們做遊戲,以身作則帶動孩子的情緒,有家長的陪伴,孩子也不容易緊張。

3.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很多孩子是因為太過依賴父母,不想離開父母所以抗拒和同齡人玩耍。

同齡人大多時候不會起到一個照顧人的角色,和他們在一起需要自己照顧自己,而有些孩子就是因為無法照顧自己所以不願意進行社交,他們對於父母的依賴太過明顯,不習慣父母不在的場合。這種情況父母也不能操之過急,而是慢慢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先獨立,再社交。

總結

孩子太過孤僻一部分是因為性格原因,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外界原因。無論因為什麼,父母都要極其有耐心引導孩子主動和別人進行交流。不能讓孩子認為社交是一件容易產生畏懼的行為。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靈魂

相關焦點

  • 不合群、也不願意合群的星座,生性孤僻,不隨波逐流
    文 | 老巫 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並不合群的人,他們生性孤僻,喜歡獨來獨往,不隨波逐流,很難輕易地融入一個圈子中去,那麼十二星座中,哪些星座是這樣不合群、也不願意合群的呢?
  • 讓孩子變聰明的18個方法,很多孩子從中受益,家長趕緊收藏起來
    在本專欄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最重要的是3歲前,其次是3-6歲,最後是6-10歲。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從更細化的角度去分享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 心理學:性格孤僻的人,沒必要討好別人,持續做這幾件事改變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講,性格孤僻和性格開朗只是兩種不同性格,不存在好與壞,性格孤僻者有自己的優勢。既然性格孤僻並非心理缺陷,那為什麼要改變它?雖然我們說性格孤僻並非心理缺陷,但是孤僻的性格會讓我們感到孤獨,讓我們的生活少很多樂趣,所以需要做出改變。
  • 孩子性格孤僻,其實真實原因太殘酷,家長別再追問了!
    很多家長都在網上見過不少這樣的新聞,一些孩子因為難以交到朋友而出現各種身心疾病,他們無助的樣子常常讓人感到心碎。爸爸媽媽雖然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但是依舊不能代替朋友在他們成長中的作用。孩子長到一定程度時,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交友的問題。
  • 孩子膽小、孤僻?家長不要焦慮,這可能是「高敏感兒」的表現
    用行動安慰著媽媽。而弟弟坐在原地,默默地抹眼淚。小林說:「哥哥的性格比較外向活潑,弟弟就比較膽小、害羞、有些孤僻,沒想到兩個孩子的性格比較兩極化。比如說我理髮回來,總是弟弟最先發現我剪頭了,指著我的頭髮『啊、啊、啊』的叫。」
  • 孩子亂發脾氣,家長遠離這三種處理方式,正向引導孩子把控情緒
    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亂發脾氣,場面堪稱一部大片。面對孩子亂發脾氣,很多的父母都會面露難色,唯有懂得孩子亂發情緒背後的真實目的,才能夠讓孩子恢復平靜。小明5歲了,家裡就只有他一個孩子。平時,4個大人寵這麼一個孩子,可謂是百依百順,可是越是被寵著,越是有恃無恐。周末,媽媽帶小明去超市買東西,走到了水果區的時候,小明看到了櫻桃,就想讓媽媽買櫻桃。
  • 孩子被訓斥後如果是這三種反應,很可能是性格上的缺陷
    孩子內心的委屈與難過的情緒需要得到宣洩和安慰,在父母面前大哭是最有效的方法。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較差,內心的傷心會毫不保留的展現出來。當家長發現孩子在你面前大哭的時候,不應該去制止他們哭泣的行為,而是應該讓孩子充分宣洩自己的情緒。在孩子宣洩完情緒之後,才能更冷靜地去反思自己的過錯。
  • 孩子的問題在家長身上,培養優秀的孩子從下面的方法入手
    她今年十二歲半在上初二,每天學習任務很重,但她的學習方法不好,我告訴她,她一點也不聽我的,就拿她平時背課外的東西來說吧,這幾天背這本書上的,過幾天又背那本書上的,不專一,也不複習,我讓她做個記錄也好複習,她總是不聽,我很惱火。楊永龍:這說明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你說對嗎?
  • 5個孩子中就有1個抑鬱?作為家長,我們能做什麼?
    性格及行為上忽然的大幅度改變,都是危險的信號。 但需要強調的是,也有不少孩子「隱藏得很深」。他們在平日裡會表現得非常陽光開朗,實際上卻也是抑鬱症患者,內心正在飽受煎熬。
  • 戲精家長在微信群飆英文髒話罵老師,只因孩子學號是14
    這年頭,家長和老師一言不合就開撕的事不少見。但因為孩子學號直接飆英文辱罵老師還真是第一次見,上海一位家長的激烈不文明行文真讓人大開眼界。在孩子的班級群裡,一位家長和老師確認自己孩子學號是不是14號,之後竟然飆出了一串英文髒話。群裡的其他家長自然看不下去,紛紛提醒他注意文明用語。但這一勸阻卻更是讓這位家長「戲精」上身。講真,學號只是方便學校管理。因為這就大發雷霆,講老師有問題太過分了。即便不滿,也可以和老師協商啊~這位家長還對勸阻自己的家長很不客氣。
  • 聽過夫妻八字不合,卻不知夫妻「血型不合」最危險,孕前必須檢查
    由於兩個男孩都已經上小學了,不需要再手把手操心,於是閨蜜和丈夫商量再生個小女兒,卻沒想遭到婆婆強烈反對。按照婆婆的話說:「你們領證前我測過你倆的血型,你是O型他是A型,你們血型不合將來生出的寶寶不健康。」閨蜜猜測婆婆可能說的是「溶血症」,可這也需要講究概率算法,而且往大了說就算寶寶患病,那按照現在的醫療水平也能治。
  • 性格比較孤僻的4大星座,不善與人溝通,常常感到孤獨
    在十二星座中,有幾個星座性格孤僻,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並不喜歡這樣,只是不知道如何熱鬧,所以常常感到孤獨,渴望歡樂。天蠍座天蠍座對外界總是比較防備,他們的性情比較直接,不喜歡奉承,也不喜歡裝腔作勢,在和不熟悉的人相處時,總是很冷漠,即使別人主動,他們也不會表現得太熱情,很多人認為他們的性格很孤僻。
  • 「性格孤僻」的女人,大多是這種性格,人生路反而會越走越順!
    實際上幸福快樂這種事情,是和人的行為還有思想有密切聯繫的,和一個人的性格也是分不開的。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這樣一類女人,他們看起來「性格孤僻」,平常朋友聚餐,她沒空去,平常別人喊她吃宵夜出去玩,她也沒什麼興趣。漸漸地的這樣的女人變成了別人眼裡的「性格孤僻」,也慢慢失去了很多朋友。
  • 波比娃娃實驗:為什麼你的孩子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實際上,兒童在成長初期的行為習慣,多半來自於自己父母的影響。表姐小美是一個性格不太溫和,有些暴躁的媽媽,對待孩子的時候也容易因為脾氣的問題而傷害孩子,有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她過分了。逐漸地,孩子也習慣了媽媽無釐頭的指責,像是學習一樣,在對待自己的朋友時,也容易意氣用事,經常和小朋友打架,最後回家被叫家長。
  •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5個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一次性告訴你
    ,強迫TA學習又不行,放任自由又怕之後孩子跟不上進度,那不妨試試以下5個方法,讓孩子重拾學習的興趣。  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別人好,只是做不做的問題,然後讓孩子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定下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執行。當完成這個目標時,給予孩子鼓勵獎勵。  3、幫助調整孩子學習方法。
  • 人民日報:15個表揚和10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以下是《人民日報》推薦的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 01 15個表揚孩子的科學方法 1.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調查:部分家長耽誤治療
    之所以用「拜訪」二字,在顧曉曼看來,每半年的固定諮詢並非外人眼中的看病,而是對於孩子心理狀態的測評。  「在別人眼中,我的女兒乖巧可愛,幾乎不會出現所謂的『熊孩子』行為,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為之付出的努力。」顧曉曼告訴記者,她第一次接觸兒童心理是因為一歲半的女兒在早教中心的「不合群」行為。
  • 孩子有這5個缺點,暗示他很聰明!家長卻誤會是壞毛病
    其實,只要制止他不合適的行為,鼓勵他把這種帶頭作用發揮到學習或其他好的方面,這種缺點未必就會將孩子帶入歧途。 在他們看來,這孩子簡直就是一個「問題大王」嘛。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乾脆甩給孩子一句: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呀!你不懂就不要問! 其實,換個角度看,這些缺點也能成優點。這些孩子雖然有時候很煩人,但是正是他們的多問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腦袋裡都在想些什麼。
  • 性格和色彩:5種顏色代表5種性格,你家孩子喜歡什麼顏色?
    而弟弟性格開朗有個性,不僅挑的文具以紅色為主,喜歡的卡通模型和衣服也大多是紅色的。 觀察到孩子們的這一現象,張阿姨也就看懂了兄弟倆的性格和行為。 雖然兩個孩子的性格看似矛盾,一個熱情一個沉穩,但是只要發揮和調節好,兄弟倆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上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 調查顯示:九成家長擔憂自閉症孩子未來
    調查顯示:九成家長擔憂自閉症孩子未來 記者軒慧 攝  壹基金髮布「中國自閉症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  昨日是第六個國際自閉症關注日,深圳壹基金聯合百餘家民間公益機構共同發起關注自閉症兒童的大型倡導活動——藍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