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月球為「鏡」看地球,哈勃或借穿越大氣層的光探索系外生命
據「物理—天文學」網站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將月球作為一種「鏡子」——利用穿過地球大氣層和從月球上反射的太陽光,分析我們星球的大氣層。該實驗是一種概念驗證,表明人類已能夠通過分析穿過大氣層的光,來探測該星球生命。
-
以月球為「鏡」看地球 哈勃或借穿越大氣層的光探索系外生命
據「物理—天文學」網站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將月球作為一種「鏡子」——利用穿過地球大氣層和從月球上反射的太陽光,分析我們星球的大氣層。該實驗是一種概念驗證,表明人類已能夠通過分析穿過大氣層的光,來探測該星球生命。
-
什麼樣的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假設地球是系外行星,它會是什麼樣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寄希望於能夠在遙遠的太空找到人類的下一個家園,或者宇宙中的同伴。,也會探測其宿主恆星的光芒透過它的大氣層時所呈現的狀態,這和太陽透過地球大氣層射到月球上的光並沒有什麼不同。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科學家曾在其它行星和大氣層中發現過水,但是在類地行星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氣還是第一次,這是近十年來探索太陽系外類地行星大氣層的最新進展。哈 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系外行星觀察員雅格布-畢恩(Jacob Bean)說:「這是朝探索可能適合人類居住行星這方面的工作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2002年,科學家首次檢測太陽系外行星大氣層,那被認為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
NASA稱哈勃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穿過地球大氣層和從月球上反射的太陽光來分析我們星球的大氣層。該實驗是一種概念驗證,表明我們可能能夠通過分析通過其大氣層的光來探測其他世界的生命。哈勃望遠鏡利用月全食做了一點科學工作,未來可能會被用來探測其他世界的生命。
-
沒有大氣層且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對生命而言意味著什麼?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為了尋找到除地球以外同樣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科學家們不曾間斷對地外行星、乃至系外行星的探索。沒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被發現於2018年由NASA得TESS(過境系外行星衛星調查)任務所發現的系外行星LHS 3844b,科學家們在經過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分析之後得出,該行星是迄今為止觀察到的第一顆沒有大氣層的系外世界。
-
帶來生命希望的行星GJ 357 d,是怎樣的一個系外世界?
如果它還具有一個密集的大氣層,那麼就可以通過這些熱量,讓其地表的水保持為液態的形態而存在,而該星球適合生命存活和延續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大。但如果該星球上並沒有大氣層的存在,那麼它的平均溫度將會低至-53°C左右,這樣的溫度可以用我們身邊直觀的事物來描述,它將比我們地球上的冰川更冷,且它的重量還會高達地球的6.1倍左右,其繞行恆星的運行周期也將是55.7天,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五分之一。我們都知道,生命的寄存條件總是缺一不可的,這也是系外行星探索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
哈博望遠鏡尋找地外生命取得突破性進展!回顧哈勃「徵服星辰大海」之旅
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新研究為日後新的天文望遠鏡尋找外星生命帶來重大突破。據悉,NASA利用日全食開展了一項新的測試,他們通過將月球作為一面「鏡子」,能夠反射穿過地球大氣層的光束,然後通過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分析這些光束。
-
以月球為「鏡」,去系外行星尋找外星生命,NASA的計劃太絕了
據報導,在《物理天文學》期刊上刊登的一篇有關NASA的報導中,表示NASA目前正在研發新一代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將月球作為「鏡子」來回看地球的大氣層,這樣可以準確探測到地球上臭氧的存在,同時也可以幫助人類去系外行星上尋找地外生命。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汽,可能具備生命宜居條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新觀測一顆體積是地球兩倍多的系外行星,通常系外行星體積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為地外生命探索開啟了一扇大門。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K2-18b,K2-18b距離地球124光年,半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8.6倍,位於主恆星宜居地帶,表面溫度可維持液態水存在。
-
對於尋找系外生命而言,為什麼K型矮星才是最佳之選呢?
圖片來源:NASA官網天文學家通常在位於恆星「宜居帶」內的行星上搜尋地外生命的「蛛絲馬跡」。「宜居帶」指恆星周圍一定距離範圍,在此範圍內,行星表面溫度適中,水能以液態形式存在於行星表面,生命得以孕育。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經過30年恆星調查,一種新興觀點浮出水面。
-
縫縫補補三十年,哈勃太空望遠鏡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取之心
哈勃宇宙深場?鷹狀星雲?漩渦狀星系?還是系外星球的數據照片?30年來,你一定看到過哈勃的照片,因為它們無處不在,報紙,雜誌,一些網站的背景,甚至在朋友送給你的賀卡上都有這些圖片。大眾化的「天文美學」使哈勃成就了其他科學儀器無法比擬的標誌性地位,如果你做一個街訪,問現在有哪些軌道天文望遠鏡,答案幾乎肯定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拍攝的照片如此迷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哈勃位於地球大氣層上方。
-
哈勃發現Betelgeuse的神秘調光是由於創傷性爆發
現在這顆恆星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如果它取代了太陽系中心的太陽,其外表面將延伸超過木星的軌道。參宿四的巨大調光史無前例的現象始於2019年10月,甚至肉眼也無法察覺,到2020年2月中旬,這顆怪物星已經失去了超過三分之二的亮度。這種突然的變暗使天文學家感到迷惑不解,他們爭先恐後地開發了一些有關突變的理論。一個想法是,巨大的、涼爽的、黑暗的「星點」覆蓋了可見表面的寬闊區域。
-
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Betelgeuse)的神秘調光原因
在第三幅圖中,流出的排出氣體迅速向外膨脹。冷卻後形成巨大的塵埃雲。最後一幅圖顯示出巨大的塵埃雲,擋住了恆星表面四分之一的光(從地球上看)。在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之間,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緻密的加熱物質以每小時32萬公裡的速度向外移動,穿過恆星的延伸大氣層。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幾臺地面望遠鏡觀測到了參宿四南半球的亮度下降,好像有什麼東西擋住了恆星這一區域的光線。
-
用亮度差來尋找大氣層:對付系外類地行星的新方法
一種新方法可能能夠告訴科學家,系外巖石行星——與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是否擁有大氣層。但與地球不同的是,大部分系外巖石行星位於又小又冷而活躍的M型矮星附近,矮星的輻射與恆星風會讓這些行星上幾乎不可能形成大氣層。現在天文界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這些系外巖石行星是否能夠維持大氣層。
-
系外類地行星光譜中首次發現水分子
有史以來第一次,天文學家在系外巖石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有趣的是,這顆行星位於其恆星所謂的宜居帶中,讓它成為銀河系中最有希望找到地外生命跡象的地方之一。由克卜勒太空天文臺發現的K2-18b行星位於110光年之外。初步掃描表明,這顆系外行星是一顆超級地球,也就是說,它是一顆比地球大的巖石行星,而且具有大氣層。
-
星河億裡,地外文明在哪裡?
近日波蘭一男子拍攝到UFO清晰照片的新聞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對於地外生命的討論,對於地外生命的探索,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似乎人類,從未停止。但是,公式的本身形式並不重要,其傳達出的人們對於地外文明數量計算的思維方法才是關鍵。德雷克公式更大意義上是幫助人們確定尋找系外生命時需要考慮哪些要素,給人類以指導意義。德雷克方程的出現,對人們探索地外文明,尋找地外文明在哪裡有著重要的指導,有著裡程碑之意義。人們對於地外文明數量的計算,從來未停止。英國愛丁堡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曾經嘗試著構建了數個用於測試生命在銀河系出現過程的模型。
-
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Betelgeuse)的神秘調光原因
在第三幅圖中,流出的排出氣體迅速向外膨脹。冷卻後形成巨大的塵埃雲。最後一幅圖顯示出巨大的塵埃雲,擋住了恆星表面四分之一的光(從地球上看)。在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之間,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緻密的加熱物質以每小時32萬公裡的速度向外移動,穿過恆星的延伸大氣層。
-
俄專家發現:地球大氣層範圍驚人,月球從地球的大氣層中穿越
北京時間2月21日消息,最新研究發現,地球大氣層的最外層遠遠超出了月球軌道——幾乎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根據歐洲航天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ESA/NASA)太陽和太陽風層天文衛星(SOHO)的觀測結果,環繞地球的氣體層可達63萬公裡外,即地球直徑的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