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圖們江是我嚮往多年的願望,原先我只是從10萬分之一測繪地圖上制定從長白山北坡穿越山地尋找圖們江源並順流而下的路線,就在即將組隊的時候,從邊境不斷傳來朝鮮人越境給我邊民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消息,於是此計劃擱淺。後來我又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放棄山地穿越,騎自行車從圖們江源頭開始,走國防公路沿江而下。於是我把這條線路的零零碎碎信息搜集起來,穿連在一起,最後形成一個計劃,計劃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騎行路線。此階段位於長白山高海拔地區,屬於無人區,也是最危險的地區,選擇自行車和徒步方式就是讓自己身心更深切地體驗這種危險;第二階段位於圖們江中下遊區域,那裡人口多,交通發達,安全性高,在我體力消耗大,自行車狀態不好的情況下,可選擇棄自行車乘汽車順流而下直達防川方式。計劃總會有疏漏,意外的情況也常有發生,更多就看我運氣和應變能力了。
多年來,每當我決定一個人出行,總會有一種酸酸的感覺,就像去流浪去漂泊去浪跡天涯,似乎我這一去就不知道會不會再回來。人真不知道下刻發生的事。大約我是不怕死的,我一直設想在自己死前,把自己安置在一個山洞裡,或一個僻靜之處,靜靜地讓自己回歸土地,但這些想法一直無法被社會接受。每一次獨自遠行,我都是從這樣複雜的心情開始,直到融入大自然裡身心才逐漸放開,這次也不例外。本來曾有朋友一同遠行,但最終還是我一個人沉悶地出發了。
長春至二道白河區間由於一些路段修路,汽車在顛簸中出乎意料地拖長到12個小時(通常9個小時)才於傍晚到達二道白河鎮。住進一家旅店後就趕緊打探路線信息,雖然出行前我為防止出現意外擬定了應變措施,但仍希望按原計劃順利進行,所以有必要抓住任何機會更多的了解和掌握這條線路情況。在二道白河一家飯店吃飯時得知:二道白河到園池的路況很好,屬於沙土路,園池至崇善路段也很好,最近還有人開車走過,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高興,這說明道路是通暢的,接下來我就開始盤算購買自行車的事了。至此,整個行程已曙光初現。
清晨起床,我便開始在空曠的大街上尋找舊自行車,去年我在臨江就是這樣尋找的,今年有了經驗,詢問了幾個人被拒絕後,很快在一家店鋪看中了一輛舊的老款永久牌變速自行車,車主賣150元,不講價,起初我還猶豫,後來考慮這個車子有變速性能和減震裝置對騎行有利,一咬牙就買下了。我想最後能賣80元就可以了。吃過早飯,我把包綁在車後架上,開始向長白山北坡山門出發。這是條旅遊線路,水泥路面,騎起來很輕鬆。當路面逐漸變成緩升時變速車就發揮了作用,這也是花150買下的價值所在。可是問題還是出現了,隨著騎行時間增加,逐漸感覺這輛車子越來越沉重,車子全身都是鐵,不上裝備單用手提車都感覺吃力,臨行前又沒來得及進行檢修,車子騎起來還譁啦譁啦地響,影響了速度。我的心理底線是如果車子無法騎了,就扔掉它,背包徒步繼續走,第一、第二天在外面露營,第三天就應該看見人家。
邊走邊拍照大約11點到達了北坡山門,今年十一天氣好,來長白山旅遊的人多。按我第二套方案一旦線路不通,我就進入北坡進行三坡穿越,秋季屬於少雨無雷期,是穿越的好季節,這個穿越也一直在誘惑我,過去我穿三坡都是在夏季進行的。可眼前我最大的目標是完成對發源於長白山的圖們江全流域的考察,因為另外兩條河流我已經從頭到尾基本都走過了。長白山共發育了三條河流,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松花江屬於內河最後注入黑龍江。鴨綠江發源於長白山南坡,流經吉遼兩省最後諸如黃海,圖們江發源於長白山東北坡最後注入日本海。鴨綠江與圖們江都是中朝兩國界河。今年我終於有機會去實現我個人意義上的圖們江考察了。我所謂的考察不同於專業人員進行的綜合調研和專題科學考察,我只是對發源於長白山水系的源頭和流域進行業餘級別的地貌觀察、風土人情了解,歷史遺蹟尋訪,通過戶外活動使整個考察過程增加驚險刺激情節。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就要在某些路段冒險。多年來每當回顧那些有風險經歷的歷程還在後怕,但這些經歷讓也讓我感到內心平衡。我不會無謂地去冒險,生命是最重要的,我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和戶外經驗保護自己。
山門前停著很多計程車,我跑過去向他們打聽去圓池路況情況,他們見我要騎車去圓池,都搖頭說中朝邊境緊張,哨所已經封鎖了通往園池的道路,再說哪個水泡子也不值得看。也有人勸我打車去圓池,說往返車費60元,也有人要到100元,還有人出300元,我沒理會它們。繼續打探圓池以後線路況路和安全情況,我一般不會對不可靠人員說出我的具體行程,有時說出一小段路線也是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這是獨自在外自我保護的必要措施。所以我把真正去向隱藏起來,只給他們園池一個目的地,而且還聲稱當天要返回二道白河鎮。時間有限,我向司機揮揮手,在他們的注目下騎車離開景區。
下了景區水泥路,就上了林間沙土路,路況很好,秋季騎行起來很爽。喧鬧的人聲逐漸遠去,我沒入了茫茫的原始林海中。現在海拔約1400米,我的右側20公裡就是長白山火山口,我幾乎是沿等高線在長白山緩坡做大距離的橫切。這段路有緩慢上坡,高海拔的森林的景色很美,空氣中飄來寒氣,從二道白河出來我穿著短袖衣服,現在不得不換上衝鋒衣了。
遠遠又看見了岔路上的水泥路,水泥路一直通往山頂,路口被兩道橫木攔住還加了鎖,看來這就是通往雙峰和園池的路口了,路旁軍營就是雙峰哨所,幾名全副武裝的戰士圍過來,查驗了我的證件並詢問我的來意,當聽說我要去園池後,一口拒絕,他們說園池很危險,上面常有持槍的朝鮮兵活動,他們建議我返回旅遊區。我想戰士們如果知道我要單人走邊境線一定會阻止的,因為在這80公裡路段幾乎是無人區,什麼危險都可能發生,主要危險來自朝鮮方面,原先擔心黑熊、野豬的威脅此時已經不算什麼了。
上不到雙峰,我只好返回岔路口。這是三岔路口,一條通往長白山旅遊區,一條通往雙峰,第三條是通往崇善,我的目標就是崇善。三岔路口立著一個攝像頭,應該是哨所觀察道路情況設置的。我按路標直接進入通往崇善的路口。起初我還以為這裡離邊境很遠,因為從十萬等高線地圖上看這裡的確有段距離,但實際中卻不然,當我騎行了幾公裡後就發現右側路邊不斷出現警示牌,提醒路人邊境地區不得非法越過,同時也發現有涓細的水流流淌,頓時我開始緊張起來,意識到我就在邊境附近,這段邊境與朝鮮幾乎陸路項鍊,沒什麼障礙,我覺得後背冷風寒寒,頭皮發麻。這條林間路一望無際,有時我顧不得欣賞和拍照路邊美麗的風景,就如逃命般一溜煙地往下跑,好在道路屬於慢下坡,騎起來並不累,唯一就是硌屁股,但是也顧不得那些了,能儘快找到人家是最好的了,實在不行也只有在林中冒險露營。
林路漫長似乎永遠沒有盡頭,一路上幾乎沒有汽車通過,在行至6公裡附近迎面開來一輛巡邏軍車,車內士兵用驚訝的眼睛看著我,估計他們從來沒見過路上會有一個著裝奇特獨自騎自行車的人招搖過市,過去也有騎自行車走這條線路人,但那都是好幾十人組成的隊伍,沒有我這樣單槍匹馬騎行的。我也在偷著樂,那些對我威脅最大的朝鮮兵都做夢也不會想到我就這樣大膽地從他們眼皮底下溜過去,當他們回過神來,我已經走遠了。
路上偶爾有民用車輛急速駛過,汽車行駛速度很快,根本不敢停留,看出車內人也瞪大眼睛看我,也許他們會說:這傢伙今晚肯定完了。又騎出幾公裡,忽見路邊停著一輛黑色轎車,心中一喜,心想終於看見能對話的人了。停下車,他們驚奇地走過來,問我從哪裡來,看著我帶的裝備稱讚說這才是真正旅遊呢。我問他們為什麼在這裡停留?他們指指路邊一排水泥方柱說:這裡是國界,下面那條小河是圖們江的發源地。我說源頭不是在園池嗎?他們說那裡上不去,這裡冒出的水流就可以當作圖們江源頭了。過去這裡還有塊牌子寫著圖們江源頭字樣,現在邊境緊張,怕遊人在這裡停留過久有危險就把牌子拿掉了。我讓他們給我拍了兩張照片後,他們就要離開了,離開前提醒我說:別在這裡久留,對岸有朝鮮兵,你往前再走一段路就看見咱們的邊防哨所了,晚上可以在那裡住。我一聽大喜,趕緊道謝,心想不用在外面露營了。
我越過象徵邊境線的一排水泥柱,來到21號界碑前,界碑一面用朝文寫著朝鮮,一面用中文寫著中國,越過界碑沿小路下到水邊,這裡就是人們說的圖們江源頭。所謂的源頭是在灌木叢中的草甸子中露出一個幾平方米的水面,水就從那裡湧出來,湧出的水流衝斷小路向下流去。據一些資料介紹圖們江發源於長白山主峰東南部的園池。圖們江以其涓涓細流穿越叢山峻岭,森林茂密,逐漸展寬注入日本海。其幹流全長525公裡。中朝界河段510公裡。土字牌以下15公裡為朝俄界河段。
從我帶的地圖看,海拔1300米以上中朝邊境線連接三條道路,腳下的這條被水衝斷的路就是其中一條,如果枯水期兩岸的路是連在一起的,只不過對岸的路比較寬,向縱深而去。我實在不敢相信眼前這條一米多寬的很不起眼的水流就是圖們江,圖們江是兩國分界線,對面那條路空無一人,隱藏在灌木林間。朝鮮境內靜悄悄的,我抑制自己想一步就跨過這條小破水流的衝動,真是很簡單,但此刻不行,倒不是在乎它是國境線,而是擔心就隱藏在暗處觀察我的朝鮮兵。於是我趕緊拍幾張照片後,就回到公路上,跨上自行車沒命地往前跑,邊跑邊回頭看是否有人追來。後來證實這種擔心有一定道理,水流邊那條路通向一個朝鮮軍隊哨所,朝鮮境內旅遊的人就是通過那條路來到水邊朝拜圖們江源頭。
離開這個所謂的圖們江源頭我想儘快趕到哨所,我相信哨所正如遊人跟我說的就在附近,也許就在前面一個彎道旁。想到這心情開始放鬆,途中經常停車拍照片,隨著遠離圖們江源頭,圖們江河道由源頭一米多寬增加到5-6米寬度,這段河道很像鴨綠江上遊的樣子。忽然心情又緊張起來,遊人稱哨所距離很近,怎麼我騎了這麼長時間還不見哨所的蹤影呢?加快速度又騎了幾公裡還是不見哨所,這是心有些慌起來,難道是哪幾個遊人騙我?不會啊,或許哨所在某個路旁岔道深處被錯過了?天色漸晚,我不得不考慮夜晚露營的問題。此刻冷汗又出來了,顧不上屁股疼再加快騎行速度。在一個轉彎處,忽然發現江對岸樹叢中升起幾縷淡藍色炊煙,仔細看林中有一排排灰色的房子。這裡不像民居,很可能是朝鮮軍營,我更加加快了速度,根據經驗,如果有朝鮮軍營,那麼我們的哨所也應該在附近。轉過山灣,忽聽見狗叫聲,隱約我看見河岸我方一側露出一座別墅般小樓房,樓房外面有院牆,幾條狗欄在路上衝我一邊狂叫一邊跑來,路邊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聽見聲音也向我走來,此刻我哪裡還怕狗啊,終於見到親人了,一陣歡喜,心裡的石頭算落地了。士兵喝住狗,先檢查我的證件,當確認身份後語氣和緩了,他問我來幹什麼?我說我是利用十一假期來旅遊的。我問士兵今晚能不能住在兵營內,士兵趕緊搖頭說:那可不行,這是軍事禁區。我說我帶帳蓬住在哨所的外面,士兵說,也不行,住在外面不安全。士兵說要不你繼續往下遊走,走得越遠越安全,下遊有個林場,那裡有賓館。我問距離多遠?他說,大約有8公裡吧,我一聽覺得不行,騎一天車太累了,天也快黑了,而且他說得8公裡是不是可靠?士兵又說要麼你住在我們隔壁那個小樓裡吧,我順他手指的方向一看,50米外的樹叢間有一棟紅瓦二層小樓,他說那樓裡住著林場的民工。我一想也不錯,就謝過戰士,奔小樓去了。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我看見對岸有個朝鮮軍官一邊走動一邊向我們這裡張望,估計他被我們的交談聲音吸引了,因為很少有這樣的對話。
小樓內有幾個農民工,其中一個負責人確認哨所已經核實了我的身份後便和我交談起來,當我提出在這裡住一晚的要求時,他熱情地答應了。原來負責人是榆樹人跟我算是老鄉了,他在這裡承包一個森林防火道維護工作,已經幹一夏天了,他媳婦在這裡負責後勤聯絡並給大家做飯。夫婦倆熱情地請我吃飯,說都是大鍋飯,出門在外不嫌棄的話就對付吃吧。我把我帶的一些食品掏出來留給了他們,吃飯其間我問負責人這裡距離下個林場有多遠?他說大約15-6公裡吧。你看,他與士兵說的距離就不一樣,如果在白天我還可以騎車下去,大不了多跑一段,現在黑燈瞎火的又是邊境線我可不敢。飯後他們安排我住在一個空房間裡,這個房間沒有床,地上有個草甸子。我就把鋁膜防寒墊鋪在草墊子上,打開我的羽絨睡袋。我打開地圖發現這個哨所原來就是龍口山哨所,龍口山哨所是80公裡中段的一個重要軍事哨卡。
山區太陽一落山,就有冷氣襲來,走出門外,四周漆黑,只有圖們江水不知疲倦地譁譁流淌,哨所的狗有一聲沒一聲的叫幾下。我無心閒逛就早早地躺下了。隔壁的民工們在噼啪的打著撲克。躺下我就睡著了,夜裡還熱出了汗。夜裡除了聽到兩次汽車駛過的聲音在就是戈壁哨所內狗的幾聲叫聲了。後來聽民工講夜間過的汽車是軍隊裝甲巡邏車,原先我還納悶夜間怎麼還會有民用車輛通過呢?即使是軍車巡邏我也有點驚訝。
清晨,暗紅色的曙光從窗戶照進房間裡,我一翻身就起來了,我要出去拍日出。山區的早晨很涼,橫在小樓前的國防公路空曠筆直,一個人影也沒有,除了圖們江譁譁流水聲就只有哨所的幾隻小狗警惕地在路上跑來跑去,偶爾還面對朝鮮狂叫幾聲,小狗一看見我出來,又架勢兇兇地一邊叫一邊衝我跑來。巡邏士兵把他們喝了回去,這時一個級別高的軍人走過來,再次要求查看我的證件和詢問我來的原因,當他看了我的全部證件後,確認我的確不是冒充的,就跟我聊了幾句,然後給我敬軍禮回去了。我想哨所間和巡邏車肯定溝通了發現我一個人的奇怪行為信息,若不是我貨真價實,早就被看管起來了。話說回來,假如換成軍銜,我應該是團職幹部吧。在哨所門前的圖們江上有個類似木板橋的地方,木板橋從中間斷開,雙方不能往來。聽民工介紹,金日成在這裡釣過魚,大家習慣叫釣魚臺,河道兩邊修建的木板橋今天看來並非是橋,而是供遊人瞻仰河道中間一塊大石頭的看臺,據說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金日成就坐在這塊石頭上一邊釣魚一邊思考,最後提出了朝鮮國家精神支柱:「主體思想」。
本來哨所一般是不允許人在這裡停留或拍照的,但哨所對我很關照,允許我在這裡溜達拍照。對岸靜悄悄,朝鮮兵還沒起床吧,昨晚那個走動的朝鮮軍官也不見了。一會民工們起來了,他們陸續地到江邊洗臉刷牙,我悄悄地問民工你們不害怕嗎?不是說朝鮮兵和朝鮮邊民經常過來騷擾嗎?民工說咋不害怕,我們每次出去幹活都有哨所的士兵跟隨。
離開民工我就在周邊林中自由活動。龍口山哨所依山面水而建,國防公路就在門前通過,公路前面是林地和林中的圖們江,哨所後山有風力發電設備,白天哨所有1-2公裡的安全輻射區域,到了夜晚可能就壓縮到500米。我始終保持在安全區域內活動。就在我隨意在林間穿行時,忽然發現一些低矮小灌木上結著許多藍色果子,這不是藍靛果嗎!我在長白山南坡看見過一人多高的藍靛果樹,這裡卻只有一尺多高,我蹲下身子摘這些被霜打過的果子吃,這樣的果子很甜,除了藍靛果四周還有很多圓圓的藍莓果,藍莓是生長在地球上的最古老的水果之一,距今大約有13,000年歷史了,藍莓富含維生素D、鈣、磷、鐵,尤其含有抗癌元素硒,。藍靛果也名聲不菲,是熊瞎子最喜歡吃的果實,也叫黑瞎子果,藍靛果富含糖類、有機酸、礦物質、維生素多種元素,具有滋補藥要用功效。這個季節吃到野生果子不容易,我瘋狂地摘果子吃,不一會舌頭就是藍色的了。
無意中發現一條通向江邊的小路,小路被草虛掩著,但看出踩得很實,既然有路就一定有路的道理,我順著小路向江邊走去,來到江邊眼前一亮,江對岸的岸邊有一塊空地,中間有個白色的橫牆,牆上畫著金日成和群眾的畫,白牆前面是幾個很高的柱子,我猜想這裡也一定是金日成當年活動遺蹟。看對岸也沒人,拍了幾張照片後就返回駐地。這是民工們已經陸續出去幹活了,只有負責人的媳婦在家。她樂呵呵的給我端出了飯菜,並說:他們還留一個林蛙給你吃呢。
吃過飯後我告別了她,騎車繼續前行。按照民工們的指點,到達廣坪林場大約有16公裡的路程。天氣很早,我也不著急。不過在逐漸遠離哨所後,那種擔心又浮上來,路上仍然空蕩蕩,林中還是靜悄悄。我的右側始終是譁譁流淌的江水,與其說江水不如說是條河流,江與河的概念不一樣,定義圖們江應該是指下遊至入海口一段。那裡江面寬闊。同樣是邊境河流,圖們江與鴨綠江都是發源於長白山,都是中朝界河,但是不同的是,鴨綠江的源頭在海拔2000多米上的苔原地帶,往下他切出一個峽谷---鴨綠江峽谷,走出峽谷就是約60公裡的8-9米寬的河床;圖們江發源於海拔1300米附近的園池,一直在遼闊的山地順地勢向下流淌,只有在廣坪以下才在一個很寬闊的河谷間流動。崇善以上地區由於河床淺,河道窄,很利於非法越境,我行走在缺乏天然屏障的圖們江岸邊可想而知心裡的壓力多大了。
經過漫長騎行,大約上午十點我發現路邊有人影在動,近前一看,原來是兩個佩戴護林防火袖標的朝鮮族婦女。上前一打聽,廣坪果然就在前面。龍口山哨兵說到廣坪7-8公裡,民工說的18公裡,我看大約有22公裡。差距很大。幸虧昨天傍晚沒聽哨兵的話直奔過來,否則不但累個要命,還要被迫在林中露營。
廣坪有幾棟排列整齊的民房,東側是行政管理區,設有邊防派出所、軍事檢查站和林場行政部門。這裡有個岔路口,兩條岔道都到達崇善鎮,左邊是民用道路,需要翻過海發1130米的羅山嶺到達崇善鎮;右邊是沿江國防公路。我直奔國防公路而去,經過軍事檢查站門前時,忽然裡面傳來一聲吆喝,接著就跑出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我趕緊站下,他們圍過來,首先檢查我的證件,然後詢問我幹什麼來了。當他們知道要走這段邊防路時,堅決不允許。他們說:第一這裡不安全,你一個人更不安全,第二前方道路有塌方。這時一個級別高的軍官慢慢走過來,他仔細看了我的證件後轉換了語氣,認真聽了我沿江走的想法,他笑了笑對我說,一般我們不允許走這條線路的,今天就特批你走吧,軍官強調說: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另一個小戰士說:幸好是白天,要是夜晚絕對不會讓你過去的。戰士們的擔心不是沒有原因的。據掌握,幾年來不僅崇善一地,沿鴨綠江、圖們江中朝邊境多次發生朝鮮對我走私、販毒、偷渡等犯罪行為,還有由朝鮮兵越境引發的惡性搶劫殺人案件,多次打死打傷中國邊民和邊防戰士,我邊防部隊也抓獲過非法越境的朝鮮警備隊人員並繳獲了槍枝彈藥。2006年1月16日駐守中朝邊界的解放軍湖南籍戰士李亮,凌晨在追捕數名偷越國境持械搶劫的朝鮮軍人時被朝鮮軍人射殺了。
我謝過後,跨上車就跑,擔心他們變卦。後來我在很多地圖上都沒有查到這條廣坪至崇善的邊防路線,只有在軍用地圖上才標示出來,難怪邊防戰士禁止走國防線路了。這段國防線路依江而建,道路平緩,很少有大坡,民用道路要翻山過嶺走盤山路,我要把這輛鐵車和裝備推上大嶺非累壞了不可。
感覺這段江路與去年騎鴨綠江很相似,只是心情不一樣了,今年比較有壓力。人們回憶往事有兩種態度,一是懷念過去,二是不堪回首。現在我的心情是懷念。
這段沿江路的確有危險,有多處塌方落石,一些路段幾乎被堵塞了;的確有來自朝鮮方面的危險。江對岸的朝鮮居民房子多起來,也看見三三兩兩的朝鮮兵,有一次一個朝鮮軍人居然衝我大聲喊叫,這種聲音在寂靜的河谷裡異常的可怕,我不搭理他們,頭也不回,加速向前騎去。在一個盤路下坡時,我忽然發現剎車沒了,為了控制車速我趕緊用登山鞋與地面磨察,由於是下坡,減速效果不大,危險在增加,我迅速跳下車,慣性地推車跟著跑了十幾步,車子經過劇烈擺動終於停下了,萬幸我沒摔倒受傷。正是這次險情讓我下決心賣掉自行車。經過近80公裡山路的長途騎行,車子的性能越來越不好,繼續下去會有更多的危險。我爭取在崇善就把車子賣掉,至於下步行程要視情況或者乘汽車,或者再買一輛性能好的自行車。
進入崇善鎮,原先的興奮消失了,本來我打算住在崇善鎮裡,可是鎮內飯店寥寥無幾,找個開業的都費勁,有兩家也是燒烤店。此刻我非常想喝可樂,於是在一個冷清的小店裡買了兩瓶可樂,我看賣店老闆挺和善,就想以80元的價格把車子賣給她,經過一番討價最後以60元成交。在二道白河150元買的車,原想賣80元,現在只好賣60元,夠一小段路費了。鎮上有一輛待發去和龍的客車,我決定離開崇善坐汽車去和龍。跟司機聊天時才知道,這一帶正在施工修路路況很不好,自行車和汽車都難走。車長說,你明年再來就可以在水泥路面騎車了。
汽車在顛簸中逐漸遠離了崇善鎮,翻過幾座大山後駛上了現代化的水泥路面。進入和龍已是傍晚時分,我在客運站附近一家已投入使用但未開業的賓館住下。然後找飯店逛和龍夜市。和龍商場關門很晚,最讓我奇怪的是,還有一條燒烤街,各種串的霓虹燈閃爍和烤肉的香味很誘惑人。逛商場時看見有韓國商品專櫃,轉來轉去想買點什麼。
早上從和龍出發,經過延吉轉車,於下午2點到達圖們市。在火車站附近旅店住下後拿起相機直奔著名的圖們江大橋去了。幾經輾轉來到了圖們江邊,這時的圖們江已不是上遊那條流經地表一條淺淺的河流了,而名副其實是一條寬闊奔湧的大江。圖們口岸是我國對朝鮮的第二大陸路口岸,口岸對面是朝鮮南陽口岸。遊人可以花20元錢走上圖門大橋中界線我方一側遊覽,體驗一下臨界朝鮮的那種感覺,這種感覺對於那些身居內地的人來說值得去體驗,對於我經常在邊境晃蕩就無所謂了。這時候橋上一陣騷動,原來有一個連的中國新徵入伍士兵列隊走上了大橋,他們在大橋中界線轉個彎就返回了,主要也是感受邊境線,也許有人以後就要在這裡站崗了。士兵剛下去不久,從朝鮮開來幾輛加長大卡車,卡車緩緩駛過中界線,進入我國境內,卡車上滿滿地裝載著鐵錠,據說朝鮮一側有個很大的鐵礦。大橋附近有很多旅遊商品小店,大多推銷俄羅斯、朝鮮商品,咋看很是吸引人,進入商店後發現其實真正的外國貨並不多,大多都是國內仿造品,所以說在這裡不要聽信他們說的,大部分都是假貨。
圖們市是個比較安靜的邊境城市,朝鮮族人很多,圖們的夜晚沒有和龍熱鬧,也許和龍比圖們城市小的關係,城市小熱鬧點比較突出。圖們也有串街,好像朝鮮族人很喜歡吃燒烤,前幾年我在撫松和松江河一帶遇見的「砸地攤」就是指晚餐後再去吃燒烤。獨自一個人沒有興趣吃這吃那,逛一會兒後就回旅店休息了。
最讓我好奇的是在圖們市中心商業街交匯處聳立一座白塔,仔細看原來是蘇軍紀念碑。蘇軍紀念碑在東北已形成一種文化,東北許多城市裡都有蘇軍紀念碑,蘇軍紀念碑與中國的烈士紀念碑不同,中國烈士紀念碑千篇一律都是方柱形。而蘇軍紀念碑各有特色,根據戰役,兵種和特定事件有針對性建立。長春蘇軍紀念碑是架飛機,哈爾濱是兩個手舉國徽的蘇軍戰士,瀋陽是輛蘇軍坦克,大連是個蘇軍戰士。圖們這座蘇軍紀念碑比較簡單,碑體白色,高10餘米,碑座上鑲嵌著的一塊銅匾上面用俄文鐫刻著:「光榮屬於那些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圖們城戰鬥中,英勇奮戰的紅軍戰士,1945年8月17日」。
今天計劃到達本次行程的終點站琿春市,圖們到琿春雖不通鐵路但公路發達,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客運發車15分鐘一輛。買票時偶然聽說圖們至琿春間的涼水鎮有座被炸斷的跨江大橋很值得一看,當時我以為是抗美援朝時美國飛機炸斷的,既然交通方便又在去琿春的線路上就決定去探訪那座「斷橋」。
涼水鎮依涼水村而來。涼水村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朝永樂年。現在涼水鎮行政區人口中68%是朝鮮族,基本上是清朝末期和解放前從朝鮮和韓國來的移民後裔。進入涼水村就看見很多朝鮮族人居住的稻草和泥土結構的房子,房頂用稻草覆蓋,被繩子攏住,時間久了,稻草呈黑色,牆壁用泥土壘砌,外牆麵粉刷成白色,遠看就是鮮明的黑白色對比,與朝鮮族黑白服裝很相似。一位小朋友還熱情地打開房門讓我看他家內設,一進門落地半尺,狹窄的地面有爐灶和朝鮮大鍋,最醒目的就是與地面提高半尺的大炕,炕面按照東北傳統先糊紙,再在紙上精細刷上清油,清油受熱影響變成光亮的橙色。炕裡面立著一個60年代的木質儲藏櫃,電視機擺在一邊。這就是一個普通朝鮮族人家了。但是令我驚奇的是這家人居然不是朝鮮族也不是漢族,而是遙遠的蒙古族人。他們遠道投親而來,買下了朝鮮族人的房子,按照朝鮮族人生活習慣生活著。蒙古族人怎麼會來到這裡?聽說這一帶還居住些蒙古族人。這個疑問也許從一段歷史可以找到答案吧。距離圖們市70多公裡遠磨盤村曾經是東夏國都城所在地。七百多年前東夏國遭到強大的蒙古軍隊進攻。雖頑強抵抗了19年,但最終還是以覆滅告終。勝利後的一些蒙古人認為,水草豐美,氣候宜人的圖們江區域比風寒乾燥的大漠更加適合居住,於是一些蒙古人留了下來。
穿過涼水村尋找去江邊斷橋的道路,有一次去詢問一個院子中的兩個婦女,她們搖晃著手似乎表示不懂我的問話,我站立一會,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開來,我大聲向司機問路,司機面孔冷峻地搖頭,似乎也表示聽不懂我的話,我的第一反應是莫非他們是朝鮮偷渡來的邊民?一般說土生土長的朝鮮族人都會聽懂漢族人話,除非他們不願意與我說話。
沒問清路,不敢貿然前行,這時過來兩個青年人,儘管滿口朝鮮族口音,但是他們很熱情地告訴我如何去斷橋的路線。我沿著他們指的方向走上了江邊的國防公路,國防公路建在大堤上,沿江都是莊稼地,看朝鮮方面的莊稼長勢也很好,那裡很少有人活動,不像中國這邊有人在收割。秋天的太陽很暖和,這裡的緯度要比長春低,氣溫相對要高,我背負的大包時常招來農田裡農民觀看。
遠遠看見一座殘缺的斷橋橫在江面上,這是座跨江公路橋,橋中心被炸斷,橋體鋼梁扎進水裡,幾座橋墩孤零零地佇立在江水中。在橋頭一塊破損的簡介上得知,斷橋並非美國人炸的,而是建橋人自己炸的。原來日本人為了把中國東北的資源通過朝鮮運回日本,在圖們江上建了數座公路橋和鐵路橋,涼水橋就是其中之一。1945年8月9日凌晨,蘇聯紅軍在長達5000多公裡的戰線上,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東北三省的日軍發起了強大的攻擊。日軍全線潰敗,向朝鮮撤退,日軍為了阻止蘇聯紅軍的追擊,除保留了幾座供日軍撤退橋梁外,就將其餘的炸斷。轉眼半個世紀過去了,二戰也已成為歷史。斷橋仿佛還停留在1945年。警示中國人不應該忘記那段歷史。如今,涼水鎮政府投資在斷橋修建旅遊設施,估計明年就要花錢上斷橋了。斷橋的確是個好景點,江對岸就是朝鮮的穩城郡,所以這座橋被稱作:穩城大橋或穩城斷橋。站在斷橋上,扶欄東眺,可清晰看見朝鮮穩城郡城區及朝鮮著名的王在山革命事跡地紀念塔,王在山是朝鮮勞動黨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所在地,紀念意義重大。
離開斷橋,我走上302國道搭車到達琿春。琿春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這次旅行有很多謎底需要在這裡揭開。琿春在清政府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邊陲小鎮,此後一直冷寂落後,很長時間是軍事禁區。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聯合國經濟組織開發計劃署宣布:將籌集300億美元用10到20年時間,在中國、朝鮮、俄羅斯交界的圖們江三角洲約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興建一個多國技術合作開發區,形成全球物流中心,其規模將達到香港、鹿特丹或新加坡的水平。第二年中國國務院批准琿春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邊境城市,同時批准設立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從此琿春名聲大振,火了起來,全國各地深謀遠慮和不明真相的投資人腦袋一熱把錢就扔到了琿春,甚至也有國際資金投入。那些年琿春一直是吉林省對外宣傳的一個熱點。但是不久人們發現其實這是一個泡沫。原來俄羅斯和朝鮮終於想明白了,所謂聯合國開發其實最大的收益人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朝鮮而是中國,他們認為中國不僅獲得經濟利益還有潛在的戰略意圖在裡面,兩國達成默契就是不給中國日本海出海口。於是聯合國的開發行動實際上就剩下中國人自己忽悠自己了。
但是近年來,琿春熱似乎又開始升溫。我用了三個小時遊覽琿春的主要街道、一些商場包括外貿交易場所,琿春把自己定位為「新興邊境開放城市」。從城市的商業活動可以可看出琿春就如同一個放大了的縣級農貿市場。市內交通混亂,人流擁擠,櫛次鱗比的雜貨鋪,明顯看出這是一個缺乏認真設計和規劃的「新興邊境開放城市」,遠不如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在對俄貿易上的認真態度。我在一個商場裡面見到一排排掛白布門帘的小隔斷,隔斷面積只有幾平米,但很神秘,經打聽,原來這是專門對俄貿易的場所,只允許俄羅斯人進入,我嘗試的問一位站在門口無所事事的女老闆,是否允許我進去看看,女老闆憨憨一笑說:進來吧。掀開門帘一看,原來小隔斷四壁掛著服裝,其服裝除了低檔貨就是假貨。我的消費水平並不高,但沒有一件我看中的。女老闆說俄羅斯人就喜歡這些東西。離開小隔斷,縱眼看,走廊裡冷冷清清,別說大鼻子連小鼻子影子也沒有,可見如此銷售破爛貨的外貿市場有回頭客嗎?。琿春在城市建設上給人無序擴張的感覺,城市混亂,大興土木,明顯缺乏建設國際都市的遠景規劃,如此看要麼地方政府追求政績,要麼對所謂的開發自己都缺乏信心。但是支撐這熱火朝天的大攤子是什麼?城市的基礎產業和利潤點在哪裡?難道就是靠忽悠來的大筆大筆資金投入?倒是滿街賣建材和室內裝飾材料店鋪很火,工地越多,這樣的店鋪也越多。有人樂觀地把琿春比喻成中國的雞嘴,似乎雄雞一唱天下白了,但是如果出海口打不開,雞嘴張不開,這裡就是死角,就看不到香港、鹿特丹及新加坡的影子。我更感覺沒有出海口的琿春就是一個大泡泡。而唯一給琿春帶來人氣和收益的倒是旅遊。慕名一眼看三國的各地遊人給這塊土地帶來不少生機。實話說,琿春是個好地方,瀕臨日本海氣候宜人,這裡有山有水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吸引人的中俄、中朝國境線。
今天去防川。一大早我就把房退了,並把裝備寄存給前臺。去防川一定要乘計程車,現在是「十·一」末期,去防川的包車價降到120元。為了降低成本我決定與別人合租車,我挨家賓館和旅店尋找去防川的遊人,幾經周折找到一個南方人小S,我倆每人60元,這已經不錯了。
去防川的途中,我犯了個低級錯誤,我一脫口就說小S是廣東人或廣西人,甚至還可能是福建人,小S衝我一笑,說:你真聰明。司機崇拜地問我:你咋聽出來的呢?我得意地說,我走南闖北了,聽出個口音還是小意思。後來在延吉火車站又遇見了小S,但他旁邊多了兩個女孩,其中一個女孩也讓我猜他們是哪裡人。我不假思索地說,廣東、廣西或者福建人。她們哧哧地笑了,不回我話,我莫名其妙起來。一會那女孩轉向我認真地說:我們是上海人。啊?我一驚,仔細回味他們的口音,果然是江浙滬一帶的口音,我在蘇州生活過2年,聽慣了吳儂方言。可我竟然胡說八道他們是廣東人,咋想出來的。甚至還說是福建人,儘管天氣涼,汗也流出來了。
琿春到防川75公裡的距離是在一條窄的地帶進行,歷史上就這麼決定的,左邊是俄羅斯,右邊是中朝界河圖們江,圖們江寬闊浩瀚,頭也不回直奔日本海而去,這一帶中朝人口居住密集,琿春通往防川的路況很好,往來車輛很多,沒有上遊那樣恐懼緊張,雖然也有朝鮮人非法越境事件,但大多發生在冬季江面封凍後。司機說他就拉過三個人,其中一男一女士朝鮮人,另一人是中國朝鮮族人。很多朝鮮人越境是無法忍受國內的貧困生活,一些年輕女子過來給中國農民當黑老婆,另一些則想通過中國去韓國。這幾年邊境管理加強了,那些黑老婆被遣送回朝鮮,但是仍有一部分人隱藏在中國邊境朝鮮族聚居區內。我每次進出長白山地區都會遇見邊防戰士和警察檢查過往人員身份證,現在很多地方使用便攜電腦查驗身份證,通過快速網上查詢,很快確定身份證真假。回想當年,前蘇聯架設鐵絲網,開鬆土帶也是為了防止貧困的中國人逃過去。如今中國生活好了,中國人帶著大筆的資金合法過境去投資,去工作,去旅遊。
司機為了證明我們120元花得不冤,把車停在路邊一個簡易哨所前,司機說他跟這裡的官兵熟悉,可以象徵性的讓我們過境進入俄羅斯。所謂的哨所只是兩個依託鐵絲網搭建的簡易板房,板房沒有軍營那麼乾淨整潔,幾個年輕人雖然穿軍裝但是沒有佩戴軍銜,更沒有全副武裝。司機跟他們搭茬,看來那些人都認識司機。這裡的鐵絲網是中俄邊境,鐵絲網上有一道門,似乎白天這個門一直開著,進入這道門,理論上就進入了俄羅斯。我跨過門,看見有一小塊菜地,菜地旁也有一個簡易房子,估計也是中國人建的,菜地臨近一個很大的泡子,泡子邊搭建簡易釣魚臺子,我站在釣魚臺上拍了些照片就退回了,因為我發現有兩個年輕人一直在看我。
很快我們就到達了防川。這裡註定要發展成一個旅遊觀光景點,現在又在大興土木,修繕望海樓、擴建停車場。旁邊有一道鐵絲網門,一條水泥路通過鐵門延伸去,有2輛車進入鐵門向水泥路盡頭駛去,我們見無人看管,也跨進鐵門順著水泥路走去,水泥路左側是三道鐵絲網,裡面是俄羅斯;右側是林地斜坡,瀕臨圖們江,大約走了15分鐘,路的盡頭是一個高高的瞭望塔,這裡是中國東部邊境的極點,那兩輛車返回了,忽然一個戰士跑過來問:誰讓你們進來的?不知道這裡不許進入嗎?我趕緊套近乎說,我大老遠從長春來就是想看看土字碑,要是方便就允許看一眼。戰士往我們後面瞅瞅,見只有我們幾個,主動說,我是農安人,都是老鄉就看看吧。土字碑被封在鐵絲網門內,別說看,普通人從15分鐘外的鐵門都進不來,天上掉下來個老鄉真幸運。老鄉不允許我們靠近土字碑,我們只能距離土字碑10幾米遠的地方觀看。據資料說:土字碑高1.2米,寬0.45米,厚0.22米,正面刻有「土字碑」字樣,「土」字在滿語裡是路止的意思。就是說清中央政權只能管轄到這裡了。土字碑朝俄一面刻有俄文「T」字樣。土字碑旁邊還立著一個花裡胡哨的俄羅斯的界碑。
說起土字碑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個人,他就是清朝左副督御使吳大澂。吳大澂最重要的功績就是1886年發現根據《中俄璦琿條約》土字牌本應立於距圖們江入海口20華裡的地方,而當時卻立在45華裡地方(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被沙俄偷偷移到了45華裡的沙草峰上;二是說負責立界碑的幾個清兵由於喝醉了酒,把界碑抬到防川的洋館坪之後,再也懶得往前走半步,土字牌就被立在了洋館坪)。吳大澂帶人經過仔細勘查,發現土字碑的確立錯了地方,於是上報朝廷,同時向沙俄拒理力爭,最後沙俄同意將土字碑向日本海方向移了15華裡,就是現在的地方,此一移動為國家收回了百餘裡領土。
看完土字碑,我們返回登上瞭望海樓,以往見過一眼望三國的照片和照片中那座俄朝鐵路大橋,今天身臨其境感觸很深,曾經這裡都是中國領土,可是《中俄愛輝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割去了我東北4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把我國與日本海通道擠到一個狹小的地域,儘管如此中國漁民還可以出日本海捕魚。1938年7月,日本軍隊因張鼓峰戰役被蘇聯遠東軍打敗,蘇軍趁機在防川洋官坪一帶將其控制區向前推進至圖們江邊,僅給我國留了一條通往防川的小道。日軍又把防川一帶劃為禁區,強行把居民遷走,使這裡變成無人區,同時在防川附近的圖們江上立樁堵江,封鎖圖們江航道,從此,中國利用圖們江航道的出海活動被迫中止。儘管歷史上簽訂的條約是不平等的,但是現實繼承了歷史,俄朝兩國怎麼可能把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拱手退還給中國呢?
我覺得望海樓名字叫得非常準確,如今,我們也只能站在這裡望一眼霧氣茫茫的日本海,如果借用軍用30倍望遠鏡可以穿透15公裡異國領土看見日本海岸邊的海浪,大海讓我們內心充滿希望和悲傷。曾經中國的領土被擠壓到現在這個樣子,唯一一條出海之路被切斷,橫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條橫貫朝俄圖們江鐵路大橋。歷史讓我們在這裡止步了,現實決不允許中國從這裡出去,據說當年胡總書記到此眼望著日本海一言不發。我們還能說什麼呢?轉回頭去,那是我沿圖們江走來的路,那條路曲曲折折穿林越壑終於延伸到這裡,這裡是終點,終點是個靜態的概念,經濟發展即使從這裡出不去也總會選擇其他方向,人也不能走到這裡就投江自盡吧,無論出行前的答案是否已經得出,太陽照樣從日本海方向升起,依照自己的軌跡在西邊落去,地球還在轉,不見不散僅是人們聚合的一種情感,見了會怎樣?散了又會怎樣?適而止步,這是土字碑旁邊的哨兵告戒我們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放棄,不得不放棄,那個開端也許已經隱涵了今天的坎坷。天藍藍,海藍藍,出海口在哪裡?出路在哪裡?
至此我已經把發源於長白山的三條河流都走完了。(21CN旅遊 作者:杜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