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回的金蟾與店主當時承諾的金蟾在雕工上有著天壤之別。
李女士32歲,在重慶主城一家傳媒公司工作。今年2月15日,她和朋友到雲南省西雙版納過春節時,在一家名為「告莊福麟」的翡翠店花2000元買了一塊翡翠原石,但開出的翡翠品質並不高。
「我看櫃檯上有一隻翡翠金蟾做工不錯,就想把我的原石也加工成金蟾。」李女士說老闆當時告訴她,需要一個月左右,李女士當即支付了1500元,要雕一隻金蟾。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前天上午我接到快遞電話讓我去取貨,說實話,我還是滿心期待的,之前一直在淘寶上逛翡翠的底座。」李女士說,包裹打開後,眼前的東西卻讓她哭笑不得。
昨日下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李女士家中,她所說的金蟾高約10釐米,寬約8釐米,墨綠色,看上去做工比較粗糙,很多線條都沒有雕琢乾淨。「實在是太醜了!這哪裡是金蟾,完全就是癩蛤蟆!」李女士說。
隨後,記者與告莊福麟翡翠店取得聯繫,店方工作人員稱,老闆去了石場,那裡沒有手機信號無法聯繫,需要本月29號等老闆回來才能解決此事。
重慶資深玉石、翡翠賣家李曉介紹,玉石翡翠加工行當中,一般不會以書面形式約定加工成型的物件模樣,即便約定了,好壞也很難有標準,只要商家按時將翡翠雕塑送到,李女士想維權非常困難。
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史宗偉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