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乳餵養寶寶的時候,你會發現寶寶有時候會出現挑剔的情況,只吃一邊奶,而拒絕吃另一邊,這就是「吃偏奶」了,我家寶寶4個月左右的時候出現了這麼一段吃偏奶的情況,只吃左邊的乳房,如果換成右邊立刻還是扭動身體,表示不滿,如果換到左邊,就會安安靜靜的開始吃了。
寶寶吃偏奶的原因
1、寶寶不喜歡某一側的哺乳姿勢
其實媽媽在抱著寶寶吃奶的時候,兩邊的姿勢是有細微的差距的,其實我們自己也是可以感覺得到的,比如我們習慣用左邊抱孩子,抱起孩子的時候非常順手、自己也不會感覺到累,但是如果用右手抱孩子,首先在抱起來的時候會調整半天,感覺總有哪裡不對勁,時間長就會覺得胳膊酸痛,這就說明這個方向的抱姿是有問題的。
寶寶是被我們抱著的,當然是可以感受到哪邊舒服,哪邊不舒服,當姿勢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影響寶寶吃奶的角度,吃奶的情緒,但是由於寶寶不會說話,只能通過扭動身體、哭鬧來進行反抗,所以我們一般不會先調整姿勢,而是直接換一邊,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了這樣的秩序感,這邊不行,必須要那邊。
一般在餵奶的時候,我們需要支撐好寶寶的頭頸、背部、屁股,這個支撐是通過我們的手臂給予的,或者藉助墊子等工具,但是很多媽媽很習慣一側的抱姿,給予寶寶的支撐就會很舒服,很自然,但是換到另外一邊的時候,姿勢就稍顯彆扭,也沒有注意到支撐好寶寶的身體,寶寶吃起來就會很費勁。
2、寶寶某一側可能存在產傷
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可能會在身體某一側帶有產傷,比如頭皮血腫、鎖骨骨折等,那麼在餵奶的時候,如果剛好這個方向的哺乳姿勢壓迫到了產傷,讓寶寶出現不舒服甚至疼痛的情況,他就會很排斥這個姿勢。
3、兩側的奶陣流速不同
我們的兩個乳房的乳汁流速是不一樣的,當奶陣來臨的時候,流速的差異會更大,一側的乳房乳汁特別衝,另一側則稍微平緩一些。
奶衝的這一側經常把寶寶吃嗆奶,另一側則讓寶寶吃得很愜意,有了這樣的吃奶感受對比,寶寶就會記住了,下次吃奶不要吃這個奶衝的乳房。
4、有一側乳房出現了問題
如果某個階段,媽媽的一側乳房出現了問題,比如小白點、白泡等,那麼這一側的含乳就不會很順利,吸出乳汁也不會很順利,會增加寶寶的吃奶困難,同時,因為這些問題還會造成吃奶疼痛,寶寶吃一口,媽媽疼一下,久而久之,媽媽就會懼怕用這邊給寶寶餵奶。
如果媽媽不及時處理這個乳房問題,而是採取拖延的方法,可能只需要幾天,寶寶就會吃偏奶。
如果媽媽患過乳腺炎,雖然痊癒了,但這個乳房的出乳沒有之前順利,也會讓寶寶拒絕吃這個乳房,形成吃偏奶。
吃偏奶的不良影響
吃偏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媽媽的「大小奶」,這是非常不美觀的,斷奶以後媽媽們還是需要愛美的呀,穿衣服就不好看啦。
寶寶經常吃的那一側乳房越來越大,不經常吃的那一側乳房越來越小,吃的越頻繁的乳房漲奶速度越快,吃得少的那側乳房則很少脹奶,為了緩解脹奶,媽媽會優先餵經常吃的那一個乳房,刺激越多,泌乳越快,就會形成一個循環。
吃偏奶以後該如何調整
1、調整哺乳姿勢
媽媽需要觀察兩邊哺乳的時候有什麼姿勢差別,糾正寶寶不愛吃的那一側的姿勢,比如是不是支撐點出現問題,寶寶吃奶的時候頭頸、背部、髖部是不是在一條直線上。
或者嘗試其他哺乳姿勢,比如橄欖球式、半躺式、如果更換哺乳姿勢以後,寶寶沒有出現排斥、不滿的情緒,安逸的吃奶,則說明這個姿勢是讓他舒服的姿勢了。
2、優先哺乳不常餵的那一邊
這點需要結合上一點,找到正確的哺乳姿勢以後,優先讓寶寶吃這個被嫌棄的一側,如果寶寶一側就能吃飽,那麼每天哺乳的時候,多餵這一側,比如每天哺乳10次,按標準應該是兩邊各5次,但是吃偏奶以後變成左邊6次,右邊四次,那麼在糾正的時候,可以按照左邊4次,右邊6次的順序進行調整,增加小奶那邊的吸吮次數,減少大奶那邊的吸吮刺激。
3、不要徹底排空經常哺乳的那一側
當開始調整的時候,經常被吃的那一側會出現漲奶的情況,這時候不要徹底排空乳房,而是利用手擠奶的方式,稍微排除一些乳汁,只要不感覺到脹痛難受即可。
同理,如果寶寶吃完不常吃的那一側以後,媽媽可以使用手擠奶再繼續刺激一下乳房,增加泌乳量。
多嘗試幾個哺乳姿勢,找到讓寶寶舒服的角度和抱姿,讓寶寶不再排斥某一側乳房,如此堅持,一個增加泌乳量,一個減少泌乳量,就會漸漸縮短大小奶的差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