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2020-07-23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前兩天兜媽收到一位粉絲來信:

生完寶寶以後我的情緒就一直不太好,寶寶比較難帶,總是哭個不停,幸好有婆婆幫忙。但是老公卻總是惹我生氣,有時候生完氣還要給孩子餵奶。

婆婆就說,要少生氣,要不然這奶水裡有毒,寶寶喝了對他身體不好。雖然我也有點不相信,但是很多老人們說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道理的,所以我想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寶媽生氣後產出的奶水有毒,這是真的麼?

於是兜媽去問了在婦產科的朋友,朋友說:「寶媽在生氣的時候產出的奶水是沒有毒的!但是寶媽在生氣時對乳汁的分泌是很不利的。

因為在激動情緒下,大腦皮層會影響垂體活動,從而抑制泌乳素的分泌,就會使得乳汁變少或者是回奶的情況。一旦媽媽奶水不足,確實不利於母體的恢復以及嬰兒的健康發育。」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因此建議寶媽在哺乳期間應該儘量保持平和的心態,在生氣後短時間內不要餵奶,如果媽媽的奶水真的分泌較少的話,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催乳師進行按摩。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生氣對寶寶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此前,專家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孕婦的情緒會影響胎兒以後的性格麼?」

調查組選取了133位35歲以下的孕婦,從懷孕32周起到嬰兒出生四個月後進行追蹤,同時記錄她們的孕期心情、工作環境、對分娩的害怕程度、家庭環境等等因素,在進行一系列觀察後發現,最後有62.5%的「麻煩寶寶」,而他們的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情緒都不好。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這就表明寶寶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確實受到媽媽心情的影響,並且準媽媽的心情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們出生以後的生長狀況

因為還沒出生之前,胎兒都是通過母體和外界產生聯繫的。媽媽在生氣的時候,會釋放「腎上腺素」(人體也是一樣),恐懼時會釋放出「乙醇膽胺」,興奮時會釋放出「腦啡肽」等等,這些化學物質會釋放到血液之中,再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很容易對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說無論什麼時候,媽媽們都要讓自己開心起來,尤其是懷孕和餵養這樣特殊的階段,並且,如果長期有焦慮、痛苦等情緒,對女性自身也是沒有好處的。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這幾招,讓寶媽在餵養期間能夠獲取高質量的奶水:

1.採用正確的哺乳姿勢

正確而有效的吮吸是對乳汁分泌最有效的刺激,寶寶吮吸的次數越多,越有利於乳汁的分泌,所以寶媽在哺乳的時候,這次選擇一側乳房,下次可以再換另一側。

如果乳汁很多寶寶吃不完,儘量不要留在乳房中,可以用吸奶器將乳汁暫時保存下來,要不然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2.讓寶媽儘早開奶

寶寶在出生以後,就可以讓寶寶吸奶了,即使寶媽沒有奶水也可以讓寶寶含著乳頭吮吸幾下,這樣對寶寶的吮吸能力還有乳汁的分泌都是有好處的。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3.飲食均衡,多吃一些有利於奶水分泌的食物

寶媽要注意飲食搭配,不能大魚大肉,補充恢復身體所必須的營養,可以多喝湯以及一些養生粥,可以有效分泌乳汁。

4.不能亂吃藥

是藥三分毒,尤其是寶媽在剛生完孩子以後,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所以如果要用藥的話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囑咐,不能私自亂用藥。

5.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好的心情對媽媽和寶寶都是有好處的。

除了「生氣時奶水有毒」,還有哪些關於母乳的謠言?

1.母乳餵養會使胸部下垂

有些媽媽因為覺得進行母乳餵養,寶寶會拉扯自己的乳房,導致胸部下垂,會「狠心」給寶寶斷奶,讓孩子喝奶粉。

但是胸部下垂一部分是重力作用,還有可能是文胸佩戴不正確,餵養姿勢不正確等多種因素引起的。

其實正確的母乳餵養還可以減少媽媽患卵巢癌、乳腺癌的風險。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2.胸小的媽媽沒奶水

在人們的通常概念裡,會覺得女性胸部較小,是不是以後奶水也會較少?

但其實乳房的發育和大小是指乳房內脂肪的多少,也就是肉多肉少,和將來的奶水分量是無關的。

有的人乳房雖然大,但是主要是脂肪和結締組織。而奶水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乳腺細胞,乳腺細胞多,奶水就會多。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另外,有的女性可能孕前乳房不大,但是在懷孕以後,受到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影響,乳房會快速增大,而這時主要是乳腺組織,所以奶水就會很充足。

因此胸小的媽媽不代表奶水就少,而胸大也不代表奶水就充足,所以胸小的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3.奶水稀說明沒營養

有的媽媽會發現,自己在餵養的時候奶水會比較稀,可能就像水一樣,不僅擔心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奶水沒有營養,寶寶吃了以後不長身體。

其實乳汁在剛分娩一個星期內是相對比較濃稠的,慢慢就會出現稀釋的狀態,但即便如此,其中所含的營養也不會太差。

胸小的媽媽沒奶水?這些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忽悠到了麼?

所以媽媽在這段時間內要及時補充營養,多喝雞湯、魚湯、肉湯,可以加快乳汁分泌,也能保證寶寶的營養供應。

4.奶水超過六個月就沒營養了

寶寶們通常會在六個月以後慢慢加入輔食,所以有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奶水漸漸就沒有營養了,但這是錯誤的。

母乳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甚至有的媽媽會餵養到寶寶兩歲,加輔食是因為寶寶慢慢長大,奶水已經不足以供應寶寶的身體發育了。

育兒路漫漫,相關的謠言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很有可能忽悠到了不少的寶媽。所以需要媽媽們需要仔細辨別,科學養育寶寶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謠言多,竟有90%的寶媽相信了
    每次問到「為什麼不餵母乳呢」,總會得到一些千奇百怪的回答。「母乳很稀沒奶粉營養高」「我胸小,應該是沒啥奶」「餵奶會導致胸部下垂」…聽到這些答案的時候,好媽我都是哭笑不得的,因為這些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謠言啊…好媽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謠言,待產的媽媽要注意躲雷哦。
  • 關於母乳餵養的9個謠言,1個都別信
    一個女性為了成為媽媽整個身體都在全力以赴你一定想不到寶寶還在肚子裡16周時媽媽的身體就在為寶寶準備口糧——母乳當真正開始母乳餵養時耳邊總會傳來各種聲音▽ 「你胸這麼小,奶水肯定不好~」「斷奶後一定要排殘奶,不然會得癌……」「光吃奶,娃肯定吃不飽!」
  • 母乳6個月沒營養?30條育兒謠言一次全擊破
    產後 6 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又沒來大姨媽的避孕成功率,大約為 98%,但萬一你是那 2% 呢?開車戴套,衛生又安全。7.小乳房的奶水就是少?貧乳也是有志氣的。乳房小只能說明乳房內脂肪量少,並不能說明乳腺也小啊。乳腺才是分泌乳汁的基地,胸大胸小和奶水多少沒啥關係。
  • 母乳媽媽之痛!像動物一樣被圍觀餵奶,當媽後再也沒了隱私
    當時懷二胎的她拿著話筒對臺下觀眾繪聲繪色描述自己的孕期過程,說到餵奶時,她咬牙形容那是「一場野蠻的祭禮!」讓小袋鼠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隨後那句話:生了孩子你的乳房就再也不屬於你了,它變成了一個自助食堂!曾有位媽媽這樣描述產後最崩潰的一幕:生產後,每個人都帶著審判的眼睛看著你的乳房,全程看著你,像審判長一樣巡視你,等著評價你的奶水是否足夠,甚至動手捏捏你的乳房考察你餵奶姿勢正不正確,間歇性的穿插著議論你乳房的模樣和大小。
  • 在月子裡奶水少怎麼辦?常喝1碗下奶湯,注意3件事,可提升母乳量
    有位媽媽跟我說,她坐月子的時候,我胃口很差,吃東西總反胃,營養跟不上,奶水量自然也就跟不上了,寶寶吃了母乳還需要吃些奶粉。雖然後面胃口好了起來,東西吃得多,但是依舊奶水不足,這個情況讓她很頭疼!我這裡就來分析一下,這位媽媽一開始就營養不足導致奶水少,胃口不好的那段時間,想必她也沒有在沒奶水的時候,堅持讓寶寶吮吸,導致身體泌乳反射減少,所以在後期補充營養後,母乳量依舊沒有提升。而且這位媽媽還跟我反映過她產後手腳冷,面色也不好,所以有氣血不足的問題,老一輩說母乳為氣血所化,氣血不足自然會影響母乳量。
  • 科學餵養: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母乳餵養,新手媽媽們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化解和應對?本期健康話題,我們邀請了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為大家進行詳細地闡釋。一起來關注一下。●母乳是一般母乳代用品難以替代的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醫師褚英介紹,母乳不僅營養全面均衡、可提供免疫物質,還能促進寶寶胃腸道發育和心智發育。
  • 你的母乳是什麼顏色?哪種更有營養?黃、灰、白、綠顏色大起底
    不少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說:「我感覺我的奶水特別稀」「我的奶水比較黃」「我奶水顏色很淡」「家裡人跟我說,你的奶水怎麼跟水似的?」每次吸奶,出來的母乳顏色總有些不一樣,為了能讓寶寶吃上一口放心的口糧,為了能讓寶寶營養跟得上,媽媽們沒少操心。各種顏色的母乳到底是不是正常?又為什麼我們奶水會變成這樣的顏色?
  • 產婦奶陣不足,是奶水分泌量不夠?別急著下結論,這些方面要注意
    不少孕媽都吐槽過,剛開始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家裡老人會問有沒有「來驚」,還會捏一捏,要是發現不硬、還沒有來驚,就說「奶水不足」。老人的想法很簡單,只有在奶水分泌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噴出來,量上面要是出現問題,壓力肯定不夠。那麼,「來驚」到底是什麼呢?
  • 母乳不夠怎麼辦?做好五點,讓母乳源源不絕
    對胎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完美的食物,一般來說,大多數寶媽在生產完後都能提供足夠的奶水給寶寶,但也有少數媽媽因為奶水太少甚至沒有奶水,不得不放棄母乳餵養。母乳不夠怎麼辦?其實只要做好母乳餵養的關鍵點,讓母乳回歸,甚至源源不絕並不難。
  • 這6種情況下,母乳會變成毒奶,母乳媽媽一定要慎重!
    母乳,被稱作「上帝的禮物」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母乳是任何代乳品都無法比擬的營養聖品,是寶寶從出生到初步成長期的最佳食物。不過人吃五穀雜糧,總會患病,寶媽和寶寶也不例外。 所以在生病的時候到底要不要餵母乳,成了寶媽們最關注的事。
  • 辭職當奶媽,一上工立馬被攔路虎難住了,母乳餵養這些事寶媽須知
    吃母乳是自古至今的餵養方式,每一位新生寶寶出生後,大多數的媽媽都會選擇自然的母乳餵養方式。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種類的奶粉,很多都號稱完全不輸給母乳所能帶給孩子的營養,甚至可以替代母乳,所以有一部分沒條件母乳餵養的媽媽,選擇了用奶粉餵養孩子。
  • 媒體調查成都媽媽賣奶:每天富餘200ml奶
    在一知名育嬰網站上,一個媽媽發帖大倒苦水,「寶寶是早產,住了兩個多月的院,出院就沒母乳了,一直吃早產兒奶粉,現在三個半月才7斤重,他連合適的衣服都沒得,因為都太大了,求母乳,急急急!」 該貼頓時引來不少媽媽的共鳴,「真羨慕奶水多的媽。我奶水少,但覺得不給孩子吃母乳好內疚哦,哪有賣的,我也想知道。」而在之後的跟帖中,便出現了出售母乳的信息,「賣母乳啦!
  • 幾類食物易讓奶水變少質量變差,影響寶寶腦發育,哺乳媽媽需忌口
    、營養價值最高、最安全的嬰幼兒食物,不少寶媽生完孩子後都會選擇母乳餵養,但很多新手媽媽缺乏帶娃經驗,在哺乳期不注重飲食,很容易導致寶寶的口糧出現問題。 如果寶媽的母乳分泌不足,寶寶經常吃不飽,或者母乳質量差,孩子無法吸收到足夠的營養,都有可能出現發育不良,體重增長停滯的現象。
  • 6個半月奶水越來越少怎麼了 要怎麼辦
    母乳是寶寶營養攝入的最主要途徑,所以當出現奶水不足的情況後,很多媽媽就會非常緊張,擔心他們會因母乳量長期不足而營養不良。不過家長們也不要過於焦慮,否則不良情緒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量。想要奶水慢慢增多和恢復以往的量,首先要了解原因,之後再對因處理。
  • 如果身邊總有人擔心你的母乳夠不夠,那就離混合餵養不遠了!
    我理解我的婆婆,寫出來不是為了抱怨,而是為了分享給一些準媽媽和新媽媽,希望不要再走我的彎路。我婆婆最大的特點是:愛擔憂,愛念叨。當她聽到淏仔哭的時候,就會說:「是不是還是餓啊?是不是剛剛沒吃飽啊?你的母乳夠不夠啊?
  • 並非6個月或1歲,兒科醫生:餵到這時候會更好
    持續餵養好處多網上就「寶寶多大斷奶」曾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多數寶寶斷奶的時間都集中在半歲到2歲之間。其中9-12個月、1歲到2歲斷奶的寶寶更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前,建議給寶寶純母乳餵養;6個月到1歲之間,可以採用母乳搭配固體食物的餵養方式;如果條件允許,比如媽媽能夠全職在家帶娃,也可以將母乳餵養延長至2歲及以上。換而言之,寶寶多大斷母乳好?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具體什麼時候斷奶得看寶寶喝母乳的意願。
  • 新手媽媽:看母乳足不足,除了聽「吞咽聲」,還看寶寶這幾個表現
    一般來說,月齡比較大的寶寶,吃奶時沒有吞咽聲確實有很大可能是媽媽母乳不足造成的,但對於月子裡的寶寶來說,他們的吸吮和吞咽能力都比較弱,食量也不是很大,再加上新媽媽的母乳是慢慢分泌後才多起來的,所以剛開始的階段,就有可能在吃奶時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這也是正常的,媽媽沒呢不用擔心。
  • 99%的媽咪都會信以為真的謠言,看你能破解幾條
    在這個超超超超長宅家時光,工作不僅一點兒沒比回公司的時候少,更重要的是沒有下班的時間啊!而且而且,不光要顧工作,還要顧家裡,寶寶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玩得好不好都成了我的重要KPI!這段時間裡,幾乎每一天都在24小時超長待機全方位關懷寶寶健康,有點生病的前兆、小症狀,都能把我急得團團轉。真的,我無數次都在想,要是以前多注重一下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該多好呀!真的是抵抗力該到用時方恨少!
  • 【母嬰】母乳不小心變「毒奶」!這些情況千萬不能給寶寶餵奶!
    說起母乳餵養,地球人都知道母乳是非常適合寶寶的,能夠讓寶寶變得更加健康。可不少新手寶媽不知道的是,在哺乳期有些情況下是不能給寶寶餵母乳的,否則會「毒害」孩子。
  • 新媽媽母乳餵養中常問的十個「怎麼辦」
    每天我們都會在後臺收到許多媽媽們的消息,提出了大量的問題,總結這些,我整理了這篇問題 TOP10 ,希望能幫到更多的媽媽們。 乳頭白點,大部分是由於奶水殘渣堵塞乳管所引起的,如果沒有堵奶的情況,就讓寶寶吃就好;如果導致奶水無法排出寶寶也沒有吸開的話,需要挑破白點,讓乳汁順利流出,然後在進行消炎處理。 建議有乳頭白點情況的媽媽找靠譜的催乳師或者醫生處理,避免引起更嚴重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