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前兩天兜媽收到一位粉絲來信:
生完寶寶以後我的情緒就一直不太好,寶寶比較難帶,總是哭個不停,幸好有婆婆幫忙。但是老公卻總是惹我生氣,有時候生完氣還要給孩子餵奶。
婆婆就說,要少生氣,要不然這奶水裡有毒,寶寶喝了對他身體不好。雖然我也有點不相信,但是很多老人們說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道理的,所以我想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寶媽生氣後產出的奶水有毒,這是真的麼?
於是兜媽去問了在婦產科的朋友,朋友說:「寶媽在生氣的時候產出的奶水是沒有毒的!但是寶媽在生氣時對乳汁的分泌是很不利的。
因為在激動情緒下,大腦皮層會影響垂體活動,從而抑制泌乳素的分泌,就會使得乳汁變少或者是回奶的情況。一旦媽媽奶水不足,確實不利於母體的恢復以及嬰兒的健康發育。」
因此建議寶媽在哺乳期間應該儘量保持平和的心態,在生氣後短時間內不要餵奶,如果媽媽的奶水真的分泌較少的話,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催乳師進行按摩。
此前,專家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孕婦的情緒會影響胎兒以後的性格麼?」
調查組選取了133位35歲以下的孕婦,從懷孕32周起到嬰兒出生四個月後進行追蹤,同時記錄她們的孕期心情、工作環境、對分娩的害怕程度、家庭環境等等因素,在進行一系列觀察後發現,最後有62.5%的「麻煩寶寶」,而他們的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情緒都不好。
這就表明寶寶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確實受到媽媽心情的影響,並且準媽媽的心情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們出生以後的生長狀況。
因為還沒出生之前,胎兒都是通過母體和外界產生聯繫的。媽媽在生氣的時候,會釋放「腎上腺素」(人體也是一樣),恐懼時會釋放出「乙醇膽胺」,興奮時會釋放出「腦啡肽」等等,這些化學物質會釋放到血液之中,再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很容易對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說無論什麼時候,媽媽們都要讓自己開心起來,尤其是懷孕和餵養這樣特殊的階段,並且,如果長期有焦慮、痛苦等情緒,對女性自身也是沒有好處的。
1.採用正確的哺乳姿勢
正確而有效的吮吸是對乳汁分泌最有效的刺激,寶寶吮吸的次數越多,越有利於乳汁的分泌,所以寶媽在哺乳的時候,這次選擇一側乳房,下次可以再換另一側。
如果乳汁很多寶寶吃不完,儘量不要留在乳房中,可以用吸奶器將乳汁暫時保存下來,要不然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2.讓寶媽儘早開奶
寶寶在出生以後,就可以讓寶寶吸奶了,即使寶媽沒有奶水也可以讓寶寶含著乳頭吮吸幾下,這樣對寶寶的吮吸能力還有乳汁的分泌都是有好處的。
3.飲食均衡,多吃一些有利於奶水分泌的食物
寶媽要注意飲食搭配,不能大魚大肉,補充恢復身體所必須的營養,可以多喝湯以及一些養生粥,可以有效分泌乳汁。
4.不能亂吃藥
是藥三分毒,尤其是寶媽在剛生完孩子以後,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所以如果要用藥的話一定要遵循醫生的囑咐,不能私自亂用藥。
5.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好的心情對媽媽和寶寶都是有好處的。
1.母乳餵養會使胸部下垂
有些媽媽因為覺得進行母乳餵養,寶寶會拉扯自己的乳房,導致胸部下垂,會「狠心」給寶寶斷奶,讓孩子喝奶粉。
但是胸部下垂一部分是重力作用,還有可能是文胸佩戴不正確,餵養姿勢不正確等多種因素引起的。
其實正確的母乳餵養還可以減少媽媽患卵巢癌、乳腺癌的風險。
2.胸小的媽媽沒奶水
在人們的通常概念裡,會覺得女性胸部較小,是不是以後奶水也會較少?
但其實乳房的發育和大小是指乳房內脂肪的多少,也就是肉多肉少,和將來的奶水分量是無關的。
有的人乳房雖然大,但是主要是脂肪和結締組織。而奶水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乳腺細胞,乳腺細胞多,奶水就會多。
另外,有的女性可能孕前乳房不大,但是在懷孕以後,受到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影響,乳房會快速增大,而這時主要是乳腺組織,所以奶水就會很充足。
因此胸小的媽媽不代表奶水就少,而胸大也不代表奶水就充足,所以胸小的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3.奶水稀說明沒營養
有的媽媽會發現,自己在餵養的時候奶水會比較稀,可能就像水一樣,不僅擔心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奶水沒有營養,寶寶吃了以後不長身體。
其實乳汁在剛分娩一個星期內是相對比較濃稠的,慢慢就會出現稀釋的狀態,但即便如此,其中所含的營養也不會太差。
所以媽媽在這段時間內要及時補充營養,多喝雞湯、魚湯、肉湯,可以加快乳汁分泌,也能保證寶寶的營養供應。
4.奶水超過六個月就沒營養了
寶寶們通常會在六個月以後慢慢加入輔食,所以有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奶水漸漸就沒有營養了,但這是錯誤的。
母乳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甚至有的媽媽會餵養到寶寶兩歲,加輔食是因為寶寶慢慢長大,奶水已經不足以供應寶寶的身體發育了。
育兒路漫漫,相關的謠言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很有可能忽悠到了不少的寶媽。所以需要媽媽們需要仔細辨別,科學養育寶寶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