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嬰兒時期很嬌嫩,對於各方面都很嚴格,比如:環境、睡眠和飲食,可以說吃、穿、住、行樣樣都嚴謹,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嬰兒時期的寶寶餵養方面卻很容易產生分歧。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糾結,在哺乳期到底能不能給個孩子喝水,這個問題困擾了許多新手寶媽。
有些家長認為半歲前寶寶只吃母乳不需要餵水,因為母乳中含有充足的水;而老一輩的人卻持有反對意見,她們認為母乳太單一,寶寶太小抵抗力低,容易上火口渴,所以哺乳期的寶寶應每天必須喝水。
就因為這一件小事,導致眾多家庭婆媳為此而爭吵。
下面我們就針對於哺乳期寶寶要不要餵水?來進行解答。
據相關數據母乳中除了奶水,還有80%的水分在裡面,所以寶寶喝母乳的同時基本不需要喝水。
但餵不餵水也不是絕對的,當寶寶出現這「4種情況」,寶媽該餵就得喂。
01生病
生病時,寶寶身體是最虛弱,比如:發燒、感冒、咳嗽等疾病,都會導致寶寶身體內的毒素增多。
這時寶寶光喝母乳就達不到排毒標準,所以建議寶媽在寶寶生病時適當補充一些水分。
02皮膚乾燥起皮
嬰兒時期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起疹子、乾燥起皮等各種皮膚問題,這也證明了寶寶身體裡比較缺水的一種現象,此時寶媽應適量給寶寶補充一些水分。
還有的寶寶嘴巴起皮,可能跟室內環境有關,空氣乾燥導致口乾嘴、唇起皮,此時寶媽們也可以給寶寶餵一些水,來緩解寶寶口乾的情況。
03小便味重、顏色黃
寶寶在哺乳期,因只能吃母乳,不能吃其它食物,所以寶寶們排出的小便應該是無色或淡黃的。
如果寶寶小便出現顏色濃,且伴有異味,這說明寶寶身體已經開始缺水了,此時寶媽可以餵孩子適當喝水。
04嚴重出汗
許多寶媽認為寶寶愛出汗是好事,說明寶寶不缺水,體內水分充足。其實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寶寶嚴重出汗,這恰恰說明他們身體裡水分在不斷的流失,在長時間汗流不止的情況下,會導致孩子身體嚴重缺水,所以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以免抵抗力下降生病。

總結:
所以,以上4種特殊情況,是可以給孩子多補充一些水分的,哺乳期的寶寶不是不能喝水,也不意味著必須強行喝水,只是分情況。
據相關數據表明,新生兒每天的喝水量是150毫升,人工餵養的寶寶喝水量控制在10到20毫升,再去根據需求不斷增加。
過度給寶寶飲水會導致身體出現水腫的情況,所以寶寶在喝水方面很講究,畢竟他們不會說話,只能身體上出現什麼問題顯現出來了,寶媽才能發現寶寶原來是生病了或是缺水了等原因。
不知以上關於哺乳期寶寶該不該喝水的問題,有沒有為各位寶媽們解決同樣的困擾,關注我教你更多育兒寶典。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